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三萜及其苷.ppt
51页• 由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符合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符合“异戊二烯定则异戊二烯定则” 大多与糖结合成苷,大多溶于水,水溶液振大多与糖结合成苷,大多溶于水,水溶液振摇会产生持久的泡沫摇会产生持久的泡沫• 因为许多三萜皂苷具有羧基,因此又称为因为许多三萜皂苷具有羧基,因此又称为“酸性皂苷酸性皂苷”•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第八章第八章 三萜及其苷三萜及其苷甾醇甾醇四环三萜四环三萜第一节第一节 四环三萜结构类型与分布四环三萜结构类型与分布1. 1. 达玛烷型达玛烷型 从从从从环环环环氧氧氧氧鲨鲨鲨鲨烯烯烯烯由由由由全全全全椅椅椅椅式式式式构构构构象象象象形形形形成成成成,,,,其其其其结结结结构构构构特特特特点点点点是是是是A/BA/B、、、、B/CB/C、、、、C/DC/D环环环环均均均均为为为为反反反反式式式式, , C C8位位位位 有有有有 -CH-CH3,C,C13位位位位 有有有有 -H, -H, C C1414位位位位有有有有 -CH-CH3 3 ,,C C17有有有有 侧侧侧侧链链链链,C,C20构型为构型为构型为构型为R R或或或或S S。
ABDC人参中的人参皂苷(ginsenosides):由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的皂苷:由人参三醇衍生的皂苷:n n 由由达达玛玛烷烷衍衍生生的的人人参参皂皂苷苷,,在在生生物物活活性性上上有有显显著著的的差差异异例例如如由由20(S)-原原人人参参三三醇醇衍衍生生的的皂皂苷苷有有溶溶血血性性质质,,而而由由20(S)-原原人人参参二二醇醇衍衍生生的的皂皂苷苷则则具具对对抗抗溶溶血血的的作作用用,,因因此此人参总皂苷不能表现出溶血的现象人参总皂苷不能表现出溶血的现象n n 人人参参皂皂苷苷Rg1有有轻轻度度中中枢枢神神经经兴兴奋奋作作用用及及抗抗疲疲劳劳作作用用人人参参皂皂苷苷Rh则则有有中中枢枢神神经经抑制作用和安定作用抑制作用和安定作用n n 人人参参皂皂苷苷Rb1还还有有增增强强核核糖糖核核酸酸聚聚合合酶酶的的活活性性,,而而人人参参皂皂苷苷Rc则则有有抑抑制制核核糖糖核核酸酸聚合酶的活性聚合酶的活性22. .羊毛脂烷型羊毛脂烷型 从从环环氧氧鲨鲨烯烯由由全全椅椅-船船-椅椅式式构构象象形形成成,,其其A/B, B/C, C/D环环均均为为反反式式。
10、、13、、14位位分分别别连连有有 , , -CH3,, C20为为 R构构 型型 ,,C17侧侧链链为为β构构型型,C3位位常有常有-OH存在存在 从灵芝中分离出一个三萜化合物,具有扶从灵芝中分离出一个三萜化合物,具有扶正固本之功它的结构与羊毛甾烷相比,多了正固本之功它的结构与羊毛甾烷相比,多了3=O,,11=O,,15=O,,23=O,,27-CH3→27-COOH,,是羊毛甾烷的高度氧化化合物是羊毛甾烷的高度氧化化合物33. .甘遂烷型甘遂烷型n n 从环氧鲨烯由全椅从环氧鲨烯由全椅-船船-椅式构象形成,是椅式构象形成,是羊毛脂甾烷的立体异构体其羊毛脂甾烷的立体异构体其A/B, B/C, C/D环均环均为反式,只是为反式,只是13、、14位位分别连有分别连有 , -CH3,,C20为为S构型与羊毛脂甾烷构型不同构型与羊毛脂甾烷构型不同4. 环阿屯型环阿屯型n n 基基本本骨骨架架与与羊羊毛毛脂脂烷烷相相似似,,差差别别仅仅在在于于环环阿阿屯屯型型19位位甲甲基基与与9位位脱脱氢氢形成形成三元环。
