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12184657
  • 上传时间:2019-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7.52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适当引出对比试验的方法,举例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科让学生自己讲述并补充自己的好办法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板书:种子发芽实验(一)猜测种子发芽实验的条件:水 合适的温度 土壤 阳光 空气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板书: 种子发芽实验(一)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水 合适的温度 土壤 阳光 空气教学反思:1、学生可能还认为种子的发芽需要其他条件,因而对其他因素产生怀疑。

      2、学生还不能顺利进行对比实验,需要进一步指导3、没有 正确设计对比实验并按照实验计划操作2、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汇报总结各组展示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合适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放在教室里继续种植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 板书:2、种子发芽实验(二)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实验条件: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阳光 土壤反思:1、学生能否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2、在本课整理和分析交流信息中,关注学生是否乐于交流,并在交流活动中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及时收集整理这些数据,思考种子发芽的条件在发言时能否做到表达清晰,能否做到实验数据来得出实验结论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举例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板书设计: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反思:1、学生能否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2、在本课整理和分析交流信息中,关注学生是否乐于交流,并在交流活动中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及时收集整理这些数据,思考种子发芽的条件在发言时能否做到表达清晰,能否做到实验数据来得出实验结论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这里的引导还要关注学生设计实验要科学,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明确知道对比实验怎么设计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板书:蚯蚓的选择黑暗 潮湿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反思:学生有的认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凉的环境还不能顺利设计对比实验,需要作进一步的指导结合蚯蚓生活环境是否能正确设计对比实验操作还需要关注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