
陇东地区村庄苹果产业发展探析.docx
12页陇东地区村庄苹果产业发展探析 张国勇 张文政摘要:庆阳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区域,位于甘肃省最东部,是农业部区划的优质苹果适生区,最主要的优质晚熟种富士品种生产基地苹果产业已成为庆阳市农民提高经济收益走上小康社会的主导性产业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访谈调查,通过对庆阳市西峰区郭堡村苹果产业现状的深入研究,发现仍存在生产规模较分散、种植技术落后、商品化加工及深加工基础薄弱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促进此村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些规划及建议,如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科技服务组织的扩大、实施品牌战略等关键词:苹果种植;发展;对策;郭堡村近年来,庆阳市抓住发展机会,依托稟赋资源优势,把苹果产业作为全市脱贫攻坚六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建立果业基地,扩大种植及加工规模,以庆阳苹果品牌来促进效益创收在西峰区、庆城县、宁县、合水县、正宁县、镇原县6个县区大力发展优质苹果种植,在多方协同,不断努力下,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市苹果面积、产量大幅提升,产值效益不断增加,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至2020年,全市果园面积达151.68万亩苹果2019年产量43.97万吨,产值达到30亿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
郭堡村位于董志镇东北、陇东大道东端东西、南北跨度各5公里,西邻北门村、南邻崔沟村、寺里田村;北邻周岭村共辖10个自然组,620户农户、3664口人,土地面积0.78万亩,耕地4864亩其中目前果树种植面积约为3050亩果树种植已成为全村最大占比的经济收入来源一、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一)种植比较优势明显郭堡村位于西峰区东部,处于最适宜发展优质苹果的12条黄土塬之一董志塬上,年降雨量450mm~700mm,海拔880m~2085m,年平均起气温8℃~12℃,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各项指标土壤平均厚度超过100米,含水层的深度一般在30~100米之间黄土是土壤松散肥沃的主要土壤,这种土地资源优势为果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还有大量建造水果坑和贮藏苹果的独特条件,对于苹果种植具有较大区位优势二)种植面积规模适度且稳定增长立足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支农工作的重大举措,全村积极响应目前全村盛果园及幼果园栽种面积达30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2.7%三)果园管理经验丰富,产质效益有所提升近年来全村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方式指导果农规范化管理果园,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2019年,全村苹果年收入1万元以上农户480户,5万元以上76户,10万元以上19户,苹果纯收入占到农户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已经成为全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四)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劳动力资源总量很大农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很大庆阳是该地区农业人口的7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有80多万人其二,低价劳动力多且成本利用性高,苹果价格具备竞争优势郭堡村作为农业大村,这几年通过培训,部分农户已经熟练掌握了苹果生产的基本技术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有充足的劳动保障二、村庄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一)种植问题1. 整体规模大,单户规模小,品质问题不能得到保证苹果产业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受到传统小农模式的束缚全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苹果种植在农户之间有一定的盲目跟风性,其行为选择受到种植效益的引导和利益驱动但由于非专业化的生产形式,经营管理粗放、市场意识淡薄,这些家庭果园很难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2. 品种结构单一全村苹果种植品种单一,优质品种较少其中富士占到种植面积的70%以上,黄元帅、红元帅、秦冠、嘎啦等种植较少品种分布上呈现出“早熟其缺,中熟偏少,晚熟过多”的种植趋势。
3. 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农民知识储备不高,缺乏生产操作技术指导,体系管理不够规范化、标准化,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种类、剂量、次数以及施肥次数等,带来疗效差、苹果中农药残留过量等问题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二)产后问题1. 分拣、包装的层级不够明确在苹果产前阶段,果农种植运作能力较差,商品化处理意识不够高,产后阶段商品果处理仍以人力手段分级、包装、贮运为主,这就加大了苹果的破损程度以及分级的准确性,致使商品率的下降,产量和产值效益相差悬殊,影响了产业整体的效益2. 贮藏设施不够完备,技术含量低全村贮藏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设施不齐全,缺乏一些耗能低、价格实惠的贮藏库,目前还以土窑洞、冷凉库等简易贮藏为主,其中土窑洞共64口,冷库、凉库主要是种植大户将苹果运往西峰城区所在库贮藏,成本花费较大对于苹果种植散户来说很难承担这些贮藏费用,就只能放置在简易库中,这样就使得果品品质及口感度下降,难以卖出好价钱3. 果汁仍是主要加工类型,相对单一果汁加工原材料仍以苹果的残次果以及落果为主,加工企业采用混合品种加工生产,使得产品的酸度还不够,市场风险的加大也导致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变弱虽然已经开发出膨化苹果片、苹果丁,但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营销问题1. 苹果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从销售主体角度来看,庆阳市比其他地方的苹果龙头企业少,小户型经营较多董志镇当地经销商较少,在苹果收获季节,来自广州、深圳、烟台等沿海地区的一些商户在当地停留,低价买入苹果在苹果分销配送业务中,直接提供苹果分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体系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原产地—中间商—批发市场—集市和零售商到达消费者中间环节众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苹果难以进入超市2. 竞争优势逐年降低,品牌影响力低由于村庄内并未建立起标准生产基地,主要是由各农户以家庭果园为生产方式,加上村民缺乏苹果生产的专业知识他们只依靠别人或他们以前的生产经验来开展生产活动技术含量较低,以往所具有的红富士品种优质生产区这一优势也逐渐下降,竞争优势不明显此外,与其他大型村庄相比,品牌知名度较低,苹果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这会导致品牌培养成本较高,收益较低为了弥补此短板,也有很多农户以静宁苹果品牌为依托,将自家苹果包装成静宁苹果,提高了收益但是破坏了静宁苹果品牌影响力三、发展建议(一)强化标准化经营生产,提升产能1. 加快新园培育,扩大基地规模苹果产业存在商业实体薄弱的问题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如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吸引企业和个人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大规模经营。
