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跨学科的音乐教育理念:身体地图观在初阶儿童钢琴之教学与实践.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5579454
  • 上传时间:2022-06-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9.26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跨学科的音乐教育理念“身体地图”观在初阶儿童钢琴之教学与实践    陈光群摘 要: 由于对演奏姿势的运作概念认知匮乏,儿童在初阶钢琴学习中长期的错误惯性演奏动作,容易对自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文章以“身体地图”观关注了头颅颈椎、桡骨尺骨、指关节三个儿童初阶钢琴演奏中重要身体部位与演奏中的呼吸法,探讨演奏者在前述四个方面的普遍错误习惯,并结合肌电图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实验,找出自然的演奏动作,并将自然的演奏观念导入日常钢琴练习中,帮助儿童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Key:身体地图;钢琴演奏;演奏伤害;钢琴教学:J62 :A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科研基金“跨时代的演奏教学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120/ZK1015)钢琴演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也是一种精密运动在竞争激烈的演奏环境中,为了追求精湛的技艺而忽略身体发出的警讯,最终导致永久性伤害而无法回到舞台的例子不计其数绚烂舞台的背后是潜在的无限风险2003年一项针对澳大利亚珀斯市(Perth)730名音乐学校7-17岁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演奏伤害的研究,病史数据统计中显示,少儿阶段如果出现演奏上的不适 (酸、麻、痛、刺、灼),在成年后脊椎问题会大大增加。

      此外,研究发现,儿童患有身体部位的演奏型伤害(Playing-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会随着年龄逐渐严重,造成其它部位的并发症[1]135-136“身体地图”(Body mapping)是结合肢体表演和医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目前全美已有21所院校开设相关课程身体地图”从医学视角探索人体的动作,并运用解剖学透视人体弹奏钢琴时的大小动作和姿势,找到符合人体自然的演奏动作,同时达到弹奏出优美音色的目的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运用笔者原创谱曲教材将“身体地图”观导入儿童钢琴初阶演奏中,针对如何避免儿童演奏型伤害,进行训练和说明第二部分将第一部分结合肌电波科学实验,将其姿势对比常见错误演奏姿势,说明肌肉收缩变化对演奏姿势和技巧的影响一、“身体地图”观与儿童初阶正确演奏姿势的培养钢琴对于年幼的孩子可算一个庞然大物,相较成年人,他们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量来控制它,因此错误的演奏姿势和技巧很快就养成习惯,而教师需要认识医学中人体的动作和肢体结构正确的姿势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演奏20世纪初,钢琴演奏法不仅局限于技巧理论,更深入至身体与钢琴机械反应运作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论述包括马特(Tobias Matthay 1858-1945 ) 的《弹奏钢琴的第一原则(1905)》、欧尔曼(Otto Ortmann 1889-1979)的《生理机制中的钢琴演奏法(1929)》。

      [2]4康纳博(William Conable)《每位音樂家都需要了解身体(1997)》中的“身体地图”观,更将表演动作以解剖医学观点, 以最自然的施力法协调演奏姿势,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色一)初阶儿童钢琴演奏中的三个重要部位针对初阶儿童钢琴演奏,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学生开启“肌肉运动知觉”(kinesthesia)(1),注意下列三个身体部位:1.头颅、颈椎头颅是身体之首,头颅位于正确的位置能让演奏者的站姿与坐姿保持自然放松的平衡感,“身体地图”要求演奏者认识寰枕关节(演奏者可张开嘴,将手指指向嘴巴后方,该部位即是寰枕关节的位置)此关节负责头颅上下(点头)和环轴动作,藉由打开肌肉运动知觉来感受这个部位的位置,能让头颅与脊椎保持平衡(图1)颈椎是钢琴学生最容易引发演奏型伤害的身体部位,据统计,每天超过两个小时以上不间断练习,将大大提升了颈椎受伤害的可能性,而青少年罹患脊椎演奏型伤害的机率比成人与儿童高6%[3]704,因此在初阶钢琴教学中,需要从头颅和颈椎的姿势入手开始培养正确的坐姿颈椎与头颅的关系就像是一根插在扫帚上的南瓜(头颅重量约10斤左右),颈部的肌肉时刻支撑着沉重的头颅,因颈部长期处于拉紧状态,经常过于紧绷而通常不易被察觉。

