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19902115
  • 上传时间:2017-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当前中小学生课外状况的调查报告陆静雨 江静如 武凯 柯驰原一、前言鉴于现代社会越发激烈的竞争,与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的期望和压力,课外已逐渐填满了广大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而其形式也渐趋多彩除了学科类文化课程外,还有艺术、运动、棋类等等,以及面向各类证书考级的课外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才能的途径,然而随着蓬勃的课外时代的到来,它却已然带上一些急功近利的色彩那么,课外是否对提升学习能力有着真正的显著的效果?而如何才能选择适合自己情况、适量的课外班呢?带着这样的迷惑,以及想要找出答案的决心,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二、调查方法及步骤1、调查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搜集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归纳统筹3、时间进度和具体安排:2010 年 4 月 28 日至 4 月 30 日根据课题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前期准备2010 年 5 月 4 日至 5 月 12 日进行调查,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2010 年 5 月 13 日至 5 月 16 日分析整理统计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及制作 PPT4、调查地点上外附中,江宁学校,中国中学,晋元高级中学,风华中学,育才中学,逸夫学校,民立中学,中远实验学校5,成员分工陆静雨:统筹,撰写调查报告,实地调查武凯: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查,PPT 制作柯驰原: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实地调查江静如:撰写调查报告,实地调查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涉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共回收有效问卷 655 份,其中小学 304 份,初中 236 份,高中 115 份。

      我们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参加课外班的数量、类型、时间、花费、原因、效果以及数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一)目前中小学生参加课外班的数量情况在被调查的各年级学生中,有 76.6%的同学参加了课外班其中,初中学生参加的比重最高,接近九成,占 88.1%;而小学生参加课外班的比重不到七成,为 67.4%;高中生为 77.4%从数量上看,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参加了一个班,参加两个课外班的占 26.1%,有 22.7%的学生参加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班,可以看出,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班的人数将近一半,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起到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调查还显示,另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课外班30.921.415.132.619.930.937.311.935.728.71322.60510152025303540%小 学 初 中 高 中各 年 级 参 加 课 外 辅 导 班 的 数 量 比 重 一 个两 个三 个 及 以 上没 有(二)参加课外班的类型调查发现,选择语、数、物、化等纯文化类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占 44.1%,几乎撑起了课外的半边天选择第二位的是各类证书或考级培训班,占 13.6%,位列第三的则是音乐舞蹈类,占 12.1%。

      接下来依次是各类学科竞赛班,8.0%;艺术绘画类,7.4%;体育运动类,5.5%;作业,5.0%;科学活动类,2.5%;其他包括棋类、外语类、记者班等的占 1.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学子在选择课外时将目光投向了文化课补习与提高,将其作为一种巩固课内基础、学习主课知识的途径,这仍然是多数学生与家长的主要认知其次,选择考级考证、竞赛两项的比例也占了 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不乏一定功利性,希望在短期内强化自己的应试能力,学习针对性较强再次,选择音乐和艺术的共占 19.5%,体育运动的 7.4%,由此证明中小学生和家长对培养艺术情操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也相当高,越来越开始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作业选项鲜有人问津,意味着多数学生的补课着重讲解知识而非只做习题,这一点值得称道素来是冷门项的科学类班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这当归咎于中国教育的重心在传授而非鼓励创造力,比起自主探索,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接受课堂知识此题的结果与我们组的预期大体相符,在注重对文化课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同时,中小学生和家长也给予“副课”项目更多关注,这对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培养兴趣裨益更大参 加 课 外 辅 导 类 型 的 比 例体 育 运 动5.5%证 书 考 级 培 训13.6%科 学 活 动2.5%艺 术 绘 画7.4%音 乐 舞 蹈12.1%作 业 辅 导5.0%其 他1.8% 纯 文 化 课 程44.1%学 科 竞 赛 班8.0%纯 文 化 课 程学 科 竞 赛 班证 书 考 级 培 训科 学 活 动艺 术 绘 画音 乐 舞 蹈体 育 运 动作 业 辅 导其 他(三)参加课外班的时间1、参加课外班的时间段调查显示,在周六周日上班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为 79.6%,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和寒暑假的分别只占 9.3%和 11.1%。

      可以看出,有近八成的学生将参加课外班的时间设定在周六周日,这样可以跟紧学校课程的进度,更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是参加课外班时间上的首选;而由于周一至周五的补课只能安排在放学以后或晚上,这对全日制课程的学生而言,强度过大,而且如果课时较长,还会影响听课效率和正常睡眠,因此选择参加的比重较小;寒暑假期,虽然应是学生们放松休息期间,但仍有超过一成的学子利用假期,学习新知识或预习之后的内容选 择 参 加 课 外 辅 导 班 的 时 间 段 比 重周 一 至 周 五9.3%周 六 周 日79.6%寒 假 暑 假11.1%周 六 周 日周 一 至 周 五寒 假 暑 假2、参加课外班的时间长短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每周参加课外的时间在 4 至 8 小时之间,比重占总数的 51.6%,位居第二的是每周少于 4 小时,为 33.8%,在 8 至 12 小时之间的,为 10.7%,占 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每周大于 12 小时如果以每周参加 2 个班,每门以 2 小时计,粗略估计每周用时 4 小时左右较为合适 每 周 课 外 辅 导 时 间 长 短 所 占 比 重0 10 20 30 40 50 60每 周 少 于 4小 时每 周 4-8小 时每 周 8-12小 时每 周 12小 时 以 上%(四)参加课外班的形式13.932.449.44.301020304050%老 师 上 门 辅 导 教 师 家 上 课 教 育 机 构 上 课 其 他可看出,多数人还是青睐在专门课堂学习或去教师家补习,调查数据显示,在教育机构上课的人数比率居第一,为 49.4%,将近一半;到教师家去上课居其次,占 32.4%;而请老师上门多以分析作业、复习旧知识为主,此种形式仅占 13.9%;此外包括在校补课、临时求助等其他方式的占了 4.3%。

