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共10页).doc
1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软基浅层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1.1编制依据1.1.1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 1.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2004) 1.1.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 1.1.6软基浅层地基处理设计图 1.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基础[2012]3079号《国家发展和改沟委员会关于云南省昆明绕城公路东南段可行性报告的批复》; 1.1.8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1.9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验标等; 1.1.10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1.11《国家高速公路网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1.2 编制原则 1.2.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
1.2.2 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交付使用1.2.3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为指导原则,科学组织,精益求精,争创全段优质工程1.2.4 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保证安全措施、投入到位,确保施工安全1.2.5 积极稳妥地推行先进的、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增加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手段1.2.6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原则树立环保意识,严格按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段软基浅层换填起讫里程为:K63+624~K65+542.7,包含立交互通,共计处治面积11.22万平方米 2.2 设计概况我分部软基处理原设计方案为CFG桩和碎石桩,经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及施工单位现场踏勘,对地质情况重新确认后,改为:清除耕作层表土后(厚度 30cm),填筑 60cm 片石垫层,再铺筑 30cm 碎石垫层碎石垫层施工后,于垫层顶面铺设 30cm 碎石土后上覆第一层土工格栅,接着铺筑 30cm 碎石土后再铺第二层土工格栅,如此共计铺设三层土工格栅后恢复常规路基填筑。
见附件: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工程建设指挥部会议纪要(第31期) B1工区软基处治方案协调会会议纪要】2.3主要技术指标本工区工程的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2-1表2-1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表名称单位主线公路等级单位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80路基宽度m32行车道宽度m2×3×3.7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400极限值m250最大纵坡/坡长限制%/m5%/700最小坡长m200停车视距m110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其他构造物1/100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Ⅷ度2.4自然条件2.4.1 地形地貌:线路所经区域为滇中高原的一部分,地形较为复杂,软基处理段属构造剥蚀溶蚀堆积地貌单元2.4.2 工程地质条件: 路线所经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元古界昆阳群、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路线所经区域构造体系形迹主要有南北向构造体系、东西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以及“入”字型构造体系2.4.3 气候及水文: 路线区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4.6℃;多年平均降雨量1040mm,雨季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年蒸发量1500~2100mm;最强3~4月;多年平均绝对湿度13,相对湿度74%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类,赋存于不同时代的地层中路线所经地区属南盘江水系,受季节性集中降雨影响水位变化较大2.5施工条件2.5.1 清表、平整场地: 施工前先清表30cm作业场地作好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场地不积水2.5.2 技术准备: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选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2.5.3 测量放样: 测量班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精确放出软基浅层处理范围边线,中桩,插竹钉标识自检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2.5.4 试验准备:提前作好各种材料样品的检验2.5.5 内业资料准备:原始试桩记录填写由专职资料员完成,主管工程师收集原始资料,收集后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其具体要求如下:2.5.5.1 主管工程师要及时填写原始资料,不得后补、修改原始资料2.5.5.2 填写的原始资料内容要真实、齐全、整洁三、工程重难点分析 软基浅层处理施工工程量大,主要工程重点是保证施工工序衔接和加固区整体稳定性。
难点是软基浅层处理不能完全消除工后地基沉降,工后修补不可避免软基段沿线路方向每100m布置一排沉降观测桩,每个断面3个点,分别设在坡脚外2m处、线路中心的位置沉降观测频率1次/每天,路基成形后每月监测一次施工后要注意质量和环境保护四、施工流程及方法4.1 软基浅层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4.2 软基浅层处理施工工艺 4.2.1 清表,原地面测量后经监理复测,测量放出软基处理范围,做好标记然后清除30cm地表土、杂质等不适应土 4.2.2 平整场地,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土质潮湿地段,先翻挖晾晒后夯实基底 4.2.3 路基换填材料,自卸车运输片石到现场需要填筑的位置,挖掘机配合摊铺清除耕作层表土后(厚度 30cm),填筑60cm片石垫层,再铺筑 30cm碎石垫层碎石垫层施工后,于垫层顶面铺设 30cm 碎石土后上覆第一层土工格栅,接着铺筑 30cm 碎石土后再铺第二层土工格栅,如此共计铺设三层土工格栅后恢复常规路基填筑砂砾垫层要求含泥量小于5%;其最大粒径小于5c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片石在填筑时,大面朝下,人工配合机械施工,碎石镶缝,压路机碾压。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50cm 4.2.4 土工格栅铺设,碎石土找平合格后进行土工格栅铺设,铺设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出现扭曲、褶皱、重叠,土工格栅两端均回弯1m,回弯间填料厚度不小于30cm土工格栅连接采用尼龙绳“之”字型绑扎,用U型筋或连接件固定,间距1m,搭接长度30cm~60cm土工格栅铺设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免长时间受阳光暴晒 4.2.5 碎石土填筑,土工格栅铺设好后,先在两端摊铺填料,碎石土填筑厚度要求30cm,每层填料厚度必须满足要求,然后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要求与第一层相同 4.2.6 软基浅层处理施工完毕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验标要求进行检验五、资源配置计划5.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项目部将在此区间设立项目经理鲁先炎为施工管理负责人,并配备技术负责人及技术施工人员物资、设备均配有专人负责5.2 软基浅层处理施工作业组织见表:软基浅层处理劳动组织表 序号工 种人员工作职责1挖掘机驾驶员2负责挖掘机操作2运输车驾驶员8负责运输材料3压路机驾驶员1现场碾压4推土机驾驶员1推摊材料5安全员1全面负责施工中的安全质量6测量员2全面负责施工中的量测工作合计15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1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6.1.1 施工作业人员到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持证上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6.1.2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单位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厂等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6.1.3 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由宜狗公路进入施工现场拐弯50m处设限速25km标识牌,并安排专人指挥,有施工车辆进出时疏导交通 6.1.4 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得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6.1.5 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先放安全距离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地堆放或在其近旁堆放 6.1.6 施工场地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6.2 安全保证体系在本标段分别就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车辆、机电设备、施工操作、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方面,设立安全责任岗位,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项目经理 副经理 总工程师 安全总监 物资设备部 工程管理部 安全质量部 试验室 按技术标准定货采购 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机械设备检测、调试、维修、管理 地方大堆料源、装车质量监控成品、半成品质检入库、管理、发放复核设计文件依据超前地质预报,会同建设、设计、监理优化施工设计依据优化的施工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工艺标准,进行交底贯彻部颁规范,强化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定创优规划及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测量控制、测量复核制按优化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工序自检,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证按部颁标准进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评贯彻部颁验标,质量宣传教育组织QC活动建材取样复检、抽检计量检查管理认证土工、圬工各项工程试验质量跟踪检测,数据分析整理,信息反馈重、难、新项目质量跟踪控制各作业队6.3 施工机械的安全6.3.1 各种机械和车辆操作驾驶员,取得相应的操作合格证,不操作与证不合的机械,不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6.3.2 操作人员按说明规定,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