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学第二章第四节基因的相互作用.ppt
66页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一、基因作用和环境的关系一、基因作用和环境的关系一、基因作用和环境的关系一、基因作用和环境的关系表现型表现型表现型表现型 = = 基因型基因型基因型基因型 + +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1 1、性状表现和环境、性状表现和环境、性状表现和环境、性状表现和环境环境内环境:如年龄、性别、背景基因型外环境:阳光、温度、营养条件⑴⑴⑴⑴性别性别性别性别绵羊角的遗传杂合体Hh雌性 表现为无角雄性 表现为有角人类秃顶的遗传男性BB 秃顶Bb 秃顶女性BB 秃顶Bb 不秃顶⑵⑵⑵⑵年龄年龄年龄年龄某些遗传病遗传病早发性 如黑尿症晚发性 如舞蹈病玉米的遗传太阳红植株有阳光 表现红色无阳光 不表现红色⑶⑶⑶⑶阳光阳光阳光阳光⑷⑷⑷⑷温度温度温度温度金鱼草的遗传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lys 缺陷型基本培养基+ lys 生长基本培养基 - lys 致死⑸⑸⑸⑸营养营养营养营养红花x象牙色 F1低温强光 花为红色高温遮光 花为象牙色花为象牙色花为象牙色花为象牙色温度对猫毛色表现的影响2 2、反应规范(、反应规范(、反应规范(、反应规范(reaction normreaction norm))))反应规范: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
反应规范: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反应规范: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反应规范: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水毛莨同一植株叶子同一植株叶子同一植株叶子同一植株叶子在水上在水上在水上在水上:扁平状扁平状扁平状扁平状在水下:分裂成条状在水下:分裂成条状在水下:分裂成条状在水下:分裂成条状反应规范大反应规范大反应规范大反应规范大某些大豆一定光照下一定光照下一定光照下一定光照下 开花开花开花开花超过光照度界限超过光照度界限超过光照度界限超过光照度界限 不开花不开花不开花不开花反应规范大反应规范大反应规范大反应规范大西红柿不同日照度下不同日照度下不同日照度下不同日照度下 都开花结实都开花结实都开花结实都开花结实反应规范小反应规范小反应规范小反应规范小反应规范大,对生物的适应性是有意义的反应规范小,在遗传上保持稳定性,对选种有利水毛莨叶子的遗传3 3、外显率和表现度、外显率和表现度、外显率和表现度、外显率和表现度外显率(外显率(外显率(外显率(penetrancepenetrance):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
MendelMendel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在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在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在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在F2F2代:显性基因外显率为代:显性基因外显率为代:显性基因外显率为代:显性基因外显率为100%100% 隐性基因外显率为隐性基因外显率为隐性基因外显率为隐性基因外显率为 0 0表现度(表现度(表现度(表现度(expressivityexpressivity):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人类多指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外显率:人类多指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外显率:人类多指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外显率:人类多指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外显率:90% 90% 外显不全外显不全外显不全外显不全 表现度差异较大。
表现度差异较大表现度差异较大表现度差异较大并指多指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 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是指某一性状的发育是受许是指某一性状的发育是受许是指某一性状的发育是受许是指某一性状的发育是受许多基因控制的现象多基因控制的现象多基因控制的现象多基因控制的现象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A1A1、、、、a1a1和和和和 A2 A2、、、、a2 a2 基因决定花青素的有无基因决定花青素的有无基因决定花青素的有无基因决定花青素的有无 C C、、、、c c 基因决定糊粉层颜色的有无基因决定糊粉层颜色的有无基因决定糊粉层颜色的有无基因决定糊粉层颜色的有无 R R、、、、r r 基因决定糊粉层和植株颜色的有无基因决定糊粉层和植株颜色的有无基因决定糊粉层和植株颜色的有无基因决定糊粉层和植株颜色的有无PrPr存在时,胚乳表现紫色存在时,胚乳表现紫色存在时,胚乳表现紫色存在时,胚乳表现紫色 ,否则(,否则(,否则(,否则(prpr存在)表现为红色存在)表现为红色存在)表现为红色存在)表现为红色A1 A2 C R Pr 表现为紫色胚乳A1 A2 C R pr 表现为红色胚乳前体物质甲物质乙物质丙物质丁紫色素A1A1A2A2C CR RPrPr 生物体内复杂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一系列生生物体内复杂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一系列生生物体内复杂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一系列生生物体内复杂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一系列生化过程来完成的,而这一系列生化过程又是受一系化过程来完成的,而这一系列生化过程又是受一系化过程来完成的,而这一系列生化过程又是受一系化过程来完成的,而这一系列生化过程又是受一系列基因所控制。
