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619373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4.4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埃及宗教改革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影響——兼論宗教文化與城市發展的關係曹康 stella.c 摘要:古代社會中宗教意識在思想領域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社會文化諸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 本文從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入手,通過分析這次一神教性質的改革,及在其影響下建立的都城埃赫塔吞的城市規劃狀況,揭示了兩者內在的密切聯繫,及宗教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的重大影響關鍵字:埃及,宗教,城市規劃,阿瑪爾納宗教在人類的原始時期及古代生活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統治地位可以說,當時的文 化與意識形態,是由宗教統領和決定的,而時代越早,距今年代越久遠,這種主導性越強作?一種決定性的精神力量,宗教對那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城市規劃作 ?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無可避免的在其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打下了深深的 宗教性烙印 “ 要解釋城市中所發生的情況,我們須同樣注重對技術、政治及宗教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城市過渡過程中的宗教意義的一面⋯⋯ 佔據支配地位並起主導作用的則是宗教 ⋯⋯”1 思想意識需要物質作?充分表達自身的載體對神的崇拜的物化形式,在城市建設上的 表現是在古代城市中無所不在的神廟、寺院等,而這些宗教建築群在城市中所處的顯要區位 ——通常是城市中心或城市內位置最好的一處—— 也同樣說明了宗教的中心地位。

      在多神教占主導地位的歷史時期,雖然各國各地區所信奉的神並不相同,但性質相同的宗教形式決定了城市規劃與建設中的一些共性而在古埃及的一場一神教宗教改革之後 建立的一座都城中,這些共性被打破了一、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湯因比定義的世界上二十一個親代與子代文明中,古埃及文明是起源最早的親代文明之一,持續時間也最長在古埃及漫長的文明史中,其宗教信仰一直保持著基本的穩定, 期間即使經過數十次的改朝換代及兩次中間期的外族入侵,固有的宗教文化傳統卻延續著不曾中斷然而,在這數千年恒定到幾乎枯燥的歷史中,卻曾有一人努力的試圖打破傳統,變革維新,他的基於宗教的改革,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此人即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約B.C.1570-B.C.1085)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埃赫那吞,埃及史上最?傳奇 的法老之一他的宗教改革雖然只維持了短短十幾年,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但對後世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尤其在人文領域的文學、繪畫、建築、雕塑、生活形態等,使古埃及的文明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面貌 埃赫那吞原名阿門荷太普四世,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約B.C.1352 —B.C.1336 年在位) “ 阿門荷太普 ” ,在古埃及語中意即“ 阿蒙感到滿意 ” ,或“ 阿蒙的鍾愛者 ” ,這一名稱反映了阿蒙神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

      而“ 埃赫那吞 ” 的意思, 則是 “ 阿吞的使者 ” ,或“ 阿吞的光芒 ” ,法老名稱的變換,明確表明了新舊宗教的交替與他改名相對應的是,他把首都從底比斯遷移到原首都向北300 多公里處的尼羅河東岸,?新都取名 “ 埃赫塔吞 ” ,意?“ 阿吞的地界 ” 或“ 阿吞的地平線 ” 這座城市後來因法老的 去世,和他的宗教改革一樣被歷史的塵埃所湮沒,從建成到被荒棄甚至不到20 年,與這位法老的生命及他的改革同樣短暫,此後一直無人知曉,直至19 世紀末的一次考古發掘 2,它才得以重見天日1. 改革原因古埃及新王國 (約 B.C.1570-B.C.1085)第 18、19 和第 20 王朝並稱 ?古埃及史上的 “ 埃及帝國 ” 時代,是古代埃及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最強盛的時期如此的社會經濟背景, ?埃赫那吞提供了一個寬鬆的宗教改革環境在埃赫那吞進行宗教改革之前,古埃及是一個多神教的國家,全國大大小小的神祇有2000 多個,但在中王國時期,隨著幾座城市的重要性逐漸增加,當地地方神的地位也隨之上升?國家性神祇,崇拜中心在古埃及古都底比斯的阿蒙神即是其一到中王國晚期的第12 王朝時期,阿蒙神與 埃及古老的太陽神“ 拉” 結合,地位愈發穩固。

