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托福写作范本抄袭是好还是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hua****92
  • 文档编号:286933579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托福写作范本抄袭是好还是坏?托福写作范文抄袭是好还是坏?托福写作中,精益求精固然有其好处,不过,有时候过于修饰,可能会耽误你的写作时间,甚至影响你托福作文的流畅程度 我为您讲解中国学生在托福写作中经常会走错的4步,托福写作到底要不要抄袭托福写作范文?托福写作误区一:用复杂的单词许多考生苦背单词数月后,自感学有所成,英文水平有量跃,因此想博考官注意,期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奇效 譬如说,有个学生曾经写过“superfluous”一词,这种词称之为“震灾词”,因为百年难遇 其实,单词不求难易,只求贴切 举例说,“fire”可谓简单,许多学生不屑一用,但是BBC新闻上非常常见,可以说布莱尔首相的新提案正在“underfire”,也就是被指责、被攻击的意思 BBC新闻的记者一般都是文学佼佼者,词汇量深不可测,因此,他们用“fire”一词,不代表他们词汇量不够,而是这种语言情形下并无他选 另外一个例子是“cut”,所有国外的知名经济报道每天都在用这个单词,在价格上或者经费上的“cut”,表示说削减,很多学生用“decrease”,托福常见的“diminish”乃至GRE常见的“dwindle”都难以表达“cut”干脆利落,毫不留情的感觉。

      用复杂的单词有两大弱点:一,拼写错误,这会激怒考官;二,用得不够恰当:有的单词在字典里翻译得并不准确,一旦使用,只会让人啼笑皆非 国内各校都有宣传部,很多人翻译成“propagandadepartment”,外教百思不得其解,因为“propaganda”常用作贬义,只有战争期间的宣传,才用“propaganda”,实难以堂堂高校宣传等而视之 托福写作误区二:用复杂的句子结构许多考生考前苦心筹备二十来个句型,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不一而足,然后在考场上千方百计、转弯抹角地把句型列阵式地套上去,等待考官的最后检阅 窃以为考官既然知道我的句型背诵炉火纯青,应该会给我一个六分 然而,作文考试不是语法考试,更不是背诵考试,而是考察语言应用的考试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水道渠成,浑然天成,而并非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读者看到这一步,会问如何文字使用才可以到随心所欲,出口成章的地步 方法很简单,每天在BBC报道上摘录句子五个,反复背诵 中国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英文学习的道理也在其中 背一个月的句子,考场上就可以一气呵成,何乐而不为?托福写作误区三:要不要抄袭托福写作范文有句话叫做“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实,任何英文学习都需要模仿,也就是“抄袭”。

      英文从简单的抄起,直抄到深奥的 只有不断地模仿,“抄袭”,才可以熟能生巧,在考场上写出灵活多变的句子来,而照抄书上的作文无甚用处,会被扣分 这种推断非常荒谬,原因有三:首先,很多所谓的权威书籍并非权威,里面的八分范文并非八分 这种文章尚且可以蒙骗语言经验尚浅的学生,却不可以蒙骗考官 学生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过是背一篇不及格的文章而已 再说,目前中国人写的文章极少有考官愿意多看一眼的,更别说会够到被人珍藏的级别 其次,即使范文够上了级别,学生是不是完全背下来了,背得恰当与否又是不得而知 有的学生背了片言只语,然后融合自己写的一堆病句错句,分数不理想就开始怀疑考官是否打击模仿范文的考生 又或者,考生死记硬背,看到题目类似就直接写上去,而没有考虑到题目修改所带来的变化,试问一篇文不对题的文章如何得六分?再者,重申一句,语言都是模仿而来,包括考官本人的英文知识也是日积月累地模仿而来 对一件事情的描述其实大同小异,因此如果描述得当,文字上有雷同并不奇怪 考官不会期待着你对一件事物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叙述;反之,他只会接受外国人所遵循的一种普通的,常见的叙述方法。

      托福写作误区四:“everycoinistwosides”中国人写文章喜欢旁征博引,拾人牙慧而示自己学识渊博 这弊端显而易见,就是自暴其短 譬如说中国学生百用不爽的“everycoinistwosides”,这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马上加上一句“includingpositivesideandnegativeside” 每个硬币固然有两面,然而为什么偏有一面是负面,一面是正面?硬币是钱,钱总是好的,怎会有一面好,一面不好?这种说法是有,但是本意是说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也就是强调两种看法,而不是事物的优缺点 从这一个教训中国考生应该知道,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想当然地乱用外国的俗语 上海朗阁新托福培训:http:/.shlongre.org 4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