三元环 膜荚黄芪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具有具有补气,强壮之功效从其中分离鉴定的皂苷有补气,强壮之功效从其中分离鉴定的皂苷有近近20个,多数皂苷的苷元为环黄芪醇个,多数皂苷的苷元为环黄芪醇 cycloastragenol 5. 葫芦烷型葫芦烷型 基基本本骨骨架架与与羊羊毛毛脂脂烷烷相相似似,,但但它它有有 5 -H, 10 -H,9 -CH3((羊羊毛毛脂脂烷烷为为5 - H, 10 -CH3,9 -H )) 从从 雪雪 胆胆 属属 植植 物物 小小 蛇蛇 莲莲 Hemsleya amabilis根根中中分分离离得得到到的的 雪雪胆胆甲甲素素和和雪雪胆胆乙乙素素,,临临床床上上用用于于治治疗疗急急性性痢痢疾疾、、肺肺结结核核、、慢性气管炎等慢性气管炎等 第二节第二节 五环三萜五环三萜n n 多多数数三三萜萜皂皂苷苷苷苷元元以以五五环环三三萜萜形形式式存存在在其其C3-OH与与糖糖结结合合成成苷苷,,苷苷元元中中常常含含有有羧羧基基,,故故又又称称酸酸性性皂皂苷苷,,在在植植物物体体中中常常与与钙钙、、镁镁等等离离子子结合成盐。
结合成盐•此类型在药用植物中分布很多,主要此类型在药用植物中分布很多,主要分布在豆科、五加科、桔梗科、远志分布在豆科、五加科、桔梗科、远志科、桑寄生科、木通科等植物中科、桑寄生科、木通科等植物中–山楂酸、齐墩果酸、甘草酸就属于山楂酸、齐墩果酸、甘草酸就属于这种结构这种结构•有些已证明有有些已证明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显著的生物活性–齐墩果酸有抗炎、镇静、防癌等作齐墩果酸有抗炎、镇静、防癌等作用,对肝炎有一定疗效用,对肝炎有一定疗效•从甘草及文冠果中分离到多种齐墩果从甘草及文冠果中分离到多种齐墩果烷型三萜甙元烷型三萜甙元一、齐墩果烷型一、齐墩果烷型(oleanane)n n又称又称又称又称β -β -香树脂烷型香树脂烷型香树脂烷型香树脂烷型( (β-amyraneβ-amyrane) ) ,,,,在植物界分布极在植物界分布极在植物界分布极在植物界分布极为广泛其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为广泛其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为广泛其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为广泛其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型为型为型为型为A/BA/B反,反,反,反,B/CB/C反,反,反,反,C/DC/D反,反,反,反,D/ED/E顺,顺,顺,顺,C C2828常有常有常有常有- -COOHCOOH,,,,有时也在有时也在有时也在有时也在C C2424位,位,位,位,C C3 3常有羟基,常有羟基,常有羟基,常有羟基,C C1212、、、、C C1313位往往有不饱和双键的存在。
位往往有不饱和双键的存在位往往有不饱和双键的存在位往往有不饱和双键的存在AEDCBn n齐墩齐墩果酸果酸首先由首先由油橄榄油橄榄的叶子中分得,广泛的叶子中分得,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如在分布于植物界,如在青叶胆全草、女贞果实青叶胆全草、女贞果实等植物中游离存在,但大多数与糖结合成苷等植物中游离存在,但大多数与糖结合成苷存在齐墩果酸具有抗炎、镇静、防肿瘤等存在齐墩果酸具有抗炎、镇静、防肿瘤等作用,是治疗作用,是治疗急性黄胆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急性黄胆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有效药物肝炎的有效药物n