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二:最小变化法.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8296269
  • 上传时间:2023-09-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二 最小变化法测定闪光融合频率1 实验背景知识最小变化法是费希纳提出测量感受性的三种方法之一,感受性包括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与感受性对应的感觉阈限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得到的,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一般用RL表示如音高的绝对阈限是指我们刚刚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HZ)声音响度的绝对阈限是指在特定频率下刚刚能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度值(DB),等等差别感受阈限是指我们刚刚能够感受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一般用DL表示如音高差别阈限是指对声音频率变化的最小差别的知觉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通常要经过预实验进行测定),如果刺激强度的差异过小,会无益地增加刺激呈现的次数,如果刺激强度的差异过大,会使结果的误差增大,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一般呈现刺激的方法有两种,一般按照刺激由强到弱的顺序呈现,叫渐减法;一种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呈现,叫渐增法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受性时,有可能产生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所谓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是指在通过渐增法或渐减法进行实验时,被试对刺激变化方向的习惯性反映或期望可能会导致阈限偏高或偏低的现象,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当↑和↓各用两次时,按↑↓↓↑或↓↑↑↓的顺序呈现刺激,当↑和↓各用四次时,按照↑↓↓↑↓↑↑↓或↓↑↑↓↑↓↓↑的顺序呈现刺激.为了检验实验是否存在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可以分别求出渐增和渐减刺激系列的阈限值,并对两个阈限值进行检验,如果渐增系列的阈限值显著高于渐减系列的阈限值,则说明存在有习惯误差;相反则说明存在有期望误差,此外由于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结果可能受到疲劳和练习效应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渐增和渐减的次数相等,且它们在整个刺激系列中在前和在后的机会也相等.疲劳和练习可以在实验后进行检验.具体方法是,分别求出前一半实验次数和后一半实验次数的阈限值,如果前一半的阈限值显著高于后一半的阈限值,就说明实验有练习效应,如果前一半的阈限值显著低于后一半的阈限值,就说明实验存在疲劳效应.本实验是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闪光融合频率.我们知道通常较低频率的闪光会使我们产生忽明忽暗的感觉,这种光叫闪烁,当闪光的频率不断提高,达到一定频率时,我们肉眼感知到的闪烁就会消失,最后变成一个稳定的光,这种光叫融合,当人们感到光不再闪烁时的最小频率称为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简称cff). cff闪光的颜色和背景光的颜色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年龄,练习,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疲劳等因素也影响CFF的高低.我们曾经对性别和颜色对闪光融合频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大学生被试.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性别被试的闪光融合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红光和黄光的闪光融合频率存在显著的差异,红光为28.6HZ,黄光为34.8HZF(1,31)=95.22,P<.001,红光的闪光融合频率显著高于黄光(1999)2 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2.1实验目的2.1.1通过测定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频率,学习如何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2.1.2考察不同颜色色光的闪光融合频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1.3考察不同色光闪光融合频率的性别差异.2.2实验方法2.1被试.全班同学,4个人一组,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无色觉障碍.2.2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

      2.3.1实验仪器:闪光融合频率仪,可呈现红,绿,黄三种色光.2.3.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色光.2.3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本实验采用两因素2×2实验设计,两个因素分别为性别(分男女两个水平)和闪光颜色(包括红.黄两个基本点水平).实验顺序如下:第一, 安装的调试好闪光融合频率仪.第二, 第二,预备实验.选择一种颜色的色光,按照↑↓↓↑↓↑↑↓的刺激系列对被试测定8次,确定被试大致的闪光融合频率范围,以便确定渐增和渐减系列的起始点,并通过预备实验,联系和掌握闪与不闪的标准.指导语如下:“请你注意看闪光灯,当闪光等闪动时你就报告‘闪’,当你感觉到闪光灯不闪时,就报告‘不闪’,请你在判断过程中,报告‘闪’与‘不闪’的前后标准要一致第三,绘制刺激呈现系列表和结果记录表主试记录时,如果被试报告“闪”,记录“-”:如果被试报告不闪,记录“=” 刺激呈现系列与结果记录表闪光 刺激呈现系列频率↑↓↓↑↓↑↑↓↓↑↑↓↑↓↓↑ ↓↑↑↓↑↓↓↑↑↓↓↑↓↑↑↓403938::20转折点第四,实验在正式实验前,给被试如下知道语:“下面开始正式实验,请你注意看闪光灯,当闪光灯闪动时你就报告‘闪’,当你感受到闪光灯不闪时,就报告‘不闪’,请你在判断过程中,报告‘闪’与‘不闪’的前后标准要一致,下面准备开始实验。

      刺激呈现方式采用最小变化法,按照渐增和渐减系列呈现,呈现顺序为↑↓↓↑或↓↑↑↓,每种色光,每个被试做16次渐增,16次渐,每次变化一个单位(1HZ),刺激过程见上表,并在表上按照上述的记录方法记录实验结果每个被试每种颜色做完32次后,换另一组被试按照上述程序进行实验2.4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4.1实验在微光下进行,实验前要求被试在实验环境中暗适应5-10分钟2.4.2 每测量8次渐增和渐减系列后,关机休息2分钟2.4.3主试每次调节呈现刺激的初始频率时,被试可以闲目休息,当主试报告开始时,被试再注视闪光灯2.4.4在实验过程中,不要让被试知道结果,主试也不能给被试任何暗示(如反馈结果“对”或“错”等),当被试的标准判断不一致时,主试可以适当提醒被试:“前后的判断标准要一致 3.结果分析与讨论3.1统计个人的闪光融合频率CFF及渐增、渐减系列的CFF,并估计095和099的置信区间3.2检查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是否显著3.3检查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是否显著3.4 统计全班同学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频率,并给出不同色光与CFF关系的曲线图(用全班同学平均值)3.5分析性别和颜色两个因素对CFF的影响(做2×2的方差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4.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思考题1、 本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各是什么?对控制变量是如何控制的?2、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和现象利用了闪光融合频率的原理?举例说明?3、 归纳最小变化的特点,并用最小变化法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某一方面的感觉绝对阈限 极限法——闪光融合实验记录闪光 刺激呈现系列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转折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