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论.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9022111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8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论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论 【作 者】刘啸霆莱布尼茨生前没有留下一部自己满意的哲学著作,当然也不可能用一种系统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在哲学方面的所有主要著作都是为了某个人而写就的:《单子论》是为欧根尼写的,《神正论》是为普鲁士王后而按笔记改写的,《人类理智新论》是为批判洛克的理论写的他的真实思想,更多地散见于与朋友的大量通信中,所以罗素才断言说,莱布尼茨建立了两种哲学理论一种是他在公开发表的著作中所叙述的媚俗理论;另一种是他在书信中告诉熟人的隐秘的理论,后者甚至表明他是一个比人们所希望的更为深邃的思想家①莱布尼茨哲学文献的复杂性给后人对其思想体系的探索带来了少有的困难,或许正因为如此,三百年来才不时有人试图揭开这一历史之谜本世纪以来,由于一些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莱布尼茨遗稿的全部发表,为尝试完成这一使命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这也是本文得以写作的一个基本条件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追述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线索  一、单子本体论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拱心石”,通常被称为“单子论”,他自己则称之为“前定和谐系统”他的哲学体系是庞杂的,明显带有调和或折衷的成分,出发点是他对单子的理解或规定。

      他写道:“单子--希腊词,意为一个或单纯复杂的实体或物体是杂多;单纯的实体、生命实体、灵魂实体、精神实体都是单纯的单纯的实体应该必然地到处都有,因为没有单纯的实体也就没有复杂的实体所以,“单纯的实体是一定存在的”②随后,莱布尼茨给出了单子的几种规定性:(1)单子是最小的精神实体莱布尼茨认为,作为世界实体的那种东西必须是某种不能再分割的、最单纯的东西(“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③而物质恰好不是这样,一个物体不管多少,也总是具有广延性,就是说可以再分割,因而不可能成为宇宙的最基本单位或世界的始原这样,“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只有精神才是最单纯的实体,它不具有广延性也无所谓可分性其次,作为世界实体的东西必须是能动的,而物质的本性恰恰是受动性,所以不可能是宇宙的实体只有精神才是能动的,这种实体就是单子,它没有部分,因而也“不可能有广袤、形状、可分性”④,是最小的单位2)单子是上帝创造的由于单子没有部分,因此“根本不必怕单子会分解根本就不能设想一个单纯的实体可以用什么方式自然地消灭同样理由,也根本不能设想一个单纯的实体可以用什么方式自然地产生,因为它是不能通过组合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单子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灭,这就是说,它们只能凭借创造而产生,凭借毁灭而消灭”。

      ⑤或者说,单子只能由上帝创造其言下似也包含着世界万物都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之意3)单子是各自彻底孤立的实体单子没有部分,或者说“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自然“也没有办法解释一个单子怎样能够由个别的创造物在它的内部造成变化而改变”⑥因此,单子是绝对封闭、各自独立、彻底孤立的实体,相互间不存在任何真正的作用和影响4)每个单子各具不同的质单子既是最小单位,也就失去了量的规定性,彼此间也不再会有量的差别,但却具有一定的质及其差别因为“单子必须有一些性质,否则它就不会是存在物了单纯的实体之间如果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就无法觉察事物中的任何变化,因为存在于复合物中的东西,只能来自单纯的组成部分,单子如果没有性质,也就不能彼此分别,因为它们之间本来没有量的差别所以,“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在其中不可能找出一种内在的差别或基于一种固有特质的差别这种观点后来衍出一句流行的话: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⑦其原因,依莱布尼茨之见,不过是来自构成事物的元素--单子的差别而已这个个体化的原则是莱布尼茨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5)单子运动变化的原因在自身一切创造物都是有变化的,因而创造出来的单子也是有变化的”,只是它是“形而上学的点”,不可能由外来的原因造成其变化,只能“从一个内在的原则而来”⑧作为实体的单子的本性不在广延而在力,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力的中心”由于单子本身就具有力,因此它以及它所构成的事物就能在内在力的推动下运动变化这样,“我们可以把一切单纯的实体或创造出来的单子称为隐德来希,因为它们自身之中具有相当的完善性,也有一种自足性,后者使它们成为其内部活动的源泉,也可以说,使它们成为无形体的永动机⑨(6)单子的基本属性是知觉单子是不能消灭的,它也不能没有任何状态而存在下去,这种状态不是别的,正是它的知觉⑩而所谓单子的变化,就是在欲望推动下,从一种知觉向另一种知觉的变化与过渡11)这种知觉和欲望之所以在一起,是由上帝根据自身的权力、知识和意志的模式创造出来的欲望推动单子运动和变化,知觉则反映自身和他物因为“上帝在规范全体时注意到每一个部分,特别是注意到每一个单子单子的本性既是表象,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能限制单子只表象事物的一部分”,相反,上帝努力“使每一个单纯实体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并且使它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

      12)这样,莱布尼茨不仅以他的神学观点接近了存在物和运动不可分割的思想,而且以一种近乎现代全息论的观点,论述了个体和整体、有限和无限紧密结合的普遍联系主张以单子的如上规定为出发点,莱布尼茨展开了他的本体论原则第一,连续性原则莱布尼茨把宇宙看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由于单子内在欲求的推动,单子的知觉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这样的单子构成的事物便形成了一个不同等级的连续发展的系列尽管从理论上说,这个系列可有无限多的等级,但是按照知觉的清楚度和明晰度可以把它们集中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也就是最低级的单子只有“微知觉”,称之为“赤裸的单子”,无生命的东西就是由其构成的;第二类较高级的单子具有比较清晰的知觉,而且具有统觉并伴有记忆,称之为心灵,一般的动物等都是由这类单子构成的;第三类再高一级的单子不仅有清晰的知觉和记忆,而且有理性或自我意识,能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称之为精神,人就由这类单子构成的,他既具有赤裸的单子,也具有心灵和理性;第四类最高级的单子只具有清楚明晰的知觉,是纯理性纯精神的全智全能,一切必然真理都包含其中,这就是上帝可见,从赤裸的单子到上帝,世界上的一切都受连续性原则支配。