列基因所控制列基因所控制列基因所控制三、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三、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三、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三、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一因多效:指的是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一因多效:指的是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一因多效:指的是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一因多效:指的是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例如:翻毛鸡的遗传例如:翻毛鸡的遗传例如:翻毛鸡的遗传例如:翻毛鸡的遗传翻毛与正常是由一对基因翻毛与正常是由一对基因翻毛与正常是由一对基因翻毛与正常是由一对基因 F F、、、、f f 所控制的所控制的所控制的所控制的基因基因基因基因 F F的表现型是极其多效的的表现型是极其多效的的表现型是极其多效的的表现型是极其多效的原因原因原因原因:(:(:(:(1 1)基因的直接产物或由基因的直接产物酶所直接控制的代)基因的直接产物或由基因的直接产物酶所直接控制的代)基因的直接产物或由基因的直接产物酶所直接控制的代)基因的直接产物或由基因的直接产物酶所直接控制的代谢产物本身就有多效性谢产物本身就有多效性谢产物本身就有多效性谢产物本身就有多效性2 2)某一基因的变化,一方面影响以该)某一基因的变化,一方面影响以该)某一基因的变化,一方面影响以该)某一基因的变化,一方面影响以该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另一方面势必影响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其他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另一方面势必影响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其他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另一方面势必影响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其他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另一方面势必影响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其他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他性状的发育。
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他性状的发育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他性状的发育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他性状的发育 四、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四、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四、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四、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1 1、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incomplete dominance))))例如:紫茉莉花色的遗传例如:紫茉莉花色的遗传例如:紫茉莉花色的遗传例如:紫茉莉花色的遗传不完全显性的基本机理:不完全显性的基本机理:不完全显性的基本机理:不完全显性的基本机理: 基因对于代谢过程的控制,不仅有基因对于代谢过程的控制,不仅有基因对于代谢过程的控制,不仅有基因对于代谢过程的控制,不仅有定性作用定性作用定性作用定性作用,而且有,而且有,而且有,而且有定定定定量作用量作用量作用量作用,如果说某些性状的发育需要两个相同的基因同时存在,如果说某些性状的发育需要两个相同的基因同时存在,如果说某些性状的发育需要两个相同的基因同时存在,如果说某些性状的发育需要两个相同的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基因时,也就只能发挥时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基因时,也就只能发挥时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基因时,也就只能发挥时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基因时,也就只能发挥部分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就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部分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就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部分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就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部分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就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例如: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例如: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例如: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例如: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基因基因基因基因 Y Y 、、、、y y 控制胚乳色泽控制胚乳色泽控制胚乳色泽控制胚乳色泽 其中:基因其中:基因其中:基因其中:基因 Y