n含齐墩果酸的植物很多,但含量超过含齐墩果酸的植物很多,但含量超过10%10%的很的很少,从刺五加少,从刺五加( (AcanthopanaxAcanthopanax senticosussenticosus) )、、龙牙葱木龙牙葱木( (AraliaAralia mandshuricamandshurica) )中提取齐墩中提取齐墩果酸,得率都超过果酸,得率都超过10%10%,纯度在,纯度在95%95%以上,是以上,是很好的植物资源很好的植物资源n n 甘甘草草(Glycyrrhiza urlensis)中中含含有有甘甘草草次次酸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和甘甘草草酸酸(glycyrrhizic acid)[又又 称称 甘甘 草草 皂皂 苷苷(glycyrrhizin )或或甘甘草草甜甜素素]。
甘甘草草次次酸酸有有促促肾肾上上腺腺皮皮质质激激素素(ACTH)样样作作用用,,临临床床上上用用于于抗抗炎炎和和治治疗疗胃胃溃溃疡疡但但只只有有18-βH的的甘甘草草次次酸酸才才有有此此活活性性,,18αH者者无无此活性柴胡皂苷元B二、乌苏烷型二、乌苏烷型n n又称又称又称又称 - -香树脂烷型香树脂烷型香树脂烷型香树脂烷型( (α-amyraneα-amyrane) )或熊果烷型,其分或熊果烷型,其分或熊果烷型,其分或熊果烷型,其分子结构与齐墩果烷型不同之处是子结构与齐墩果烷型不同之处是子结构与齐墩果烷型不同之处是子结构与齐墩果烷型不同之处是E E环上两个甲基环上两个甲基环上两个甲基环上两个甲基位置不同,即位置不同,即位置不同,即位置不同,即C C20位的一个甲基移到位的一个甲基移到位的一个甲基移到位的一个甲基移到C C19位上此此此此类三萜大多是乌苏酸的衍生物类三萜大多是乌苏酸的衍生物类三萜大多是乌苏酸的衍生物类三萜大多是乌苏酸的衍生物 熊果酸(熊果酸(Ursolic acid))n n 来源于木犀科植物女贞叶中,熊来源于木犀科植物女贞叶中,熊果酸又名乌索酸,属三萜类化合物。
具果酸又名乌索酸,属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n n 近近年年来来发发现现熊熊果果酸酸具具有有抗抗致致癌癌、、抗抗促促癌癌、、诱诱导导F9畸畸胎胎瘤瘤细细胞胞分分化化和和抗抗血血管管生生成成作作用用研研究究发发现现::熊熊果果酸酸能能明明显显抑抑制制HL--60细细胞胞增增殖殖,,可可诱诱导导其其凋凋亡亡;;能能使使小小鼠鼠的的巨巨噬噬细细胞胞吞吞噬噬功功能能显显著著提提高高体体内内试试验验证证明明,,熊熊果果酸酸可可以以明明显显增增强强机机体体免免疫疫功功能能说说明明它它的的抗抗肿肿瘤瘤作作用用广广泛泛,,极极有有可可能能成成为为低低毒毒有有效效的的新新型型抗抗癌药物 中中药药地地榆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具具有有凉凉血血止止血血的的功功效效,,其其中中含含有有地地榆榆皂皂苷苷B, E (sanguisorbin B and E),,是乌苏酸的苷是乌苏酸的苷从积雪草(从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中分离到中分离到的的 积雪草酸。
