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藏语拉萨话语音.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782831
  • 上传时间:2018-03-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4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藏语拉萨话语音 藏语有三大方言,即:卫藏方言(西藏自治区前藏和后藏) ,康方言(西藏昌都专区、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及安多方言(甘肃、 青海各藏族自治州、自治县以及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部分地方) 本文讨论 的对象为藏语拉萨话 据拼读规则而形成的“文读” ,因在日常生活中发生“音便”而形成“白读” ,二者存 在差异,从而产生“文白异读”现象 第一节 藏语音节 拼读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字母层面上更关注音素、单词层面上更关注音节、句子层 面上更关注语调,等等本文讨论的对象是音节 一、单个音节 分析藏语音节可以从“形”和“音”两个角度出发—— 1.从“形”的角度出发, “音节=辅音字母+ 元音符号” 直观地看,藏文音节以“་”为标志,由“辅音字母”和“元音符号”两部分构成 “辅音字母”以两种形式出现:基字(原形)和加字(变体) ;“元音符号”可以添加,也 可不添 2.从“音”的角度出发, “音节=声母+ 韵母+ 声调” 声母、韵母和声调是藏语音节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基字+元音”构成藏语语音的基 础,四类加字[ 后加字(再后加字) ,下加字(再下加字) 、上加字和前加字] 对此产生稳定 影响,具体而言, (1)后 加 字仅影响韵母,并决定声调的升降; (2)其他加字仅影响声母,并决定声调的高低。

      二、多个音节 单个音节构成藏语语音的基础,音节连读对此产生稳定影响;同样表现在“声、韵、 调”三个方面音节连读分为:两个音节连读、三个音节连读、四个音节连读,等等;两 个音节连读是最基本的情形 第二节 辅音字母和元音符号 本文讨论“辅音字母”和“元音符号”的书写形式、藏文名称、拉丁转写以及代表音 素 “藏文名称” ,是指该字符在藏语中的名称,并使用汉语拼音标注其读法(“f”表示高 平调、调值 55, “v”表示低升调、调值 13) ;“拉丁转写” ,是指以 Wylie 方案为基础、将 藏文字符转写成拉丁字母;“代表音素” ,是指辅音字母代表的辅音音素、元音符号代表的 元音音素 一、辅音字母 本文所称“辅音字母” ,乃是与“元音符号”对称的需要;事实上, “辅音字母”的作 用表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藏语文有 30 个辅音字母,可以分为 8 组 第 一 组:ཀ ཁ ག ང 藏文名称:gaf kaf kav ngav 拉丁转写:k kh g ng 代表音素:[k] [k‘] [k‘] [ŋ] 第 二 组:ཅ ཆ ཇ ཉ藏文名称:jaf qaf qav nyav 拉丁转写:c ch j ny 代表音素:[tɕ] [tɕ‘] [tɕ‘] [ȵ] 第 三 组:ཏ ཐ ད ན 藏文名称:daf taf tav nav 拉丁转写:t th d n 代表音素:[t] [t‘] [t‘] [n] 第 四 组:པ ཕ བ མ 藏文名称:baf paf pav mav 拉丁转写:p ph b m 代表音素:[p] [p‘] [p‘] [m] 第 五 组:ཙ ཚ ཛ ཝ 藏文名称:zaf caf cav wav 拉丁转写:ts tsh dz w 代表音素:[ts] [ts‘] [ts‘] [w] 第 六 组:ཞ ཟ འ ཡ 藏文名称:xav sav av yav 拉丁转写:zh z v y 代表音素:[ɕ] [s] [ʔ] [j] 第 七 组:ར ལ ཤ ས 藏文名称:rav lav xaf saf 拉丁转写:r l sh s 代表音素:[ʐ] [l] [ɕ] [s] 第 八 组:ཧ ཨ 藏文名称:haf af 拉丁转写:h a 代表音素:[h] [ʔ] (一)藏文名称与拉丁转写的不一致 如前所述,原因在于二者均从本民族语文(汉语拼音、拉丁语文)出发,去认识、描 写藏语文。