Y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黄色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黄色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黄色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黄色 基因基因基因基因 y y不能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白色不能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白色不能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白色不能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白色YYY x yyyYYyYYY YYy Yyy yyy深黄色 黄色 黄白色 白色PF1F22 2、镶嵌显性(、镶嵌显性(、镶嵌显性(、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mosaic dominance)))) 镶嵌显性:镶嵌显性:镶嵌显性:镶嵌显性:是指两个杂交亲本所具有的性状在是指两个杂交亲本所具有的性状在是指两个杂交亲本所具有的性状在是指两个杂交亲本所具有的性状在F1F1代中各自在杂合代中各自在杂合代中各自在杂合代中各自在杂合体不同部位独立表现出来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基因的定位作用体不同部位独立表现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基因的定位作用体不同部位独立表现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基因的定位作用体不同部位独立表现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基因的定位作用金鱼杂交实验:金鱼杂交实验:金鱼杂交实验:金鱼杂交实验:普通金鱼(普通金鱼(普通金鱼(普通金鱼(TTTT)))) x x 透明金鱼(透明金鱼(透明金鱼(透明金鱼(tt tt))))五花鱼五花鱼五花鱼五花鱼(TtTt)1/41/4普金普金普金普金 2/4 2/4五花五花五花五花 1/41/4透明透明透明透明 TT Tt ttTT Tt tt T T基因控制合成基因控制合成基因控制合成基因控制合成 Tyr Tyr 氧化酶,该酶能将体内的氧化酶,该酶能将体内的氧化酶,该酶能将体内的氧化酶,该酶能将体内的Tyr Tyr 氧化氧化氧化氧化分解成不同类型的黑色素,而使金鱼表现不同的颜色分解成不同类型的黑色素,而使金鱼表现不同的颜色分解成不同类型的黑色素,而使金鱼表现不同的颜色分解成不同类型的黑色素,而使金鱼表现不同的颜色3 3、并显性(共显性)(、并显性(共显性)(、并显性(共显性)(、并显性(共显性)(codominancecodominance)))) 并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所决定的性状在杂合体中共并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所决定的性状在杂合体中共并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所决定的性状在杂合体中共并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所决定的性状在杂合体中共同表现出来的现象。
同表现出来的现象同表现出来的现象同表现出来的现象例如:人类的例如:人类的例如:人类的例如:人类的ABOABO血型、血型、血型、血型、MNMN血型血型血型血型 I IA A基因控制形成基因控制形成基因控制形成基因控制形成A A抗原抗原抗原抗原 I IB B控制形成控制形成控制形成控制形成B B抗原抗原抗原抗原在杂合体在杂合体在杂合体在杂合体I IA AI IB B中,中,中,中,A A抗原和抗原和抗原和抗原和B B抗原同时表现出来,子代表现为抗原同时表现出来,子代表现为抗原同时表现出来,子代表现为抗原同时表现出来,子代表现为ABAB血型血型血型血型MNMN血型是血型是血型是血型是LMLM、、、、LNLN这一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4 4、条件显性(、条件显性(、条件显性(、条件显性(conditional dominanceconditional dominance))))分枝型小麦分枝型小麦分枝型小麦分枝型小麦 x x 普通小麦普通小麦普通小麦普通小麦F1一般条件一般条件一般条件一般条件 普通小麦普通小麦普通小麦普通小麦 普通显性普通显性普通显性普通显性 优越条件优越条件优越条件优越条件 分枝型小麦分枝型小麦分枝型小麦分枝型小麦 分枝显性分枝显性分枝显性分枝显性5 5、显隐性关系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显隐性关系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显隐性关系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显隐性关系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例如:人类的镰形细胞贫血症例如:人类的镰形细胞贫血症例如:人类的镰形细胞贫血症例如:人类的镰形细胞贫血症6 6、表型模写(、表型模写(、表型模写(、表型模写(phenocopyphenocopy)))) 表型模写表型模写表型模写表型模写:指环境改变引起生物个体产生与由于基因引起的表型:指环境改变引起生物个体产生与由于基因引起的表型:指环境改变引起生物个体产生与由于基因引起的表型:指环境改变引起生物个体产生与由于基因引起的表型 变化相识似的表型变化。
