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货币盗铸问题浅析.doc
3页浅析汉代货币的盗铸现象浅析汉代货币的盗铸现象摘要:汉代货币盗铸现象贯穿其发展始终,其中最为严重时期在汉景帝、汉武帝和王莽政权期间,东汉较为减轻汉朝的货币改革并没有改善盗铸的现象,而盗铸现象的屡禁不止其实是存在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高额利润的吸引以及货币制度变化无常、货币制造技术不高等原因货币盗铸现象的长期存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关键词:汉代 盗铸 对于汉代社会经济的理解,除了财政改革、赋税制度等等外,不得不提一下货币的盗铸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许多看法,譬如徐承泰先生的《两汉货币私铸》《东汉时期货币铸造及管理机构的探讨》等文章,对汉代货币的盗铸概况做了客观全面的分析然而,事实上学术界对于货币盗铸的问题研究度并不是那么高,下面我就此问题作一二论述一汉初高祖皇帝时,货币主要由个郡国制造,也允许民间私铸这是由于汉朝刚立,百废待兴,对于秦遗留的“荚钱”还在社会通行,为稳定脆弱经济而打破民间货币的原有通行,所以暂且行之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民间私铸的长期存在,势必造成币制的混乱,同时富商大贾也趁机渔利,各地诸侯国也通过铸币发展自己的实力,这样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其中,盗铸货币最为严重的是在汉景帝、汉武帝和王莽时期。
首先,在汉景帝时期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盗铸货币事件,由于道家方术而冶炼黄金乃“作伪金”之事 《汉书· 景帝纪》载:景帝中元六年十二月, 改诸官名, “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 ”景帝就明令禁止民间盗铸货币,由此只有郡国可以铸币了其次,汉武帝时期盗铸活动仍然猖狂风行,盗铸的货币在大多数时候包括铜钱以及银锡合金的“ 白金三品”两个方面, 但是以盗铸“ 白金二品” 为主据《史记· 平准书》载:“郡国多奸铸钱, 钱多轻, 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侧, 一当五, 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白金稍贱, 民不宝用, 县官以令禁之, 无益岁余, 白金终废不行 ”为消除货币的混乱,建元元年(前 140 年)西汉政府下令废除通行的四铢钱,改行三铢钱,可是不久,建元五年有废除三铢钱,恢复四铢钱币制的频繁更改,不仅没有改善货币的混乱现象,而且也为西汉当时财政危机埋下了伏笔果然不久,在远光二年(前 133 年)由于与匈奴的连年征战,致使国库困顿,财政发生困难再加上盗铸伪币的泛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为了打击盗铸之徒,西汉政府又决定改币制:“更造钱币以澹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汉书 食货志》 )同时,令更铸三铢钱,并重申“盗铸诸金钱者罪皆死” (《史记 平准书》 ) ,然而,这次的改币也没有能够决解伪币的问题,而且又加重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由于其中获利的巨大,以致于重申盗铸死刑也未能有效的制止盗铸一系列的改币政策都未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直到元鼎四年,汉武帝决心由中央垄断铸币权,在中央政府设水衡都尉,下属均输、钟官和辨铜三官由此组成了一个铸钱的专门机构,同年又下令禁止郡国铸币,“废天下诸钱,而专令水衡三官作” (《盐铁论 错币》 ) 这一次的改革总算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统一币制垄断铸币原材料的措施,从根本上制止了伪币的泛滥再者,王莽时期一共进行过四次币制改革, 几乎每一次都伴随有虚值的大面额货币而大面额的货币就是刺激盗铸之徒的兴奋剂,盗铸大面额货币所谋取的利润使得许多的人铤而走险,以致于这一时期的盗铸现象也是无比的复杂和泛滥二汉朝统治者对盗铸钱,犯罪的打击不可谓不严厉,汉律明显将盗铸者处以极刑,,但为何盗铸钱会成为汉代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这几次大的盗铸货币现象来看,汉朝之所以盗铸之风屡禁不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没有处理好铸币的核心技术其实,要从根本上杜绝盗铸的现象,我认为就是把握住技术的关口,不让铸币技术流入民间和加强铸币原材料的严格管理;其次就是重视铸币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铸币的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这样就也可以使得盗铸者不能如此猖狂的活动了。
例如:铸造三官钱的工序就十分的复杂,是伪造者不易造成, “计其费不能相当”反而得不偿失,盗铸者自然减少2、盗铸货币的巨大利润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面对盗铸可以求得丰厚利润的诱惑,许多人便会铤而走险,这就是盗铸者最原始的动机3、频繁反复的币制改革汉代政府对于货币的盗铸似乎一开始就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首先从汉代使用过的钱币种类来看,汉初本用秦代的半两钱,后“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就货币形式而言,官方多次的币制改革,使之出现多次变化,时而半两,时而三铢,时而五铢,虽说是为禁止盗铸而不断进行大规模的货币改革,而这一系列的货币改革恰恰为盗铸者提供了盗铸的机会三盗铸货币的现象存在着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从西汉初期开始,历经文、景帝时期,武帝时期,王莽时期直至东汉都有不同程度的盗铸活动,涉及的人也甚多,上至郡国、诸侯,吴王、邓通利用文帝的自由放任政策,大规模地私铸钱币以致吴、邓钱布天下,下有小吏这样就使得盗铸货币在社会上导致了巨大的问题和负面影响:1、汉代币制多变, 往往一项货币制度实施没多久就更改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盗铸的破坏,使得国家货币制度的严重破坏2、私铸者在利益驱使下, 大量铸币, 促成物价大幅度上升,不利于商品交换, 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国计民生, 严重干扰了国家经济生活的运行。
私铸也破坏市场秩序3、私人铸钱, 积聚了货币即是积聚了财富, 相应增强了地方势力 《汉书·吴王濞传》载: “吴有豫章郡铜山, 即招致天下亡命者, 盗铸钱, 东煮海水为盐, 以故无赋, 国用饶足” 由此助长地方割据势力, 削弱中央集权,刘濞的叛乱也说明了此点最后,汉代货币的盗铸现象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对于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