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及罗非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pdf
54页摘要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及罗非鱼 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专业名称:生理学申请者姓名:牟洪生导师姓名:李续娥教授齐振雄高级工程师捅要本研究考察了微生态制剂对养鱼池塘水质的调节作用,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1 、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的影响采用养鱼池塘中泼洒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方式,考察了使用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质的改良作用,结果显示: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达到2 5 .0 %和4 0 .0 %;同时促进硅藻等有益藻类的繁殖;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的试验塘的溶解氧含量增加,整个检测期间试验塘的早晨溶解氧显著高于对照塘( P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南师范大学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沦文:【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检索、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范围,在一一年后解密:适用本授权二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导师签名:日期:伽旷石月多日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 .1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中国农业部渔业局统计的资料显示,2 0 0 5 年l ~1 1 月,全国2 0 个主要省( 区、市) 水产品产量达4 2 2 2 .7 万吨,同比增长4 .6 %其中,水产养殖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量达到2 9 3 4 万吨,同比增长6 .7 %( 农业部渔业局,2 0 0 6 ) 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养殖水质的恶化与生产投入成本增加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水产养殖业多采用人工投饵方式,随着养殖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在养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饲料残饵,粪便及死亡动植物遗体沉于池底,造成了池内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积累,形成严重的污染,使养殖水体水质恶化,疾病发生频繁,单位面积的水产品产量降低( 辛福言等,2 0 0 2 ) 每年因水质恶化而引发的养殖动物疾病都会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2 0 0 5 年我国水产养殖动物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1O .0 0 亿( 陈爱平,2 0 0 6 ) 。
因此对养殖水质的改善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治理养殖水质恶化和防治养殖动物疾病的措施是在养殖过程频繁换水或泼洒各种药物,如化学合成类或者抗生素类药物随着集约化养殖产业的发展,养殖面积增大、布局密集、水源不足和污染等状况己大大限制了换水的频率和数量,而在养殖过程中频繁换水也会对养殖动物造成惊扰,不利于其生长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采用化学合成类及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防治也只是暂时性手段,广谱抗生素及漂白粉和其他化学药物的使用在抑制病害发生的同时,也使细菌耐药性增加、破坏和干扰了养殖环境中自然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了养殖动物感染病菌的机会,杀害了水中的有益微生物及部分藻类,造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水生生态系统失调,使水质自净与调节能力降低,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抗生素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最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安全事件使我国水产养殖业面临严峻的形式2 0 0 4 年出口欧盟的对虾中检出氯霉素的事件使得欧盟对我国出口水产品检出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检出限由原来的10 肛g /k g 改为1g g /k g ,继而又降至O .3 p g /k g ,美国F A D 规定的检出限也由原来的5 9 9 /k g 降为O .3 9 9 /k g ( 杨先乐等,2 0 0 5 ) 。
2 0 0 6 年上海等地市售的多宝鱼中曾检测出有氯霉素等禁用抗生素( 吕玄文等,2 0 0 8 ) ;2 0 0 6 年11 月底香港地区食环署发现桂花鱼中含有孔雀石绿( 郭严军,2 0 0 7 ) ;2 0 0 7 年中国出口美国斑点叉尾鲴因检出含有氟哇诺酮而引发中美贸易争端问题( 吴湘生,2 0 0 7 ) 当前养殖中,为减少养殖周期,增加效益常投喂大量的人工饵料以其待能更快的增加重量然而大量的投喂人工饵料并非一定能够增加重量,水产养殖动物体重的增加还要受消化吸收的限制和影响,水产养殖动物对饵料的消化吸收要受多个因素的制约,其中消化酶的活性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如何改善养殖水质的质量、尽量减少各种化学类及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以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质量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同时,如何减少水产养殖动物饵料的投入,增加水产养殖动物对饵料的吸收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已成为增加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中要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尽量增加养殖动物的产量并实现水产养殖产品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前水产养殖业的迫切要求1 .2水产养殖水质的要求“养鱼先养水“ ,良好的水质对水生动物的生存和正常生长极其重要,水质恶化是影响水产养殖生物存活率和产量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水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养殖水质的基本要求包括较高的溶解氧( D i s s o l v e dO x y g e n ,D O ) 、较低的氨氮( A m m o n i aN i t r o g e n ) 以及亚硝酸盐( N i t r i t e ) 含量,同时需要维持较稳定的p H 值2第一章绪论1 .2 .1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养殖动物呼吸的氧气的来源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密度的提高、饵料的增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以及换水条件的限制等因素打破了养殖水体原有的D O 平衡,出现缺氧情况,严重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生存和繁殖( 师吉华,2 0 0 3 ) D O 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丰富的D O 既可以直接参与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反应,促进物质循环和消除有毒的生物代谢产物,又能促进水中好氧性细菌的大量繁殖,加快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率有机物降解速度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氮、磷营养盐的周转速率,浮游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盐类得到补充,这时水中各种动物代谢的有毒产物如氨等,就能很快被浮游植物利用,从而减轻了这些有毒物质对养殖生物的毒害作用( 杨爱斌1 9 9 7 ) 1 .2 .2p Hp H 值也是养殖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淡水养殖p H 值一般控制在6 .5 - 9 .0 之间,海水养殖p H 值一般控制在7 .5 ~8 .5 之间。
