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垂直度误差PPT课件.ppt
10页☞☞ 授课内容授课内容检测垂直度误差检测垂直度误差(1)垂直度公差;(2)垂直度公差的检测 ☞☞ 知识点知识点 垂直度公差 垂直度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1)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①识读面对面垂直度公差标注 图示a零件左侧面对基准面A(下表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20mm ②解释面对面垂直度公差带的含义 被测实际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20mm,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 此时被测要素为平面,基准要素也为平面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a)b)垂直度公差(2)面对线垂直度公差 ①识读面对线垂直度公差标注 图示a左端面对φd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 mm ②解释面对线垂直度公差带的含义 被测实际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垂直于基准轴线A(φd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 此时被测要素为平面,基准要素为直线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垂直度公差 (3)线对面垂直度公差 此时被测要素为直线,基准要素为平面。
①识读线对面垂直度公差标注 图示φd的轴线相对于基准面A(底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1 mm ②解释线对面垂直度公差带的含义 被测实际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垂直于基准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垂直度公差(4)线对线垂直度公差 此时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均为直线 ①识读线对线垂直度公差标注 图示被测孔轴线对基准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②解释线对线公差带的含义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且垂直于基准线A(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此时被测要素和基准均为直线,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1)面对面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①准备的检具 平板、精密直角尺、塞尺 ②检测步骤 如图所示 步骤1:将被测零件放置在乎板上,用平板模拟基准,将精密直角尺的短边置于平板上,长边靠在被测零件侧面上,此时长边即为理想要素 步骤2:用塞尺测量精密直角尺长边与被测侧面之间的最大间隙f,测得值即为该位置的垂直度误差 步骤3:移动精密直角尺,在不同位置重复上述测量,取最大误差值fmax为该被测面的垂直度误差。
③评定检测结果 如果测得的fmax≤0.20mm,该零件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如果fmax>0.20mm,该零件的垂直度超差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2)面对线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①准备的检具 平板、导向块、固定支撑、带指示表的支架 ②检测步骤 如图所示 步骤1:将被测零件放置在导向块内,基准轴线由导向块模拟 步骤2:测量整个被测表面,并记录读数 步骤3:取指示表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该零件的垂直度误差f,即: f=Mmax—Mmin ③评定检测结果 如果指示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f≤0.05 mm,该零件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如果,f>0.05mm,该零件的垂直度超差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3)线对面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①准备的检具 转台、直角座、带指示表的测量架 ②检测步骤 步骤1:将被测零件放置在转台上,并使被测轮廓要素的轴线与转台对中(通常在被测轮廓要素的较低位置对中) 步骤2:按需要,测量若干个轴向截面轮廓要素上的最大读数Mmax与最小读数Mmin 步骤3:按下式计算出垂直度误差f: f=(Mmax—Mmin)/2③评定检测结果 如果指示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f≤0.1 mm,该零件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如果f>0.1mm,该零件的垂直度超差。
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4)线对线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①准备的检具 平板、精密直角尺、心轴、可调支撑、带指示表的支架 ②检测步骤 如图所示 步骤1:基准轴线和被测轴线由心轴1,7模拟应选用可胀式(或与孔成无间隙配合的)心轴调整基准心轴7,使其与平板5垂直 步骤2:在测量距离为L2的两个位置上测得的读数分别为Ml和M2 步骤3:根据下式计算出垂直度误差f: f=|M1-M2|L1/L2 ③评定检测结果 如果计算出的 f≤0.03mm,该零件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如果f>0.Q3nvn,该零件的垂直度超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