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分配理论.ppt
36页第八章第八章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第8章 1一、分配理论概述一、分配理论概述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u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产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产要素1)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实现)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包括四种:效用最大化包括四种:p将要素分为两大类:将要素分为两大类:u劳动劳动u企业家企业家才能才能 u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u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最稀缺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最稀缺9/4/20242 2((2)中间生产要素中间生产要素u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产品u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l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讲可能就是产品讲可能就是产品l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厂来讲就是产品厂来讲就是产品n本讲义所说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本讲义所说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u货币货币u不计入生产要素不计入生产要素——符号而已符号而已9/4/20243 32.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p要素价格决定: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要素价格决定: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p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相等时,厂商才能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相等时,厂商才能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u要素的市场价格,由其需求和供给决定要素的市场价格,由其需求和供给决定u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特点,不同要素均衡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特点,不同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具有不同特点。
价格决定具有不同特点9/4/20244 43.要素市场价格由供求共同决定要素市场价格由供求共同决定生产要素有两种价格:生产要素有两种价格:u源泉价格:买卖生产要素的服务源泉价格:买卖生产要素的服务“载体载体”(或称源泉)(或称源泉)的价格土地所有权u服务价格:买卖要素提供的服务的价格服务价格:买卖要素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土地租金u土地、资本具有两种价格;土地、资本具有两种价格;u劳动、企业家才能只有服务价格劳动、企业家才能只有服务价格n本讲义所讲要素价格除非特别指明,指的都是要素的服务价格本讲义所讲要素价格除非特别指明,指的都是要素的服务价格u要素价格构成厂商成本,也构成要素所有者的入,要素要素价格构成厂商成本,也构成要素所有者的入,要素价格决定也是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价格决定也是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9/4/20245 54.引致需求引致需求 u⑴⑴直接需求:产品市场,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直接需求:产品市场,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的需求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的需求u⑵⑵引致需求: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厂商引致需求: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或者叫派生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或者叫派生需求p要素市场上,厂商成为要素需求方,消费者成为要素供要素市场上,厂商成为要素需求方,消费者成为要素供给方p厂商购买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厂商购买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p厂商之所以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厂商之所以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有需求,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就要使用有需求,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就要使用生产要素来生产出产品生产要素来生产出产品9/4/20246 6⑶⑶共同需求共同需求n联合需求或共同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联合需求或共同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的需求同的、相互依赖的的需求n技术原因技术原因n厂商要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把所有的生产要厂商要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时购买才能够进行生产,通常只拥有一素同时购买才能够进行生产,通常只拥有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无法生产种或两种生产要素无法生产n对某种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本身价格,对某种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本身价格,也取决于其它要素价格。
也取决于其它要素价格9/4/20247 7二、要素供给问题二、要素供给问题1.要素所有者要素所有者n要素所有者具有非单一性,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要素所有者具有非单一性,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消费者;n可以是可以是“中间要素(投入)中间要素(投入)”所有者所有者——生产向生产过生产向生产过程再次投入的中间要素的生产者,也可以是原始要素所程再次投入的中间要素的生产者,也可以是原始要素所有者有者——向市场提供诸如劳动等要素的所有者向市场提供诸如劳动等要素的所有者n本讲义谈的是原始要素所有者本讲义谈的是原始要素所有者马歇尔马歇尔 “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的公式:劳动的公式:劳动 ---工资;资本工资;资本 ---利利息息土地土地 ---地租;企业家的才能地租;企业家的才能 --- 利润利润9/4/20248 82. 要素供给数量的特点要素供给数量的特点o消费者拥有的要素数量有限,消费者的决策只能在这有消费者拥有的要素数量有限,消费者的决策只能在这有限的资源范围内进行限的资源范围内进行o消费者选择,以获得最大效用:消费者选择,以获得最大效用:o要素供给: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提供给市场,从而获得要素供给: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提供给市场,从而获得租金、工资、利息等收入;租金、工资、利息等收入;o保留自用: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保留自用: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保留自用保留自用” 。
