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府仪同三司.docx
3页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官府, 在指定的地方建立办公之地,当事人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官府开到什么级别,用什么级别的仪仗, 明确了同三司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 皆正一品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夫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 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中文名 开府仪同三司 时 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类型高级官位 级别从一品目录1、简介2、官位概述开府三司3、历史演变 西汉 东汉 西晋 南北朝、隋、唐、宋朝1、简介开府仪同三司,官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 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晋至元朝时,朝廷对有功大臣功劳的重赐开府,始于汉朝,唯三公(东汉指司徒、司马、司空)、大将军、骤骑将军、卫将军等位同公的 将军可以开幕府东汉,有仪同三司的加号,得授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得仪卫、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者甚 多,称开府仪同三司南北朝后期,分化为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两者,皆得开府置官署,后来又进而分为上开府仪 同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上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四种。
隋唐为文散官、从一品北宋元丰改制,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元朝时沿置《晋书・职官志》:“开府仪同三司殛帝延平元年,邓鹭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 同之名,始自此也及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起于此也《宋史・职官志八》:“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 国公,为从一品《三朝国史・职官志》叙《元丰寄禄新格》,以阶易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即旧使相然使相者是 以侍中、中书令、平章事加节度使之谓也自唐至宋皆有之,而事体微不同唐则多以同平章事加节 度使之立勋劳而久任者,盖将而宠以相之名也宋则多以节度使加平章事之有德望而罢政者,盖相而 宠以将之名也合而言之,盖位兼将相,品极文武之称今既曰以开府仪同三司易使相矣,然韩绛为开府而复加 以镇江之节,文彦博为开府而复加以护国、山南之节,蔡师为开府而复加以安远之节,则是且为开府, 且为使相,而使相之名未尝废矣又况神宗更官制之本意,实以三省、寺、监之官无职掌为非,遂欲 易而正之如改左、右仆射为特进,则遂以仆射为宰相之职改左、右丞为光禄大夫,则遂以左、右 丞为执政之职今节度使之在宋,其无职掌与开府仪同三司一也,何须以开府易之况有开府之彳爰,宰相之除节 度使,元未尝废乎。
窃疑开府仪同三司特专以易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而於使相、节 度使无预张演著《职官记》,叙元丰新官而并著旧官,於开府仪同三司之下,只注旧官云中书令、 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而不言使相,虽与《史・志》不合,似为得之2、官位概述开:开垦,设置府:府邸,府第仪:仪式开府仪同三司的意思是设置的府邸和进出仪式都 跟三司一样古人根据级别不同,设置的府第形制、规模也不一样,即使有钱,也不能盖更大的府第, 否则就是违制,而违制是谋反的前兆,是很重的罪同样出门的仪式也有严格的制度,鸣锣开道,旗、 牌、伞、扇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开府仪同三司尽管不是具体的职务,但不仅仅是个荣誉,也 是社会地位的肯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三司即三公(司马・司徒・司空), 因均冠司字,故又称“三司”汉三公名号屡有变更,且不全冠以司字,但三司一词已约定俗成三公在西汉本来是国家政务首脑,开府辞官,品崇礼重东汉以后,逐渐“坐而论道”,待遇优 崇,为仕途的顶点但三公名额少,不能满足需求,因而产生了与之相比拟的荣誉虚衔,殛帝延平元 年(109车骑将军邓鹭的“仪同三司”,为“仪同三司”之始以后有献帝时辅国将军伏完“仪同三 司”,吕布因诛董卓功受命“仪比三司”,其比拟三公均仅限于班位与礼仪,不具有开府辟僚属之权。
魏甘露二年(257),吴宗室孙壹降魏,命”开府辟召,仪同三司”西晋时,除了限于班位与礼仪的 “仪同三司”外,“开府”与“仪同三司”连称较多,逐渐通用,发展为官号如羊祜在咸宁初,“除 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得专辟召惠帝时,裴楷以侍中“加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两汉以来,比拟三公的荣誉虚衔都必须有本官(如诸将军)及其成为官号,仍藉本官自重西晋 定制:诸大将军及光禄三大夫开府者“位从公”,品秩第一三司”不必指实职,诸大将军位从公 者为“武官公”,同于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光禄三大夫位从公者为“文官公”,同于太宰・太傅・太 保•司徒•司空南齐则“将军开府依大司马”,“光禄大夫开府依司徒”梁曾令邵陵王纶等开府如三司之仪; 但不久复故,唯逊诸公一班至陈仍为一品东晋南朝,诸公已是没有实职的高官,开府仪同三司更 是虚号,且无限额,颇有猥滥,渐不为人所重北魏“开府”与“仪同三司”分别为两个官号,均从 一品前者单指开府辞官,不必同于诸公;后者单指礼仪同于诸公,不得开府辞官兼任二者,意义 便略同于东晋南朝,唯辟官少于诸公北齐设开府仪同三司和仪同三司,分别为一品及从一品,其猥滥程度甚于南朝北周分置上开府 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等散官号,以酬勋劳。
