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散强化的含义及应用.docx
1页弥散强化中文名称:弥散强化英文名称:dispersi on stre ngthe ning定义:采用粉末冶金或内氧化等工艺方法在材料基体中产生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而使材 料强度和硬度提高的记录定义弥散强化指一种通过在均匀材料中加入硬质颗粒的一种材料的强化手段是指用不溶 于基体金属的超细第二相(强化相)强化的金属材料为了使第二相在基体金属中分布均匀, 通常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第二相一般为高熔点的氧化物或碳化物、氮化物,其强化作用可 保持到较高温度弥散强化是强化效果较大的一种强化合金的方法,很有发展前途若化合 物在固溶体晶粒内呈弥散质点或粒状分布,则既可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和硬度,又可使塑性和 韧性下降不大,并且颗粒越细小,越呈弥散均匀分布,强化效果越好历史1916年在德国首先制造出用二氧化钍强化的钨丝,1919年这种钨丝在美国工业中开 始应用1946年出现了烧结铝(SAP)1962年制成镍-二氧化钍合金(TD-Ni)1970年发 明机械合金化方法,使弥散强化合金获得较大进展,研制出用弥散强化和时效硬化或固溶强 化方法结合起来制成的一系列用于高温的合金(机械合金化合金)目前应用的弥散强化合金 约20多种。
中国从50年代开始研制弥散强化合金以来,已研制出以铝、铜、镍等为基体 的弥散强化合金原理强化相弥散强化的实质是利用弥散的超细微粒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材料在高温 下的力学性能为此,对弥散强化微粒有如下要求:微粒尺寸要尽可能小(0.01〜0.05pm), 微粒的间距要达到最佳程度(0.1〜0.5pm),在基体中分布要均匀;此外,微粒与基体金属 不相互作用,在高温下微粒相互集聚的倾向性要小这样就能使材料在直至接近熔点的高温 下,即采用合金化和热处理已难起强化作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强度弥散强化相含量 一般小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