积雪草酸三、羽扇豆烷型三、羽扇豆烷型 羽羽扇扇豆豆烷烷三三萜萜类类E环环为为五五元元碳碳环环,,且且在在E环环19位位有有异异丙丙基基以以α构构型型取取代代,,A/B、、B/C、、C/D及及D/E均为反式均为反式白白桦桦脂脂醇醇(betulin)存存在在于于中中草草药药酸酸枣枣仁仁、、桦桦树树皮皮、、槐花等中槐花等中白白桦桦脂脂酸酸(betulinic acid) 存存在在于于酸酸枣枣仁仁、、桦桦树树皮皮、、天门冬、石榴树皮及叶等中天门冬、石榴树皮及叶等中羽扇豆醇羽扇豆醇(lupeol)存在于羽扇豆种皮中存在于羽扇豆种皮中从白头翁(从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中分离得到的中分离得到的 23-羟基白桦酸:-羟基白桦酸:四、木栓烷型四、木栓烷型n n由由齐齐墩墩果果烯烯经经甲甲基基移移位位转转变变而而来来与与其其他他类类型型五五环环三三萜萜皂皂苷苷相相比比,,最最明明显显的的区区别别在在于于4 4位位只只有一个甲基有一个甲基雷公藤酮是失去雷公藤酮是失去25甲基的木栓烷型衍生物甲基的木栓烷型衍生物五、其它类型三萜五、其它类型三萜•苦木素类成分碳数为苦木素类成分碳数为20,过去归于二萜类,现认为是,过去归于二萜类,现认为是三萜氧化分解的衍生物。
它是苦木科植物的典型成分三萜氧化分解的衍生物它是苦木科植物的典型成分•有多种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有多种苦木内酯类化合物•从鸦胆子中分得一系列苦木素类成分,多具有显著抗从鸦胆子中分得一系列苦木素类成分,多具有显著抗癌活性,尤以鸦胆亭抗癌活性最为广泛,对淋巴细胞癌活性,尤以鸦胆亭抗癌活性最为广泛,对淋巴细胞白血病、肺癌、宫颈癌、胃癌、黑色素瘤等均有抑制白血病、肺癌、宫颈癌、胃癌、黑色素瘤等均有抑制活性第三节第三节 皂苷的性质皂苷的性质•一、一般性质一、一般性质•1. 性状性状•由于分子结构较大,极性大,不易结晶,多由于分子结构较大,极性大,不易结晶,多为白色、乳白色无定形粉末,仅少数为结晶为白色、乳白色无定形粉末,仅少数为结晶体•皂苷元皂苷元(三萜类三萜类)多有较好晶形一般无明显熔多有较好晶形一般无明显熔点,在熔融之前就分解,分解点多在点,在熔融之前就分解,分解点多在200~~350℃℃之间其混合熔点往往不降低其混合熔点往往不降低•皂苷类多具吸湿性,味苦而辛辣其粉末对皂苷类多具吸湿性,味苦而辛辣其粉末对人体各部粘膜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尤以鼻内人体各部粘膜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尤以鼻内粘膜灵敏性最大。
但也有例外,如甘草皂苷粘膜灵敏性最大但也有例外,如甘草皂苷刺激性极弱,具显著甜味刺激性极弱,具显著甜味•2. 2. 溶解性:溶解性:皂苷一般可溶于水,易溶于皂苷一般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不溶或难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不溶或难溶于苯、乙醚、氯仿等,在正丁醇、戊醇溶于苯、乙醚、氯仿等,在正丁醇、戊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并在含水醇中溶解度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并在含水醇中溶解度增大溶于水后多呈胶体状态溶于水后多呈胶体状态•由皂苷由皂苷→→次皂苷次皂苷→→苷元,水溶性逐渐降低苷元,水溶性逐渐降低•皂苷有助溶性能,促进其它成分在水中的皂苷有助溶性能,促进其它成分在水中的溶解3. 表面活性:表面活性: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多数皂苷的水溶液强烈振摇后产生持久性用多数皂苷的水溶液强烈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沫泡沫(15min以上以上),且不因加热而消失且不因加热而消失•有些皂苷有些皂苷(如薯蓣皂苷如薯蓣皂苷),由于其水溶性较小,,由于其水溶性较小,不易起泡沫糖链数目愈多,发泡性能反而愈不易起泡沫糖链数目愈多,发泡性能反而愈弱,甚至不发泡弱,甚至不发泡。