变化相识似的表型变化变化相识似的表型变化变化相识似的表型变化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1 1)推测基因在何时发生作用)推测基因在何时发生作用)推测基因在何时发生作用)推测基因在何时发生作用 ((((2 2)推测基因如何起作用)推测基因如何起作用)推测基因如何起作用)推测基因如何起作用羽化成虫,翅膀接近野生型羽化成虫,翅膀接近野生型羽化成虫,翅膀接近野生型羽化成虫,翅膀接近野生型果蝇;残翅幼虫果蝇;残翅幼虫果蝇;残翅幼虫果蝇;残翅幼虫适当高温处理适当高温处理适当高温处理适当高温处理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致死基因致死基因致死基因致死基因致死基因(致死基因(致死基因(致死基因(lethal gene lethal gene ):):):):导致生物个体死亡的基因导致生物个体死亡的基因导致生物个体死亡的基因导致生物个体死亡的基因致死基因的作用有两类致死基因的作用有两类致死基因的作用有两类致死基因的作用有两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一、隐性致死一、隐性致死一、隐性致死一、隐性致死特点:杂合体正常,隐性纯合致死特点:杂合体正常,隐性纯合致死特点:杂合体正常,隐性纯合致死特点:杂合体正常,隐性纯合致死实验:实验:实验:实验:第一组 黄鼠 x 黑鼠 ------- 黄鼠 2378 黑鼠 2398第二组 黄鼠 x 黄鼠 ------- 黄鼠 2396 黑鼠 1235 用用用用A AY Y、、、、a a 表示黄黑这一对性状基因表示黄黑这一对性状基因表示黄黑这一对性状基因表示黄黑这一对性状基因• • 从体色看从体色看从体色看从体色看:::: A AY Y对对对对a a是显性是显性是显性是显性• • 从存活性看从存活性看从存活性看从存活性看:::: a a对对对对A AY Y是显性是显性是显性是显性 A AY Y基因具有多效性,它既是影响基因具有多效性,它既是影响基因具有多效性,它既是影响基因具有多效性,它既是影响毛色的显性基因,又是影响生活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又是影响生活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又是影响生活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又是影响生活力的隐性致死基因,在纯合体隐性致死基因,在纯合体隐性致死基因,在纯合体隐性致死基因,在纯合体A AY YA AY Y时引起时引起时引起时引起个体死亡个体死亡个体死亡个体死亡AYa x AYaAYa x AYa1/4AYAY 1/2AYa 1/4AYa1/4AYAY 1/2AYa 1/4AYa黄鼠黄鼠黄鼠黄鼠 黄鼠黄鼠黄鼠黄鼠死亡死亡死亡死亡 黄鼠黄鼠黄鼠黄鼠 黑鼠黑鼠黑鼠黑鼠黄鼠:黑鼠黄鼠:黑鼠黄鼠:黑鼠黄鼠:黑鼠 = 2 = 2 :::: 1 1二、显性致死二、显性致死二、显性致死二、显性致死特点:杂合体就表现致死效应特点:杂合体就表现致死效应特点:杂合体就表现致死效应特点:杂合体就表现致死效应一般,亲代不带有显性致死基因,个体的一般,亲代不带有显性致死基因,个体的一般,亲代不带有显性致死基因,个体的一般,亲代不带有显性致死基因,个体的致死基因的来源致死基因的来源致死基因的来源致死基因的来源:::: 1 1、突变的结果、突变的结果、突变的结果、突变的结果 2 2、由亲本所带的亚致死基因传给子代的,而在子代表现显性、由亲本所带的亚致死基因传给子代的,而在子代表现显性、由亲本所带的亚致死基因传给子代的,而在子代表现显性、由亲本所带的亚致死基因传给子代的,而在子代表现显性 致死效应致死效应致死效应致死效应致死基因的发病时间致死基因的发病时间致死基因的发病时间致死基因的发病时间:::: 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为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为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为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为 ::::配子致死配子致死配子致死配子致死 合子致死合子致死合子致死合子致死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一、什么是复等位基因一、什么是复等位基因一、什么是复等位基因一、什么是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ismmultiple allelism):):):):是指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中两个以是指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中两个以是指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中两个以是指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中两个以上且作用类似的一组等位基因。
上且作用类似的一组等位基因上且作用类似的一组等位基因上且作用类似的一组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 of multiple allelismpolymorphism of multiple allelism):):):):如有如有如有如有 n n 个复等位基因,则有个复等位基因,则有个复等位基因,则有个复等位基因,则有 n n((((n+1n+1))))/2 /2 种基因型,其中种基因型,其中种基因型,其中种基因型,其中 n n 个纯合体,个纯合体,个纯合体,个纯合体,n n((((n-1n-1))))/2 /2 个杂合体,这称为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个杂合体,这称为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个杂合体,这称为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个杂合体,这称为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表示方式:表示方式:表示方式:表示方式:I IA A、、、、I IB B、、、、C C+ +、、、、C Cchch、、、、C Ch h、、、、C Ca a二、人的二、人的二、人的二、人的 ABO ABO 血型血型血型血型 血型(血型(血型(血型(blood groupblood group):):):):是指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粘多糖)的是指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粘多糖)的是指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粘多糖)的是指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粘多糖)的特异性,在作用上,这类蛋白质都是抗原(特异性,在作用上,这类蛋白质都是抗原(特异性,在作用上,这类蛋白质都是抗原(特异性,在作用上,这类蛋白质都是抗原(antigenantigen))))ABOABO血型是受血型是受血型是受血型是受I IA A、、、、I IB B、、、、I I 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I