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贸区网络东扩影响几何.doc
3页印度自贸区网络东扩影响几何2010-11-26 09:20:05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王蕊 进入论坛>>截至目前,印度已经与泰国、新加坡、南亚七国中的其余国家、韩国、东盟和日本签署了自贸协定,形成以南亚为基础、逐步向东亚扩张的自贸区战略,这将对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实施周边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印度积极与亚洲国家开展自贸区谈判,且成效显著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且为了配合其自贸区战略,印度签署的自贸协定开放度逐步提高,自由化程度日益增强例如,东盟-印度 FTA 中,印度从东盟国家进口的零关税产品占进口额的 60.5%,东盟国家从印度进口的零关税产品占进口额的 88.2%;印韩CEPA 分阶段减免印度从韩国进口 71.5%的产品关税以及韩国从印度进口 88.6%的产品关税而最新签署的印日 CEPA 开放程度更高在货物贸易领域,两国将削减 8000 多种商品的关税,包括药品、服装、农产品和机械等,涵盖了印度12000 多个税目的 87%以及日本 9000 多个税目的 93%从贸易额来看,印日CEPA 计划在 10 年内完全取消占双边贸易额 94%的商品关税,涉及印度从日本进口额的 90%以及日本从印度进口额的 97%。
同时,印日 CEPA 在服务贸易及投资领域也扩大开放例如,在自然人移动方面,除移民之外,服务部门的专业人员移动将更加自由,IT 专业人员的签证更加容易印度在日本的仿制药品(非专利药品)开发也在简化审批手续的同时,与日本国内的仿制药品享有同等的审批时限,有利于印度对日本的投资 亚洲自贸区战略基本成型 印度经济主要是内需拉动型,对外贸易的规模相对不大,而其最近签署自贸协定的伙伴国在其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也相对较小,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稍显不足例如,印度最近与日本签署了 CEPA,但根据印度商工部的统计,2009 财年印日贸易额仅为 103.6 亿美元,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 2.2%,居第 14 位由于现阶段双边贸易规模有限,印度签署的自贸协定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而是更多地立足于长远的战略考虑,着眼于更深层次的利益诉求 仍以印日 CEPA 为例,对于印度而言,日本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是其当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高耗能和高污染与其自身的能源资源匮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日本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非常先进,尤其是在核能领域,拥有十分完整的产业链,且与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着成熟的核能技术转让合作,因此印度希望通过与日本的技术合作发展其自身的核工业。
另一方面,印度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资金缺口,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本是世界主要的债权国,资金较为充裕,印度希望通过自贸区建设改善经济合作环境,吸引日本加大对印度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同时,印度一直都有大国情结,希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因此,印度积极开展自贸区建设,不断加强与日本等具有相似需求的国家的双边关系,进一步促进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努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和扩大,争取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跻身世界政治经济大国行列 印度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就开始推行“东向政策”,在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础上,努力恢复和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联系,并逐步加强与东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进而融入亚太地区一方面,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不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除了与南亚国家签署贸易条约与优惠贸易安排,印度还不断推进地区内的自贸区建设,与南盟其他国家建立了南盟自由贸易区,并积极推进与斯里兰卡的 CEPA 建设另一方面,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增强了向东发展的信心,加快了融入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2009 年 8 月,印度与韩国和东盟分别签署了自贸协定,并均于 2010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2010 年 10月,印度与日本签署了 CEPA,并与马来西亚发表联合声明,计划于 2011 年 1月签署自贸协定,将进一步加强印度与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并促进其经济影响力的向东拓展。
目前,印度以周边南亚地区为基础,逐步向东亚渗透的自贸区网络已基本成型,随着降税安排的实施以及市场准入的扩大,印度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其在亚洲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印度“东向政策”对我影响 中国与印度都是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能源、资源产品以及高端技术等均具有较大的需求而作为亚洲邻国,中印的自贸区建设也必然存在交叉与重合,且随着双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竞争也会不断加强因此,印度不断将自贸区网络向东拓展,积极发展与东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必然会对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影响 增加中印自贸区建设的难度印度与中国于 2005 年 4 月启动区域贸易安排联合可行性研究,并于 2007 年 10 月完成,但时至今日,中印区域贸易安排的谈判工作仍未进入程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印度害怕一旦建立自贸区,具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将大量涌入印度,冲击其国内市场,影响其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出于种种原因,印度对中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问题,进而影响了双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而印度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印度经济对中国要素的依赖程度,尤其是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相似,而日本和韩国在资金和高新技术领域具有超越中国的优势,印度的自贸区建设使其能够更加便利地吸引外部资源,可能会对中国的资金、产品和技术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减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进而增加中印自贸区建设的难度。
影响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目前,除港澳台地区外,中国已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和哥斯达黎加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与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其中,中国和印度均与东盟、新加坡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同时与海合会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与印度建立自贸区的日韩两国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因此,两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竞争,东南亚与中东地区的资源、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都将成为两国争夺的重点目前中国正努力发展的服务业将与印度形成竞争,而印度需要加强的制造业也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且,2010 年 5月,中国与韩国完成了有关自由贸易区的官产学联合研究,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中日韩三国也开始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官产学联合研究而印度已经与韩国和日本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可能会提高日韩在与中国进行自贸区谈判中的要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谈判的快速推进因此,印度的“东向政策”将使中国在亚洲自贸战略的实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制约中国地区影响力的发挥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大国,而目前,印度已经与日本、韩国和东盟三个重要的亚洲经济体签署了自贸协定,而中国仅与东盟建立了自贸区,因而在周边地区的自贸区建设进程上远落后于印度。
同时,东盟与日韩分别建立了自贸区,而且日韩之间的自贸协定谈判也正在进行之中因此,随着印度“东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以及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其与日韩和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将不断加强,进而逐步形成关税水平较低、市场开放度较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大市场,而使中国在地区内的成本、人力资源等竞争优势逐步减弱而且,由于印度、东盟与日韩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相互间经济往来的密切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述国家对中国各种经济要素的需求程度,进而弱化中国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 未雨绸缪 印度是亚洲发展中大国,也是我国的重要邻国,对于印度的自贸区发展及布局应给予充分重视首先,要及时跟踪印度自贸区网络扩张的动态情况,了解其最新进展,并全面评估和分析印度已签自贸协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其次,要在产品覆盖范围、贸易自由化水平、市场准入程度等方面对印度与东盟、韩国、日本签署的自贸协定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进行比较,为今后在中印或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实现我方利益最大化做准备再次,目前东亚地区若干自贸协定面临整合的机遇与挑战,中、日、韩、印和澳新均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协定,但对于构建“10+3”还是“10+6”仍存在激烈争论,中国积极推动“10+3”建设,但日本和印度却大力推进“10+6”建设,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对“10+6”中的各种可能进行预估,避免陷入被动。
最后,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应将外贸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自贸区战略以及周边外交战略统筹考虑,借鉴印度的发展经验,在亚洲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经济中找准定位,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