4. 旋光性:旋光性:皂苷均有旋光性,决定于其苷元结皂苷均有旋光性,决定于其苷元结构和糖苷键构型等,根据构和糖苷键构型等,根据Hudson法则、法则、Klyne法比较皂苷、次皂苷、苷元分子旋光比与已知法比较皂苷、次皂苷、苷元分子旋光比与已知构型的该糖一对甲基苷分子旋光比对照,即可构型的该糖一对甲基苷分子旋光比对照,即可推定各苷键构型推定各苷键构型4.溶血作用溶血作用•三三萜萜皂皂苷苷元元无无溶溶血血作作用用,,而而皂皂苷苷常常有有使使红红血血球球破破裂裂(溶溶血血)的的作作用用溶血作用的有无、强弱与苷元结构及糖部分均有关系溶血作用的有无、强弱与苷元结构及糖部分均有关系•一一般般单单糖糖链链皂皂苷苷作作用用明明显显,,中中性性三三萜萜类类双双糖糖链链皂皂苷苷溶溶血血作作用用较较弱弱或或无无溶溶血血作作用用如如人人参参总总皂皂苷苷无无溶溶血血现现象象,,其其中中皂皂甙甙B溶溶血血,,而而皂甙皂甙A抗溶血•酸性皂甙溶血作用呈中等强度酸性皂甙溶血作用呈中等强度•溶溶血血作作用用强强弱弱用用溶溶血血指指数数表表示示,,它它是是指指皂皂苷苷对对同同一一动动物物来来源源的的红红血血球球稀稀悬悬浮浮液液在在一一定定等等渗渗条条件件下下、、缓缓冲冲条条件件下下及及恒恒温温下下造造成成完完全全溶血的最低浓度。
常以稀释倍数表示溶血的最低浓度常以稀释倍数表示–甘草皂苷为甘草皂苷为1∶ ∶4000–甾体皂苷中的洋拔葜皂苷为甾体皂苷中的洋拔葜皂苷为1∶ ∶125000–薯蓣皂苷为薯蓣皂苷为1∶ ∶40万–皂皂苷苷类类对对蛙蛙、、鱼鱼类类等等毒毒性性特特别别大大,,即即使使稀稀释释至至10-6的的溶溶液液也也能能使鱼类致死,可做毒鱼用使鱼类致死,可做毒鱼用(皂毒皂毒)应注意:应注意:•①①某某些些萜萜类类、、挥挥发发油油、、树树脂脂、、腐腐植植酸酸、、胺胺类类、、酸酸败败油油等等也也有有溶溶血血现现象象,,它它们们在在粗粗提提物物中中存存在时会产生干扰应加以区别在时会产生干扰应加以区别•②②溶溶血血作作用用的的产产生生系系皂皂苷苷与与血血液液中中的的胆胆固固醇醇结结合合成成分分子子复复合合物物所所致致,,破破坏坏了了红红血血球球,,因因而导致溶血现象而导致溶血现象•③③测测定定中中试试管管大大小小、、 pH((4~~7))、、温温度度、、血液种类均会对溶血指数产生影响血液种类均会对溶血指数产生影响•④④溶溶血血判判定定::试试管管中中溶溶液液为为鲜鲜红红色色,,管管底底无无红红色色沉沉淀淀物物,,为为全全部部溶溶血血;;溶溶液液透透明明但但无无色色,,管管底底沉沉着着大大量量红红细细胞胞,,振振摇摇即即混混浊浊,,为为不不溶溶血。
血•5. 降胆固醇作用降胆固醇作用•皂苷可防止胆固醇在肠道被吸收,因而具皂苷可防止胆固醇在肠道被吸收,因而具有降低血浆脂质中胆固醇的作用如柴胡有降低血浆脂质中胆固醇的作用如柴胡皂苷、甘草皂苷、驴蹄草总皂苷、无患子皂苷、甘草皂苷、驴蹄草总皂苷、无患子皂苷等均有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皂苷等均有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 6. 6. 沉淀作用沉淀作用 皂苷水溶液可与铅盐、钡盐、铜盐等沉淀皂苷水溶液可与铅盐、钡盐、铜盐等沉淀•向向酸酸性性皂皂苷苷的的水水溶溶液液加加入入硫硫酸酸铵铵、、醋醋酸酸铅铅或或其其它中性盐即生成沉淀它中性盐即生成沉淀•中中性性皂皂苷苷用用碱碱性性盐盐Ba(OH)22或或碱碱式式醋醋酸酸铅铅沉沉淀淀利用此反应提取和粗分离皂苷、萜类等利用此反应提取和粗分离皂苷、萜类等•皂皂苷苷也也可可与与甾甾醇醇(如如胆胆甾甾醇醇)在在乙乙醇醇溶溶液液中中生生成成分分子子复复合合物物沉沉淀淀用用乙乙醚醚回回收收沉沉淀淀时时胆胆甾甾醇醇可可溶溶于于醚醚,,而而皂皂苷苷不不溶溶若若甾甾醇醇C3--OH为为α构构型型或或C5--OH成成酯酯或或苷苷时时则则不不能能与与皂皂苷苷形形成成难难溶溶性性分分子复合物。