IA A和和和和 I IB B 对对对对i i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均为显性,I IA A、、、、I IB B 之间为等显性之间为等显性之间为等显性之间为等显性GENOTYPES BLOOD GROUPGENOTYPES BLOOD GROUPGENOTYPES BLOOD GROUPGENOTYPES BLOOD GROUPii Oii Oii Oii OI I I IA A A AI I I IA A A A 、、、、I I I IA A A Ai Ai Ai Ai AI I I IB B B BI I I IB B B B 、、、、I I I IB B B Bi Bi Bi Bi BI I I IA A A AI I I IB B B B AB AB AB ABABOABOABOABO血型的遗传关系血型的遗传关系血型的遗传关系血型的遗传关系ABO ABO ABO ABO 血型输血的可能性血型输血的可能性血型输血的可能性血型输血的可能性输血原则:输血原则:输血原则:输血原则: 1 1、、、、应输同型血应输同型血应输同型血应输同型血 2 2、、、、O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 3 3、、、、AB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 4 4、、、、ABAB型血只能输给型血只能输给型血只能输给型血只能输给ABAB型的人型的人型的人型的人ABOABO血型的一些特例血型的一些特例血型的一些特例血型的一些特例1 1、顺式、顺式、顺式、顺式ABAB((((cis ABcis AB)型)型)型)型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I IA A、、、、I IB 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称为反式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称为反式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称为反式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称为反式ABAB((((trans trans ABAB))))极少数由于交换重组,极少数由于交换重组,极少数由于交换重组,极少数由于交换重组,I IA A、、、、I IB B 位同一染色体上称为顺式位同一染色体上称为顺式位同一染色体上称为顺式位同一染色体上称为顺式ABAB2 2、孟买型(、孟买型(、孟买型(、孟买型(Bombay phenomenonBombay phenomenon))))现象:现象:现象:现象:三、人的三、人的三、人的三、人的RhRh血型血型血型血型根据根据根据根据FishFish学说学说学说学说::::一个人的红血球若能和抗一个人的红血球若能和抗一个人的红血球若能和抗一个人的红血球若能和抗RhRh抗体凝集,称为抗体凝集,称为抗体凝集,称为抗体凝集,称为RhRh阳性阳性阳性阳性一个人的红血球若不能和抗一个人的红血球若不能和抗一个人的红血球若不能和抗一个人的红血球若不能和抗RhRh抗体凝集,称为抗体凝集,称为抗体凝集,称为抗体凝集,称为RhRh阴性阴性阴性阴性RhRh血型由第一号染色体短臂上紧密连锁的三个位点决定,每个位点血型由第一号染色体短臂上紧密连锁的三个位点决定,每个位点血型由第一号染色体短臂上紧密连锁的三个位点决定,每个位点血型由第一号染色体短臂上紧密连锁的三个位点决定,每个位点上个有一对等位基因,分别为:上个有一对等位基因,分别为:上个有一对等位基因,分别为:上个有一对等位基因,分别为:C c C c 、、、、D d D d 、、、、 E e E e 不管不管不管不管Rh+Rh+或或或或Rh- Rh- ,在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均无相应抗体存在。
在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均无相应抗体存在在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均无相应抗体存在在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均无相应抗体存在产生抗体的两种情况:产生抗体的两种情况:产生抗体的两种情况:产生抗体的两种情况:1 1、、、、RhRh- -个体反复接受个体反复接受个体反复接受个体反复接受RhRh+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2 2、、、、RhRh- -母亲怀了母亲怀了母亲怀了母亲怀了RhRh+ +的胎儿的胎儿的胎儿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症的机制新生儿溶血症的机制新生儿溶血症的机制新生儿溶血症的机制四、植物的自交不亲和(自交不育)四、植物的自交不亲和(自交不育)四、植物的自交不亲和(自交不育)四、植物的自交不亲和(自交不育) 烟草中有烟草中有烟草中有烟草中有S S1 1、、、、S S2 2、、、、S S3 3 ------ S ------ S1515等一系列的等一系列的等一系列的等一系列的自交不亲和复等位基因自交不亲和复等位基因自交不亲和复等位基因自交不亲和复等位基因((((self-sterility allelesself-sterility alleles),彼此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具有),彼此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具有),彼此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具有),彼此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具有S S1 1基基基基因的单倍体花粉不能在有因的单倍体花粉不能在有因的单倍体花粉不能在有因的单倍体花粉不能在有S S1 1基因的二倍体植株的柱头上顺利萌发,基因的二倍体植株的柱头上顺利萌发,基因的二倍体植株的柱头上顺利萌发,基因的二倍体植株的柱头上顺利萌发,由于同类相抗,自交不育,保证了自花授粉。
