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控全产业链技术详解与市场分析.docx
43页触控全产业链技术详解与市场分析2016-12-15触控面板占硬件成本较高,以 iPhone6s Plus 为例,根据TechInsights 的分析数据, iPhone6s Plus 的硬件总成本在 245 美元币左右,约占售价的 33%,其中机身占硬件成本比重 17.35%,在硬件成本排名第 2,仅次于应用处理器1.触控面板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触控面板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美国军方为军事用途而研制,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触摸屏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 2000年后才真正进入成熟期,在 2007 年以前主要以电阻屏为主随着苹果公司于 2007 年推出搭载电容屏的第一款 iPhone,正式拉开了智能电容屏时代的序幕相比于电阻屏,电容屏支持多点触控的操作方式,在灵敏度、透光率等方面也更具优势,目前在 3C 领域中已经基本取代电阻屏,成为智能、平板电脑等 3C 产品的标准配置,而电阻屏的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工控面板、车载触摸屏等领域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由触控模组(Touch Panel Module)和显示模组(Display Module)组成,其中触控模组包含盖板玻璃(Cover Lens)、触控感应器(Touch Sensor)、控制 IC(分为触控 IC 和显示 IC 两类)三部分;而显示模组有两类:第一类是当前最主流的 LCM(即将 液晶显示器 LCD 和背光源贴合在一起形成的显示模组);第二类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目前正在领域快速取代 LCM。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描绘行业变化趋势,我们将在下文中依次对显示模组、触控感应器以及盖板玻璃等核心零组件按先下游后上游的顺序进行逐一梳理2.显示模组:从 LCM 走向 OLED2.1.TFT-LCD 市占率超 90%,OLED 拐点到来产业化进程提速按照成像原理的不同,显示面板可以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与 平板显示器(FPD)两类按照显示媒质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平板显示器可进一步分为电致发光显示(ELD)、场发射显示(FED)、等离子显示(PDP)、液晶显示(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五类,其中液晶显示又可分为 TN-LCD、STN-LCD、DSTN-LCD 、TFT-LCD 四种TFT-LCD 主导显示面板市场已有超过 15 年的历史以(对应小尺寸面板)和电视(对应大尺寸面板)显示面板为例:据全球工业数据与分析机构 IHS 统计,2014 年全球中约有 90%使用 TFT-LCD 显示面板,OLED 面板的渗透率仅约 10%;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5 年全球电视中约有 98%以上使用 TFT-LCD显示面板,OLED 面板的占有率不足 0.5%OLED 技术发展于 20 世纪 80 年代,商业化应用则始于 21 世纪。
OLED 相比于 TFT-LCD 技术优势明显已毋庸置疑,但一直没能实现产业化的核心原因在于制备工艺不够完善,良率过低,生产成本难以控制根据全球工业数据与分析机构 IHS 数据显示,在 2016 年的一季度,5 英寸分辨率为 1080p 的 AMOLED 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已经降低到 14.30 美元左右,而同样规格的 LTPS-TFT-LCD 面板的成本则是 14.60 美元由于 TFT-LCD 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成本再度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 OLED 上量后的规模化效应,未来 OLED 面板的生产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近年来得益于三星对OLED 的持续投入和研发,近两年来 OLED 以往存在的颗粒感重、色彩不真实、寿命偏低等缺点已经渐渐得到完善,采用 OLED 屏幕的已经明显增多,目前三星的中端也已经开始搭载 OLED面板除三星外,全球 3C 龙头苹果公司也将在 2017 年大概率采用OLED 面板据日本“ 日经亚洲评论”2016 年 10 月 30 日报道,夏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泰俊武向台湾大同大学的学生表示,苹果正在从LCD 显示屏转向 OLED 显示屏;此外据国外媒体 AppleInsider 于2016 年 11 月 10 日的报道,摩根大通分析师发现苹果公司向美国证券委员会递交的文件中 OLED 的订单量大幅度提升,涉及的采购金额规模则高达 40 亿美元。
苹果的这批订单主要与 OLED 触控屏幕有关,极有可能是向三星订购 OLED 面板我们认为,2017 年作为 iPhone 的十周年纪念日,iPhone8 采用 OLED 面板的可能性很大作为引领 3C 产业趋势变革的龙头企业,此次苹果公司采用 OLED 面板无疑是对 OLED 技术的认可,有望成为显示面板历史的一座里程碑,我们认为,OLED 的产业化进程将在苹果公司的带动下进一步加速目前 OLED 产业化的拐点已经出现,OLED 对 LCM 的大规模替代浪潮即将开启2.2. OLED 面板竞争格局:三星市占率 97.7%,全球面板厂商积极扩充产线OLED 产业趋势愈加明确,2016 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不少企业用大把的资金投向了 OLED,以期在 OLED 市场争夺一席地位目前投资热潮仍在升温,目前整个 OLED 产业形成了“ 日韩企业引导、台企随后、国内企业追赶”重蹈 LCD 之路的局面,总体而言,目前国内还是聚集在中小尺寸产线,但是在产能上还是与三星差距悬殊,而大尺寸的 OLED 面板技术,国内企业尚未攻克三星自 2007 年起便开始量产 OLED,并在其 3C 产品中搭载OLED 面板。
