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游戏案例《神奇的推推乐》杨培娟.doc
12页附件3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申 报 表案 例 名 称 神奇的推推乐 所 在 班 级 小一班 教 师 姓 名 杨培娟 申 报 园 所 六盘水市实验幼儿园 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教 育 部 基 础 教 育 司 制一、活动背景(主要介绍游戏活动所需的玩教具材料、环境创设、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教师预期、游戏规则或玩法等一、活动背景:我班孩子对建构区的积木很感兴趣,在一次建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把积木桶里所有的长方形彩色木块拿了出来,用小木块进行各种造型的拼搭,经过几天的操作,孩子们对这些小木块越来越感兴趣,在某一天的活动中,班上的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多米诺)引起所有孩子的注意,大家对他的这一举动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决定以孩子们产生的这一好奇心作为教育契机,开始了游戏新玩法的探索二、 游戏活动所需材料:彩色积木块(正方形、高矮不一的长方形)、图形造型提示图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螺旋线图)三、环境创设:(一)物质环境:根据幼儿产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场地和游戏活动中所需的材料。
二)心理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尊重幼儿的想法,把探索的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学习的经验四、儿童的兴趣与前期经验:(一)儿童的兴趣:孩子们对这些小木块越来越感兴趣,在某一天的活动中,班上的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所有孩子的注意,大家对他的这一举动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决定以孩子们产生的这一好奇心作为教育契机,开始了游戏新玩法的探索二)前期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搭建,孩子们具有一定的建构技巧,能够简单的运用围合、延长等技能来完成搭建活动五、教师预期:(一)幼儿的兴趣浓厚:此次游戏活动是从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对新玩法产生好奇心这一兴趣点来开展,以兴趣为出发点,才能让孩子真正的体验游戏中带来的乐趣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玩多米诺骨牌,初步知道这是有科学的道理:力的传递现象,能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掌握多米诺的花样玩法三)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合作,而是让幼儿通过活动发现,要做得好必须有合作,能合作完成“排长龙游戏”四)培养幼儿不怕失败、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学习品质:探索过程是曲折的、碰到失败,不埋怨他人,而是接着干,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可以帮助幼儿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学习品质。
六、游戏玩法:(一)直线多米诺给幼儿提供高矮不一、形状不一的积木块,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种类的积木块按顺序一块一块排好,用手指轻轻一推,发现积木块连续倒下与积木块之间的距离是有关系的二)图形摆放的多米诺给幼儿提供多米诺造型图纸,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图纸,把积木块一块一块排在纸上,再用手推第一块积木块,观察有什么变化,通过幼儿相互合作,创造出新造型的多米诺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主要介绍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等活动内容与过程:教师观察:第一次操作:利用不同种类的积木块材料,按直线完成“排长龙游戏”在建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积木中有长方形积木和短的方块积木,他们分别把这些积木块分成了三类:一类是长长的长方形积木块、一类是短一些的长方形积木块、另一类是正方形积木块,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块进行游戏,松瑜选用了短一些的长方形积木块按顺序一块一块排好,排成一条直线,用手一推,积木块没有连续倒下,最后的3块积木仍站立着,松瑜此时很郁闷,“为什么前面的8块木块都能一个挨着一个倒下,后面的3块积木却站立着”? 史松瑜小朋友在地上尝试按顺序一块一块排好摆放积木块,用手轻推积木块。
教师分析:孩子们已经具有对图形初步认识的经验,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并能把选择同一类积木块进行多米诺游戏教师的支持与回应:松瑜的第一次操作以失败而告终,作为游戏的指导者,我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积木块没有连续倒下 ,看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进一步寻找前面的积木块它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重点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尝试寻找答案猜想失败的原因是:原来前面8块的积木块距离是挨得近,后面的3块积木块离前面的距离太远了,所以没有连续倒下教师观察:第二次操作:调整积木块前后之间的距离,继续尝试,验证猜想 松瑜根据自己猜测出失败的原因,再次选用了短一些的长方形积木块按顺序一块一块排好,排成一条直线,这次他调整了每一个积木块之间的距离,用手一推,积木块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了,他欢呼起来:“我成功啦!” 史松瑜小朋友正在调整每一个积木块之间的距离,再次尝试积木块是否能够成功地连续倒下教师分析:孩子能初步分析出失败的原因,猜测出是积木块之间的距离出现了问题,幼儿凭借之前已有的经验,再次大胆尝试,验证自己猜测的想法教师的支持与回应:1.为幼儿提供适宜、宽松的探索环境,不过多的干涉松瑜在进行第二次操作时,我没有对他在排列的积木块之间的距离进行引导,而是让他自由的思考如何摆放积木块,设置合适的距离,全程我都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参与孩子的活动,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幼儿自由探索。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验证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猜测出失败的原因,我们要积极给予支持,并且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猜测出的想法,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观察: 第三次操作:尝试用正方形积木块,按直线完成“排长龙游戏”言言说:“杨老师,我要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我要用正方形来玩多米诺游戏,看我的吧!”说完话夕言找来了很多的正方形积木块,他把积木块按着顺序一块一块排好,排成一条弯曲的长龙,说到:老师你看,我这是一条龙,现在我就让它们倒下,话刚说完,夕言用手一推,积木块没有任何的反应,“呀,它们怎么不倒下,这是怎么回事呀?”言言再次实验,积木块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就连第一块积木都没有倒下言言显得很不开心,准备起身离开,打算就此放弃 言言正在用正方形积木块,按着顺序一块一块排好,用小手指一推,静静地等待结果教师分析:“正方形”积木块为什么不能倒下,这一问题难住了言言,对于自己的挑战他失败了,他的放弃我看在眼里于是我便介入指导,让言言思考比较“正方形”积木块和“长方形”积木块的区别在于哪?最后言言说出了答案“他们的高度不一样”,由此我和言言得出的结论是:原来“正方形”积木块比较矮,木块太短不足以压倒后面的积木块。
