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矶城市规划.pptx
18页洛杉矶城市规划CITY PLANNING OF LOS ANGELES风园143 汤博阳201402080307洛杉矶(Los Angeles),是一座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城市 ,又称为“天使之城”它的面积为1214.9Km²洛杉矶-长 滩-圣安娜都会区拥有人口13485631(2013年)大洛杉矶 地区所涵盖的范围更大,包括5个县,大约1800万人口洛杉矶位于美国加州西南部,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市,仅 次于纽约,也同时是西部最大都会全世界的文化、科学、 技术、国际贸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该市及紧邻的区域, 洛杉矶已为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 基地,它是美国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拥有美国西部最大的 海港,享有“科技之城”的称号洛杉矶成为在美国仅次于 纽约的金融中心背景资料 BACKGROUND INFORMATION在洛杉矶沿海地区,Tongva人、Chumash人和和早期印第安人已经居住了数千年之久1542年,第一批到达这里的 欧洲人,由葡萄牙探险家Juan Rodríguez Cabrillo|Joao Cabrilho带领,宣布这个地区是西班牙帝国的天国(the City of God),但并未长留至此。
再一次抵达这里已经过了227年1769年8月2日,Gaspar de Portolà和方济各会教士Juan Crespi一起来到今天洛杉矶所在的地方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美国的城市发展历史很短, 即使从殖民地时期算起也总共不到400 年的历史 虽然美国的城 市规划从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开始, 但其系统的城市规划学科和专 业发展至今仅有100多年的时间, 比其他工程或建筑 学科和专业的历史要短一些 美国城市规划历史一方面同其城市发展过程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同其政府的城市政策息 息 相关 美国城市规模由小到大, 城市数量由少变多,1781年,洛杉矶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18年,美国人首次到此 1821年,洛杉矶归属墨西哥1846年,美墨战争中墨西哥失败,后将加利福尼亚州割让给美国,洛杉矶成为美国领土 1848年,西部“淘金热”吸引来大批移民来到洛杉矶1850年,洛杉矶正式设市,同年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第31个州, 而当时的洛杉矶人口仅有1600人历史沿革 HISTORY历史沿革 HISTORY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矶成为了一座特大城市到了20世纪20年代,电影业和航空工业都聚集 在洛杉矶,促进了该市进一步的发展。
洛杉矶成功举办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洛杉矶是重金属音乐之都尽 管1992年洛杉矶的暴乱,1994年和2002年的地震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洛杉矶承受住了考验洛 杉矶已成为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洛杉矶的金融业和商业也迅速 发展,洛杉矶已成为美国仅次于纽约的金融中心除拥有发达的工业和金融业,洛杉矶还是美国的文化娱乐中心地理位置 GEOGRAPHICAL POSITION“洛杉矶”有三个地理概念: 1、大洛杉矶地区,包括 洛杉 矶县、奥兰治县、河滨县等5 个郡131个城市,人口952万 ,是全美第二大的城市群;2 、洛杉矶县,由88个城市组 成;3、洛杉矶市,美国第二 大城市,人口396万洛杉矶市区人口约410万,其郊区与卫星城的大洛杉矶地区(Greater Los Angles Area)的总人口约为 1600万 大量的移民使洛杉矶成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文化色彩的国际性城市,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的一半左右,并拥 有众多移民社区,各色人种聚居的地区形成了各自的“城”,如巴西街,充满了浓郁的巴西文化,每年3月 的巴西狂欢节上都能看到巴西裔美国人在跳迷人的桑巴舞。
