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赵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1619129
  • 上传时间:2022-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赵晶    【摘要】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防跌倒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以及防跌倒知识及态度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上少于对照组患者,在知识及态度评分上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应用心内科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心内科患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病情危重等方面,患者大多年龄偏大,自身行动较为不便,因此在住院期间,有可能会发生跌倒等情况所以,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提倡护理管理来说,防跌倒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的防跌倒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有限,而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模式,则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206例,年龄在53~72岁,平均年龄为(61.8±2.4)岁;对照组患者206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年龄为(63.7±3.1)岁另组患者均患有心内科疾病,同时不存在相关的禁忌症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防跌倒管理方式进行护理,①将标志物设置在患者主要活动区域,提醒患者注意防跌倒②确保清洁、干燥的地面,将无关障碍物清除,并进行妥善的防滑处理,保证患者的通行安全③将日常生活用品合理防止,方便患者的取用④护理人员将住院区的设施、环境,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防跌倒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式,利用跌倒风险因子评分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评分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1]其中1~5分为一级风险,6~15分为二级风险,15分以上为三级风险具体的护理方法为:①一级风险护理,护理人员将防跌倒知识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演示及介绍,促使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并且将黄色防跌倒标识设置在患者活动区域②二级风险护理,将橙色防跌倒标识设置在患者活动区域,确保患者良好的睡眠及饮食,在睡眠当中,将床栏竖起,避免患者发生坠床。

      在患者活动当中,护理人员或家属必须陪同,对患者的行走运动训练进行辅助,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升[2]③三级风险护理,将红色防跌倒标识设置在患者活动区域,护理人员或家属必须全程陪同患者的所有活动,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时间的次数,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的防跌倒知识和态度的得分1.4统计学处理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在住院期间,观察组206例患者中,跌倒患者2例,占比为0.97%;对照组206例患者中,跌倒患者21例,占比为10.19%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防跌倒知识及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在心内科疾病当中,大多数患者的年龄较大,运动技能等本身就有所减弱再加上一些老年患者患有运动障碍类疾病,或是服用一些特殊药物,都会造成运动技能的降低[3]因此,在心内科患者的住院及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跌倒的情况,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另外,由于高龄患者通常骨质疏松,体质较弱,因而在跌倒时,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不但导致患者病情上的加重,还有可能引发一些其它的并发症从而为医院、患者自身、患者家属等,都造成了更大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在心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应当注重防跌倒管理,在过去的心内科患者防跌倒护理管理中,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难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4]对此,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当中,可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定跌倒风险等级,分别划分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提醒标识,同时采用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经过本文的研究,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之后,对于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和降低作用而且,还有助于患者防跌倒知识、态度等方面的评分,对于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有着很大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让患者在住院恢复期间,能够确保安全,避免受到其它不必要的伤害参考文献:[1]孟莎莎,蔡灵芝,沈芸.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6:112-113.[2]马玲,郑跃,张晓晓.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7:36-37+118.[3]杜俊芝.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178-179.[4]努日曼古丽·艾买尔,胡海燕.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240-24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