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分析.docx
6页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收稿日期:2013—09—06项目简介: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校企合作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GZYGH2011014)作者简介:姜永华(1963—)女,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郭美丽(1977—)女,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ITO方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姜永华,郭美丽(烟台职业学院 电子工程系,山东 烟台 264670)Summary:服务外包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并呈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态势然而在这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却出现了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人才缺口大、人才培养质量差成为突出问题不同的人才培养主体,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效果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为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培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Keys: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人才培养F719:A:1671—1580(2014)01—0105—02近年来,我国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服务外包业务量不断增加。
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缺口每年约为50万人,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到“十二五”时期,这一缺口数量或许将突破260万人才缺口大、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已成为突出问题目前我国较常见的外包人才培养途径,一是通过专业高等教育,主要在二、三线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开展二是通过培训机构进行培养三是通过企业培训或企业大学进行人才培养不同的培养途径,由于其可利用的资源不同及培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效果一、国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一)以高校为主导进行外包人才培养高校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借助高校的资源优势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培养方式,一是把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如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通过成立短训班,进行外包专业技能集中培训二是通过设立服务外包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规模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同一专业下,通过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方便学生灵活选择专业的同时,可较快地满足不同岗位的外包人才需求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外包人才培养的院校也比较多二)以社会培训机构为主导进行外包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机构以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在职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刚毕业的学生一般很少可以直接进入外包企业就业,即使进入外包企业,多数企业也会安排新入职员工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项培训,以适应本企业的岗位需求这时,培训机构作为连接高校和企业的主要桥梁,成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一般为职业技能培训或者是某一方面的技能提升培训,培训一般为短期培训三)以企业为主导进行外包人才培养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缺乏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企业招聘的毕业生缺乏技能,不能适应岗位需求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岗位状况分析,成立公司下属的专门培训机构或者建立企业大学对人才进行培养,以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培养外包人才东软人才实训中心是企业主导进行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之一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比较分析(一)以高校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特点以高校为主导进行人才培养,其培养内容体系化,师资条件与实训条件相对稳定,人才培养贯穿于整个学习期内,通过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进阶式学习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通过国家统招的方式招收学生,生源数量也有了很好的保障,具有规模化培养外包人才的优势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项集中培训或企业锻炼,才能实现零距离就业。
这种培养方式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设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如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二是学习内容如何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培养的学生如何缩短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差距二)以培训机构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特点以社会培训机构为主导进行人才培养,具有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其优势是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灵活确定培训内容,学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兴趣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训,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方向但如今,具有综合外包能力培训的机构很少学员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专业水平不一,文化背景不同,这会增加教学组织与实施的难度,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生源缺乏,学员需额外承担费用,培训成本较高三)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特点以企业为主导进行外包人才培养,可以使培训课程紧跟市场需求,通过真实的项目开展实训,学员可以直接感受到企业文化及真实的工作氛围,人才培养质量较高这种工程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了“适销对路”的人才,但也为企业带来了成本上的压力,对企业的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企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制约了培养规模的扩大这种培养模式通常需立足本企业,面向其他企业或高校,在更宽泛的领域进行人才培养。
三、外包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一)加强政府对人才培养的支持与引导很多人对服务外包的内涵、对外包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及就业前景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一般偏小,对毕业生就业还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毕业生即使对口就业,频繁跳槽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都对外包人才培养形成阻力为此,政府应加强外包政策的宣传与引导,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增加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力度等措施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引导企业兼并、合作,扩大企业规模,为校企合作提供合作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快速提高我国外包业的国际化水平二)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为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要求学校与知名专业培训机构特别是国际知名培训机构或与规模企业合作实行深度合作的内容包括,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师资双向兼职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生源优势,利用企业提供的便利的实践条件、实战能力强的师资条件及就业优势,强强联合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但目前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多数处于浅层次,并出现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校企进行合作,重点要确定能实现校、企、学生三方共赢的项目内容,找准合作的共赢点,需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来规范与制约合作行为,确保合作长效进行。
[Reference][1]李凡.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0,(9).[2]赵萍.中国服务外包竞争方略[N].中国外资,2006,(10).[3]王昌林,陈志昂.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略[J].山西太原:理论探索,2012,(1).[4]陈伟,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1).[5]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