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壤稻田实行不同轮作施肥制度的增产培肥效果.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6467160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58.4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酸氢铵后, 后期氮肥过多, 从而秕谷率增加3 小 结3. 1 长效碳酸氢铵在 水稻上的增产率在 7. 35% ~17. 45% 之间, 说明长效碳酸氢铵具 有增产作用, 值得推广 但在不同的土壤条件 下, 其增产效果有一定的差异, 高肥区的增产 效果优于低肥区, 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保肥性越好的越能发挥长效碳酸氢铵的 增产效果 3. 2 长效碳酸氢铵在晚稻上的增产效果高于 早稻, 说明在气温高时, 普通碳酸氢铵易挥 发, 长效碳酸氢铵的保肥性更能得到发挥 3. 3 长效碳酸氢铵能增加有效穗和成穗率, 对每穗总粒、 实粒数的影响不明显, 但秕谷率 增加收稿日期 1996-12-10* 本项试验在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李实烨研究员、 王家玉副研究员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进行, 特此致谢红壤稻田实行不同轮作施肥 制度的增产培肥效果*吴槐泓 张连佳 潘金林 张杭英 董勤红 ( 浙江省十里丰农场农科所 324019)提 要 在红壤稻田连续10年定位试验结果, 当肥料施用量相同条件下, 单位面积产量三熟 制高于两年五熟制, 好于二熟制 在多熟制中, 冬季实行麦—油轮作或小麦连作对土壤养分的提高 和物理性质的改善一般优于麦—肥轮作, 但养分的产投效果则以麦—肥轮作最高, 小麦连作较低。

      三熟制中增加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增产效果不如仅施化肥的显著, 且产投效果也相应下降, 而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的提高和物理性质的改善则随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快 关键词 红壤稻田 轮作 施肥 培肥合理的轮作和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 量, 改善产品品质, 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为 此, 我们在红壤性稻田设立轮作与施肥的定 位试验, 探讨红壤稻田的适宜轮作制度, 粮油 生产潜力, 肥料效应, 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 响, 为培肥红壤稻田, 发挥土壤潜在肥力, 建 立高产、 优质、 低耗的红壤农田良性生态系统 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 ? 麦-稻中厩肥; ? 麦- 稻-稻高厩肥; ? 麦-稻-稻中厩肥; ?麦、 油-稻 -稻中厩肥; ? 麦、 肥-稻-稻中厩肥; ?麦-稻-稻低厩肥; ? 麦-稻-稻全化肥; ? 麦-稻-稻不 施肥 高厩肥区每公顷年施猪厩肥6. 75× 104kg, 中厩肥区4. 5×104kg, 低厩肥3. 375× 104kg 除不施肥区外, 各处理每公顷年均施 过磷酸钙1125kg, 氯化钾450kg 有机肥区每 公顷年均施 N 素310. 5kg, 全化肥区405kg。

      小区面积200m2, 采用大区对比, 不设重复试验田为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黄筋泥田, 开 试时已由旱地平整为水田10年 土壤和植株 分析按常规分析法进行2 试验结果2. 1 轮作施肥的增产效应 10年产量结果表明, 在施肥量相同的4种 不同轮作制中, 三熟制年产量最高, 平均每公 顷13435. 5kg, 比两年五熟制增产4. 02% ~ 14. 70% , 比二熟制增产25. 89% ; 而两年五熟·175·1997年第4期制中的冬季实行小麦与油菜轮作比小麦与绿 肥轮作的产量高10. 27% 可见, 增加熟制是 红壤稻田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产量 的稳定性来看, 处理?最好, 处理? 最差, 处 理? 和? 居中, 且很接近 在同样三熟制下不 同的用肥角度分析, 猪厩肥年用量从不施用 的每公顷产量12727. 5kg, 到施用低量、 中量 和 高 量 后, 分 别 提 高 4. 15% 、 1. 36% 和 4. 29% , 增幅较低, 这与配施氮素化肥而掩盖增产效果有关 施用全化肥的比不施肥的增 产52. 53% , 效果非常显著, 但产量的稳定性 不如配施猪厩肥的好 从各熟产量结果( 表1) 看出: 当施肥量相 同, 而实行不同轮作时, 春粮产量以处理? 最 高, 处理? 和? 居次, 处理?最低; 早稻各轮 作处理差异很小; 晚稻则处理? 最高, 处理? 和?居次, 处理? 最低。

      从表1看出, 同在三熟 制条件下, 而肥类不同时, 春粮产量均为施厩表1 施肥对各熟作物的增产效果处理号全年产量( kg / hm2)春粮( kg/ hm2)早稻( kg / hm2)晚稻( kg/ hm2)产量增产( % )产量增产( % )产量增产( % )产量增产( % )110672. 527. 903099. 0225. 87--7573. 5106. 17213874. 065. 673186. 0235. 025019. 934. 865619. 052. 96313435. 561. 013031. 5218. 774947. 032. 935457. 048. 55412916. 554. 792496. 0162. 464957. 533. 215463. 048. 71511713. 540. 373258. 0242. 594903. 531. 765182. 541. 08613255. 558. 853012. 0216. 724837. 529. 995406. 047. 16712727. 552. 532524. 5165. 464969. 533. 535233. 542. 4788344. 5- 951. 0-3721. 5-3673. 5-肥区大于施化肥区, 中、 低厩肥区产量相差甚 小, 高厩肥产量较高; 早稻产量各施肥处理间 都很接近; 晚稻产量趋势与春粮相同。