p H 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直接的损害,甚至会造成死亡p H 值低于6 .5 的水可使水产养殖动物的血液中的p H 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的能力,造成水产养殖动物自身患生理缺氧症即使水中的溶解氧较高,鱼虾等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健康仍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p H 值过高的水则可能腐蚀鱼虾鳃部组织,使鱼虾等养殖对象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因此对与养殖水体来说为是一个稳定的p H 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淡水养殖水化学,l9 7 9 ;胡海燕,2 0 0 7 ) 1 .2 .3氨氮和亚硝酸盐氨氮是水产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最难以去除的物质,氨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气态碱性化合物,其中氨气N H 3 很容易和水分子H 2 0 松散结合为N H 3 ·H 2 0 ,N H 3 和N H 3 ·H 2 0 两者通称非离子氨氨氮在水体中以非离子态和离态N H 4 十.N 两种形式存在,其主要来源是残余的饵料和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氨氮对水产养殖业最突出的危害就是使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大量含氨氮废水进入水体,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体中植物营养过剩导致水生生物与各种藻类的大量繁殖,但有些藻类有毒,使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
非离子态的氨氮对养殖对象可以直接产生毒性,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给水产养殖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产物,对水产养殖动物有毒,还是强烈的致癌物质( 黄钰,2 0 0 4 ) 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它主要是通过养殖动物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鱼、虾红细抱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使血液中正常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鱼、虾长期处于高浓度的亚硝酸盐的水体中会发病,养殖水域中的亚硝酸盐是诱发水产动物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柯清水,l9 9 8 ) 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致癌性的亚硝酸胺类物质,p H 值低时有利于亚硝酸胺形成,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何义进,2 0 0 7 ) 养殖水体也常因池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的腐烂、分解,导致水质恶化,使水体中营养元素N ,P 等发生非正常变化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致使养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给水产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失据不完全估计,精养池塘9 0 %左右都存在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而且近几年养殖动物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有关。
因此,迫切需要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进行降解,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1 .3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性促进宿主正常茵群生长的物质制剂总称( 19 9 0 年全国微生态学会学术研讨会) 水产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经严格筛选提取分离出来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经培养4第一章绪论扩增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富含乳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生理活性物质以及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水产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有较多的报道,目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 .3 .1水产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的影响在养殖水环境中,存在的悬浮物与底泥中的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悬浮物主要是由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和矿物质等细微颗粒组成的胶粘状物,而底泥中也含有机碎屑、细菌和藻类,悬浮物和底泥的微生物转化直接影响水生生态环境平衡,一些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等能通过其胞外酶的作用分解湖泊中的悬浮物和底泥( 顾宗镰,2 0 0 2 ) 某些微生态制剂加入养殖池后,可以参与水体最基础的物质循环,降解有机物,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 刘波等,2 0 0 5 ) ;单胞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微生物及养殖动物的呼吸提供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 W a n gY a nb o ,X uZ ir o n g ,2 0 0 6 ) 。
光合细菌具有独特光合作用能力,能直接消耗利用水中有机物、氨态氮,还可利用硫化氢,并可通过反硝化作用除去水中的亚硝态氮而改善水质1 .3 .2水产微生态制剂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肠道微生物是动物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作为活的生物有营养和空间需求,即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部分地依赖于肠道中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动物体内存在的几百种微生物是健康动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比例都保持着动态的微生态平衡状态但当宿主受到某些因素( 包括物理和化学因素) 干扰时,微生态平衡可能被破坏,导致体内菌群比例失调,动物表现出某些病理状态,生产性能下降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竞争作用调节宿主体内菌群结构鱼类通过呼吸及摄食等过程很容易将水质中的不同微生物带到肠道内,宿主内部的微生态环境就容易发生改变( B a l c a7 z a r ,2 0 0 2 ) ,有益微生物即可通过竞争粘附位点、对化学物质或可利用能源的争夺以及对铁离子的争夺等作用改变肠道内的菌群结构也有一些微生态制剂则在生长过程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产生抑菌物质,例如乳酸菌产生乳酸、乳酸菌素、过氧化氢等,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