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学毕业论文中国简牍的世纪综述.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482730
  • 上传时间:2021-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简牍的世纪综述回顾简牍发现出土的历史,可以说既是由來已久,又是近世新事说由来已久那 就是永垂青史的两次重大发现,即西汉景帝末武帝初年,鲁恭王在孔了门宅获得的“孔壁中 经”:《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西晋武帝咸宁五年( 2 7 9 )在汲县战 国晚期魏墓里出土的“汲冢竹书":《穆天子传》、《纪年》、《师春》、《琐语》等这两次发现 对后来的古文献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说近世新事,那就是从2 0世纪初以来至世纪末,全国 备地不断出土的简牍文物,不仅出土地域大大扩展、时代距离拉长,而且数量和内容都是远 盛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发现,可以说二十世纪是简牍的大发现时代这个时代简牍之发现,概 括有以下五个特点:1、 出土地域不断扩大最早以新疆尼雅、甘肃敦煌为起始,其次延伸至内蒙、甘肃额济纳 河流域,从而扩展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有简牍问世目前可知有新疆、甘肃、青 海、内蒙、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江苏、安徽等1 7 个省市白治区其中甘肃、内蒙、湖南、湖北四省出土最多充分反映出汉文化覆盖面的广 大和汉文化势力的强劲2、 简牍时代的延长过去出土简牍,以汉代为大宗,其次为战国。

      而现在可知上至春秋晚 期,经战国、秦、汉至三国两晋,其时代是连续的另外,就民族文字来看,还有汉晋文、唐代吐蕃文和宋Z西夏文木牍不仅反映了汉文简牍的存在时限,而且也可看到对其他 文化的影响3、 内容越來越丰富过去,幕葬出书籍,边塞遗址出屯戍文书以此形成了简牍的两个基 木特征而现有资料,内容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不仅有传世文献中可找到的古书籍,也有 早已佚失的古文献不仅有屯戍文档,而且还有法律、法规条文以及乞种各样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书4、 数量不断增加过去出土简牍,一幕出土数十枚、遗址出土数百枚,已是极为稀有罕见 了,而现在动辄数以千计力•计,萇至以1 0万计,不能不说是惊天动地粗略统计,用备种 材料写成的文献、文书,总数已达2 6方余枚(件)Z多5、 发掘与研究国际化2 0世纪简牍的发现,一开始就带有国际性,二斯(斯文赫定、斯 坦因)Z中亚探险,发现了尼雅晋简和敦煌汉简,虽然他们的发现带有偶然性和文化侵略性, 但将汉晋简牍的研究推向了国际学术界以后贝格曼又发现居延汉简,更是震动国内外三 次发现引起了国际上对简牍的研究热为此,2 0世纪简牍的出土,一开始就走上国际 化的研究轨道,成为全世界史学家所注目的对象。

      随着大量简牍的不断涌现,简牍学已 成为国际显学百年来简牍的发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 0 1 — 19 2 0年;第二阶段从1 9 2 7 — 1 9 4 5年;第三阶段从1 9 5 1 — 1 9 9 9年第一阶段主要是瑞典斯文赫定、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沙俄科兹洛夫、LI本橘瑞超等人在 新疆尼雅、楼兰、甘肃敦煌、内蒙居延发现的汉晋木简、残纸及 文、吐蕃文、西夏文木 牍第二阶段主要是前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员黄文弼和瑞典团员贝格曼在新瞩罗布淖尔、 内蒙居延地区发现的居卢皆仓汉简和居延汉简其次是夏鼐和阎文倫在甘肃敦煌和武威喇嘛 湾发现的汉代木牍以及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帛书这两个阶段里,主要是外国人的采掘,成 绩是发现了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发现地限于新疆、甘肃和内蒙第三阶段随着新中国的建 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有纟R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文物调杳和发掘工作, 重大发现连续不断,不仅数量大大超过了过去之总和,而且出土地点亦非常广阔,简牍时代 更趋延伸可以说第三阶段是简牍的第二个大发现高潮期充分显示了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 丰功伟绩和简牍学研究的强劲势头总揽全部Z发现,按出土地区归Z如下:1、 新疆新疆是近世最早发现简牍的地区。

