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重点班分班考押题卷(人教版).docx
14页福建省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小升初数学重点班分班考押题卷(人教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检查哦!一、选择题1.一段路,甲要9分钟走完,乙要12分钟走完,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A. B. C.2.若是一个真分数,则所得的商( )A.大于或等于 B.大于C.小于或等于 D.小于3.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外项缩小到原来的,要使比例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另一个外项扩大6倍 B.其中一个内项缩小到原来的 C.另一个内项扩大6倍4.一个圆柱形喷水池,容积37.68m3,池内直径4m,这个水池深( )m.A.2 B.3 C.4 D.65.一种零件的合格率是98%,200个这种零件中有( )个不合格A.6 B.4 C.86.一袋大米原价120元,先提价,再打八折出售,现价是( )元A.112 B.115.2 C.120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2倍,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A. B.6倍 C. D.12倍8.1千克的和6千克的( )一样重。
A. B. C. D.二、填空题9.=27÷ ==6: = (小数)10.如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重叠部分面积相当于大平行四边形的,相当于小平行四边形的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小平行四边形的 1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圆锥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12.某食品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125±2g这表示该食品的净含量最多是( )g,最少是( )g13.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南36°方向,距离900m处,小明家在学校( )偏( )( )°方向,距离900m处.14.克是克的;60克的是( )克;( )克的是56克;8克比( )克少15.小明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cm2的圆片,那么他至少要准备一个面积是( )cm2的正方形三、判断题16.一袋大米,第一个月吃了全部的,第二个月吃了余下的这两个月吃的大米一样多 )17.单独加工一个零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甲乙工效之比是2∶3 )18.圆锥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一定就越大 )19.比40元多是44元。
)20.正数前面的“﹢”省略后,就不是正数了 )21.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体积也相等,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 )22.某商品降价20%后再提价20%,则售价不变 )23.一桶油用去千克,还剩下 )四、计算题24.直接写得数50+950= 300-201= 45×8= 105÷3= 12.12-12= 2.5×6= 100÷50%= 0.3×0.6=25. 竖式计算3.14×31= 3.14×6.5= 78.5÷3.14=7.5×3.14= 3.14×33= 3.14×87=26.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7÷ 5.6÷+3.4××99 -0.49-0.5127.求未知数xx×= ÷x=五、图形计算28.看图列式计算。
29.求下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30.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单位cm)六、解答题31.用一根长48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宽、高的比是3:2:1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在地面上的最大、最小占地面积各是多少?32. 小明与同学们在操场上测量出旗杆的影子长5米,同时测得米尺的影子长40厘米.旗杆高多少米?33. 有一袋面粉,甲一人可吃18天,乙一人可吃24天如果两人一起吃,多少天可以吃完这袋面粉的一半?34.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6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7,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5.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如果改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那么甲、乙两地应相距多少厘米?参考答案:1.B【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将时间比反过来就是速度比,化简即可详解】12∶9=4∶3故答案为:B【点睛】同一段路,时间越少速度越快2.B3.C【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比的外项和内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例依旧成立详解】A.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外项缩小到原来的,如果另一个外项扩大6倍,相当于外项没有变化,所以这个比例依旧成立;B.如果其中一个内项缩小到原来的,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外项和内项都缩小到原来的,那么比例依旧成立;C.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外项缩小到原来的,如果另一个内项扩大6倍,那么比例不成立。
故答案为:C4.B【详解】试题分析:要求水池的深度就用水池的容积除以圆柱形水池的底面积就是这池水的深度,即容积÷水池的底面积=高,由此即可解出水池的深度.解:37.68÷[3.14×(4÷2)2],=37.68÷12.56,=3(米);答:这个水池深是3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柱体积公式中底面积、高、体积之间的关系,本题运用了“体积÷底面积=高”求出了水池深.5.B【分析】由题意可知,合格率是98%,则不合格率为(1-98%),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200乘(1-98%)即可求出有多少个不合格详解】200×(1-98%)=200×2%=4(个)则200个这种零件中有4个不合格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合格率,明确合格率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把大米的原价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20加上120的20%即可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提价后的价格乘80%即可求解详解】(120+120×20%)×80%=(120+24)×80%=144×80%=115.2(元)则现价是115.2元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折扣问题,明确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A【详解】试题分析:可以设出圆锥的底面积和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得出圆柱的体积,也就是圆锥的体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即能求出圆锥的高,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圆锥的底面积是s,则圆柱的底面积为2s,圆柱的高为h,圆柱的体积:v=2sh,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圆锥的高:2sh÷÷s=6h,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h÷(6h)=.答: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故选A.点评:此题做题的关键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得出圆柱的体积,也就是圆锥的体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即能求出圆锥的高.8.D【分析】用1千克乘即可求出1千克的是多少,然后再除以6即可求解详解】1×÷6=÷6=则1千克的和6千克的一样重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9.45,6,10,0.6.【详解】试题分析:把看作商,把27看作被除数,求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解答即可;把看作分数值,分母是10,求分子,根据:分数值×分母=分子,解答即可;把看作比值,前项是6,求后项,根据:比的前项÷比值=后项,解答即可;把化为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解:27÷=45,10×=6,6=10,=0.6;点评:此题考查运用分数与小数及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0.【分析】假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1,则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两面积相除结果化为最简分数即可。
详解】假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1(1÷)÷(1÷)=12÷8=所以,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小平行四边形的点睛】根据重叠部分面积表示出大小平行四边形面积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1.36【分析】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圆柱的底面积则是圆锥底面积的,依此计算即可详解】12÷=36(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利用它们的体积公式进行推导,然后解答12. 127 123【分析】净含量:125±2g,这表示该食品的净含量只要在(125-2)g和(125+2)g之间都算合格;由此解答即可详解】最少是:125-2=123(g)最多是:125+2=127(g)【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净含量的理解,应熟练掌握正负数的意义13. 西 北 36【解析】略14.;36;72;10【分析】(1)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2)把60克看作单位“1”,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即60×;(3)把所求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分数除法计算,即56÷;(4)把所求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分数除法计算,根据“量÷对应的分率”计算所求质量,即8÷(1-)。
详解】(1)÷=(2)60×=36(克)(3)56÷=72(克)(4)8÷(1-)=8÷=10(克)所以,克是克的,60克的是36克,72克的是56克,8克比10克少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应用,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确定用分数乘法还是分数除法计算所求质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5.16【详解】设圆的半径为r,则正方形纸张的边长为2r,则r2=12.56÷3.14=4(厘米)正方形的面积:2r×2r=4r2=4×4=16(平方厘米)答:他至少要准备一个面积是 16cm2的正方形.故答案为161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个月吃了全部的,第二个月吃了余下的,即(1-)的,为(1-)×=,因为>,所以第一个月吃的多,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所以第一个月吃的多,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明确第二个月吃了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把这个零件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比,再化简即可详解】(1÷)∶(1÷)=4∶6=(4÷2)∶(6÷2)=2∶3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由此可得:圆锥体积大小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大小有关详解】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可得:圆锥的体积大小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