l生产者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行为是效用最生产者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行为是效用最大化,要素所有者及其行为目标的不一致大化,要素所有者及其行为目标的不一致9/4/20249 93.要素供给原则要素供给原则p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p提供给市场的要素的边际效用和消费者提供给市场的要素的边际效用和消费者“保留自用保留自用”的的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p如果该要素供给给市场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边际如果该要素供给给市场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那么消费者增加要素的供给减少保留自用的资源效用,那么消费者增加要素的供给减少保留自用的资源数量将能够使他的总效用增加;数量将能够使他的总效用增加;p如果该要素提供给市场的边际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如果该要素提供给市场的边际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边际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将会减少提供给市场的要边际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将会减少提供给市场的要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从而提高自己的总效用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从而提高自己的总效用9/4/20241010n实际成本: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
实际成本: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l心理成本:补偿劳动者心理负效用的费用劳动以牺心理成本:补偿劳动者心理负效用的费用劳动以牺牲闲暇享受为代价,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牲闲暇享受为代价,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1.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包括两类: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包括两类:o工人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随着工资提高:工人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随着工资提高:p替代效应闲暇变得更贵,想用工作替代闲暇替代效应闲暇变得更贵,想用工作替代闲暇n收入效应工资更高,收入更多会购买更多的商品收入效应工资更高,收入更多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还想有更多的闲暇和服务,还想有更多的闲暇o哪种效应更加有力,这取决于个人哪种效应更加有力,这取决于个人三、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三、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9/4/202411112.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u初期,工资增加,劳动初期,工资增加,劳动会增加u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供给曲线向后弯曲;u工资高过一定限度,货工资高过一定限度,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不足币收入的边际效用不足以抵补劳动的负效用,以抵补劳动的负效用,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
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9/4/202412123.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L LWWL L3 3L L2 2L L1 1WW3 3WW2 2WW1 1OOa ab bc cS SWLOSDEW0L0劳动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工资劳动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工资9/4/202413134.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u工会的存在是:工会的存在是:工会控制了工人,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工会控制了工人,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工会影响(提高)工资的三种方式工会影响(提高)工资的三种方式WLOSD0 E0W0L0D1W1E1L1((1)增加对劳动的)增加对劳动的需求需求, 增加工资,增加工资, 增加就业增加就业增加劳动需求的方法增加劳动需求的方法n增加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出口,限制进口n反对用机器替代工人,反对用机器替代工人,反对失业反对失业n一人做的分给两个人一人做的分给两个人机器代替机器代替劳动导致劳动导致劳动需求劳动需求曲线左移曲线左移9/4/20241414((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减少对劳动的供给n结果:结果:n工资上升,工资上升,n就业水平下降就业水平下降WLOS0DE0W0L0S1E1W1L1减少供给的方法减少供给的方法n强制退休;强制退休;n禁止使用童工;禁止使用童工;n限制移民;限制移民;n减少工作时间。
减少工作时间9/4/20241515((3)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法n工会迫使政府通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将工资维工资,将工资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持在一定水平上n会出现失业会出现失业WLOSDEW0L0W1L1L2n实际的工资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有的行业舒实际的工资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有的行业舒适、安静、安全、有趣,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的差别;适、安静、安全、有趣,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的差别;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劳动者流动的限制、性别歧视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劳动者流动的限制、性别歧视等都是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等都是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 9/4/20241616四、利息理论四、利息理论u 1.1.时间偏好理论:人们时间偏好理论:人们喜爱现期消费,对未来喜爱现期消费,对未来难以预期难以预期u放弃现期消费应该得到放弃现期消费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利息作为报酬2.迂回生产理论迂回生产理论 roundabout productionu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生产的过程越长,而且迂回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从而带来生产效率越高。
从而带来利息u迂回生产理论迂回生产理论——先生产先生产生产资料,后用这些生产资生产资料,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料去生产消费品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的实现就必须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的实现就必须有资本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9/4/202417173. 利率(利率(i))的决定的决定n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n资本需求曲线资本需求曲线D D((投资)投资)与供给曲线与供给曲线S S((储蓄)储蓄)相交于相交于E E,,n决定:决定:n利息率水平为利息率水平为i0i0,,n资本量为资本量为K0K0iOKDSEi0K09/4/202418184.利息的作用利息的作用o可以鼓励少消费,多储蓄;可以鼓励少消费,多储蓄;o可以使资本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使资本得到有效的利用;o能够利用利息抑制通货膨胀能够利用利息抑制通货膨胀9/4/20241919五、地租(五、地租(R))理论理论1.1.土地:(泛指各种自然资源)土地:(泛指各种自然资源)l特点:特点: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不能再生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不能再生 地租:地租:u土地使用者对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土地使用者对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u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出让土地使用权而收取的报酬。