据 IHS 统计,截止至 2016 年第一季度,全球 OLED面板出货量达到 9081 万片,其中三星出货量 8735 万片,市场份额97.7%,而排在第二、三位置的 LG 和友达光电与三星差距悬殊,两者的市占率分别为 0.9%和 0.7%三星在 OLED 面板的产能优势据估计至少会持续 3 年目前来看,国内面板厂商的 OLED 产能则更小截止至2016/10/31,国内光电龙头京东方的 OLED 产能仅为 0.4 万片/月,深天马、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的产能也较小,但自 2016 年其国内已开始积极扩充 OLED 面板的产能,具体数据见下表根据上表,按京东方 465 亿元投资额对应 4.8 万片 OLED 面板的月产能,假设国内面板商均按期达成预期计划,则可以大致测算出国内 OLED 面板产能的达产情况其中京东方有望在 2019 年产能达到 10 万片/月,而全国 OLED 产能有望达到 30 万片/月,较2015 年 2.9 万片/月的产能 CAGR 达到约 79.34%,具体数据见下表2.3.OLED 的世界很大2.3.1.保守(乐观)预计 2020 年 OLED 屏市场空间 208 亿美元(408 亿美元),五年 CAGR 为 13.93%(30.42%)对于 OLED 的市场空间,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两家权威机构IHSMarkit 和 UBIResearch 分别给出了预测结果,基于对 OLED 发展预期的不同,IHSMarkit 的预测较为保守,UBIResearch 的预测较为乐观。
对于 OLED 面板出货量的预测差异如下表根据上表,2015 年全球 OLED 面板的市场空间约为 105 亿美元左右,如果再分别按照保守预测和乐观预测,可以得到 2020年全球 OLED 面板的市场空间分别达到 207.64 亿美元和408.18 亿美元,5 年间的 CAGR 分别为 13.93%和 30.42%由于iPhone8 将大概率采用 OLED 面板,整个智能的显示面板市场也有可能因此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更倾向于UBIResearch 的乐观测算结果资料来源:IHS,安信证券研究中心资料来源:UBI,安信证券研究中心2.3.2.保守(乐观)预计 2020 年 OLED 面板总市场空间 285亿美元(670 亿美元),五年 CAGR 为 17.63%(39.60%)对于 OLED 面板的整体市场空间,IHSMarkit 按搭载对象的不同,分别对每一类搭载对象进行了单价和出货量的预测,具体见下面两张表根据表 6 和表 7 预测, 2015 年全球 OLED 面板总市场空间约为126 亿美元左右,到 2020 年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 285 亿美元左右,5 年间 CAGR 约 17.63%。
而 UBIResearcch 给出的预测更为乐观,UBIResearcch 预计 OLED 面板的市场规模在 2016 至 2020 年间将保持 46%的复合年增长率,至 2020 年市场空间达到 670 亿美元此外,据 DigitimesResearch 预测,鉴于 OLED 在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 OLED 面板渗透率将由 2017 年的 17.7%提升至 2021 年的 40.9%,而 2016 年起全球中小尺寸 TFT-LCD 出货量将逐年下滑,2017~2021 年 CAGR 将为-6.1%2.4.预计 2016-2020 年 OLED 全球(中国)设备市场空间 350亿美元(119 亿美元)下游终端需求旺盛将推动上游设备景气向上,我们认为,在OLED 下游市场跨越式增长初期,上游核心设备其实是投资的核心,其弹性将大大超过材料市场和下游终端市场的弹性据 UBIresearch 预计,2016-2020 年全球 AMOLED 设备市场空间共 350 亿美元,其中基板类 241 亿美元(对应后文中的背板段制程)、蒸镀类 60 亿美元(对应后文中的前板段制程)、模组封装类41 亿美元(投资机会主要模组封装类设备市场,后文中有阐述);同一期间,预计国内设备市场空间 119 亿美元。
2.5.OLED 面板是如何炼成的2.5.1.OLED 面板的基本架构及分类OLED 基本架构是由 ITO(氧化铟锡)与电力的正极相连,再加上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架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OLED 具备自发光功能,而 LCD自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支持,即光源来自显示面板下方LCD 与背光源共同构成 LCM,其中 LCD 一般采用多层级结构,主要由偏光片、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透明电极、TFT、液晶等面板材料组成,而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结构件等组成按照驱动方式分类,OLED 可以分为AMOLED(ActiveMatrixOLED,主动矩阵 OLED,或称有源矩阵OLED)和 PMOLED(PassiveMatrixOLED,被动矩阵 OLED,或称无源矩阵 OLED)其中 PMOLED 单纯的以阴阳极构成矩阵状,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每个像素都是操作在脉冲模式下,为瞬间高亮度发光,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不适合应用在大尺寸与高分辨率面板上,不符合发展趋势;AMOLED 则是采用独立的 TFT 去控制每个像素,每个像素皆可以连续且独立发光,优点是驱动电压低,发光组件寿命长,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不易控制。
AMOLED 占据了 OLED 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代表着主流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所说的 OLED 产品一般默认是AMOLED2.5.2.背板段:LTPS-TFT 制作要求高于 LCD,国产设备尚待突破由于 AMOLED 占据了 OLED 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我们主要阐述 AMOLED 的制作工艺无论是 AMOLED 还是 TFT-LCD,其制作过程的第一步是背板段工艺,即制作 TFT 基板由于 OLED 属于电流驱动器件,对电流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而电流的稳定性又与电子的迁移率有关,因此 LTPS 是适合做 OLED 用 TFT 的最佳半导体薄膜,一般来说 AMOL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