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weil****i173
  • 文档编号:191524863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 假如说阻挡别人猎取学问就是扼杀学问,那么对扼杀学问习以为常,就会导致对杀害人习以为常,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文言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1 北冥有鱼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传奇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②鲲(kūn):大鱼名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①怒而飞,其翼假设②垂天之云是鸟也,③海运那么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兴奋,这里指用力煽动翅膀②垂:悬挂③海运:海水运动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 ①天池:自然 形成的水池②《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③志:记载怪:怪异的事物④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①抟②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⑤野马也, ①抟(tun):回旋飞行。

      ②扶摇:旋风③去:分开,这里指分开北海④息:气息,这里指风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②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③极④邪?其视下也,亦假设是那么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②苍苍:深蓝色③极:尽④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用力煽动翅膀飞行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分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课文分析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改变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改变奇妙莫测,奋飞时气概壮丽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大的手法描绘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假设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改变之奇妙、飞腾时气概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怪的夸大,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回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剧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肯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肯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课文字词详解 庄子与惠子游于①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沉着,②是鱼之乐也〞 ①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②是:这 惠子曰:“子非鱼,①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②固不知子矣;子③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④全矣!〞庄子曰: ①安:怎么②固:当然③固:原来④全:完全,确定(是这样) “①请循其本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①请循其本:请允许我追溯话题本原请,请允许我循,追溯其,话题本,本原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欢乐的〞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欢乐的云者,如此如此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鲦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闲适自得,这就是鱼儿的欢乐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欢乐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原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欢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4.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欢乐的〞等等,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欢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课文分析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沉着〞的鱼儿很欢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沉着出游〞感到欢乐,于是见到“出游沉着〞的鱼也欢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在濠水的桥上感到鱼的欢乐的,否那么哪能见到鱼的欢乐呢?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答复,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答复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比拟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看法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

      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看法,重在对学问的讨论庄子智辩,重欣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观赏的看法,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深思良久 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3 虽有嘉肴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虽有②嘉肴,弗食,不知③其④旨也;虽有⑤至道,弗学,不知其⑥善也⑦是故 ①虽:虽然②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③其:代“食〞的对象④旨:味美⑤至道:最好的道理至,到达极点⑥善:好处,好处⑦是故:所以 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①困知缺乏,然后能②自反也;知困,然后能③自强也故曰: ①困:困惑②自反:自我反思③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 ①教学相长也《②兑命》曰“③学学半〞,④其此之谓乎! 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②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③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育④其此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想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味,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3.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缺乏,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缺乏,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 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课文分析 1.本文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说明课文中“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只有二者兼备,才能获得胜利 3.“教〞与“学〞的关系如何? 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4.《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5.为何在一开头写关于“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大大增加。

      即通过比方,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知读者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删去 6.本文在阐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终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7.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受,举一个例子,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都得到进步例子:“我—你〞师生关系确实立表现出互惠的崭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同学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训练教师,他们在课堂上互相影响,互相进步需要同学结合详细的经受谈) 8.“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的意义 在教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师生共同呈现着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充分开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中共同进展、共同进步 92021年6月 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