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如何通过绘本促进幼儿双性化教育.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6019561
  • 上传时间:2021-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1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如何通过绘本促进幼儿双性化教育 张文莉摘 要:本文试图从中外一些绘本的对比研读中,发现其隐含的性别角色理念的差异结合现今幼儿园进行性别教育的实际情况,浅谈幼儿教育中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实际幼儿园教育中双性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能有效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原因;基于对现实和原因的分析,试图提出有效通过绘本进行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性别意识 隐性差别 绘本 双性化教育一、中外绘本中性别意识的潜在差别绘本作为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以其多彩的画面和简约精炼的文字,给幼儿以深刻的视觉震撼,对幼儿认知、情感、想象、审美等多方面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丰富了幼儿未来生活的经验优秀的绘本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释放负面情绪,突破心理障碍,形成灵活多样的性格然而,现行出版的幼儿读物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市化、精英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等等这些都是外显的较为直观的问题,还有诸多隐性问题,正如绘本中所隱含的性别角色意识本文抽取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外国优秀绘本与中国绘本进行对比研读,采用人物形象塑造分析法,基于幼儿的立场,将故事主角分为:同龄人、长辈、动植物等其他事物一)以同龄人为主角的绘本以同龄人为主角的绘本并不是只严格意义上的以年龄界限的主角,而是故事中的主角可以使幼儿自我代入的绘本。

      美国作家罗伯特廖斯克所著的《纸袋公主》,在王子和公主即将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时,王子被一条火龙抓走了,烧毁了公主的衣服,公主只能穿着纸袋去救王子当公主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历尽艰险将王子就出来时,王子却傲慢地责怪公主“衣冠不整”,公主大骂王子无能,最后快乐地弃他而去中国的大多数作品中所塑造的女生形象不管是拟人化的还是非拟人化的,都是柔弱、端庄、善良的代名词如《当心,饼干兔》中,将饼干兔宝宝在游乐场因为看到小狗忘乎所以地跑出去和小狗玩而和妈妈和爸爸走丢时,饼干兔宝宝在边哭边走,寻求游乐场服务人员的帮助,最后工作人员将她带到了广播站,通过广播帮助她找到了爸爸妈妈《纸袋公主》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女主人公:智慧勇敢、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告诉我们女孩子依旧可以独挡一面,独自生活的很快乐《当心,饼干兔》中的饼干兔宝宝则更加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形象,胆怯、弱小、无助绘本故事中最后会描写到兔宝宝说:“我知道妈妈的号码,广播站的叔叔帮我拨打妈妈的”,其实完全可以将故事情节设定为:兔宝宝走丢后,勇敢地问身边的叔叔阿姨借,拨打妈妈的联系妈妈二)设有长辈为主角的绘本中国外绘本中所塑造的父母、长辈等形象也是大相径庭。

      由荷兰作家丹姆所著的《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绘本,讲述的是一位单亲父亲带着儿子生活的故事系列绘本通过叙述爸爸独自带着小熊做美食、玩游戏等生活中的事件,向读展现了一位融伟岸与细腻、慈爱与严格、智慧与风趣为一体的父亲形象曾获得1983年美国凯迪克银奖的《妈妈的红沙发》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只有三代女性(外婆、妈妈和我)的自强不息的故事妈妈在餐厅当服务员,外婆操持家务,我放学后去餐厅帮妈妈打工,就是这样一个苦心维持,勉强度日的家庭遭受了一场火灾,烧尽了她们所有的家当当读到这里时,相信大部分具有共情心理的读者是压抑沉闷的,是担忧她们的未来的然而,外婆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情都为之振奋:“幸好我们还年轻,可以从头再来她们的新房子被一片橙色、红色等暖色系包围着,大红色的沙发、红白相间的窗帘,家中时刻飘荡着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以上两本绘本所描绘的是单亲父亲或者母亲的形象,这在中国绘本中是少有涉及的中国绘本致力于向中国幼儿以及家长呈现出父母双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或者妈妈温柔善良、爸爸豪放正直的形象围裙妈妈”和“事业爸爸”几乎成了所有国内绘本的标配,这不仅限制了幼儿对男女社会职业的了解和选择,也忽视了家庭不健全儿童这一群体,忽视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安全需求和健康的成长导向。

      三)以动植物等其他事物为主角的绘本这类绘本通常将动物拟人化作为故事的主角在这类的绘本故事中,另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由曼罗里夫所著的《爱花的公牛》,该书1936年在美国出版后相继别译为六十多种语言,深受世界小读者的欢迎该绘本讲述的是西班牙一头强壮的公牛费迪南,喜欢独自坐在草丛中、坐在树下嗅着花香,庞大熊健的身躯和他低头嗅着花香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是在作者所营造的悠闲静谧的氛围中,公牛怡然自得的身处其中,这给幼儿和成人带来了神奇的内心平衡公牛的妈妈在这种平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她害怕公牛孤独,想尝试着劝说公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但是在看到来了公牛脸上享受快乐的神情后,她放弃了公牛妈妈理解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国的绘本《黄鼠狼给鸡拜年》,《小红帽与大灰狼》、《狼来了》的故事由来已久,这些久远的故事为“狼、“狐狸”等动物贴上了标签,使它们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大部分绘本中它们都是反派的象征,孩子们也很难在生活中发现这类动物的可爱之处,甚至会觉得“爱花的公牛”是个别扭和难以理解的存在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幼儿读物中潜在的传统性别角色意识,较之国外所刻画的丰满灵动的人物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别。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国外所有的绘本都传达着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国内都隐含了错误的性别角色意识,仅是通过几个案例说明国外的双性化教育意识觉醒较早,以此引起幼儿教育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对幼儿双性化教育的重视二、双性化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一)双性化教育的内涵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起步较早,可以追溯至美国人类学家米德(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正式提出双性化概念的人是Rossi(1964)年,他将双性化定义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双性化教育是基于对性别角色教育理解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教育对于性别角色教育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王雪萍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双性化教育就是依据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趋势所衍生的一种性别角色教育的新模式,即在内化个体的生物性别和心理性别的基础上,培养与升华个体具有双性化的人格品质所进行的性别角色教育二)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1.双性化教育的目的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是为了纠正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在在幼儿教育中所犯的错误,旨在从幼教、家长、同伴等多方面入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优秀的人格品质、灵活多变的性格特征、海纳百川的人文情怀2.双性化教育的意义(1)双性化教育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传统社会分工的性别界限越来越模糊。