洛杉矶也是美国华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约有40 万左右华人居住于此而洛杉矶的别称“罗省”,就是早期广东华人移居的粤语音译而且洛杉矶市属于洛 杉矶县(Los Angeles County)所以也有“省城”的意思但是不同种族混杂也使到洛杉矶和其他美国大城市一样,面对强大的种族问题,1992年便发生了黑人对 抗白人警察滥用警权的大暴乱人口 population 人口 population 规划历史 PLANNING HISTORY1870—1900 年,大洛杉矶地区人口从 1.9 万人快速增长 到 25 万人(其中 17 万人位于洛杉矶县),这 是洛杉矶第 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移民偏好、农业主导 和铁路建设奠定了洛杉矶多中心 空间结构的基础 与美国东北部城市不同,洛杉矶最初的人口不是来自欧 洲的贫农,而是来自中西部农 场和小镇的美国人,他们有着 深厚的农业传统,不愿意建立一个中心性很强的城市,而是 倾向建立一些 中等规模城镇组成的城镇网络,为大规模农业 生产提供便利的就近服务这一时期南太平洋铁路、圣达 菲 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的先后引入为这种分散的布局方式提 供了交通支撑,沿铁路线形成了一系列的 城镇,东西向 100 英里长的相对分散的城市带在铁路的支撑下初见雏形,从东 边的圣贝纳迪奥到太平洋 沿岸的圣塔莫妮卡,向南和东南则 延伸到长滩和橙县。
1900—1920 年,大洛杉矶地区人口由25 万增加到115万 ,洛杉矶市也超越旧金山市成为加州最大的城 市1913 年洛杉矶饮水工程的建设为人口的快速膨胀提供了保障这 一时期石油开采和电影等产业迅速 壮大,这些产业都要求相 对分散的布局,而适时出现的有轨电车(street car)和不断 壮大的铁路系统进 一步提高了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并促进了 住宅的郊区化 到 1920 年,洛杉矶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区 域之一, 许多城镇建立在分散的石油井上,被称为“黑金郊区”( Black Gold Suburbs) 此外,由于 良好的气候适合室外拍摄,洛杉 矶的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大面积摄影棚的电影产业 基地选址在 市中心以西的好莱坞地区 1900 年代,亨廷顿的太平洋电气铁路(Pacific Electric Railway)成为当时全 美最大的城市铁路系统,服务洛杉矶 方圆100英里范围内的56个城镇192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时, 其轨 道长度 1 164 英里,年运载 1.09 亿次旅客 中心辐射 式的有轨电车线路使得中心区拥挤不堪,中产阶 级开始向外 迁移,但仍在中心区工作,依靠有轨电车进行通勤。
亨廷顿 大量囤积铁路沿线土地,通过房 地产开发赚取利润来平衡铁 路建设投资,这种以铁路建设为先导的开发模式加快了郊区 化的进程但郊 区的主要开发局限在铁路沿线,线路之间的 空地尚未开发规划历史 PLANNING HISTORY1940—1970 年,大洛杉矶地区人口从 325 万增加到 998 万 战后联邦政府推动的高速公路建设和住房 建设加快 了郊区化进程,原先各城镇间的待开发土地在这一时期基 本被完全开发,洛杉矶盆地基本形成 了连绵的建成区,高 密度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将多中心进程扩展到洛杉矶县范围 以外 由于汽车的迅速普 及,新兴产业的选址更为灵活战后 快速发展的航空—防务—电子产业集群集中在沿海地区,从 圣弗纳 多山谷(San Fernando Valley)一直延伸到橙县,这 一带的高技术产业甚至超过了硅谷同时,联邦的 抵押和房 屋贷款项目加快了郊区住宅的建设联邦资金对高速公路的资助使得洛杉矶形成了高密度 的高速公路网络1950 年洛杉矶只有15 英里高速 公路,而 1950—1955 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增加了 4.5 倍与其他美国 城市不同,洛杉矶建设了网格化 而不是轴辐式的高速公路系 统,旨在将交通分散到整个城市而不是集中在中心区。