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出让土地使用权而收取的报酬 p地价:购买土地的市场价格,购买者具有所有权地价:购买土地的市场价格,购买者具有所有权p地价与地租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地价与地租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9/4/202420202.地租(地租(R))的决定的决定p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的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的交点所决定交点所决定RNOSDER0N0p供给曲线是条垂线,供给曲线是条垂线,p表明土地的供给不会表明土地的供给不会随地租的提高而增加,随地租的提高而增加,p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地租的趋势、地租的趋势:不断上升:不断上升u需求不断增加,需求不断增加,D0→→D1u供给不增加,只能在供给不增加,只能在S水平RNOSD0E0R0N0D1E1R19/4/20242121六、利润理论六、利润理论利润分为利润分为u正常利润正常利润u超额(经济)利润超额(经济)利润p正常利润的决定与工资类似,正常利润的决定与工资类似,取决于取决于“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的供求的供求关系1.1.正常利润,即企业家才能正常利润,即企业家才能的价格,是一种特殊的工资的价格,是一种特殊的工资。
u企业家才能需求很大;企业家才能需求很大;u企业家才能供给很小;企业家才能供给很小;u企业家才能的供求曲线的企业家才能的供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正常利润就会交点所决定的正常利润就会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的工资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的工资l正常利润包括在经济学分析的成本之中,所以收支相抵就正常利润包括在经济学分析的成本之中,所以收支相抵就是获得了正常利润是获得了正常利润l完全竞争中,利润最大化就是获得正常利润完全竞争中,利润最大化就是获得正常利润l超过正常利润以后的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之下并不存在超过正常利润以后的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之下并不存在 9/4/202422222.超额利润(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经济利润)((2 2)垄断)垄断u垄断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垄断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不合理不利,不合理u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的超额(经济经济)利润超额利润:超过正常利超额利润:超过正常利润部分的利润润部分的利润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企业获得超额利润途径途径 ((3 3)承担风险)承担风险u对某项事业可能失败的对某项事业可能失败的补偿 ((1 1))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u合理,应予以鼓励合理,应予以鼓励9/4/202423233.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o正常利润作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鼓励企业家更好地管正常利润作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鼓励企业家更好地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o由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创新有由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创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利于社会的进步;o由风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从由风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从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事业;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事业;o追求利润的目的使企业按社会的需要进行生产,努力降追求利润的目的使企业按社会的需要进行生产,努力降低成本,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在整体上符合社会的利低成本,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在整体上符合社会的利益;益;o社会以利润来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社会以利润来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的需要9/4/20242424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o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标准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标准。
0 100100A人口累计百分比人口累计百分比 P%收入累计百分比收入累计百分比I% B1.洛伦斯曲线洛伦斯曲线::洛伦斯发明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均程度的曲线u离开离开45度线越远表示社度线越远表示社会分配越不平均,越近则越会分配越不平均,越近则越平均 一、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一、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9/4/20242525收入分配分组收入分配分组o将一国总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将一国总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百分比,o例如,收入最低的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口,人口,40%人口人口……等所得到的收入等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分别是百分比分别是6%、、18%等等级人口百分比人口累计占总收入百分比收入累计120206622040121832060173542080245952010041100n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斯提出9/4/20242626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u用公式表示为用公式表示为uA÷A÷((A+BA+B))0 I%P %100A ABYM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小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大越大,收入分配越不,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u基尼系数=基尼系数=0,表明洛伦,表明洛伦斯曲线与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平均;分配绝对平均;u==1,分配绝对不平均分配绝对不平均9/4/20242727o洛伦斯曲线洛伦斯曲线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 a 最小最小 最平均最平均 b 次之次之 次之次之 c 最大最大 最不平均最不平均国际通用的标准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小于小于0.20.2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平等0.2--0.30.2--0.3收入分配比收入分配比较平等平等0.3--0.40.3--0.4收入分配基本合理收入分配基本合理0.4--0.50.4--0.5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大0.50.5以上以上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悬殊殊0..4是是 “警戒水位警戒水位”9/4/20242828国国 别别年年 份份基基 尼尼 系系 数数中中 国国199840.3%印印 度度199737.8%日日 本本199324.9%韩韩 国国199331.6%菲菲 律律 宾宾199746.2%泰泰 国国199841.4%南南 非非1993-199459.3%墨墨 西西 哥哥199553.7%美美 国国199740.8%巴巴 西西199660%德德 国国199430%意意 大大 利利199527.3%俄俄 罗罗 斯斯199848.7%英英 国国199136.1%澳澳 大大 利利 亚亚199435.2%基尼系数的国际比较(单位:%)9/4/20242929二、平等与效率二、平等与效率o1.