利用国家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承包或转让果园,扩大个体经营规模郭堡村地处庆阳市12条优质苹果生产塬之一董志塬上,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创建优质无公害苹果产业基地,提高全村经济收益2. 苗木繁育、果树栽培标准化一方面制定苗木繁育标准,多渠道筛选适合本村种植的优良品种,从培育源头确保苗木质量和成活数量;另一方面,果树栽培时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品种,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协调发展3. 果园管理标准化全面落实树体管理、花果管理、水肥配比保墒、病虫害综合、节本增质等多种技术组织果农实施伤口保护,抗旱,稳产限载,绿色防控,移植大树等技术措施,对近年来栽植的幼园进行集中管理,提高果园产量和果品质量标准化果园管理所需要的这些技术实施前提是农户能在看到长久之后的经济效益并愿意参与培训,所以很大程度上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要配套二)从村庄自身发展规划入手,提高生产效益1. 发挥当前村庄优势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目前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两大战略的交汇期,产业更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手段全村要以当前在苹果产业中所取得的优势及经验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和思想,将一批种植大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组织并动员其他小户积极参与进来,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2. 结合目前及未来村庄发展规划根据目前郭堡村所采取的全面推行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这一发展思路,构建现代苹果产业化体系,以市场作为导向,做好区域布局与规划郭堡村处于西峰城区与乡村的结合地带,一方面要根据目前及未来十年的村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苹果种植区域,在未来城区势必向南拓展的前情下不会影响村内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是通过标准园的不断建立培育,扩宽苹果产业链,在自身村庄禀赋及地理优势条件下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村内目前主导的苹果产业为主,拉动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一些热门行业来吸收和带领更多村内劳动力创业就业三)政府导向扶持1. 积极对接区域扶持政策,拓展苹果产业发展的未来空间明确的工作思路在推动苹果产业迅速发展上有很强目的导向性一要针对区域来划分合理种植结构;二要稳定现有规模,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规模;三要以提质增效为首要目标,减少农户对苹果种植能否增加经济效益的疑虑及对政府工作的抵触市、县苹果产业协调和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以全局为龙头带动,切实加强对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把重点转向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力量做好方案制定、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监督实施、问责等方面的工作。
并改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功能所有乡镇政府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指导和组织果农全面实施各项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市县乡三级合作的工作格局,确保所有行动有序进行并取得实质性成果2. 加大宣传力度,建设品牌效应一是要牢牢抓住“庆阳苹果”品牌已经注册的机遇,将全村苹果集中起来以这一品牌统一进入市场,在全国各大城市甚至海外举办苹果推介会,提高庆阳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份额二要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要求,全面提升目前庆阳知名苹果品牌“华泰”、“董志塬”、“陇蜜”等的质量三是开通“庆阳苹果”门户网站开通门户网站,宣传产业发展政策,展示发展成果,为行业同仁参与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平台,为建立更强大的广告活动提供平台,从而产生更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扩大宣传广度四是储备高素质人才,发展“互联网+”渠道,做好电商平台出台多种激励性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就业于本地区苹果产业,利用互联网热潮,提升庆阳苹果知名度并创造更高经济效益3. 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要统筹安排资金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支持苹果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实施的农牧业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亚行贷款项目、扶贫项目、农发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等,要向林果支柱产业发展倾斜。
区直各联村部门,每年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所联村发展林果支柱产业二要严格绩效考评区委农村工作部、督查考核局、果业局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林果基地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奖优罚劣,逐步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产业管理机制,确保扶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4. 完善管理体系一是完善技术培训体系首先是完善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实行区乡双重管理全区核定农民果业技术员60人,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凡聘用的农民果业技术员,自有果园达到5亩以上,负责指导500亩以上规模连片区域,并抓好100亩以上连片示范果园管理,每人每月工资提高到500元(其中基础工资200元,效益工资300元),全年按10个月核算,年工资5000元对聘用的农民果业技术员,严格实行职称评审、持证上岗和绩效挂钩制度,努力为果农搞好技术服务完善果农专项培训机制,依托农民就业培训和林果产业培训工程,培训一批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果业从业人员其次是积极鼓励区内外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在各产区布点开展林果产业项目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应用程度各乡镇、各果业生产示范村组建果园病虫害防治队、果树修剪队等果园管理技术队伍,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积极为果农搞好技术服务。
最后是要支持基层林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林果服务站建设,每个乡镇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林果服务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