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浦项中心.docx
4页图1 西北效果图 北京浦项中心Beijing pOSCO Center撰文 陆静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00 106.58m2,地下建筑面积 63 180m2,主要包括5A 级写字楼、会议、商业、餐饮等功能2 设计理念2.1 造型——动感的曲线浦项中心所处的 629 地块位于大望京商务区的中心,由于 250m 高 的绿地中心位于北侧相邻的 627 地块,因此从城市轴线及空间构成上而 言,本地块建筑高度应逐级降低,以保持与 627 地块建筑高度相协调 浦项中心的建筑平面为不规则曲线,建筑高度从 119m 高的 B 塔向154m 高的 A 塔以及 250m 高的绿地中心逐渐过渡,它们在平面空间上 相互错开、在高度上错落有致,不仅获得了通达的视线和充分的日照, 同时在城市空间节奏上体现出极富动态的变化,塑造出优雅和谐的城市 天际线(图 2,3)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商业区的出现集结了经济领域的各类资源,高层商业建筑怎样更加高效、合理、可持续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价值, 同时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是人们应关注的问题1 项目概况大望京商务区被称为“北京的第二 CBD”,即将作为北京一个 独特的地标性区域展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进入北京的新门户和新的 商业枢纽。
由韩国浦项钢铁集团投资建设的浦项中心位于望京三号地1008-629 号地块,正处在这一理想地块的中央地带项目建设用地面 积 20 021.399m2(图 1),由 33 层的 A 塔和 25 层的 B 塔组成,3 层高 的线性动感裙楼连接 A、B 塔楼并向西北方向围合庭院A 塔和 B 塔的 总高度分别是 154.8m 和 119.4m浦项中心总建筑面积 163 286.58m2,188图2 轴线与空间图3 天际线2.2 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在不断挑战技术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考虑到项目的东南面向城市 公园绿地,视野开阔,将连接 A、B 两座塔楼的 3 层通高中庭朝向东南; 西北方向则围合出向内的庭院空间,既满足了地下商业空间疏散的需要, 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交流场所一阳一阴两个空间为建筑增添了 诗意和情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图 4)3 规划建筑设计 3.1 交通规划本地块机动车从大望京四号路出入,为保证下沉花园和建筑周边环 境的安静怡人,尽可能减少地面停车的数量,并将进出地下车库的坡道 设置在机动车主入口的两侧,与地块内的环形交通流线相连接,方便客 人上下车和车辆进出车库。
另外考虑将建筑东南侧作为行人的主要入口, 人行流线规划为一条连续的交通流线,贯穿建筑物内的所有空间消防图4 和谐统一的建筑城市空间189图5 总平面图图6 功能分区图图7 地下一层平面图图9 二层平面图图8 首层平面图通道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并借用市政路形成环线(图 5)3.2 功能布局浦项中心 3 层高的裙房将 A 塔和 B 塔连接在一起,裙房包含大堂、 多功能厅、会议、健身、餐饮等空间;除 A 塔 31~32 层为餐饮外,A、B 塔楼四层以上均为办公空间;餐饮、商业主要集中于地下一层,与可供人 们休憩、 活动的下沉广场相连接, 并设连接通道与西北侧的 627 地块相连, 使各地块间的商业空间贯通,既方便为各建筑提供配套服务,同时兼具城 市服务功能,人们可沿交通流线获得多种空间体验(图 6~11)3.3 垂直交通A 座塔楼设置了 5 部高区观光电梯、6 部低区电梯、1 部消防电梯 和 1 部货运电梯;B 座塔楼设置了 3 部高区观光电梯、4 部低区电梯、1 部消防电梯和 1 部货运电梯此外,A 塔和 B 塔还分别设有 2 部中转电图10 三层平面图图11 四层平面图190图13 主入口大堂图12 东南效果图图14 大堂构件空间图梯连接地下室和首层空间,提高了塔楼高低区电梯的运行效率,形成顺畅的垂直交通流线系统。
3.4 表皮和色彩浦项中心的外观端庄典雅,富有动感韵律,建筑表皮为全玻璃幕 墙,主楼部分的绿色玻璃与裙房、中庭部分的透明玻璃和谐统一,突 出了环保、透明和开放的设计意图虽然建筑造型为不规则曲线,但 幕墙立面采用了较为规律的划分,钢制的幕墙外部装饰在保持造型完 整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皮的层次,同时暗合了高科技钢铁行业的形象特 质(图 12)3.5 结构体系A、B 塔楼主要结构屋面高度分别为 140.9m 和 105.5m,采用型钢 混凝土框架 - 核心筒结构水平构件为钢梁,上铺钢桁架楼承板,在减 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速度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用量与施工过程中模 板、脚手架的材料消耗3 层通高的大堂为单层复杂钢结构,屋顶平面呈扇形,竖向构件为 中部的树状编织筒、外角的格构柱、外边及内角的圆柱;水平构件为环向或径向的钢桁架以及柱、格构柱间的边桁架大堂结构主材全部选用可回收的 H 型钢或圆钢管(图 13,14)多功能厅高度 16.8m,采用 可回收的钢框架结构,单向外挑 10m,采用两层高钢桁架结构3.6 景观方案本项目在有限的用地内尽可能规划景观绿地空间,地块东南主入口 开敞的景观广场通过通透的中庭与西北侧半封闭的下沉内庭院连接在一 起,最大化地将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引入建筑内部 , 裙楼的屋顶花园为 塔楼的办公人员提供了亲近自然和交流休憩的空间,提升了办公环境, 为整个建筑群增添了环保、绿色的空间形象。
4 结语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高效、科技、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 计理念势必是当下和未来的行业主题同时高层建筑不再只是服务于自 身的独立个体,将建筑融入更广泛的城市空间,更多关注市民的生活状 态将是今后设计领域的重点秉承这些设计理念的北京浦项中心即将成 为北京大望京区一处新的地标性建筑,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其成为美好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引领大望京商业区的蓬勃发展作者简介陆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五室副主任、主任建筑师199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主持设计的主要项目有:北 京青年城、 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体育场馆、 金融街 F10(1) 金成大厦、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西区 E8-2 研发中心、 北京华为环保园 J 地块数据通信研发中心、北京浦项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