      此时,需要借助于客观中立的国际音标 (二)代表音素与以上二项的不一致 1.前五组中,每组前三个字母代表的辅音均为清辅音,并按“不送气” 、 “送气” 、 “‘半’送气”顺序排列对此基本判断存在两大分歧: ◎每组第一个字母是“不送气清辅音” ,还是“浊辅音”? 从拉丁语文的角度出发,答案是“不送气清辅音” ;从汉语拼音的角度出发,似乎是 “浊辅音” 其实,二者是一致的—— 原因在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时,使用 b、d、g 等表示浊辅音的符号表记不送气清辅音 (注意汉语拼音中的 b-p 是例外,其音标是[b]—[b‘]/[bʰ] ,为区别起见,[b‘]/[bʰ] 也常写作[bʱ]) ◎每组第三个字母是“‘半’送气清辅音” ,还是“浊辅音”? 从拉丁语文的角度出发,似乎是“浊辅音” ;从汉语拼音的角度出发,似乎是“送气清 辅音” 其实,二者都不准确—— 然而,我们从反面得知, “半”送气清辅音既不是“送气清辅音” ,更不是“浊辅音” 事实上,语音学上使用“VOT 长度”将“‘半’送气清辅音”与“送气清辅音”区分开来 尽管如此,周季文老师仍然将“‘半’送气清辅音”归入“送气清辅音” 本文从之 2.后三组中,ཤ/ཞ 、ས/ཟ、ཨ/འ代表的辅音均为清辅音,并且每对字母代表的清辅音相同但前者 送气强于后者。

      对此基本判断存在争议: ◎每对字母代表的辅音形成了清浊对立? 本文认为,这三对字母与前五组中每组中间两个字母是具有相似之处,表现为送气强 度、声调高低、拉丁转写三者的一致性—— 送气音—f—拉丁转写:ཁ—kh,ཆ—ch,ཐ—th ,ཕ—ph,ཚ—tsh,ཤ—sh ,ས—s,ཨ—a; “半”送气—v—拉丁转写:ག—g,ཇ—c ,ད—d,བ—b,ཛ—dz,ཞ—zh,ཟ—z,འ—v 另一方面,周季文老师仍然将ཞ、ཟ 、འ代表的辅音与ཤ、ས 、ཨ 代表的辅音等同起来本 文从之;但是,应当注意二者的“VOT 长度”不同 二、元音符号 本文所称“元音符号” ,乃是与“元音字母”区别的需要藏语文中的“元音符号”与 一般意义上的“元音字母”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不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而只是附从于辅 音字母而存在易言之,单独的“元音符号”不能成为音节的,而单独的“元音字母”可 以成为音节,例如, “”在藏语中既不能拼读,也没有实义;而“u”在维语中可以拼读 (读作[u]) ,也具有实义(表示“他” ) 藏语文有 4 个元音符号;此外,还有一个隐含的 元音[a] 元音符号: ཨ ཨི ཨུ ཨེ ཨོ 藏文名称:ཨ གི་གུ ཞབས་ཀྱུ འགྲེང་པོ ན་རོ af kivguf xâbvjuf nzhengvbof navrof 拉丁转写:a i u e o 代表音素:[a] [i] [u] [e] [o] 第三节 四类加字 “基字+元音”构成了藏语语音的一个基础,这个语音基础的声母由辅音字母(基字) 代表的辅音音素决定,韵母由元音符号(元音)代表的元音音素决定,声调由辅音字母 (基字)的声调决定。