子复合物二、显色反应二、显色反应•1. 醋酐醋酐—浓硫酸试验浓硫酸试验(Libermann-Burchard反应,反应,L-B反应反应):三萜皂:三萜皂苷苷一般由黄转为红、紫、或兰色,不出现一般由黄转为红、紫、或兰色,不出现绿色,而甾体皂绿色,而甾体皂苷苷色变快,且最后呈污绿色色变快,且最后呈污绿色•2. 氯仿氯仿—浓硫酸试验浓硫酸试验: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氯仿层呈现红或蓝色,硫酸层可见绿色荧光氯仿层呈现红或蓝色,硫酸层可见绿色荧光•3. 三氯醋酸试验三氯醋酸试验:皂:皂苷苷溶液滴于滤纸上,滴三氯醋酸试溶液滴于滤纸上,滴三氯醋酸试剂,热至近剂,热至近100℃℃时,三萜皂时,三萜皂苷苷经反应显红、红紫色经反应显红、红紫色•4. 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试验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试验:三萜皂:三萜皂苷苷与其氯仿溶液与其氯仿溶液(无水无水)反应呈紫色反应呈紫色(在薄层或滤纸上反应,在薄层或滤纸上反应,70℃℃,,2min紫外灯下呈蓝色荧光紫外灯下呈蓝色荧光•5. 磷钼酸乙醇溶液磷钼酸乙醇溶液(5%)试验:在薄层上%)试验:在薄层上120℃℃反应时,甾醇、皂苷、三萜类均反应呈反应时,甾醇、皂苷、三萜类均反应呈蓝蓝—蓝紫色斑点。
蓝紫色斑点第四节第四节 三萜皂甙的提取、精制和分离三萜皂甙的提取、精制和分离特性:特性:Ø难以结晶,多为无定形粉末难以结晶,多为无定形粉末Ø由于糖分子的引入,极性基团明显由于糖分子的引入,极性基团明显增多,致使极性增强,故具有较大增多,致使极性增强,故具有较大的极性而易溶于醇类溶剂、含水醇的极性而易溶于醇类溶剂、含水醇及水Ø难溶于弱极性的有机溶剂难溶于弱极性的有机溶剂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1. 正丁醇提取法正丁醇提取法•皂苷的提取常用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提皂苷的提取常用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提取,回收溶剂后将流浸膏溶于水,滤除不取,回收溶剂后将流浸膏溶于水,滤除不溶物,水溶液用石油醚、乙醚等脂溶性溶溶物,水溶液用石油醚、乙醚等脂溶性溶剂萃取以除去油脂、色素等杂质若为含剂萃取以除去油脂、色素等杂质若为含油脂量较大的材料应预先脱脂水溶液用油脂量较大的材料应预先脱脂水溶液用食盐饱和后,继续用饱和的正丁醇萃取,食盐饱和后,继续用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将正丁醇溶液浓缩至干即得粗制总皂苷将正丁醇溶液浓缩至干即得粗制总皂苷2. 其它方法其它方法•有些皂苷在冷、热乙醇中溶解度差别大,常用有些皂苷在冷、热乙醇中溶解度差别大,常用70%~~95%乙醇回流提取乙醇回流提取3~~4 h,重复,重复3~~4次,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放冷即可析出,或浓缩后冷置合并乙醇提取液放冷即可析出,或浓缩后冷置可析出。