教师支持与回应:适时介入指导,引导幼儿深挖自己的想法,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游戏中,言言遇到了“正方形”木块不倒这一困难,我便及时介入,引导幼儿思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幼儿知道任何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愿意付出就能寻找到答案,意在告诉幼儿碰到失败,不埋怨他人,而是接着干,培养幼儿不怕失败、遇到困难不退缩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师观察:第四次操作:选择高矮不一的积木块材料,玩出新花样言言和浩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经验,两人商量选择用高矮不一的积木块,按着一块高一块矮的积木排队,“你猜猜它们能倒下吗?”夕言询问浩然,两人一起合作分别从两端开始摆放积木块夕言和浩然两人创造出新的玩法,让我感到很吃惊! 夕言和浩然两人在用高矮不一的积木块按顺序排列,通过尝试他们俩成功了!教师分析: 孩子们在原有的经验上,通过创新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由同一高度的积木块上升到一块高一块矮的新玩法,孩子通过自己掌握的本领不仅会经验的迁移,还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支持与回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出现新的创造,这是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回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和创造的价值。
教师观察:第五次操作:根据多米诺造型提示图纸,围合出不同的造型,摆放积木块夕言和松瑜各取了一张多米诺造型提示图纸,夕言很快就摆了个圆圈的造型,用手一推,圆圈倒了松瑜选择了一张画有“正方形”的提示卡,摆了一个“正方形”两人还共同商量说:“我们来比赛,看看谁的积木块最先全部倒下”不一会儿松瑜觉得“正方形”的造型太简单了,他加入了另一个“队伍”,潼潼、倩倩和松瑜三人选择了一张画有“螺旋线”的提示卡,大家在图纸上摆出一条“螺旋线”,三人都期待着最后的结果 夕言在“圆形”的图纸上摆出一个圆圈,并用手一推,发现积木块在圆圈上倒下松瑜在“正方形”的图纸上摆出一个方形,并用手一推,心想:我围成的这个正方形是不是就在方形上倒下呢?三人按照图纸上的“螺旋线” ,摆放积木块,创造出新玩法,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分析:游戏时,孩子们专注、耐心摆出了最基础的直线多米诺,当他们学会摆放排列的方式后,仅仅是直线的摆法对他们来说太容易,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做直线,最后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开始尝试做出新造型——摆有弧度的两条以上的线条教师支持与回应:1.基于幼儿深层次的探索需要,增加辅助材料为了给幼儿提升一个深层次的操作探索,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我及时给孩子们增添了多米诺造型提示图纸操作材料,旨在引导幼儿探索有弧度的线条也可以完成多米诺游戏。
2.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教师做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在整个探索活动中,我只是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材料提供者,我一直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观察孩子们探索游戏,始终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第六次操作:自由创造图形,探索多米诺的花样玩法当老师提供的造型图纸己不能满足幼儿时,幼儿自己尝试——自己设计造型(爱心)大家还一起分工合作,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合作完成造型,“史松瑜你从那边摆过来,我们从这边摆过来,然后连接在一起吧说着,夕言和浩然从另一端开始摆,连接到松瑜的“爱心”的尖角部位最后由松瑜来完成推到其中的一块积木,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松瑜、夕言、浩然三人再次玩出了新花样,在桌面上摆出了一个“爱心”造型,松瑜用手一推积木块沿着“爱心”的造型倒下教师与分析:孩子们对多米诺骨牌逐渐熟悉,图案也越来越多样,而且能自己设计出图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尝试摆放积木块不同造型所需的角度及间隔距离,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对空间关系的感知和判断、做事的专注度、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发展教师支持与回应: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出现新的创造,这是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回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和创造的价值进一步挖掘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提高探索能力三、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主要介绍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适切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以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等一、 游戏活动特点1、区域游戏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需求来选择,也充分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开发性和安全性2、游戏活动契机源于幼儿兴趣,凸显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此次游戏活动是通过某个孩子在操作中做出的一个举动,而引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这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凸显了幼儿在这个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