      寰枕关节是联结头颅与颈椎之间的关节,演奏者需时刻提醒自己寰枕关节的部位,打开肌肉运动知觉感受颈部和寰枕关节的平衡感,就可以使头和颈摆放在最自然的位置除此之外,下颚也能帮助头颅稳定、放松,当头颅摆在中心点,下颚和颈部就自然放松,灵活开合;但如果演奏者将颈部与头颅位置处理不正确,下颚咬紧,就会造成上半身僵硬,影响肢体活动2.桡骨、尺骨初阶钢琴教学中,需要注意前臂的稳定性,才能在速度技巧上稳定发展身体地图”理念中,将前臂骨——桡骨与尺骨的功能与翻转、琶音、八度、跨越和快速跑动等钢琴技巧相对应当手掌朝下时,桡骨跨越尺骨,形成交叉状(图2A);手掌翻转朝上时,桡骨与尺骨则成为平行(图2B)因为尺骨始终稳定,所以半音、音阶等技巧可视尺骨为轴心,将尺骨与无名指对齐,进行手指快速跑动的动作桡骨与尺骨有着相反的技巧功能性,因为桡骨在手掌反转时跟着移动位置,所以在八度、分解和弦或跨度跳跃等转动技巧上,桡骨可协助大拇指及手腕灵活的翻转2)[4]演奏者的基本手型需视尺骨为中心,保持无名指与尺骨对齐,维持基本动作的稳定感(图3)此外,当无名指与尺骨对齐时,手肘也会顺着朝外,这样的姿势能让演奏者弹奏时手臂拥有足够空间活动。

      身体地图”强调钢琴演奏时上半身保持开阔,以及手臂活动自如,因此演奏者不可将双臂贴近腰部[5]47谱例2中的练习2-1的延音作用是稳定尺骨,大拇指的作用是在找到每组的尺骨稳定性;练习2-2加强难度,将大拇指来回速度加快,并需时刻感受尺骨的重心,即使大拇指移动快速,也能保持整体手型的稳定(谱例1)说明:1.大拇指预备摆在每一组第一个音的下方音2.时刻提醒手型尺骨和无名指形成一条线,手腕和前臂保持平衡;此练习是训练尺骨的坚硬和稳定度3.练习2-1:弹奏延音时,大拇指预先移动,准备下一组,不可间断4.练习2-2:大拇指需要摆在每一组第一个音的下方音,当大拇指弹完后,立刻回到下方原位此练习是训练大拇指顺着尺骨快速来回,第三指是负责尺骨稳定,当大拇指快速左右移动时,尺骨仍保持稳定,与无名指对齐3.指关节中国钢琴初阶教学中普遍强调指尖强健,要求学生刻意将指尖关节卷曲来解决折指问题,许多学生因为这个惯性技巧,导致音色缺乏共鸣和圆润度,同时也增加手指跑动的压力关于手指技巧,“身体地图”观强调如握拳动作的发力点,要求钢琴演奏者打开肌肉运动知觉来感应关节位置,将施力点放在掌指关节与掌骨连接处(图5),即可稳定肌肉。

      掌指关节的活动力强,它能够自然带动其它手指关节以及手掌肌肉,不需要过多的力量,音色就能自然动听(图6)身体地图”不建议演奏者将施力点放在远节指骨,因为远指关节距离手掌和手腕最远,单独一个指节的活动容易让其它指节僵硬,最后导致手部肌群疼痛3)[6]掌指关节技巧训练之前需要导师先对所有手指关节位置进行介绍,可透过触摸感受,并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关节点施力下键,聆听音色变化(谱例2)说明:1.朝上箭头代表手指往上弹2.运用掌骨关节时,注意放松其它关节;大拇指是重要的支撑点,找到掌骨关节施力点下键后站稳,注意不可折指3.练习2-1:大拇指下键后,同时将其它四指提起,稍微弯曲,从掌骨关节施力,下键后注意四个音和声的平均度4.练习2-2:大拇指站稳后,从第二个小节开始同时将其它四指提起,增加下键的稳定感,注意短音八分音符让手指轻快弹起后再落下上述的基础练习均可按照学生程度调整难易,注意开始练习的速度要保持稳定缓慢,并可配合不同曲目练习建议教师每周按照上述的“身体地图”观自制练习曲目,让学生每天按照进度练习并录制进度二)初阶儿童鋼琴演奏中的呼吸法表演呼吸法是辅助钢琴动作放松的利器根据2010年的一项针对59名10-12岁音乐专业学生的“放松呼吸练习法”(4)实验中发现,相较于考前两个月、一个月、甚至考前5分钟,考试前30分钟的演奏焦虑值最高。