      宇宙是一个连续的序列,是一个规定的渐次的阶梯在此,莱布尼茨既肯定单子是不可分的,又肯定单子变化“都是连续的”,表明他力图把间断性和连续性理解为对立统一的立场正是凭借连续性原则的帮助,莱布尼茨从有限量的关系出发得到了无穷小量之间的关系,接近了极限的思想第二,前定和谐原则莱布尼茨又称“最高原理”,它是针对原则上各自独立的单子如何能同时一致行动的问题提出来的在莱布尼茨看来:虽然每个单子都是孤立的,并且各自知觉的宇宙不同,但是众多单子的知觉总体并不是乱七八糟、毫无秩序的堆积每个单子的发展总是和其他单子的发展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井然的宇宙秩序这是因为上帝在创世之初已把每个单子的全部发展过程预先安排好了,上帝是整个世界以及其中一切事物存在的“充足理由”然而,“如果上帝的伟大和善不为精神所认识和崇拜,就根本没有上帝的荣耀可言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上帝,在一切方面都是满足作为立法者的上帝的因此罪恶必然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它的惩罚;同样地,善良的行为则通过形体方面的机械途径而获致它的报偿,虽然这是不能也不应当经常立刻达到的14)不难发现,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原则虽散发着强烈的僧侣主义气息,却也并末否定单子的实际地位和自由活动能力,实际上剥夺了上帝干预世界具体进程的权力,后者的伟大光荣史只不过剩下在宇宙形成之前对它的秩序规范而已。

      这种对宗教神学的潜在、不自觉的批判,同欧洲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的自然神论的基本精神是基本一致的这使得莱布尼茨在处现数学问题时往往十分大胆,并且只看重结果的正确性,而不去深究具体的细节和过程,(15)从而做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发现和发明 第三,普遍联系原则这是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原则的一个直接推论因为“既然全体是充实的,因而全部物质是连接的,既然在充实中所有的运动都按距离的比例对远处物体发生影响……因此一切物体都感受到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因而观看全体的人能够在每一个物体中看到各处所发生的事,以至过去或未来所发生的事,在现在中观察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甚为遥远的事”16)“个体包含着似手处在萌芽状态的无限的东西”17)因为“尽管单子是不可分的,但它具有复杂的意向,即含有无数的表象,其中每一个表象都寻求着自己的特殊,同时这些表象由于和一切其他事物有本质联系而处在单子中18)所以,“每个创造出来的单子都表象全宇宙”19)正是“这种一切事物对每一个事物的联系或适应,以及每一事物对一切事物的联系或适应,使每一个单纯实体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并且使它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20)在这里,莱布尼茨通过思辨的方式猜测到了有限与无限、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是特种的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

      21)总括以上三个原则,连续性是用来调和精神和物质的对立(赤裸单子的总和就是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东西);前定和谐是用来调和“不可分点”(间断)与“连续性”的矛盾以及身心的对立;普遍联系是为了调合有限与无限、个别和一般、部分和整体的矛盾它于表现莱布尼茨哲学在政治上的保守性和妥协性的同时,也折射客观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的辩证性质,因而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基石  二、先验认识论对莱布尼茨来说,认识不过是单子活动的结果而已,是人类心灵这种较高级的单子的“知觉”在其内在原则推动下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唯理论者,莱布尼茨显然不能接受心灵的活动受外物支配的主张,因而提出一种身心“平行论”,认为肉体遵循机械法则,心理活动则只能由心理原理来解释这就是他的先验认识论1)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为了捍卫理性主义,莱布尼茨于1704年前后写了一部认识论专著--《人类理智新论》,采取对话的方式对英国经验论者洛克的《人类理解论》逐章逐节甚至逐段逐句地进行了反驳反驳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人的心灵究竟是块“白板”还是具有某种天赋观念;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究竟起源于感性经验还是天赋原则;灵魂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是否永远在思想核心问题是第一方面的问题。

      在《人类理智新论》的序言中,莱布尼茨不仅开宗明义,提出他和洛克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分歧,而且直接断言人心中存在着天赋观念他说:“我一向是并且现在仍然是赞成笛卡尔先生所曾主张的对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并且因此也认为有其他一些不能来自感觉的天赋观念的现在,我按着这个体系去得更远了: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是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22)莱布尼茨接着阐述了自己和洛克分歧的历史根源:“他的系统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较密切,我的系统则比较接近柏拉图23)与此同时,莱布尼茨也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作了某些修改,认为人的心灵虽然“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但是它们并非是清楚明白的,而只是作为一种自然禀赋潜在于人心之中因此,只有经过感觉的唤醒,才能逐渐使之清楚明白起来当感官和外界对象相遇时,潜在的天赋观念与真理就象火花一样显现出来,即由天赋的潜在能力变成清晰的确定的观念,于是就有了认识只是“感觉不足以使人看出真理的必然性,……对于一个普遍的真理,不论我们能有关于它的多少特殊经验,如果不靠理性认识了它的必然性,靠归纳是永远也不会得到对它的确实保证的24)所以,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心灵先天所具有的。

      2)认识是个过程莱布尼茨在探讨认识论时,力图把认识理解为一个发展过程他认为认识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由模糊逐渐变清楚的过程,并且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