      先后1 2次(19 0 1、1 9 0 4、1 9 0 6、1 9 0 9、1914、1927、1928、1957、1959、1969、1 9 8 0 年),在 尼雅、楼兰、罗布淖尔、巴楚、吐鲁番等地共出土简牍、帛书、纸文书约18 10余枚(件) 其中汉晋时期的汉文木简(包括残纸)7 7 2枚,魏晋时期的 文木牍5 7 4枚,唐代吐蕃文木牍4 6 4枚这些文书大多出于遗址,墓葬则少见汉文简牍往往与纸文书共出,大 都是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以后的屯戍文档,最早纪年可溯至西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 9 ),内容有古籍残文、官府文书、契约、籍帐、书信等特别是1 9 2 7年黄文弼的发现, 找到了《汉书》所记载西域部护府所辖的重要生活供给机关——居卢皆仓的故址使我们对 汉通西域际经营管理西部地区的情况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魏晋简牍,往往与汉代简牍同岀 一地,又多有残纸文书,其纪年有魏明帝时奇王芳嘉平四年( 2 5 2 )、陈留王景元四年(2 6 3);西晋武帝泰始二年( 2 6 6 )、五年(2 6 9 )、九年(2 7 3 );东晋怀帝永嘉四年 (310)和愍帝建兴年号的沿用“建兴十八年”(3 3 0 )等。

      建兴年号只存5年,十八年 是其延用,正值十六国时期,据甘肃武威出土的同类文书,得知是前凉张氏政权使用了此一 年号纪年楼兰出土相同的文书,证明西域自东汉衰败以后,至十六国时期,由前凉政权接 管 文木牍,是该区嚴具特色的文献,除甘肃敦煌有少量出土外,它地皆无,内容大祁 是古精绝国的各种文书从时代看,大都是魏晋之物,但1 9 8 0年的发现,己将 文的 时代提早到东汉,从出土地点看,多集中于尼雅、楼兰两地而这两个地点又是常出汉简的 地方尼雅与楼兰、汉简与文牍,二者紧密相连,成了须臾不可分离的史实吐蕃文木牍, 尽管时代较晚,但又反映出另一种民族文化的遗存,与早期历史有必然的联系为此新礦 出土的简牍史料,充分证明,同时亦明确告诉世人:新瞩白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 共存的地区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和大熔炉白汉代来,由于汉文化的西进和汉朝廷的大力 开发,促使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与此同时,汉文化也逐步引讲和吸收了西 方文化的精髓,使Z共同繁荣故新疆简牍,不仅是研究汉代两部开发史的重要史料,同时 更是研究中西文化史的宝典对研究中亚史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 内蒙古内蒙出土简牍,包括残纸文书,主要集中在额济纳旗(汉代居延)地区。

      即1 9 3 0、1 9 7 2- 1 9 7 4年两次发现的居延汉简和居延新简该旗的行政区划,历史上多有变动, 居延I口简(其中大半出白甘肃省境)出土时属内蒙所辖,居延新简出土时,又隶属廿肃管辖 历史上曾是一个地区除居延汉简外,地处中心区域的黑城遗址,曾不断出土汉代以后,特 别是西夏与元代的纸文书早在1 9 0 8、1 9 0 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就掘得大量古文书, 1 9 1 4年斯坦因也有获得,1 9 2 7年西北考察团亦满载而归这些被盗掘的文书,虽已 发表了一些,但全貌至今也难以尽知最重要的是1 9 8 3、1 9 8 4连续两次由内蒙考古 所的大规模发掘清理房子遗址2 8 0朋,获得西夏、元代和北元时期各类纸文书3 0 0 0 余件内容有官府公文和民间文书两大类另外有古籍残本、佛经残卷等文种有汉文、西 夏文、艮兀尔体蒙文、八思巴文、藏文、亦思替非文和古阿拉伯文等这些文献是异常复杂 的群体,虽然与简牍并没有肓接的联系,但它与历史上居延汉简的发现仍有着某种关连,故 列此备考3、甘肃及内蒙额济纳河流域甘肃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地区河西与内蒙的额济纳同处西北部,地域相接,生命 相系,历史相承。

