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下册物理提纲北师大版.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weil****i173
  • 文档编号:191524837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八年级下册物理提纲北师大版 军队不打无预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你就要做好复习提纲,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八班级下册物理提纲北师大版,盼望可以关心大家,欢送阅读! 八班级下册物理提纲北师大版 透镜及其应用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间隔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试验:试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假设在试验时,无论怎样挪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缘由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间隔 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试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看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那么像一个一般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非常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物体的运动 一、运动的描绘 1、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定义:为讨论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讨论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 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一样,路程长那么运动快 ⑵路程一样,时间短那么运动快 ⑶比拟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单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用法方法 4、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符号s ②秒表续数: 5、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缘由: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削减误差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细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分:错误不该发生可以避开,误差永久存在不能避开 物理复习技巧 1、重视画图和识图 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洁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楚、尺规作图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局部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改变局部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根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局部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2、重视观看和试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看、试验为根底的学科,观看和试验是科学学的重要讨论方法。

      对于初学物理的同学,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认真观看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学问有活泼、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细心、仔细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学问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很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看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方向飞去这个生动的例子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一个生动的认识 在学习科学学问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重视试验,留意把所学的科学学问与日常生活、消费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试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试验的根底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开头学习科学的初中同学,要仔细观看老师的演示试验,并独立完成同学的动手操作试验 在仔细完成课内规定试验的根底上,还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来断定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案在理论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设计试验来测量学校绿地中弯曲途径的长度,而在上学的路上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试验来测量这些都需要同窗们自己独立思索、探索,不断进步自己的观察、断定、思维等力量,使自己对物理学问的理解更深化,剖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3、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科学学问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化,随着学习学问的增多,很多同学都感到科学题不好做。

      这主要是思索的方法不对头的原因 我们拿到一道题后,可以采纳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进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剖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真正懂得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窗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利用 中考物理考试技巧 1、单项选择题的答题 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肯定的迷惑性主要考察同学的推断力量和比拟力量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挺直推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挺直看准哪一选项是完全确定的,将唯一的正确答案选出; (2)排除法:假如不能完全确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确定哪些选项肯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仔细的分析与比拟,最终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项题肯定不要缺答 2、多项选择题的答题 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但不能确定其它选项肯定就是错误的,采纳的方法主要是挺直推断,对迟疑不定的结论不要强行选择,以免影响得分 3、填空题的答题 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索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推断力量和精确的计算力量。

      对概念性的问题答复要准确、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答复要精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比照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82021年6月 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