      从施肥 对各熟作物的增产和增产率来看, 都以春粮 最 大, 每公 顷 分 别为 1454kg ~ 2307kg 和 162. 46%~242. 59% ; 晚稻次之( 除单季稻 外) , 为 1509kg ~ 1945. 5kg 和 41. 08%~ 52. 96% ; 早稻最低, 为1116kg ~1297. 5kg 和 29. 99% ~34. 86% 以上结果说明, 在本地区 气候和土壤条件下, 早稻要靠培肥地力而获 得高产, 施肥的增产潜力较小; 晚稻依赖于施 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早稻, 故应适当增施肥料, 以提高产量; 冬作则主要靠施肥而获得产量 因此, 种植冬作必须加大施肥量, 特别是增加 有机肥的投入量 2. 2 轮作施肥与养分产投效果的关系 10年养分收支总量统计结果( 表2) 看出, 在施肥量相等的4种不同轮作制中, 氮和磷的 产出量以处理?和? 最高, 处理? 最低; 钾则 以处理? 最高, 处理?次之, 处理? 最低; 氮、磷、 钾三要素的产投率均为处理? > 处理? > 处理? > 处理? 表明冬季轮种绿肥、 油菜 对养分的利用优于大小麦连作, 长期实行麦- 稻二熟连作对养分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表2还 表明, 在同样三熟制条件下, 氮、 磷、 钾的产出 量均为处理? > 处理? > 处理?> 处理? , 与三要素的施入量大小顺序相一致, 但其产 投率则都随各元素肥料施入量的增加而下 降 2. 3 肥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连续10年土壤监测结果( 图1) 表明, 土壤 有机质含量, 不施有机肥的对照区有平缓下 降现象; 处理? 呈微幅上升趋势, 主要与缺少 有机肥的投入, 仅靠根茬不等量还田有关, 处 理?呈稳定上升状态, 且升幅明显大于处理 ? ; 处理? 的升幅最大, 主要受有机肥施入量 大小所影响 相关统计结果显示, 土壤有机质 的增加量与有机肥的施入量之间呈极显著正 相关, 相关系数 r= 0. 9662* * 在相同施肥量 条件下, 实行不同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也·176·表2 年均养分产投效果比较处理号总投入(kg/hm2)总产出(kg/hm2)产投率( % )NP2O5K2ONP2O5K2ONP2O5K2O1434. 70265. 80427. 35200. 3582. 35241. 8046. 1430. 9856. 582629. 40392. 70624. 90297. 90120. 90378. 0047. 3330. 7960. 493525. 15316. 20505. 95280. 20115. 95343. 3553. 3636. 6767. 864525. 00316. 20505. 95285. 75127. 50340. 6554. 4340. 3267. 335446. 25272. 10431. 25286. 50118. 05327. 4564. 2043. 3875. 936471. 30277. 95446. 25271. 65111. 30322. 6557. 6440. 0472. 307430. 80164. 25340. 50248. 70110. 10288. 6057. 7367. 0384. 76图1 肥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有一定影响, 以处理? 和?有机质含量较高, 处理? 较低。

      其原因除了与冬作3种作物根茬 落叶还田量大小有关外, 还与根茬腐殖化系 数: 小麦> 油菜> 紫云英有直接关系2. 4 轮作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试验前后土壤养分测定对比结果( 表3) 表明, 在相同三熟制条件下, 对照区不施肥 料, 除了全氮平衡之外, 其它养分都出现亏 损; 处理? 投肥量较低的全化肥区, 全量和速 效养分含量的增加率一般也处于最低水平; 处理?、 ? 和? 都随着有机肥用量的不断增 加而全氮、 全磷和速效磷、 钾相应明显提高 相关统计结果看出, 有机肥料施用量与土壤 全氮和全磷的增加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 系数分别为0. 963* *和0. 970* * 而且, 土壤 全氮、 全磷的增加量还与氮素和磷素的总施 入量有密切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906*和 0. 942* 以上可见, 施用有机肥料具有明显 的保肥效果 统计结果还表明, 磷肥和钾肥施 入总量与土壤速效磷和钾的增加量也有密切 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0* *和0. 925*表3 轮作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处理号全 N( g/ kg)全 P2O5( g/ kg)速效磷 P( mg/ kg)速效钾 K( mg /kg)含量增减%含量增减%含量增减%含量增减%12. 15267. 862. 276113. 3362. 0443. 8672. 03. 7522. 734213. 263. 396215. 3276. 5571. 0588. 026. 8032. 45791. 653. 189196. 1062. 0443. 8685. 022. 4842. 17169. 342. 643147. 0164. 0461. 4085. 022. 4852. 13566. 542. 14098. 7047. 0312. 2860. 0- 13. 5462. 22873. 792. 281111. 7949. 0329. 8275. 08. 0771. 69432. 141. 36526. 7427. 0136. 8482. 018. 1681. 2870. 041. 013- 5. 9411. 0- 3. 5160. 0- 13. 54注: 试验前土壤全N 和全 P2O5含量为1. 282g/ kg 和1. 077g/ kg 速效 P 和速效K 为11. 4mg /kg 和69. 4mg/ kg。

      ·177·从轮作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来分析, 全氮、 全 磷和速效磷、 钾的提高与有机质的提高相一 致, 即处理? 最好, 处理?次之, 但处理? 明 显出现速效钾亏损现象 2. 5 轮作施肥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试验终止后土壤测定结果( 表4) , 在同样 三熟制而不同施肥条件下, 都表现出随着有 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容重减轻, 孔隙度增加, 抗破碎强度下降, 有利于根系生长的团聚体 增多 统计结果阐明, 有机肥料施用量与土壤 容重和抗破碎强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 依次为- 0. 940*和- 0. 889*, 而与孔隙度和 团聚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