      实验结果指出,演奏者在考试运用呼吸练习法后,演奏焦虑值会明显降低,经由这项实验证明,正确的放松呼吸法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缓解紧张[7]84美国医学协会的“网络医生网站(WebMD)”提供了深呼吸法、专注呼吸法、平均呼吸法、渐进肌肉放松法和狮子呼吸法5种释压呼吸法[8]耐力对钢琴演奏者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庞大的乐器让演奏者耗尽大量体力,演奏者屏息凝气聚精会神演出后筋疲力尽钢琴家希夫(András Schiff 1953-)表示,呼吸对钢琴家和对声乐家一样重要,正确的呼吸法除了可解决演奏上背部或手腕疼痛的症状,也使演奏肢体动作更柔软、放松 (呼气使脊椎展开,吸气使脊椎收缩)[9]“身体地图”不建议演奏者躯干僵直、大口吸气扩张胸腔以及吐气收缩腹部,这样的动作不但限制空气的流动力,也限制肢体动作的自然幅度身体地图”观认为呼吸应该是自然、轻松的,当任何一个身体部位阻碍了空气流动,就会发出气声和造成肌肉紧绷教师可协助学生在一首作品中以乐句、节拍或速度来划分呼吸,并加强练习,注意呼吸需要保持自如、平稳,绝不可屏气(谱例3)身体地图”观不仅是结合医学的一门表演学科,也是一种以科学角度,整合知识和实践的实用性学习法。

      以下介绍科学肌电仪器,引入“身体地图”的颈椎、前臂、手指和呼吸的实验二、科学演奏实验–“身体地图”之钢琴姿势探究演奏中如何正确运用头颅颈椎、桡骨尺骨、指关节以及呼吸是儿童初阶钢琴演奏学习的重要环节笔者2019年在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表演科学实验中心(Performance Science Centre Lab)(5),以“身体地图”理念将前述几个身体部位的正确与普遍错误演奏姿势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行钢琴肌电实验的设备包括:数码电子钢琴、肌电图仪器(electromyography)(6)以及生物回馈器(biofeedback)(7)实验仪器由笔者单独操作在本文中,笔者将头颅颈椎、桡骨尺骨、指关节几个部位以及呼吸的正确及错误的演奏姿势,通过反复实验后与肌电图进行比对,将结果与说明列于表一及表二实验证明“身体地图”理念对改进钢琴演奏姿势提供了积极而正确的方向,不论是从教学还是从自我检视的角度来看,都具方便性和实用性教师可模拟对比实验找出自身和学生在演奏中的问题,并且利用“身体地图”矫正;除了演奏动作的变化外,也需注意仔细聆听音色变化据中国音乐家协会2018年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学习钢琴的儿童已超过3000万人,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中国琴童人数占了全球学琴孩子人数的60-80%。

      [10]中国音乐培训教育在2020年的投资金额高达4899亿,在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早教和K12教育[11]如此蓬勃的产业环境下,琴童的学习渠道不仅选择较多,面临的考验也更大可惜中国多数儿童的学琴动机都存在短期目的性,如为了考级或考学加分,这种学习心态间接导致了错误的学习方式:为了考试或表演,短时间内大量地练琴而演奏型伤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突然在短时间内增加大量练琴时间,错误的时间分配加上错误的练习方式所造成的肌肉神经型演奏伤害的例子比比皆是初学龄的儿童不善于表达身体上的不适,通常等到就医时,状况已经非常严重本文希望借由“身体地图”观来传递钢琴演奏过程中肌肉与骨骼常态运作的知识,其目的不仅是加强演奏者对于身体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传授正确演奏技巧的方法,希望能通过正确观念以及肌肉运动知觉调整演奏姿势和技巧, 达到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让演奏效率更佳的目的每一个演奏者所拥有的时间相同,因此运用时间的方法决定了最终的演奏成果,如何有效地分配演奏/练习、休息/恢复、睡眠的时间,是每个演奏者的重要功课,建立防御机制,能有效避免过度使用症带来的不便和困扰注释:(1)人类的五个感官(看、听、触、尝、闻)是人类智慧启蒙的基本工具,第六感官能通过直觉上洞察力得到大脑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