由于高速公路迅速提 高了外围地区的可达性,这一阶 段的多中心进程突出体现在外围几个县虽然洛杉矶县人 口从 280 万增 加到超过 700 万,但 30 年间周边 4 个县的人 口增速更快,从不到 50 万增长到大概 300 万其中增速 最 快的是橙县,增长了 10 倍,达到 140 万,约为其他 3 个县 的总和规划历史 PLANNING HISTORY1970 年以来,洛杉矶与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去工业 化过程,绝大部分福特制生产部门(汽车装配、 轮胎、玻璃、 钢铁、耐用消费品)都在洛杉矶消失了由于比底特律和克 利夫兰等城市的产业更多样化 ,洛杉矶能够实现再工业化, 在已建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影、服装、家具、珠宝、皮 具、印务)和 高科技产业(电子、防务、航空)方面继续发 展1980 年代,洛杉矶超越芝加哥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 1970 年编制的“洛杉矶总体规划”( General Plan of Los Angles)更加明确了多中心发展的导向,明确 提出创造高密 度的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s)并保护郊区的低密度特征 (图 3) 该规划将超过 1/2 的人口增量和 2/3 的新增就业安 排在大都市区域的48 个活动中心。
规划提出将主要的产业 安排在郊区, 沿铁路线和高速公路布局因为相对低的就业 密度不适宜利用快速铁路公交系统,规划提出职员主要利 用 汽车或地区公交进行通勤 1970—2000 年洛杉矶县人口增加了300 万,但外围四 县增长更快,增加 了约400 万橙县从1980 年代开始成为一个就业中心,就业人口比重开始超过居住人口比重其他 外围 县仍然作为洛杉矶县和橙县的通勤郊区,但其就业比重 增速明显超过居住比重增速规划历史 PLANNING HISTORY规划历史 PLANNING HISTORY规划历史 PLANNING HISTORY旨在实现的战略转变 FUTURE DEVELOPMENT洛杉矶特殊的城市空间结构、发达的高速公路系 统、迅猛的郊区化进程、低廉的燃油价格以及持 续收入增长带来的对私人汽车的高购买力使得洛 杉矶文化具有典型的汽车文化特点1998年至2025年期间,洛杉矶都会区人口将再 增加350万人,就业人口将再增加120万人,每天 的总出行量将再增加30%由于交通经费的限制 和城市土地利用程 度的饱和,今后洛杉矶交通通 行能力的增长幅度将非常有限如果不采取积极 有效和有别于传统的措施,那么2025年洛杉矶的平均汽车行驶速度将低于每小时 32公里,每天的交通拥挤时段将超过7小时,部 分高速公路在高峰时段将变成走走停停的动态停 车场。
为了迎接未来的交通挑战,洛杉矶制定了 长期交通规划除了实施传统的增加交通供给, 减少交通需求措施以外,洛杉矶长期交通规划旨 在实现三个战略转变:积极建设共乘车道来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 能力,停止建造新的高速公路共乘车道只 能允许2人以上共乘的汽车使用,在邻近的 混合流车道拥挤时,共乘车道的汽车行驶 速度相对较快,从而鼓励出行者共乘,减少单人开车单 人开车使用共乘车道将被罚款271美元 目前洛杉矶都会区拥有单向共乘车道约 610公里,每天有50万共乘出行者使用共 乘车道随着今后25年里320公里新增公乘车道和连接线的 建成,每天将有100万以上共乘出行者使 用共乘车道旨在实现的战略转变 FUTURE DEVELOPMENT第二,开发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 交通系统管理水平,减少耗资大、费 时长的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智能交通系 统技术运用计算机、通讯和控制技术 对交通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提 供交通信息流,可以改善人流和物 流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在洛杉矶应用 的一个实例是198年开始建设的洛杉 矶自动交通监测和控制中心 同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相比, 该自动车辆监测和控制系统平均减少 出行者12%的出行时间、32%的交 叉口延误和30%的交叉口不必要停 车。
这一系统对于改善1984年洛杉 矶奥运会期间的交通状况起了积极的 作用旨在实现的战略转变 FUTURE DEVELOPMENT第三,大力发展低成本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停止 发展地铁 洛杉矶都会区在199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