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AWI磁粉检验作业指导.doc
11页编号:QA/WI-001版次:A/0英 格 伟 精 密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ENGREAT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编制:批准: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MAGNETIC PARTICLE TEST INSTRUCTION第 1 页, 共 11 页1. 范围范围1.1 本程序描述了通过可见光或者荧光方法进行磁粉检测的方法和技术该检测方法符合 ASTM E709 以及 ASME 卷 V 条款 7 的要求1.2 本程序适用于铁磁材料,该材料可以通过永久磁铁识别,或者通过保留剩余磁场能力来识 别注 1:双相钢和超级双相不锈钢可能会显示一定的铁磁性能,但不能被认为是铁磁材料应 采用着色渗透方法来检测该材料注 2:关于常用铁磁材料的判定,也可参照 ASTM E1444 附录 X5 列举的材料类别2. 参考标准和规范参考标准和规范引用的标准和参考文件的版本为本检测方法发布时的最新版本引用的标准和参考文件发生变 更,并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产生影响时,会导致本文档的升版2.1 ASTM E-709, 磁粉检测方法2.2 ASME Sec. V Article 7 磁粉检测2.3 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推荐实施细则2.4 ISO 971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3. 人员人员3.1 所有按照本规范执行无损检测人员的评定和取证都应按 SNT-TC-1A 或者 ISO9712,或者等 效标准(如 GB/T9445 等同于 ISO9712)的书面方法进行。
3.2 按照本规范执行具体检测以评估合格或者不合格,并记录结果的人员,至少应具有 1 级资 质3.3 按照适用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解释和评估检测结果的人员,需要 2 级或以上的资质3.4 获证人员的资质记录应当被妥善保存3.5 无损 检测人员应根据 ASNT-TC-1A 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不得有色盲4. 设备设备4.1 以下是被认为能够产生满意的产品检测结果的典型设备,其他设备如果可以满足本规范的 要求,也可以使用4.2 磁化设备:可以是台式的、便携式的、或者手持式磁扼4.3 辅助器材,一般应包括:-磁场强度计-A1 型、C 型、D 型或 M1 型灵敏度试片,或者客户要求型号的试片-磁场指示器-照度计(白光)编号:QA/WI-001版次:A/0英 格 伟 精 密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ENGREAT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编制:批准: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MAGNETIC PARTICLE TEST INSTRUCTION第 2 页, 共 11 页-黑光灯-黑光辐照计-毫特拉斯计-磁悬液浓度沉淀管4.4 设备校准:磁化设备应按照 ASTM E709 规定或者形成的工厂程序每 6 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在对设备 进行过影响功能的维护保养时,必须进行校准当有书面的技术文档证明设备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时,可以每年校准一次用于测量关键参数的辅助器材也应按照 ASME 要求周期校准,具体如下:器材校准周期备注磁场强度计12 个月黑光辐照计12 个月白光照度计12 个月4.5 每次校准的标签可以提供过去校准的证据在任何情况下,如不能提供检定贴纸的标识, 则必须重新校准4.6 磁扼提升力校准使用期间电磁扼的提升力应每 6 个月校准一次永久磁扼,第一次使用前应校准提升力 所有磁扼,当受损伤或修理后必须重新校准当使用磁扼最大间距时,每个交流磁扼至少应有 4.5kg 提升力,直流或者永久磁扼至少应 有 18.1kg 提升力5. 工艺要求工艺要求5.1 进行磁粉检测前,必须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检测工艺卡由Ⅱ级或以上人员按照客户要求 及本作业指导编制5.2 工件的检查区域应当为客户、工程部规范或者质量计划规定的区域所有的检测应进行足 够的重叠以确保要求检测的区域得到 100%的覆盖5.3 所有磁粉检测都应通过连续法进行6. 通用检测要求通用检测要求6.1 表面准备表面准备6.1.1) 一般来说,焊接、轧制、铸造、机加工或者锻造后的表面已能获得良好的结果,但若表 面凹凸不平可能干扰不连续性的显示时,则应通过打磨或者机械加工处理以获得合适的表面。