可析出•脱脂后的药材亦可用水加热提取皂苷,浓缩提脱脂后的药材亦可用水加热提取皂苷,浓缩提取液,加入2倍量取液,加入2倍量95%乙醇使蛋白质、多糖类%乙醇使蛋白质、多糖类杂质沉淀,除去杂质后,回收乙醇即可杂质沉淀,除去杂质后,回收乙醇即可•某些酸性皂苷,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碱性水溶某些酸性皂苷,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碱性水溶液,可用碱水溶出皂苷,再用酸沉淀的方法获液,可用碱水溶出皂苷,再用酸沉淀的方法获得粗皂苷得粗皂苷(如甘草酸如甘草酸)•也可使用大孔树脂法获得总皂苷,即将也可使用大孔树脂法获得总皂苷,即将( (水水) )粗提物粗提物( (已除去蛋白质、多糖等大量杂质已除去蛋白质、多糖等大量杂质) )通过大孔树脂柱,使皂苷吸附在大孔树脂通过大孔树脂柱,使皂苷吸附在大孔树脂上先用水洗去极性大的成分,再用上先用水洗去极性大的成分,再用5050%%左右的乙醇溶液冼出总皂苷,或用不同浓左右的乙醇溶液冼出总皂苷,或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获得分组皂苷度的乙醇洗脱获得分组皂苷•应该注意,提取分离时应控制温度、酸、应该注意,提取分离时应控制温度、酸、碱条件及层析条件,避免对某些皂苷产生碱条件及层析条件,避免对某些皂苷产生影响,结构发生变化或在层析中形成不可影响,结构发生变化或在层析中形成不可逆吸附。
逆吸附二、皂苷分离精制方法二、皂苷分离精制方法1. 溶剂沉淀法溶剂沉淀法(分步、分段沉淀法分步、分段沉淀法)将粗将粗皂苷溶于适当少量甲醇皂苷溶于适当少量甲醇(乙醇乙醇)中,逐渐加中,逐渐加入乙醚、丙酮或其混合溶剂入乙醚、丙酮或其混合溶剂(1::1),混),混匀,皂苷即析出,如此处理几次,并逐渐匀,皂苷即析出,如此处理几次,并逐渐降低溶剂极性,使皂苷分批析出降低溶剂极性,使皂苷分批析出2. 吸附法:吸附法:将粗皂苷将粗皂苷(含色素、糖、鞣质含色素、糖、鞣质等杂质等杂质)用硅藻土吸附后,以甲醇温热提取,用硅藻土吸附后,以甲醇温热提取,即可获得精制混合皂苷即可获得精制混合皂苷–3. 重金属盐沉淀法:重金属盐沉淀法:皂甙可与铅盐、铜皂甙可与铅盐、铜盐、钡盐等产生沉淀利用此性质可将盐、钡盐等产生沉淀利用此性质可将中性皂甙与酸性皂甙分离用中性中性皂甙与酸性皂甙分离用中性20~~30%醋酸铅先沉淀后者,再用碱式醋酸%醋酸铅先沉淀后者,再用碱式醋酸铅沉淀前者沉淀悬浮于水或稀乙醇中,铅沉淀前者沉淀悬浮于水或稀乙醇中,脱铅处理后,回收溶剂,再复溶于乙醇,脱铅处理后,回收溶剂,再复溶于乙醇,用乙醚沉淀,即分别获得酸性皂甙和中用乙醚沉淀,即分别获得酸性皂甙和中性皂甙性皂甙三、层析分离方法三、层析分离方法1. 硅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采用氯仿采用氯仿-甲醇甲醇-水溶剂系统梯度洗脱,尤其对于一水溶剂系统梯度洗脱,尤其对于一些分离度差别较大的皂苷类往往有着较好的分离效些分离度差别较大的皂苷类往往有着较好的分离效果。
其它混合溶剂洗脱系统还有氯仿果其它混合溶剂洗脱系统还有氯仿-甲醇,正丁甲醇,正丁醇醇-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水,乙酸乙酯水,乙酸乙酯-乙醇乙醇-水等•实际研究中往往需进行反复柱层析,并结合其它实际研究中往往需进行反复柱层析,并结合其它分离方法如干柱层析、聚酰胺分离方法如干柱层析、聚酰胺(或氧化铝或氧化铝)柱层析、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制备薄层等,灵活应用,获得单葡聚糖凝胶层析、制备薄层等,灵活应用,获得单体皂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