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研究进展.docx
7页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对近年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综述文献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以操作简单安全、可保留数天、降低患者痛苦、方便应急抢救、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等特点在临床广泛使用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最安全的穿刺工具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较钢针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一针见血”,需要大量经验积累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近几年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穿刺部位的选择、血管的状况、进针的角度、进针的方法等,现综述如下1概述 静脉留置针诞生于1962年,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广泛应用目前产品种类繁多,其中普通Y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较多静脉留置针有多种规格,18G用于成人大量/快速输液;20-22G用于成人常规输液,24G用于小而脆的静脉、小儿常规输液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推荐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2 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2.1 穿刺部位的选择我国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外周静脉导管穿刺时,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但未推荐首选穿刺部位舒雯超等[1]对370例临产产妇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比较研究发现经手臂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经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张小纯等[2]研究认为颈外静脉穿刺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可提高静脉穿刺采血后建立静脉通道的成功率李园芳[3]研究发现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头皮静脉穿刺 Cicolini 等[4]建议,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首选肘窝静脉2.2 血管的充盈及显现状态赵若华等[5]运用静脉输液暖手装置,在寒冷季节改善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充盈度,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王海涛等[6]对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穿刺的临床研究显示,在静脉穿刺前30分钟外敷川香散,可以起到止痛散瘀,使血管充盈,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何雅姿等[7]利用心电监护仪袖带充气加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阻断上臂静脉血管,压力恒定且不阻断动脉血流,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王晓娟等[8-10]研究发现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2.3 进针角度张菊霞等[11]检索相关文献纳入静脉留置针大角度穿刺与常规15°~30°角穿刺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15°~30°角相比,大角度穿刺法可以提高一针成功率2.4 进针方法2.4.1 单手三指送管法王春红[12]对24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进行单手三指送管法与单手两指送管法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单手三指送管法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单手两指送管法2.4.2 负压进针法王丽华[13]对48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使用负压进针法的研究发现,进针前将输液管终端过滤器上10~25cm处管壁反折,挤去前端液体约0.4ml,迅速交于右手利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的力量将反折部分压紧于手掌上,使管内形成负压,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回血速度、回血率2.4.3 送管进针法退针芯送外套管穿刺法:穿刺见回血后,右手停止进针芯,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 Y 型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 0.5cm,使针尖恰好退至套管内,然后右手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沿血管方向缓慢送入静脉内,左手固定针柄,右手迅速抽出针芯李红文[14]研究发现老年患者采用退针送外套管法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2.5 其他主要影响因素操作环境如光线、噪音,患者配合程度,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等,对穿刺成功率也有直接影响。
高嵋[15]研究发现小儿预见性心理护理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儿的输液依从性,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 小结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避免了多次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也保证了治疗需求及危机时刻的抢救需求如果静脉留置针穿刺不能一次成功,需要多次穿刺,反而增加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损伤,因此穿刺成功率的问题愈加重要诸多研究[16-19]证实,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充足的准备(环境、心理干预、适合的针具、穿刺部位的选择、血管的处理等),选择适合的穿刺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保证患者在任何环境都能得到相同的护理服务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医疗的满意度文献1. 舒雯超,赵玉婷,童智洪.临产产妇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2):74-76.2. 张小纯,张秋红,陈洁等.颈外静脉穿刺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建立静脉通道与采血中的优势[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7,12(6):473-476.3. 李园芳.头皮静脉与腋下静脉行留置针穿刺在新生儿输液中的效果比较[J].广西医学,2018,40(17):2035-2037.4. Cicolini G,Bonghi AP,Di Labio L,et al.Position of peripheral venous cannulae and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phlebitis: An observational study[J].J Adv Nurs,2009,65(6):1268-1273.5. 赵若华,徐翠钦,周肖等.静脉输液暖手装置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403-1404.6. 王海涛,袁玲,潘松梅等.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穿刺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4):100-101.7. 何雅姿,张媛媛,马克等.监护仪袖带法在静脉穿刺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15):1914-1915.8. 王晓娟,董丽艳,黄磊.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4):2212-2215.9. 王旭.床旁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在急诊病房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0):1703-1705.10. 陈丽丽.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困难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11):1050-1051,1054.11. 张菊霞,王建成,田金徽等.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角度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20):92-94.12. 王春红.单手三指送管法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5):751-752.13. 王丽华.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74-75.14. 李红文.浅静脉留置計三种进针送管方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J].西部中医药,2013,26(10):130-131.15. 高嵋.预见性心理护理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242.16. 李琴.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1):152.17. 王占利.影响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因素和应对措施[C].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护理管理、临床教学与心理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104-105.18. 陈冬萍,耿志琦,李杰.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5):7-8.19. 毛丽娜,文素芳,邓丽娟等.静脉留置针成功穿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32-36.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