      五)每年参加课外的花费:0 5 10 15 20 25 %500元 以 下500-999元1000-2999元3000-4999元5000-9999元10000元 及 以 上从花费上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智力投资可谓不惜一切代价,花再多的钱也舍得调查数据显示,除了交纳学校的学杂教育费、书本费及课外书报费以外,有近半数的学生家庭每年用于参加课外班的费用超过 3000 元,其中,每年花费在 5000—9999 元的占 21.3%,超过 10000 元以上的占 13.2%;而每年花费在 500—999 元的不到两成,500 元以下仅占 11.0%六)参加课外班的原因参 加 课 外 辅 导 辅 导 原 因 构 成拓 展 知 识15.9% 培 养 兴 趣 爱 好22.0%提 高 成 绩33.9%父 母 要 求15.6%随 大 流3.9%学 校 统 一 组 织7.3% 其 他1.4%提 高 成 绩培 养 兴 趣 爱 好 拓 展 知 识父 母 要 求学 校 统 一 组 织随 大 流其 他 调查显示,原因为提高成绩的最多,占 33.9%,其次为培养兴趣爱好,占22.0%,再次为拓展课外知识,占 15.9%,父母要求、学校班级统一组织、随大流分别占 15.6%、7.3% 和 3.9%,其他原因占 1.4%。

      由于参加班类型以文化课程居多,因此多数被调查者都提到提高成绩这个理由,而选择培养兴趣爱好的被访者应该参加的是艺术体育类课程学习课外知识同样是较为重要的理由,它和提高成绩有共通之处,然而它更看重知识面拓展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至于后三个选项,皆不是出自本人意愿,而是家长、学校、同学等的有形和无形压力所致七)课外班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调查显示,有 69.0%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机构的教学质量很好,老师很专业,27.7%认为和学校老师差不多,3.4%则认为教学质量差可看出,近七成人的心目中还是给予了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很高的认可,由于目的是对专项进行更深入的补充,老师的教学起到了针对性的帮助调查还显示,有 48.3%的被访者认为参加课外班的效果很好,41.2%认为效果一般,仅有 3.2%的被访者认为没效果,另有 7.3%觉得说不清这说明大多数人对参加课外持肯定态度,但是一方面个别培训机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却忽视教学质量本身,使不少人愿意参加,却觉得收效不大;另一方面,教学质量好,可由于自身接受度不够或负担太重,亦会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八)选择参加课外班的途径辅 导 班 得 知 途 径广 告 传 单5.5%网 络6.2%其 他2.7%好 友 介 绍14.7%老 师 同 学 推 荐28.5%父 母 报 名42.5%在得知渠道中,父母报名的占 42.5%,老师同学推荐的占 28.5%,好友介绍的占 14.7%,网络报名的占 6.2%,广告传单占 5.5%,而其他占 2.7%。

      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日常人际交往中接触的人成为课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依赖网络、广告等传媒的较少身边熟悉的人处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对合适的动态有细致的了解,这种主观交流比起传媒上客观的介绍更具体有效九)参加课外的承受能力当前学业负担较重,在紧张的课内学习之余,我们了解了中小学生是否还能承受强度较大的课余调查中有 55.0%的受访者选择能承受,37.7%选择尚可,7.3% 选择负担太重不能承受当假设如果没有参加课外,你会做些什么时,有 36.6%学生选择了自学感兴趣的科目,32.3%选了看课外书报,23.8%选了玩耍,另 7.4%选了其他多数学生愿意将时间花在自学,增加知识,阅读感兴趣的书上,应当加以鼓励十)不参加班的原因:本次调查中,仍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课外班其中有37.1%的被调查者不参加的原因是对班不感兴趣,27.8%是因为没有适合自己的科目,11.3%是因为费用太高,23.7%选择了其他花销问题相对于其他理由而言对不参加班影响度最低,这也是现代人看重质量超过价格的心态的体现而这些同学在课余及放假期间你也通常花在做作业、自学、复习及阅读课外书上,而上网和打游戏仍占较少比重。

      37.127.811.323.7010203040%不 感 兴 趣 没 有 合 适 科 目 费 用 高 其 他 不 参 加 辅 导 班 的 原 因 构 成四,总结与建议通过资料搜索、调查数据和结果分析,我们对中小学生课外现状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课外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度较高统计数字显示,多数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及以上课外班,由于升学压力加剧,平常学习处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又加上家长的敦促和学校的氛围,使得很多中小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有限的知识,或是认识到自己个别科目的不足,需要寻求课外知识的补充2、课外内容和类型多种多样现今的类型较为广泛,仍以纯文化科目为主竞赛、考级等短期亦较受欢迎,参加者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成绩,拓展知识,然而在艺术、体育类科目上,学生也给予了一定关注,重视全面发展3、课外时间相对集中于双休日在周一至周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