6.1.2) 镀层或涂层:采用直流电流或整流交流(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的湿法荧光磁粉检测时, 可以在下列镀层/涂层/金属基体组合条件下进行,前提是镀层/涂层最大厚度不超过以下值编号:QA/WI-001版次:A/0英 格 伟 精 密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ENGREAT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编制:批准: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MAGNETIC PARTICLE TEST INSTRUCTION第 3 页, 共 11 页不允许使用磁扼法检测注意:磷酸锌是由金属表面化学反应形成磷酸晶体的转换镀层使用防锈油的位置,检测时 应进行彻底清洁6.1.3) 磁粉检测前,待检查的表面和至少 25.4mm 以内的临近区域应该是干燥的,并且无任何 污垢、油脂、纤维屑、焊剂和焊接飞溅物或其他影响检测的外来物厚度在 0.02~0.05mm 之间,用于增强反差的绝缘膜层,并不影响缺陷的显示但是电接触处所有点,必须完全去 除此类膜层以便于直接通电磁化如果工件检查区域残留有涂覆层,必须证明即使在涂覆层 最厚的地方,不连续性仍然可以被有效探测到6.1.4) 清洁工件可以用化学或者机械的方法完成,清洁材料和清洁方法不应对实际的检查、评 估和说明的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检测方法为荧光时,清洁的材料不应有残余的荧光6.2 磁化磁化6.2.1) 应通过适当的方法建立必要的磁场强度,具体可见第 7 节中列出的一种或多种方法但 注意触头法不允许用在工件触液表面或者密封表面(产品检测指导书上的 wet surface 或者 seal surface) 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禁止使用此类触头对工件进行磁化6.2.2) 所用的磁场强度应足以形成满意的磁痕,但不应大到因磁粉颗粒非相关聚集而干扰了相 关显示影响所需磁场强度的因素有:工件大小、形状、磁导率、磁化方法、涂层、磁粉颗 粒的使用方法,缺陷类型和位置等有必要证实磁场强度适当时,可采用标准试片或者磁场 指示器予以验证编号:QA/WI-001版次:A/0英 格 伟 精 密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ENGREAT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编制:批准: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MAGNETIC PARTICLE TEST INSTRUCTION第 4 页, 共 11 页6.2.3) 标准试片用于检测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了解被检工件表面有效磁 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
标准试片有 A1 型、C 型、D 型和 M1 型等磁粉检测时一般应选用 A1-30/100 型标准试片当检测焊缝坡口等狭小部位,由于 尺寸关系,A1 型标准试片使用不便时,一般可选用 C-15/50 型标准试片为了更准确地推 断出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化状态,当用户需要或技术文件有规定时,可选用其他类型或者客户 指定类型的标准试片6.2.4) 每个班次开始工作前,应进行系统灵敏度的校验校验时,用透明胶布将标准试片贴在 工件被检范围的一端,刻槽的一面朝向工件刻槽的一面朝向工件用与工件探伤相同的磁化规范进行磁化,当试 片人工刻槽磁痕显示清晰时,则认为系统灵敏度合格6.2.5) 磁场指示器的作用与标准试片相同,但它仅是一种粗略的校验磁场指示器应当被用于 一批零件中的首件;磁粉检测期间,每 8 小时的轮班开始时使用一次指示器;在检测员认为 需要时也可以使用指示器6.3 磁化方向磁化方向为确保对不连续性探测的最大有效性,应对每一个区域检测两次,检测应在近似垂直的两 种磁力线方向进行利用不同的磁化方法进行两次检查,比如利用通电法或者中心导体法 产生周向磁场作为第一次检查,然后利用其他方法比如线圈法产生纵向磁场作为第二次检 查。