由于同类相抗,自交不育,保证了自花授粉由于同类相抗,自交不育,保证了自花授粉由于同类相抗,自交不育,保证了自花授粉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或累积效应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或累积效应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或累积效应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或累积效应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一类是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实例一、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和累积效应一、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和累积效应一、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和累积效应一、非等位基因间的互补和累积效应1 1、互补作用、互补作用、互补作用、互补作用 ((((complement effortcomplement effort)))) 互补作用互补作用互补作用互补作用 ::::是指互补基因相互作用所表现的遗传现象。
是指互补基因相互作用所表现的遗传现象是指互补基因相互作用所表现的遗传现象是指互补基因相互作用所表现的遗传现象 互补基因:互补基因:互补基因:互补基因:是指不同对的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性状的基因是指不同对的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性状的基因是指不同对的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性状的基因是指不同对的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性状的基因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当:当:当:当 n n 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由它们共同决定某一性状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由它们共同决定某一性状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由它们共同决定某一性状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由它们共同决定某一性状的表现,其中任一基因发生突变,都会改变原来的性状而表现同的表现,其中任一基因发生突变,都会改变原来的性状而表现同的表现,其中任一基因发生突变,都会改变原来的性状而表现同的表现,其中任一基因发生突变,都会改变原来的性状而表现同一的表型效应一的表型效应一的表型效应一的表型效应遗传比例 9:7人的先天性聋哑遗传人的先天性聋哑遗传人的先天性聋哑遗传人的先天性聋哑遗传 聋和哑是两种性状,聋是聋和哑是两种性状,聋是聋和哑是两种性状,聋是聋和哑是两种性状,聋是先天的,哑是后天的。
先天的,哑是后天的先天的,哑是后天的先天的,哑是后天的 控制聋哑的基因有三对:控制聋哑的基因有三对:控制聋哑的基因有三对:控制聋哑的基因有三对:D dD d、、、、E e E e 、、、、C c C c ,有一对纯合的,有一对纯合的,有一对纯合的,有一对纯合的隐性聋哑基因隐性聋哑基因隐性聋哑基因隐性聋哑基因 dd dd 或或或或 ee ee 或或或或 cc cc 的的的的人都是先天性聋哑人都是先天性聋哑人都是先天性聋哑人都是先天性聋哑聋哑母聋哑母聋哑母聋哑母 x 聋哑父聋哑父聋哑父聋哑父ddEEddEE DDeeDDee正常子女正常子女正常子女正常子女DdEeDdEe2 2、累加作用(、累加作用(、累加作用(、累加作用(additive effortadditive effort)))) 累加作用:累加作用:累加作用:累加作用:当当当当 n n 个同效基因共同存在时,产生一种新的性状,个同效基因共同存在时,产生一种新的性状,个同效基因共同存在时,产生一种新的性状,个同效基因共同存在时,产生一种新的性状,而单独存在时,只发挥部分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累加作用而单独存在时,只发挥部分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累加作用而单独存在时,只发挥部分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累加作用而单独存在时,只发挥部分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累加作用。
同效基因:同效基因:同效基因:同效基因:是指影响某一性状发育的多对有相同效应的非等是指影响某一性状发育的多对有相同效应的非等是指影响某一性状发育的多对有相同效应的非等是指影响某一性状发育的多对有相同效应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比例 9:6:1猪毛色的遗传猪毛色的遗传猪毛色的遗传猪毛色的遗传3 3、重叠作用(、重叠作用(、重叠作用(、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ortduplicate effort)))) 重叠作用重叠作用重叠作用重叠作用::::单个同效显性基因的存在就能使性状得以完全表单个同效显性基因的存在就能使性状得以完全表单个同效显性基因的存在就能使性状得以完全表单个同效显性基因的存在就能使性状得以完全表现,这种作用称为重叠作用现,这种作用称为重叠作用现,这种作用称为重叠作用现,这种作用称为重叠作用遗传比例 15:1荠果的遗传荠果的遗传荠果的遗传荠果的遗传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类型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类型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类型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类型1 1、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抑制作用(inhibition effectinhibition effect)))) 抑制基因(抑制基因(抑制基因(抑制基因(suppression genesuppression gene):):):):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该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作用,该基因称为抑制基因作用,该基因称为抑制基因作用,该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由抑制基因引起的作用称为由抑制基因引起的作用称为由抑制基因引起的作用称为由抑制基因引起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遗传比例 