收入分配的标准收入分配的标准o贡献标准贡献标准——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n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o需要标准需要标准——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n利于分配的平等化和社会的稳定;利于分配的平等化和社会的稳定;o平等标准平等标准——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n利于分配的平等,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利于分配的平等,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9/4/202430302.收入分配平等的衡量标准收入分配平等的衡量标准o劳动分配率劳动分配率——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占的比重;n劳动分配率表示在企业所赚得的附加价劳动分配率表示在企业所赚得的附加价值中,有多少被分配给人事费用值中,有多少被分配给人事费用 o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o工资的差异率工资的差异率9/4/202431313.市场竞争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市场竞争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o现实世界中,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不同。
现实世界中,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不同o效率的发挥建立在承认差别或者说不平等的基础上有效率的发挥建立在承认差别或者说不平等的基础上有差别才有运动差别才有运动o效率来自个人努力和勤奋,不重视和不承认有差别,就效率来自个人努力和勤奋,不重视和不承认有差别,就是鼓励懒惰,平等只能成为普遍贫困是鼓励懒惰,平等只能成为普遍贫困o如果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也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如果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也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o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们必然铤而走险,造成社会动荡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们必然铤而走险,造成社会动荡o有必要通过政府的收入有必要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分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的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公平现象9/4/20243232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l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入者按低税率征税l遗产税、赠予税、财产税等纠正财产分遗产税、赠予税、财产税等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配的不平等l消费税o给穷人提供补助来实现分配的均等化给穷人提供补助来实现分配的均等化。
o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o保护劳动者的各种立法,包括最低工资法保护劳动者的各种立法,包括最低工资法和最高工时法以及环境保护、食品和医药和最高工时法以及环境保护、食品和医药卫生等法;卫生等法;u各种福利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各种福利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1))税收税收((2))社会福社会福利政策利政策9/4/20243333中国收入分配情况中国收入分配情况o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收入分配相当不均,,收入分配相当不均,但是从城乡分别来看,城市的基尼系数是但是从城乡分别来看,城市的基尼系数是0.34,农村,农村的基尼系数是的基尼系数是0.37,也就是城乡作为两个部分各自的,也就是城乡作为两个部分各自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把城乡综合在一起就达到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把城乡综合在一起就达到0.46,,这说明主要是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这说明主要是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收入差距,贫民区与灯红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收入差距,贫民区与灯红酒绿邻里相望的状态对比,冲击力要小些,对社会稳定酒绿邻里相望的状态对比,冲击力要小些,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也要小。
总之,中国基尼系数较大,但是冲击的破坏力也要小总之,中国基尼系数较大,但是冲击力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大力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大 o 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9/4/20243434o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所谓过程的不公平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所谓过程的不公平是什么呢?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是什么呢?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垄断企业职工特别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垄断企业职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收入过高,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是高层管理人员收入过高,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的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改制中实行区别对待的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改制中内外勾结低价处置资产,利用内部信息或散布内外勾结低价处置资产,利用内部信息或散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虚假信息恶意炒作 9/4/20243535o 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 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
民众接受效率优先形成的结果不均引发过程的不公平民众接受效率优先形成的结果不均等,对公共管理等,对公共管理“错位错位”和和“越位越位”造成的起点和过程造成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深为不满进一步地,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的不公平深为不满进一步地,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结果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结果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o 已经造成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 已经造成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是机会的不公平,人们的天赋和潜力很难发展为创造力,是机会的不公平,人们的天赋和潜力很难发展为创造力,较大比例地转为失业和社会救济,也是群体性事件的原较大比例地转为失业和社会救济,也是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之一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不平衡,与收入分配差异过因之一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不平衡,与收入分配差异过大也有一定关系每单位大也有一定关系每单位GDP的增长所能包含的就业的增长所能包含的就业机会在最近若干年之内是不断减少的,就业机会减少会机会在最近若干年之内是不断减少的,就业机会减少会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9/4/20243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