6.4 磁粉的应用磁粉的应用所采用的检测介质铁磁粉可以是湿的,也可以是干的;可以是荧光的,也可以是非荧光的 检测应采用连续法作业6.4.1) 干磁粉的应用、连续法:-检测过程中,当采用干磁粉进行检测时,应先通电磁化工件,再施加磁粉直至洒粉作业 完成并且多余的磁粉吹掉后再停止磁化检测过程中当工件被磁化后,施加干磁粉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均匀的、如 灰尘般的涂层,可使用特殊设计的采用空气方式的喷洒器或以人工抖动洒粉操作者将 磁粉洒入空中的过程应使落在工件表面时接触力最小,并且磁粉呈均匀的雾状分布施加磁粉后,停止磁化前,如果影响解释和评定,应将多余的磁粉去除,可采用悬空通 电的方式以形成足够的磁力去除多余的磁粉,但不能太强以免干扰表征缺陷的漏磁区域 的磁粉停留也可以用缓和的气流去除多余磁粉为分辨由近表面缺陷而形成的宽而细、 模糊的堆积磁痕,在施加磁粉和去除多余磁粉的过程中必须细致观察缺陷磁痕的形成6.4.2) 湿磁粉的应用、连续法:- 荧光磁粉或非荧光磁粉按要求的浓度悬浮在溶液中,检测时应轻轻喷洒或者流过工件的 被检测区域,或者将整个工件浸没在磁悬浮液中要求采用正确的次序和时间对工件磁化和喷洒磁悬液以获得正确的磁痕形成及保持。
因 此要求在激励磁化电路之前预先喷洒磁悬液、磁化的同时继续喷洒磁悬液流过工件表面磁化电流每次通磁周期至少为 1/2 秒,并且两次触发之间的间隔最短第二次触发应快编号:QA/WI-001版次:A/0英 格 伟 精 密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ENGREAT PRECISION MACHINE CO., LTD编制:批准: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MAGNETIC PARTICLE TEST INSTRUCTION第 5 页, 共 11 页速紧跟第一次触发,并且在喷淋磁悬液及之后,观察工件缺陷磁痕之前实施对于小型 工件,也可能仅需单次触发磁化即能获得合适的磁化效果6.4.3) 无论使用干磁粉或者湿磁粉,都必须注意并防止被检测表面局部过热,电弧或者灼烧, 特别是在高碳钢或者合金钢材料上的,不正确的的磁化方法可能会产生麻点或者开裂6.4.4) 由于高精度加工的工件表面形成的微弱磁痕容易被冲刷掉,因此应注意防止磁悬液高速 冲刷关键表面6.5 解释和评定解释和评定6.5.1) 干粉法:为了辨别由局部表面不连续产生的磁痕堆积,当施加磁粉和去除多余磁粉时, 应当仔细观察磁痕的指示如果表面很粗糙,由于粉末的附着,判读可能很困难。
6.5.2) 湿磁粉:如果表面很粗糙,比如粗糙的焊接梁,可能由于磁粉机械附着,判读十分困难6.5.3) 非相关显示 由漏磁场引起的磁痕然而这种磁痕是由于部件的设计,偶然事故或与要 探测的有害缺陷无关的其它特性造成的此术语的含义表明该磁痕与可能构成缺陷的不连续 性无关6.5.4) 对磁痕进行有关它的起因的解释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磁痕的外观- 磁痕的方向和形状- 制造部件的材料类型- 部件的加工过程,机加工类型、热处理等 同类部件过去进行破坏性试验如解剖、酸蚀、断口、修整、磨光等所获得的经验6.5.5) 复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复验,复验按本规程第 6.1 条至 6.3 条的程序重新检测 检测结束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6.6 湿磁粉的要求湿磁粉的要求6.6.1) 应定期监控磁悬液的浓度和污染状况浓度测定频次如下:1)每天使用探伤设备前 2)连续运行 8 小时后 3)操作员认为必要时 6.6.2) 湿磁粉浓度检查的要求-取样前,应通过循环系统将悬浮液搅动至少 30 分钟,以确保沉淀在液槽滤网、槽边角 和槽底的所有磁粉完全混合。
从喷管或喷嘴取 100mL 的磁悬液,退磁并在读取数值前让试样沉淀 60 分钟(石油蒸馏 产品)或者 30 分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