      汉置四郡、额济纳设居延具,隶属张掖郡管辖西近西域、北拒匈奴,成 为丝路上的重镇和边防要塞甘肃东部,至商周以降,早就成为内属所以甘肃历史悠久, 文化繁杂,文化遗存其丰,多有简牍出土,故有简牍Z乡的美称综览其发现,先后3 0余次(1907、1914、19 20.1930、19 44、194 5、1 959、1 971、1972、1973、19 74、1 976、19 77、197 9、1 981、1 982、1984、1985、19 86、1 987、19 88、198 9、1 990、1 991、1992、199 8 年),在敦煌、张掖、.酒泉、、玉门、武威、居延(额济纳)、天水、甘谷等地共出土秦汉、魏晋、唐宋竹木简牍、帛书、纸文书等6 1 0 0 0余枚(件),居全 国Z首从出土时间看,解放以前发现的敦煌汉简(1 9 0 7年)和居延汉简(1 9 3 0年), 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奠定了简牍学的雄厚基础,给史学界带来了新气象解放以后,重要发 现持续不断,武威汉简( 1 9 5 9年)、武威医简( 1 9 7 2年)、武威王杖诏书令(19 5 9、198 1、1 9 8 9 年)、居延新简(1 9 7 2 — 1 9 7 4、1 9 7 6、1 9 8 2、1 9 8 6 年)、敦煌汉简(1979、1981、1987、1988、1989、19 9 0 年)、敦煌悬泉汉简( 1 9 9 0 — 1 9 9 2年)、甘谷汉简(1971年)、天水秦简(1 9 8 6年)、玉门汉简(1 9 7 7年)等更是震撼学界。

      特别是敦煌马圈湾汉简、居延新简、 悬泉汉简、夭水秦简,不仅数量庞大,保存良好,而且内容更加重要从出土地点看,主要 集中在河西地区和天水地区这两个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简牍Z乡从出土单位看,有遗址和 墓葬两种其中遗址较为复杂,一定驿置遗址(悬泉置),一是长城烽燧、城郸、关卡等遗 址(居延、敦煌、酒泉、玉门)墓葬则较简单,武威汉简、甘谷汉简、天水秦简等皆岀自 慕葬由于埋葬性质不同,简牍内容亦有较大区别遗址简牍,大都是屯戍文档和驿传文簿, 包括有诏书、律令、法规、各种籍账、官府文书、书信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文书内容非常 广泛,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层血这些史料都是原始的文簿,能与史 书相印证,但史书中却无载,是最新的史料它所反映的是自西汉武帝后期以来至东汉中期 先后近2 0 0年间河西地区的社会史,同时也可窥见河西以东Z全国、河西以西至西域的基 木概貌如果说《史记》、《汉书》从幺观上记载了西北开发史的话,河西Z简牍文献则从微 观上记录了最原始的过程二者有意和无意地留下了历史Z真实如马圈湾汉简中关于王莽 时期出师征伐西域的史料,与《西域传》、《匈奴传》、《王莽传》互为印证又居延新简中《甘 露二年御史书》册,不仅证实了《汉书》记载之真实,而且填补了所载Z不足。

      又如敦煌悬 泉置遗址和简牍文书,使我们第一次找到了邮驿传置Z机关,同时认识到了汉代邮政业Z发 达更重要的是备种文书中较多的保存着与西域往来之情况和从长安通往敦煌的邮路交通的 具体路线及位置,而这些细微的记载是正史中难以获得的有些文书更是校勘传木古籍的最 早木子如西汉平帝元始五年《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对校勘《吕氏春秋》、《礼记 月令》、《淮南子时则训》以及弄清历代学者对上述三书的注解有着纠错订正之效用 除遗址简牍外,甘肃墓葬简牍也有其特点,从内容看有古书籍、医方、律令摘抄、官府文件 和遣册等其中以前四种为主,遣册少见古书籍如武威《仪礼》,是一种很特别的木子, 与传世诸木多有不合,引起了学术界的诸多看法,据最新的观点,武威简木《仪礼》很可能 是王莽改制的产物又如天水放马滩《口书》,与云梦睡虎地《口书》互为呼应,代表着秦 楚文化备自不同的风貌医方如武威医简,既是传统中医的一部典籍,又是研究西北地方病 的一木临床纪录对研究中医史、中医理论和开发利用中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