13:3家蚕的遗传家蚕的遗传家蚕的遗传家蚕的遗传家蚕的茧有黄、白之分家蚕的茧有黄、白之分家蚕的茧有黄、白之分家蚕的茧有黄、白之分白茧:隐性白白茧:隐性白白茧:隐性白白茧:隐性白 iiyy iiyy 亚洲种亚洲种亚洲种亚洲种 显性白显性白显性白显性白 IIyy IIyy 欧洲种欧洲种欧洲种欧洲种纯合黄茧:纯合黄茧:纯合黄茧:纯合黄茧: iiYY iiYY隐性白隐性白隐性白隐性白 x x x x 黄茧黄茧黄茧黄茧iiyy iiYYiiyy iiYYiiyy iiYYiiyy iiYY黄茧黄茧黄茧黄茧iiYyiiYyiiYyiiYy显性白显性白显性白显性白 x x x x 黄茧黄茧黄茧黄茧IIyy iiYYIIyy iiYYIIyy iiYYIIyy iiYY白茧白茧白茧白茧IiYyIiYyIiYyIiYy13131313(白):(白):(白):(白):3 3 3 3(黄)(黄)(黄)(黄)9/16I_Y _ 3/16I_yy 1/16iiyy9/16I_Y _ 3/16I_yy 1/16iiyy9/16I_Y _ 3/16I_yy 1/16iiyy9/16I_Y _ 3/16I_yy 1/16iiyy 3/16iiY_3/16iiY_3/16iiY_3/16iiY_ I I I I基因本身并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的效应,但能抑制另一个基因本身并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的效应,但能抑制另一个基因本身并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的效应,但能抑制另一个基因本身并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的效应,但能抑制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作用非等位基因的作用非等位基因的作用非等位基因的作用报春花花色的遗传报春花花色的遗传报春花花色的遗传报春花花色的遗传2 2、上位作用(、上位作用(、上位作用(、上位作用(epistasisepistasis))))上位作用:上位作用:上位作用:上位作用:是指一对基因的作用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是指一对基因的作用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是指一对基因的作用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是指一对基因的作用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另另另另 一对基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现象。
一对基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现象一对基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现象一对基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现象上位基因:上位基因:上位基因:上位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下位基因:下位基因:下位基因:下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被抑制的基因被抑制的基因被抑制的基因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显性基因起抑制作用显性基因起抑制作用显性基因起抑制作用显性基因起抑制作用遗传比遗传比遗传比遗传比 12 12::::3 3::::1 1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基因起抑制作用隐性基因起抑制作用隐性基因起抑制作用隐性基因起抑制作用遗传比遗传比遗传比遗传比 9 9::::3 3::::4 4((((1 1 1 1)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dominant epistasisdominant epistasisdominant epistasisdominant epistasis))))例如: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例如: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例如: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例如: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黑颖和非黑颖的分离比为黑颖和非黑颖的分离比为黑颖和非黑颖的分离比为黑颖和非黑颖的分离比为 3 3 3 3::::1 1 1 1在非黑颖内部,黄颖和白颖的分在非黑颖内部,黄颖和白颖的分在非黑颖内部,黄颖和白颖的分在非黑颖内部,黄颖和白颖的分离比为离比为离比为离比为3 3 3 3::::1 1 1 1这说明是两对基因的遗传这说明是两对基因的遗传这说明是两对基因的遗传这说明是两对基因的遗传假定假定假定假定基因基因基因基因B B、、、、b b控制黑颖和非黑颖控制黑颖和非黑颖控制黑颖和非黑颖控制黑颖和非黑颖基因基因基因基因Y Y、、、、y y 控制黄颖和白颖控制黄颖和白颖控制黄颖和白颖控制黄颖和白颖其中显性黑颖基因其中显性黑颖基因其中显性黑颖基因其中显性黑颖基因 B B 对显性黄颖对显性黄颖对显性黄颖对显性黄颖基因基因基因基因Y Y有上位作用。
