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持有至到期投资.ppt
39页金融工具• 基础金融工具: – 货币市场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工具):票 据、短期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 借资金 – 资本市场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 • 股票、债券、 – 衍生金融工具:其价值依赖于基础金融工具 • 金融远期: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 • 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1金融资产的分类•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 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3. 贷款和应收款项;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金融资产• 是指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 款等货币债权、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 券,以及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产生的净债 权等. • 主要包括: –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 、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 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3持有至到期投资1.定义:是指①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 可确定,且企业②有明确意图和③能力持有至 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l通常情况下,能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 资产,主要是债权性投资l如:固定利率的国债、浮动利率金融债券等。
l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 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4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种类: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 ——分期还本分期付息52010 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610中铁G110中铁G2 年限5年期10年期 面值100元100元 发行价格100元100元 票面利率(年) 4.48%4.88% 计息方式单利按年计息单利按年计息 还本付息方式 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最 后一期利息随 本金的兑付一起支 付 起息日2010年1月27 日 债 权登记日每年 付息日的前1个交易日案例讨论:要购买国债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2010年第5号》7年限1年期3年期 面值100元100元 发行价格100元100元 票面利率(年) 2.60%3.73% 计息方式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 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兑付不加 计利息案例• 某企业2006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当天发行 的2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价 值100 000元,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 本付息,用银行存款实际支付价款100 000 元,发生咨询费、手续费等交易费用200元 • 问题: – 该债券投资取得时入账价值? – 该债券投资收益如何确认? – 该债券兑付的账务处理?8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取得---初始计量 –初始确认金额的确定 •持有---后续计量 –投资收益的确定、溢折价的摊销 •处置---兑付 –账面价值的转销9取得• x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 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 486万元,债券面 值40 000万元,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
该债券票面利率8%10债券的平价、溢价或折价l票面利率是公司在筹划期间制定的,并事先印 刷在债券票面上 l市场利率而债券发行日资金市场的利率 l当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一致时,就会影 响债券的发售价格 ① 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发行价格高于面值— —溢价——多付利息的补偿 ② 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发行价格低于面值— —折价——少付利息的补偿 11取得• A公司于2008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 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 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 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 ,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 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 付价款为1011.6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 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 投资1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取得---初始计量 1.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 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 认金额 l 公允价值:购买价格 l 交易费用: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 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 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1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 取得---会计处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利息调整 (差额,或贷记)—应计利息 (已到计息期但尚未 领取的利息超过1年收回)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 领取的利息1年内可收回)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金额)14• 2008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4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486 贷:银行存款 41 486 15• 借:应收利息 50.00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31.6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8.33 16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持有--后续计量: – 内容: •投资收益: –票面利率法、实际利率法 •溢折价的摊销: –直线法、实际利率法17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持有--后续计量:票面利率法 –投资收益=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例:P185-例如5-118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持有--后续计量:直线摊销法 –应收(计)利息=票面利息=面值*票面 利率 –溢(折)价摊销=溢(折)价/计息期 –投资收益=应收(计)利息±溢(折)价 摊销–例:P186-例如5-319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持有--后续计量:(我国会计准则规定) 1.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在持有 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2.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 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 收益。
20实际利率• 某企业2006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当天发行 的2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价 值100 000元,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 本付息,用银行存款实际支付价款100 000 元,未发生交易费用2110万12万i =?? i =9.545%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 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 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 率•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 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 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22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的实际利 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 费用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摊余成本是指初始确认金额调 整应计利息和溢折价摊销、扣除减值准备后 的余额 2312万i =9.545%10万本金??摊余成本•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P185页例5-2;5-4;5-6)i初始确认金额 (期初摊余成本) (本金1)实际利息=本金*I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金2)总结•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1.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已发生的减值损失3. 溢折价的摊销额=实际利息-票面利息会计分录•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记借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26摊余成本• 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P191-例5-7,5-8)i初始确认金额 (期初摊余成本) (本金1)实际利息=本金*I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票面利息(本金2)票面利息总结• 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 1.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票面利息+实 际利息-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3. 溢折价的摊销额=实际利息-票面利息28分录• 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记借方)应收利息(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借:银行存款贷: 应收利息(票面利息)29摊余成本• 分期还本,分期付息债券(P193例5-9;5-10)i初始确认金额 (期初摊余成本) (本金1)实际利息=本金*I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已归还本金+实际利息-票面利息(本金2)已归还本金+票面利息总结• 分期还本,分期付息债券 1.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已偿还本金+票 面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 的减值损失 3. 溢折价的摊销额=实际利息-票面利息31分录• 分期还本,分期付息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记借方)应收利息(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 (票面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3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处置原则:-兑现 借: 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付息)应收利息 (分期付息最后利息)33p 处置-出售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面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面余额)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投资收益(差额)] 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34金融资产减值 •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 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计提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 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35价值恢复减值损失转回• 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 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 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 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 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36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处理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价值得到恢复: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 37减值损失后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利息收 入应按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 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38课后作业• 思考与练习:思考题1,2练习题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