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发达的发展中国家.docx
5页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新加坡+韩国) 亚洲:中国、印度、新加坡、韩国 南美洲:巴西 非洲:南非一、中国: 1.产业结构: 在建国之初,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从整个时期(1952 至 2005 年)看,三次产业的平均比重为 17.0:45.8:37.2 中国还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同时又要推进城市化,自然对投资有更多的依赖 另外,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 GDP 只有 1700 多美元,按国际标准,属于低收入国家 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时期,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的一般发展轨迹2.资源: 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 5 位,森林蓄积量列第 7 位但中国的森林覆盖率 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 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 1/8 石油、天然气资源 中国石油储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 2.3%,可开采年限只有 20.6 年, 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 42.8 年中国石油资源还有较大潜力,中国石油资源总量较丰富 据 2003 年 BP 的统计,在世界 103 个产油国中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 居第 11 位和第 10 位。
截至 2003 年底,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 43%,总体属于石油勘 探中等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资源情况和勘探潜力,预计未来 15-20 年内,我国石油储量仍 处于高稳定增长期,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在 1.4 亿-1.8 亿吨左右,大体保持储量增 长水平3.亚投行给中国带来的好处: .促进亚太自贸区建设亚投行筹建直接目的是便利亚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因此可以加快该地区欠发 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尽快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亚太地区促进要素流动 的基础,进而为实现中国版亚太自贸区目标提供硬件条件 .带动中国标准走向海外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为中国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制造产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 场如果机场、港口、公路和高铁建设能够大面积铺开,将为中国创造巨额 订单,从而带 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在中国制造和中国建筑走向海外同时,将中国的基础设施标准加以推 广,使中国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业拥有持久竞争力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从结算、投资到储备逐渐升级,一个区域内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将在带动中国出口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亚投行业务开展 后,中国可以 亚投行信贷为先导,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促进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人民币走 出去,包括发行区域内人民币债券等方式,为直接投资和基础 设施投资提供配套融资工具。
在增加结算、投资基础上,促使区域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需求 .强化中国规则制定权 金融危机后确定的国际治理改革阻碍重重,美国不仅阻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而且通过主导 TPP 谈判来压制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美国更希 望辅以 TTIP 谈 判,绕开 WTO 多边机制,重新获得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因此,中美两个大国的博弈,已 经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方面互相较劲亚投行的建立, 将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影响力, 从而强化中国在这一地区与美国争夺规则制定权的基础如果澳大利亚和韩国能够随后顶 住美国压力进入亚投行,将使亚投行结 构更加合理,在中国领衔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经 济体共同制定投融资规则,由此改变发达国家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主导国际 信贷规则的旧有格局二、新加坡 1.产业结构: 新加坡产业结构单一,其制造业以电子和炼油业为主,其它制造业在经济成分中所占 比重较低,电子和化工行业又主要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新加坡政府决定今年大力发展生 化医疗科学产业,希望该产业能够成为新加坡经济第四个重要产业 制造业 新加坡国内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兴衰它既是创造就业的最重要 的部门,也是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制造业的发展受海外需求变化影响很大以1991 年为例,制造业的出口额占制造业全年产值的65.7%在电子和石油大幅度增长的情 况下,1993年新加坡的制造业增长了9.8%,比1992年的2.5%,高出7个 百分点 在制造工业中,电子电器制造业占重要的地位1992年该部门的产值为 199.2亿美元,而1993年则激增23%,达到245亿美元曾一度是制造业核 心的石油炼制业现仍为制造业中仅次于电子电器制造业的第二大部门1991年石油制 品产值为70.3亿美元,1992年为67.2亿美元而1993年由于市场需求增 加,石油制品产值增长14%,达到76.6亿美元 能源 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1990年初,海湾战争使科威特的炼油厂 被迫关闭,世界石油供给量锐减,世界石油需求量增长强劲,现代化的炼油设施使新加坡 在这一轮世界性的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该部门的生产曾达13%的高增长率1991 年初,随着科威特炼油能力的逐步恢复,新加坡的石油炼制业开始收缩,导致近两年来仅 以3—4%的速度增长但预计,随着亚太经济稳定增长,石油需求量逐年加大,新加坡 石油炼制业的前景仍令人看好2.资源: 新加坡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属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 为 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国家市场,外贸总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倍。
3.加入亚投行给新加坡带来的好处:政治发展新动力2015 年,中新领导人频繁互访,两国关系紧密:6 月底至 7 月初,新加坡总统陈庆炎 访华;10 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访问新加坡如今,将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 问在北京会见陈庆炎时提出,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以更强有力的政治 互信为两国务实合作保驾护航要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势头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陈晓东说,中新两国通过加强政治互信,打造务实合作新引擎,深 化人文交流,共同努力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务实合作新引擎今年 3 月,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5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带 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一个战略要地新加坡很高兴 能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愿在此框架下积极参与有关合作加强同中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对 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个世界金融和商业中心,新 加坡同意致力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新双方跨境人民币业务将从中新苏州工业园 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扩展至苏州和天津全市范围。