有上位作用有上位作用有上位作用 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机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机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机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机制 基因基因基因基因B B B B控制黑色素的形成,而黑色素的颜色很深,故只要控制黑色素的形成,而黑色素的颜色很深,故只要控制黑色素的形成,而黑色素的颜色很深,故只要控制黑色素的形成,而黑色素的颜色很深,故只要B B B B基基基基因存在,因存在,因存在,因存在,Y Y Y Y基因所控制的黄色素就无法区分,只有在无黑色素的条基因所控制的黄色素就无法区分,只有在无黑色素的条基因所控制的黄色素就无法区分,只有在无黑色素的条基因所控制的黄色素就无法区分,只有在无黑色素的条件下,才可看见是否有黄色素件下,才可看见是否有黄色素件下,才可看见是否有黄色素件下,才可看见是否有黄色素南瓜皮色的显性上位效应南瓜皮色的显性上位效应南瓜皮色的显性上位效应南瓜皮色的显性上位效应((((2 2 2 2)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recessive epistasisrecessive epistasisrecessive epistasisrecessive epistasis)))) 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是指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是指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是指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是指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
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一对基因起上位作用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灰兔 x 白兔灰兔灰兔 黑兔 白兔 9 : 3 : 4有色:白色有色:白色有色:白色有色:白色 = = ((((9 9::::3 3):):):):4 4 = 12 = 12::::4 4 = 3 = 3::::1 1由基因由基因由基因由基因C C、、、、c c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有色(灰色、黑色)由基因有色(灰色、黑色)由基因有色(灰色、黑色)由基因有色(灰色、黑色)由基因GG、、、、g g控制控制控制控制cc cc 对对对对 G G 和和和和 g g 起隐性上位作用起隐性上位作用起隐性上位作用起隐性上位作用兔毛色的遗传兔毛色的遗传兔毛色的遗传兔毛色的遗传基因基因基因基因GG决定毛色的分布决定毛色的分布决定毛色的分布决定毛色的分布Tyr黑色素黑色素黑色素黑色素基因基因基因基因C C灰兔灰兔灰兔灰兔CCGG x CCGG x 白兔白兔白兔白兔ccggccgg灰兔灰兔灰兔灰兔CcGgCcGg9/169/169/169/16灰兔灰兔灰兔灰兔C_G_ 3/16C_G_ 3/16C_G_ 3/16C_G_ 3/16黑兔黑兔黑兔黑兔C_gg 4/16C_gg 4/16C_gg 4/16C_gg 4/16白兔白兔白兔白兔(ccG_ (ccG_ (ccG_ (ccG_ 、、、、ccgg)ccgg)ccgg)ccgg) 9 9 9 9 :::: 3 3 3 3 :::: 4 4 4 4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红色粒红色粒红色粒红色粒 x x 白色粒白色粒白色粒白色粒CCprpr ccPrPrCCprpr ccPrPr紫色紫色紫色紫色CcPrprCcPrpr9/169/16紫色紫色紫色紫色 3/16 3/16红色红色红色红色 4/16 4/16白色白色白色白色C_Pr_ C_prpr ( ccPr_ ccprpr)C_Pr_ C_prpr ( ccPr_ ccprpr)cccc对对对对PrPr、、、、pr pr 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色色色色泽泽泽泽C C 有色有色有色有色cc cc 白色白色白色白色Pr Pr 紫色紫色紫色紫色pr pr 红色红色红色红色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区别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区别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区别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区别 上位作用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发生在同上位作用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发生在同上位作用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发生在同上位作用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发生在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
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上位基因与抑制基因的异同上位基因与抑制基因的异同上位基因与抑制基因的异同上位基因与抑制基因的异同 相同点:相同点:相同点:相同点: 两者的作用均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都对另一两者的作用均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都对另一两者的作用均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都对另一两者的作用均发生在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都对另一对基因表现抑制作用对基因表现抑制作用对基因表现抑制作用对基因表现抑制作用 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上位基因本身有它自己独立的效应,而抑制基因本身上位基因本身有它自己独立的效应,而抑制基因本身上位基因本身有它自己独立的效应,而抑制基因本身上位基因本身有它自己独立的效应,而抑制基因本身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效应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效应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效应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效应基因互作各种类型的比例基因互作各种类型的比例基因互作各种类型的比例基因互作各种类型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