      很多职业要求从业者在性格上男女特质并存,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的社会人才,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2)双性化教育是幼儿发展所必须的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发展分为三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意识;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意识;5-7岁,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意识幼儿园时期正是幼儿形成稳定的性别角色意识时期,教师要着重利用这一时期帮助幼儿形成双性人格,为幼儿的兴趣、爱好、气质类型、自信心、理想等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女性化者次之,最差是未分化;社会生活中,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其自我评价更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此外,最近美国心理学家对2000多名儿童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过于男性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不仅在智力、体力、情感等方面发展程度较低,而且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性格方面较为固执己见,不能灵活的应对变化的环境以上研究表明,拥有双性化人格的幼儿,能够更自信、更灵活的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3.现行运用绘本进行双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儿童绘本出版存在的问题中国原创儿童出版绘本总量较之国外相对较少,根据吴晓月2013年针对当当网童书频道绘本品种数及各类所占比的研究发现:欧美绘本占当当网绘本总量的73%,日韩绘本占比15%,原创(包括台湾地区)占比12%。

      由此可见,中国在儿童文学方面极度缺少高素质优秀的作者,使得幼儿绘本出版总数相对欧美甚少此外,市场定位不明、题材集中、已出版的优秀作品缺乏营销等等问题,从源头上限制教师、幼儿、家长接触中国原创优秀绘本的数量,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教师和家长选择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和家长选择性别意识正确并进行有效的性别意识教育,可谓是难上加难2)教师运用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以往跟教师的交流中可以发现:部分或者大部分教师都认同双性化教育,并且试图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双性化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除了上述优秀资源缺乏之外,根本上教师未曾发现绘本中所隐含的正确的性别意识教育的资源或者错误的反面案列,教师在深度解读绘本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其次,有些有些教师能够意识到绘本中所体现的性别意识观念,却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方法将之融合于教育教学中,往往在实践时有失偏颇,常常表现为反性别教育和无性别教育3)家庭教育中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家长秉持的教育理念就是:男孩子、女孩子就该有各自的样子,行事风格就该不一样有位家长曾经对带班老师说:“女孩子在教室外面打打杀杀,男孩子坐在教室里面安静插花,像什么样子当很多家长被问及对“双性化教育的看法”时,很多家长表示不理解、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

      由此可见,家长的双性化教育观念薄弱,不会配合或者不知道如何配合教师在该反方面的工作综上所述,现行幼儿的双性化教育正处在观念普及和初步实施期,缺乏系统的双性化教育理念和有效的实践指导三、如何通过绘本对幼儿实行双性化教育(一)避开双性化教育的误区1.反性别教育所谓的反性别教育是指在进行双性化的教育中,简单的将男孩子当做女孩子培养,女孩子当做男孩子培养,使得女孩子具有男孩子的人格特征,男孩子具有女孩子的人格特征这种反性别的教育,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和成长过程在中的多样需求实施这种教育的后果,往往比性别刻板印象教育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2.无性别教育所谓无性别的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不分性别的教育,一味地要求幼儿同时拥有男孩和女孩的优秀品质这种无視性别的教育,忽视了幼儿的生理性别差异各心理性别差异,只会模糊幼儿的性别角色概念,使幼儿难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定型二)运用绘本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措施1.教师避免误区,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从教育意识上而言,王华认为教师应该承认并且弱化幼儿的生理性别差异,既要对自然性别保持敏感,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又要对自然性别脱敏,为幼儿创造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教师自身要努力创造双性化的人格,吸收同性和异性身上的优点,从自身改变幼儿园“女性化”教育所带来的缺点。

      从教育实践上而言,教师要辨别和发现优秀绘本的慧眼,有意识的挖掘绘本中主人公优秀的性别角色特征,在避免上述两种误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本文将教学环节分为:目标制定、内容组织、活动实施、总结评价、活动延伸几个环节下文将针对每个环节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目标制定:教师一般采用三维目标制定法,主要包括认知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制定与性别角色教育有关的目标,将此目标渗透于活动的全过程中内容组织: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将体现主人公优秀性格品质特征的故事情节或者绘本插画等单独列出,穿插在主题教学内容中,为幼儿提供分析和学习的机会活动实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游戏,作为活动实施的载体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已有的性格特征分配游戏任务和组织不同性格的男女幼儿一起活动总结评价:在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前,或者在晨间谈话时,给予幼儿充分自评和他评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导相关幼儿认识和学习相同性别和不同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