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检测技能操作考核.doc
5页一、 显微镜基本操作评分细则及说明序号 考核点 配分评分标准 扣分得分考核员(一) 观察前的准备1 显微镜的搬运 5 搬运显微镜手的姿势不对,扣 5 分显微镜放置不对,扣 2 分2显微镜的放置 5书、笔记本等放置位置不对,扣 3分没有接通电源就调节强度,扣 5 分3 调节光的强度 10光强度调节方法不对,扣 5 分先不用低倍镜而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扣 10 分标本片放置位置不对,扣 5 分低倍镜观察 20粗调节旋钮使物镜调至接近标本的过程中,未从侧面观察,扣 5 分高倍物镜转换时碰到载玻片或盖玻片,扣 5 分调节粗调节旋钮使载物台上升时,压碎了载玻片,扣 10 分高倍镜观察20没有用推动器移动标本片,视野中央观察不到合适的目的物象,扣 5分高倍镜未转出,就在载玻片上加香柏油,扣 5 分调节旋转将载物台上升时,油镜未浸入香柏油中,扣 5 分观察完毕,未将油镜头转出,没有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扣 5 分(二)观察油镜观察 20在 30 分钟时间内,没有观察到物像的,扣 5 分观察完后没有移去观察的载玻片标本,扣 5 分用擦镜纸蘸香柏油擦物镜的,扣 5分没有用擦镜纸擦去目镜上二甲苯的,扣 5 分(三) 显微镜的保养20下降载物台时,目镜没呈八字形分开,碰到载物台的,扣 5 分合计 100二、 细菌革兰氏染色技术评分细则及说明序号 考核点 配分评分标准 扣分得分考核员(一) 准备及显微镜放置1 手部消毒 5 未用酒精棉球消毒,扣 5 分2 显微镜放置 5显微镜放置位置不当,扣 3 分,书、操作设备放置不当,扣 2分接种环没有消毒,扣 5 分(二) 涂片 10没点酒精灯,扣 5 分(三) 晾干 5 没有晾干,直接染色,扣 3 分火燃晾干方法不对,扣 2 分没有固定直接染色,扣 5 分(四) 固定 10火燃固定方法不对,扣 5 分染液使用不对,扣 5 分染液没有全部覆盖菌液,扣 2分(五) 结晶紫染色 10染色时间不对,扣 3 分水流柱过大,扣 3 分(六) 水洗 5水洗时间太长,扣 2 分未用卢哥氏碘液媒染,扣 5 分(七) 媒染 10媒染时间不当,扣 5 分水流柱过大,扣 3 分(八) 水洗 5水洗时间太长,扣 2 分(九) 脱色 10 未用 95%乙醇脱色,扣 5 分脱色不够,扣 2 分脱色过度,扣 3 分未用蕃红复染,扣 3 分(十) 复染 5复染时间不当,扣 2 分水流柱过大,扣 3 分(十一) 水洗 5水洗时间太长,扣 2 分没有晾干,直接染色,扣 3 分(十二) 晾干 5火燃晾干方法不对,扣 2 分显微镜使用不当,扣 10 分(十三) 镜检 15显微镜使用后,没有切断电源,扣 5 分合计 100三、 菌落总数测定评分细节及说明序号 考核点 配分评分标准 扣分得分考核员(一) 准备工作及器皿标记1 手部消毒 4 未用酒精棉球消毒,扣 4 分未点燃就开始操作,扣 3 分2 酒精灯 6酒精灯位置不当,扣 3 分3 试管标记 4 未注明稀释度,扣 4 分标记作在盖上,扣 3 分4 平皿标记 6未注明稀释度,扣 3 分(二) 样品稀释及加样移液管选择不恰当,扣 6 分1 稀释用无菌水准备10取水量不准,扣 4 分取样前未作消毒,扣 5 分2 样品处理 10取样量不准,扣 5 分移液管放样方法不对,扣 5 分水样与稀释水未混匀,扣 3 分3 梯度稀释 10加样顺序错误,扣 2 分加样时打开皿盖手法不对,扣5 分4 加样操作 10加样时加样量不准,扣 5 分打开瓶盖手法错误,扣 5 分(三) 培养基加入 20棉塞放置桌面,扣 5 分加培养基时打开皿盖手法不对,扣 5 分未做平旋混合水样,扣 5 分未用原包装纸包装,扣 4 分包装后出现平皿暴露,扣 2 分未作倒置培养,扣 2 分(四) 培养 10未调节培养箱温度,扣 2 分(五) 报告 10 报告原理利用错误,扣 5 分报告方式错误,扣 5 分合计 100附:报告模式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个/ml)报告方式(个/ml)原液 1:10 1:100平均菌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