      另一方面,藏语文中有四类加字:后加字(再后加字) 、下加字(再 下加字) 、上加字和前加字这四类加字对“基字+元音”构成的语音基础产生稳定的影响 以下详述之 一、后加字 (一)后 加 字(10 个) 后加字对“基字+元音”构成的语音基础产生的影响限于韵母和声调升降两个方面; 易言之,只影响韵母而不影响声母、只影响声调升降而不影响声调高低进而言之,由于 韵母由“韵头(介音) 、韵腹(元音) 、韵尾(收音) ”三个部分构成,并且藏语拉萨话介音 退化,故仅需讨论对韵腹和韵尾的影响即可将藏语拉萨话 10 个后加字分为 3 类,分述如 下1.只影响韵母而不影响声调的后加字(ར 、ལ、ན、མ 、ང) (1)长音:由于这五个后加字代表的辅音音素是响音(藏语中有 7 个响音,鼻音[ŋ]、 [ȵ]、[n] 、[m],流音[ʐ]、[l] ,半元音[j] 、[w]) ,它们都能使韵母中的元音发对应长音 (2)韵尾:另一方面,这五个后加字代表的辅音音素都具备韵尾的条件,故在藏语拉 萨话“文读”中都可以添加韵尾 以下着重说明,五个后加字在藏语拉萨话“白读”中的影响 “文读” “白读” 声调 aa(r),ii(r),uu(r),ee(r),oo(r) [a: (r)],[i:(r)],[u:(r)],[e:(r)],[o:(r)] (有时+-r 尾) ར 元音:长音; -r 尾:可添加。

      元音:长音; -r 尾:[ɹ] (半元音)或[ſ] (ㄹ,闪音) × ae(l),ii(l),ue(l),ee(l),oe(l) [æ:],[i:],[y:],[e:],[ø:] ལ 元音:先变音后长音; -l 尾:可添加 元音:先变音后长音; -l 尾:实际发音较轻,脱落 × aen,in,uen,en,oen [͠ɑ],[͠ɑ],[͠ɛ],[͠ɛ],[͠ɔ] ན 元音:先变音后长音(未标出) ; -n 尾:须添加 元音(←-n 尾):鼻化元音 × am,im,um,em,om [am],[im],[um],[em],[om] མ 元音:长音(未标出) ; -m 尾:须添加 元音:实际为长音(未标出) ; -m 尾:[m](ㅁ ) × ang,ing,ung,eng,ong [aŋ],[iŋ],[uŋ],[eŋ],[oŋ] ང 元音:长音(未标出) ; -ŋ 尾:须添加 元音:实际为长音(未标出) ; -ŋ 尾:[ŋ](ㅇ) × 2. 同时影响韵母以及声调的后加字(བ 、ག、ས、ད) (1)韵尾添加:朝鲜语有 7 种类型的韵尾,但韵尾的数量远远多于 7 个,原因在于部 分送气清辅音发生音变,从而充当韵尾。

      在藏语中, “半”送气清辅音བ、ག 转化为对应不送 气音[p]、[k],从而充当韵尾;而清辅音ས 、ད未发生相应转化,从而不能充当韵尾 (2)声调升降:这四个后加字仅仅改变声调的升降,不改变声调的高低,即:高平调 (f,调值 55)→高降调(h,调值 52) ;低升调(v ,调值 13)→低升降调(w,调值 132) “文读” “白读” 声调 âb,ib,ub,eb,ôb [əp],[ip],[up],[ep],[op] བ 元音:闭音; -p 尾:须添加 元音:闭音; -p 尾:[p] (ㅂ) f→h,v →w a(g),i(g),u(g),e(g),o(g) [a(k)],[i(k)],[u(k)],[e(k)],[o(k)](有时+-k 尾) ག 元音:无影响; -k 尾:可添加 元音:无影响; -k 尾:[k] (ㄱ) f→h,v →w ae,i,ue,e,oe [æ],[i],[y],[e],[ø] ས 元音:变音; 韵尾:无 元音:变音; 韵尾:无 f→h,v →w ད ae,i,ue,e,oe [æ],[i],[y],[e],[ø] f→h,v →w元音:变音; 韵尾:无。

      元音:变音; 韵尾:无 3.对韵母和声调均为影响的后加字(འ) (二)再后加字(1 个) 现代藏语拉萨话中,只保留了一个再后加字ས ;再后加字只续接在后加字མ 、ང、བ、ག后 面对于再后加字,可以依此理解:“基字+元音”经后加字མ、ང 、བ、ག施加影响后,再由 (再)后加字ས施加影响 ◎声调升降:由于后加字མ、ང 不改变“基字+元音”的声调,故在ས的作用下,高平调 →高降调;低升调→低升降调 【小结】 “文读” “白读” 声调 aa(r),ii(r),uu(r),ee(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