      新王國時期底比斯成?帝國首都, 阿蒙神也成?全國至高無上的神,地位淩駕於其他神祇之上,阿蒙神祭司的地位也一日千里,無論從其掌握的權力還是財富上來說,都對法老構成了不小的威脅,埃赫那吞覺察到這一 點,遂發動宗教改革運動以遏制這一趨勢2. 改革內容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對阿吞神的崇拜3其中包括確立一神教信仰,使太陽神阿吞成 ?唯一的最高的真神,後世稱他創立的這種宗教?“ 拜日教 ” ,歐洲人並把他稱作“ 異端法老 ” 同時,他取締了其他數以千計的神祇,還關閉了敬奉它們的神廟,禁止對 它們的獻祭及祭司活動,禁止宣揚死後的神話世界等阿蒙神首當其衝,甚至連神廟牆壁上阿蒙的名稱及標記都被挖去或抹平通常古埃及的神祇在畫面中被表現出來的時候,都是具象的圖案,絕大部分具有人的外 觀,即使有的頭顱是動物性的而與其他任何人形神、半人半獸神、獸形神不同的是,當阿吞神出現在壁畫或浮雕中時,卻是一個太陽圓盤的形狀,脫胎於太陽神(有時也用於法老的王冠上)頭頂裝飾性的圓盤,並伴隨著從中心發射出來的許多線狀光束,每一個光束的尾端伸出一支小手,表示恩賜與給予,意?它給埃及大地帶來了生命、健康和 幸福,這體現了他內心對溫暖與慈愛精神的渴望。

      埃赫那吞一方面希望給自己的家人及周圍的人民帶來如太陽般溫暖的關懷與愛護,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內心對慈愛精神的渴望從阿吞神的標誌及抽象圖案就可以看出,這是希望能夠關懷世人,給予別人以幫助, 恩澤大 ?的一種宗教信仰倡導人埃赫那吞本人,也是一個熱愛家庭,非常人性化的人在他早夭女兒的墓中, 甚至有他哀哀慟哭的淺浮雕,這在以前的君主身上是不可想像的,他們都已被定型化、神格化,不會表露出類似人類的情緒因此,埃赫那吞所推行的宗 教,是人性的宗教,是人本主義的宗教二、宗教改革對城市規劃的影響“ 阿瑪爾納 ” 一名是現代阿拉伯人對曇花一現的埃及古都埃赫塔吞的阿拉伯語稱呼,它是把北方的一個鄉村et-Till 與這個地區的貝都因部落Beni-Amarna的名字結合而成,全 稱?“ 泰爾埃爾阿瑪爾納” (Tell el-Amarna ),簡稱 “ 阿瑪爾納 ”4 新都阿瑪爾納,無論從其城市選址、城市定位、城市大小、功能分區、道路佈局、建築設計等,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1. 城市選址城市的選址與定位,由三方面因素決定首先是宗教性的, 埃赫那吞在標注城市界限的界石上刻下了這段話,說選址於此是神授之意, “ 吾將於此 ?吾父阿吞建立埃赫塔吞⋯⋯他這樣創造它 ⋯⋯ 以山巒與歡樂圍繞著 他。

      5” 他聲稱城市的建造完全是阿吞的意願,城區範圍內所有的一切都屬於阿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座都城濃郁的宗教屬性,即使說它?“ 神之都 ” 也不?過另一個猜測,是在城市郊區的陡崖中,有兩片懸崖彼此距離非常近,中間形成一線天空,而每天清晨太 陽都會從這一縫隙中冉冉升起,應證了 “ 阿吞的地平線 ” 一說,也可能法老看到此一奇景,認定是神示,因而決定遷都於此除上述刻在界碑上的官方說法之外,法老定都於此還有政治上的考慮——他希望能夠避 開宗教和政治方面傳統反對勢力的影響阿瑪爾納位於中部埃及,距離新王國的兩大重要政治及宗教中心——上埃及的原都城底比斯368 公里,下埃及的古埃及重要城市孟菲斯 300 多公里, 在埃赫那吞定都於此之前,該地區也沒有較大型的城市,正好是兩個勢力圈都比較薄弱的地方 底比斯有第18 王朝前幾位國王所建造的奉獻給阿蒙神的神廟, 阿蒙神的祭司在那裏有很大的勢力範圍在底比斯明爭暗鬥五年以後,埃赫那吞決定徹底放棄該城,重建新都,以便使他和他的近臣不受干擾的崇拜阿吞6埃赫那吞的新都埃赫塔吞於法老在位第六年時建成(B.C.1373 )從地形條件上說,新都埃赫塔吞坐落在尼羅河東岸,選址地點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並利用了天然的屏障來界定城市的範圍,城西是旖旎而過的尼羅河,城市的其他三面則被 懸崖環抱著,石灰石陡壁向後凹進,形成一片天然的平地。