当前,中国已成为新加坡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两 国一致希望升级双方于 2008 年 10 月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人文交流新起点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截至 2014 年,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约 74%这不仅使新加坡 和中国具有天然的文化联系,也意味着两国人文交流潜力巨大据悉,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与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一道,出席中国文化中 心的落成仪式中国文化中心项目预算建设资金 2 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在加强两国间的 艺术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作用作为享誉世界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一直是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新加 坡旅游局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于近日宣布与多家中国服务商签订协议,为中国 游客提供一整套全面的旅行服务新加坡旅游局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为中国游客提供旅游 信息根据新加坡旅游局的数据,中国是新加坡第二大游客来源地2015 年 1 至 8 月,中 国赴新游客达 146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2014 年,前往新加坡的中国游客达 170 万人次, 为新加坡带来了 26 亿新元(约合 118.5 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三、巴西 1.产业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改变畸形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巴西历 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巴西经济获得了迅 速增长1949-1981 年的 33 年间,巴西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7%,尤其是 1968-1974 年的 7 年间,巴西经济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都在 10%以上,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 12%在 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了,殖民时 期遗留下来的畸形产业结构得到初步扭转,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巴西经济引人注目的增 长及伴随快速增长而来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被誉为 “巴 西奇迹” 但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特别是步入 80 年代以来,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世界石油危 机的影响,加之巴西在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失误,巴西经济在80 年代备 受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结构失衡和债务危机的困扰,经济增长长期处于“滞涨”状态 80 年代也被称为巴西经济发展中“失去的十年” 据统计, 1981-1990 年的 10 年间,巴西的GDP 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2.2%,其中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1.4%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却 居高不下进入 90 年代以来,巴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实现了持续 的温和增长,1994 年 GDP 增长达到 5%。
进 入21 世纪以来,巴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 27 势头, 2008 年 GDP 增长仍然达到 5.1%2.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 333 亿吨,占世界总储量 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 3.55 亿吨, 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 29 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 600 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 4.0%,主要分布在戈亚斯 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10%以上 铌矿储量已探明 455.9 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 800 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 矿、黄金矿和石棉矿 煤矿探明储量 101 亿吨,但品位很低巴西在东南沿海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 过 500 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 57%木材储量 658 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 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 29000 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 1.43 亿千瓦/年3.巴西加入亚投行的考虑:巴西是第一个明确表示加入亚投行的拉美国家根据巴西政、商、学界的 分析,亚投行代表着国际体系转型节奏的提速,尤其加快了全球经济治理多极 化的形成 从巴西的近现代史来看,“强国梦”一直是其对外战略的核心诉求。
但受限于自身经济和军事“硬实力”的不足,巴西始终坚持通过积极的多边国 际参与来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获得国际社会对其国际身份的认可过去十多年间,新兴大国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崛起趋势,而新 兴大国内部的顺势合作加速了全球经济治理架构的变化贸易和金融领域的 20 国集团的形成、金砖合作的机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都是 这种趋势中的标志性事件作为新兴国家的重要代表,巴西不仅是其中的驱动 因素,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并且从中收获了显著的“政治红利”,巴西外交界 甚至得出了“在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合作中,巴西是获利最丰的国家” 的评估结论亚投行倡议的提出以及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不断扩大是全球经济格局转型不 断深化的另一重要体现,而巴西的积极响应是与 其对外战略中“深化南南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多边经济治理”、“推动全球体系转型”等思维高度一致, 也是巴西此前一系列全球经济治理积极实践的延续另外,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的转移,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国家 都已启动外交战略的“东向”调整,其核心考虑在于通过机制内的合作融入亚 太地区的生产链,在稳定对亚洲出口的同时,寻求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机遇, 并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在当前全球跨区域合作的浪潮中,巴西经 济的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