隋初沿袭,分别为三品•正 四品•从四品•正五品炀帝改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文散官阶,余均罢废唐・宋•元因之,开府仪同三司一直是一品文散官,至明代罢废清代称出任外省督•抚者为“开 府”,但与魏晋南北朝“开府”辟召僚佐已非同义开府“开府”指开设府第,设置官吏仪同三司”是说仪仗同于三司三司指太尉、司空、司徒, 亦称三公汉朝官制,惟三公可开府,汉末,李傕、张杨、董承等以将军开府,始有开府之名魏晋 以后,开府者益多,因而别置开府仪同三司从元怀晖墓志看,到中唐时期,从三品以上即可开府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大将 军可以开府汉末局势混乱,将军李傕等开府(《后汉书・董卓传》:“傕(李傕)又迁车骑将军, 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汜后将军,稠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 济出屯弘农魏、晋放宽开府资格,晋诸州刺史兼管军事带将军衔者即可开府开府置官属, 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以隋、唐、宋、金、元均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 散官的官阶清人习称任督抚为开府西魏、北周府兵共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将军,简称开府,全称为疆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将军下有仪同将军,全称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三司三司,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 司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④金代称劝农、盐铁、 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3历史演变西汉三公在西汉本来是国家政务首脑,开府辞官,品崇礼重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后汉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 同三司之名自此始也殛帝延平九年,邓鹭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献帝以伏 完为辅国将军,仪比三司)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自此始也东汉东汉以后,政务权移入尚书省,三公虽不掌具体政务,却仍为皇帝高级顾问但三公名额少,不 能满足需求,因而产生了与之相比拟的荣誉虚衔106年(殛帝延平元年),车骑将军邓鹭的仪同三 司为仪同三司之始,其比拟三公均仅限于班位与礼仪,不具有开府辟僚属之权西晋西晋时,开府与仪同三司连称较多,逐渐通用,发展为官号汉末奋威将军,晋江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
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 四镇以上或加“大”,馀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齐开府仪同三司如公梁开府仪 同三司位次三公,诸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自晋以来,又有如开府同三司 之仪者,自羊祜始焉(汉末,吕布开府如三司,其他无闻至晋,羊祜为车骑将军、荆州诸军事,加 开府如同三司之仪,累年谦让,不辟士,不备僚属及始有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得除署彳爰当阳 侯杜元凯表哀其家无子嗣,官无命士,请更议之诏不许)江左亦多有之(梁沈约为侍中、右光禄 大夫,徐勉为约请三司之仪,武帝不许又邵陵王纶为平南将军,胡州刺史王茂为使持节、散骑常侍、 疆骑将军,并同三司之仪)南北朝隋唐后魏亦有之普泰初,特以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齐亦有仪同三司者(任城王潸等 诸王多为之潸,户皆反);又有开府仪同三司及仪同三司彳爰周建德四年,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 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又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仪同大将军隋文帝 并以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左勋卫开府,右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及武卫、武侯、 领军、东宫领兵开府准此),府置开府一人又有仪同府仪同以下置员与开府同。
初,开府仪同三 司为四品散实官,至炀帝又改为从一品,同汉、魏之制,位次三公唐武德七年,改上开府仪同三司 为上轻车都尉,开府仪同三司为轻车都尉,仪同三司为骑都尉彳爰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开元 以前旧例,开府、特进虽不带职事,皆给俸禄,得与朝会,班列依本品之次,皆崇官盛德、罢剧就闲 者居之(天宝六载正月制:“内外文武五品以上官,父、祖资萌者,其所用荫,宜同子孙用荫之例宋朝宋制,祖宗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 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故事,宰相去位,例进官一等, 或易东宫三少,惟赵普以开国旧臣在相位久,故以使相罢,盖异恩也其彳爰吕夷简、王钦若罢相,皆 以为例元丰新官制,始改为开府仪同三司旧制,敕出中书门下,故事之大者使相系衔至是皆南 省奉行,则开府不预矣八年,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元丰五年,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为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 自崇宁五年,司空、左仆射蔡京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中泰一宫使其彳爰,故相而除则有 刘正夫、余深,前执政则有蔡攸、梁子美,外戚则有向宗回、宗良、郑绅、钱景臻,殿帅则有高俅, 内侍则有童贯、梁师成,名器至此轻矣。
绍兴彳爰,吕颐浩、韩世忠皆以开府仪同三司除少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