      城市四面都有天然屏障,是易守難攻之地, 故而新都沒有建立防禦用的城牆,這同時也與古埃及歷代城市極少有興建城牆的傳統有關此外,選址也考慮到取用水便利,及城市地平面要高於泛濫時期的 尼羅河水平面這兩個古埃及城市定位的必要條件,否則,大部分由泥土磚建造的城市極易在河水浸泡中坍塌2. 城市範圍埃赫那吞的創舉之一,是利用神授的界標來界定城區的範圍與城市的大小他以阿吞神的名義一共豎立了14 座界碑,其中11 座在河東的石壁頂部,3 座立於河西,圈定了一 個長約 16 公里,寬約 13 公里的城區範圍 界標上刻有文字, 記錄了埃赫那吞對阿吞神的敬拜,及新城建造的有濃郁宗教色彩的原因、目的和歷史他並立誓城區的建造範圍永不超出界標規定的地塊因建造時間短,法老死後又在不長的一段時期內逐步廢棄, 實際建成區的範圍遠小於界標標定的區域,且都位於尼羅河東岸,西岸則主要是承載城市人口糧食消耗所需的農業用地隨地形走勢尼羅河東部城區東西寬5 公里,南北長 13 公里,?一不規則的矩形, 城市建築主要依傍尼羅河,分佈在一個長9 公里,寬 1 公里的狹長地帶在城區與山壁之間, 是荒蕪的幹穀,城區與尼羅河接壤處,無建築分佈的地方則是可用於耕種的農田區,灌溉用水可直接取自河水,或用水渠引入井水灌溉。

      城市最主要的建材泥土磚,也都是在這個地區取材 ——尼羅河的河漫區豐富的泥土——並利用埃及地區充裕的陽光曬乾製 成的3. 功能分區阿瑪爾納從功能上大體可分?三片:神廟區、行政區和居住區,這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中,神廟區包括法老的宮殿,是城市最先建成的部分;其次是行政區,國王與官員日常的辦公用房、檔案館、通信所、警察局等都設置在這片區域;最後才是居住區,它沒有任何規劃意圖貫徹其中,是鬆散自由和隨意性比較強的一片城區倉儲和手工業 地區佈置在城區之外,城市的濱河地段有一些簡易的貿易區及商品貯藏地,另有大片的河灘制磚區, 專門製造泥土磚以供城市建設之用城市東面的沙漠地帶—— 仍在山谷平原範圍之中, 也即界標所劃定的城市區域內——有一個工人村 (未囊括在圖1 的顯示範 圍裏),據分析應?建造城市的工人的居住區在環繞城市的東面的懸崖陡壁中,發掘到有埃赫那吞王族的陵墓及?數?多的朝廷重臣墓穴的墓葬區,墓葬區亦分?南北兩部從地理分區上新都可分?中城,南區和北區三大片(圖1)中城是城市的核心,放置 了法老認 ?最重要的部分,也即他修建該城的目的所在,神廟、禮儀性王宮、軍營及主要的行政建築均在此區,這也是新都最先建成的部分;南區建有中等及小型民宅,間以大臣的官邸,兩者混建在一起,豪華的官員宅邸以圍牆把自身與其他建築隔開,另外還有部分手工作坊間雜其中;北區是一般平民的住區。

      這兩區的佈局比起中城來隨意得多, 法老的精心規劃意圖並未得到體現,這可能是城市的興建速度太快之故因而,該城與古埃及其他都城相比要率性而自由,丟開了嚴謹而刻板的風格在城區的最北端,有兩片獨立建築區域,一是北宮,一是王家大道末端的北城據考擁有齊全設備北宮有可能 是王后或王室女繼承人大公主的居所北城包括建在懸崖下面並以其?屏障,設有堅固圍牆、戒備森嚴的王宮及其附屬建築,很可能是法老經常居住的另一片住所,還有一些建築規模頗大的官員住宅此外建有倉庫,因此這片獨立的區域可以自給自足 中區南部沿河附近有官方修建的比較大的倉儲區,可以貯藏酒水、糧食、器皿、牲口、木材及其他行政及民生用品,部分的原料粗加工及二次加工也在這裏進行此外,毗鄰倉儲區還有一初具規模的市場,位於其西南面, 有利於貨物的運輸及交易不是很正式,交易通常在用蘆葦搭建而成的簡易房舍內進行4. 水陸交通線佈局埃赫塔吞的特殊地形決定了既有的規劃模式是不適用的,必須有所創新整個城市的道 路規劃都由法老來主持和設計,城市的主幹道不是傳統的十字形,而呈“ 井” 字形,它有三條南北走向與尼羅河平行的幹道,其中最臨近尼羅河的、 最寬敞的被稱 ?“ 王家大道 7” ,寬約 160 米,還有兩條與之垂直的東西走向的主道。

      東西向的這兩條道路,把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