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 渡荆门送别和杜甫 旅夜抒怀阅读及答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5864490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 渡荆门送别和杜甫 旅夜抒怀阅读及答案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   细草微风岸,桅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A.李诗写的是出峡日景,杜诗写的是峡中夜景   B.李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出,杜诗语言超脱豪放,无迹象可求;李诗语言学郁,杜诗语言发奋   C.李诗描绘的景象开阔壮丽,杜诗描绘的景象险恶孤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取景都非常阔大,构思都非常精巧 ,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用的是比喻手法,而官应老病休是老病应休官的倒装   答:B(把李杜二人的语言风格弄颠倒了)   答:(1) 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江、月、流;   (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

      两诗的前后构造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答:(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 ,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慨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 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单独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慨油然而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