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解讲稿 (2)(精品).doc
55页第一部分 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极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用肉眼和借助显微镜的观察方法来研究人体胚胎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则在系统结构学基础上,就人体某一局部,由浅而深,逐层研究各器官形态、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科学 二、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为了说明人体各部结构的位置关系,特规定标准姿势、方位、轴和切面的术语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二)方位术语:以标准姿势为准,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近腹者为前,又称腹侧,近背者为后,又称背侧以身体正中面为准,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在四肢,前臂的内侧也叫尺侧,外侧也叫桡侧;小腿的内侧也叫胫侧,外侧也叫腓侧凡有空腔的器官,在腔里者为内,在腔外者为外以体表为准,近表面者为浅,距表面远者为深在四肢根据距离躯干的远近,而有远侧和近侧的区别 (三)轴的术语1.垂直轴(axis verticalis):垂直于地面,呈上下方向的轴 2.矢状轴(axis sagittalis):前后方向的水平轴,与垂直轴直角相交。
3.冠状轴(axis coromalis):左右方向的水平轴,与上述两轴相交四)切面术语 解剖学上常用的切面有三种: 1. 矢状面(planum sagittale):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其断面即矢状面若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半者,该面即为正中矢状面中面2.冠状面(planum coronale):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其断面即冠状面3.水平面(planum horizontale):与矢状面、冠状面相垂直,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的面称为水平面若以器官本身为准,沿其长轴所作的切面为纵切面,与长轴垂直的切面为横切面第二部分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构成骨支架,有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第一节 骨学骨是运动的杠杆,是钙磷代谢的储存库,是造血器官和免疫系统B淋巴细胞的发生地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23块)、躯干骨(椎骨26块,胸骨1块,肋骨24,共51块)及附肢骨(上肢骨32X2块;下肢骨31X2,共126块)三大部分这 样合计是200块,外加6块听小骨1、总论:骨是一种器官,具有一定形态和构造,外被骨膜,内容骨髓,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
骨基质中有大量钙盐和磷酸盐沉积,是钙、磷的储存库,另骨髓还具有造血功能1)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体表面有l-2个血管出入的孔,称滋养孔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是软骨,称骺软骨,软骨细胞不断分裂使骨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短骨形似立方体,多分布在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附骨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如上颌骨另有发生在某些肌位内的小骨,称籽骨,如髌骨和第一跖骨头下的籽骨2)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骨质:分密质和松质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由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 骨膜: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称红骨髓,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活力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而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长骨的动脉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滋养动脉是长骨的主要动脉,一般有l-2支,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动脉均有静脉伴行骨膜的淋巴管很丰富,但骨的淋巴管是否存在,尚不清楚神经一般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两种成分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状骨折。
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骨的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4)骨的发生和发育: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间充质发育成骨有两种方式:膜化骨和软骨化骨如颅盖骨和面颅骨属于膜化骨形式,而长骨为软骨化骨形式骨的基本形态由遗传因子决定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神经、内分泌、营养、疾病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等躯干骨 bones of trunk包括 24块椎骨、l块骶骨、l块尾骨、l块胸骨和12对肋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1. 椎骨:幼年时为32或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合成1块骶骨,3-4块尾椎合成1块尾骨1) 椎骨的一般形态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椎体后面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伸展,称椎弓板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1个棘突,l对横突, 2对关节突,l对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B.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胸椎: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 椎体上有上、下肋凹。
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颈椎: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面横突上有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第2颈椎又名枢椎,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齿突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腰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在此处作腰椎穿刺术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前有4对骶前孔后面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管上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 尾骨 :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2.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可分柄、体和剑突三部分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胸骨体外侧缘接第2-7肋软骨剑突下端游离。
3.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 12对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助弓,称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肋骨分为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第1肋骨扁宽而短,分上、下面和内、外缘,无肋角和肋沟第 2肋骨为过渡型第 11、12肋骨无肋结节、肋颈及肋角 肋软骨位于各肋骨的前端,由透明软骨构成上肢骨 Bones of upper limb (1)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内端为胸骨端,外端为肩峰端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可分二面、三缘和三个角腹侧面称肩胛下窝背侧面冈上、下方的浅窝,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上缘外侧份有肩胛切迹,更外侧有指状突起称喙突内侧缘又称脊柱缘外侧缘又称腋缘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朝外侧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 (2)自由上肢骨肱骨:分一体及上、下两端。
上端有呈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头周围的环状浅沟;称解剖颈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各延伸一嵴,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结节间有一纵沟,称结节间沟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肱骨体中部外侧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后面中部,有一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桡神经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沿此沟经过下端,外侧部前面有半球状的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内侧部有滑车状的肱骨滑车滑车前面上方有一窝,称冠突窝;肱骨小头前面上方有一窝,称桡窝;滑车后面上方有一窝,称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小头外侧和滑车内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后方有一浅沟,称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经过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头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颈的内下侧有突起的桡骨粗隆桡骨体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下端外侧向下突出,称茎突下端内面有关节面,称尺切迹桡骨茎突和桡骨头在体表可们到 尺骨:居前臂内侧,分一体两端上端前面有一深凹,称滑车切迹切迹后上方的突起称鹰嘴,前下方的突起称冠突冠突外侧面有桡切迹;冠突下方的粗糙隆起,称尺骨粗隆;尺骨体外缘锐利,为骨间缘。
下端为尺骨头,头后内侧的突起,称尺骨茎突在正常情况下,尺骨茎突比桡骨茎突约高1cm鹰嘴、后缘全长、尺骨头和茎突都可在体表们到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腕骨: 8块排成近远二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8块腕骨构成一掌面凹陷的腕骨沟记忆8块腕骨名称的口诀是:舟月三碗,大小头钩掌骨:5块由桡侧向尺侧,为第1、5掌骨指骨:共14块拇指有2节颅骨skull成人颅由23块颅骨组成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一、脑颅骨 脑颅骨共8块其中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两块1.额骨:位于颅的前上部,额骨内含有空腔,称额窦2. 筛骨:位于两眶之间,呈“巾”字形,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3.蝶骨:形似蝴蝶,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部分4.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 5.顶骨: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与枕骨之间 6.颞骨:(位于颅的两侧,参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二、面颅骨 共15块,它们是成对的上颔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腭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