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74296268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程代码:15901 学分:6 学分 学时:108 授课时间:第四学期 授课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 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 先修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机械制图等 后续课程: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汽车检测技术等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在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汽车底盘维修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反映现代汽车底盘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具有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使用、维修、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能力本专业学生应达到高级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是汽车运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是掌握职业岗位服务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主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性知识的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就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新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 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二是汽车底盘构造的理论、实践教学穿插进行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之中——汽车底盘大修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①确认工作任务 模拟某型轿车车主要求及故障检测诊断结果,在老师和实训技师指导下,学生对院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实训车辆底盘进行大修 ②计划 由 5-8 名学生组成一个维修项目组, 在老师和实训技师指导下, 制定汽车底盘各系统全面检测与维修计划安排 100 工时,维修材料成本控制在 2000 元 ③实施学生分组,确定组长;老师、实训技师(客户、技术顾问)与学生(项目经理、技工)签汽车底盘大修检修合同。

      学生进行汽车底盘、检测设备认识学习;选择工具、仪器和设备制定安全规则制定检修工作方案交流讨论,对汽车底盘进行结构分析,熟悉各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特性老师总结完善汽车底盘的检修工作方案与步骤进行汽车底盘的检修老师现场指导讲评学生写检修报告教师点评总结,按考核评分表,检查评分 ④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 过程检验,将实际情况与过程性目标进行对比,必要时进行返工 将车辆移交顾客,顾客检查验收,用户结账,为顾客签订保修和技术咨询服务等 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知识学习,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在课程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建构符合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工作 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四、课程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的能力;具有较强安装、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能够从事汽车生产、汽车销售和汽车维护的高技能综合型实用人才。

      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各机构、各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熟悉汽车底盘各机构、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 (2)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3)自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汽车底盘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 五、中高职衔接 序号 项目 中职 高职 1 培养目标 掌握底盘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底盘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底盘各部分的检修方法; 能对底盘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2 课程内容 底盘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底盘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各部分的检修方法;底盘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3 职业能力 能对汽车底盘进行拆装、零部件更换;对汽车底盘进行保养与维护 能对汽车底盘进行拆装、 零部件更换; 对汽车底盘进行保养与维护; 对汽车底盘常见的机械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4 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 项目化教学 5 评价机制 理论考核 理论+实践考核 6 其他 六、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描述 序号 学习情境名称 (模块、项目) 知识要求 素质要求 能力要求 课时 开设阶段 (中职、高职) 1 离合器的检修 掌握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掌握离合器的检修 14 中职、高职 2 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掌 握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养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14 中职、高职 3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测与维修 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养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14 中职、高职 4 汽车驱动桥的的检测与维修 掌握汽车驱动桥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养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汽车驱动桥的检修 14 中职、高职 5 轮式汽车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掌握轮式汽车行驶系的结构培养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掌握轮式汽车行驶系的检修 16 中职、高职 与工作原理 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6 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 检测、 调整与维修 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养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检修 18 中职、高职 7 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 调整、 检验与维修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养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检修 18 中职、高职 合计 108 课程内容描述 学习情境 1 离合器的检修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离合器的检修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合器在汽车上的装配关系,并理解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过程。

      2.掌握离合器的拆装程序和方法 3.熟悉离合器各主要零件名称、作用及装配关系 4.掌握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及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方法 教学内容 1.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的拆装 3.离合器调整 学习情境 2 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教学目标 1.熟悉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2.熟悉自锁、互锁、倒挡锁止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3.掌握变速器的拆装要领 教学内容 1. 变速器的功用、组成及分类 2.变速传动机构(三轴、二轴) 3.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学习情境 3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测与维修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测与维修 教学目标 1.掌握万向传动装置在汽车上的装配关系 2.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拆装程序和方法 3.熟悉万向传动装置各主要零件名称、作用及装配关系 教学内容 1. 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及应用场合 2.万向节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3.传动轴和中间支承 学习情境 4 汽车驱动桥的的检测与维修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汽车驱动桥的的检测与维修 教学目标 1.掌握驱动桥的功用 2.掌握主减速器的拆装程序和方法。

      3.熟悉单级主减速器的结构、调整方法 教学内容 1. 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及分类 2.主减速器的功用、分类 3.单级主减速器的结构、调整方法 学习情境 5 轮式汽车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轮式汽车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教学目标 熟悉汽车行驶系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 1. 车桥的功用及分类 2.车轮的组成与结构 3.悬架的功用、组成及分类 学习情境 6 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检测、调整与维修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检测、调整与维修 教学目标 熟悉汽车转向系的类型,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 1. 转向系功用、组成及分类 2.转向传动机构 3.常流式液压助力转向系 学习情境 7 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调整、检验与维修 学习情境(模块、项目) 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调整、检验与维修 教学目标 熟悉汽车制动系的类型,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 1. 制动系的功用、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2.鼓式制动器的分类、常用形式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盘式制动器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4.制动器间隙调整装置 5.机械制动系 七、课程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使用教材: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编著者:郑劲 张子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别:2009 年 2 月,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 实验教材: 《汽车维修实训》 ,编著者:郑劲 石允国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版别:2007 年 8 月,第一版 参考书: 《汽车构造》下册,编著者:陈家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别:2008 年 6 月,第三版 多媒体资源:课程组制作了集影视、动画和图片资料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2.课程网站 (三)教师素质要求 1. “双师” 结构的教学团队 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占教学团队 30%以上 2.负责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4.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实训条件 经过近年的建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拥有数万元的实训设备实训中心完可以开展实际微修生产并拥有数台实训设备,能够同时满足 40 人的汽车底盘拆装、调整与维修实训车间实训设备情况如下表 实训室利用: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基地利用:开发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给“汽车底盘构造”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五)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采用闭卷理论考核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期末考核评价方式 2.教学过程评价 根据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出勤、完成各模块任务情况及各工作项目考核表等情况进行考核 3.集中实训评价 4、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本课程考核方法在理论考核的基础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仪器、设备型号及数量 1 汽车整车 4 桑塔纳整车 2 辆; 红旗整车 1 辆; 东南面包车 1 辆; 2 实训台架 1 大众桑塔纳发动机实验台1 台; 3 汽车底盘主要总成 2 各种类型汽车转向器4 台 手动变速器 2 台; 万向传动装置 1 套; 主减速器与差速器总成1 台; 4 各种拆装、 检测设备、 工具与仪器 3 拆装工具 2 套; 综合数字万用表检测仪; 8.各种检测量具仪器 5 套。

      5 汽车原理示教板 1套 汽车原理教学示教板1套 上,加大工作过程的考核(集中实训、课内实践、课后实践) ,然后按不同比例参加期末考核,考核方式采用百分制,具体考核内容及比例如下: 序号 任务模块 评价目标 评价方式 评价分值 1 离合器的检测与维修 离合器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0 2 三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检测与维修 三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0 3 二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检测与维修 二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2 4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测与维修 万向传动装置的拆装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8 5 汽车驱动桥的的检测与维修 汽车驱动桥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3 6 汽车车架、车桥与车轮的检查与维修 汽车车架、车桥与车轮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2 7 汽车悬架的检查与维修 汽车悬架的拆装及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0 8 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0 9 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调整、检验与维修 汽车制动系统的拆装、调整及主要零件的检测方法与程序 工作过程与结果考核 1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