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养老金融产品.doc
5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引言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综合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成因复杂: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人口的生育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养老条件;此外,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平均寿命诸多因素导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逐渐减少,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造成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对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老龄化趋势也推动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催生养老金融的新需求因此,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业务转型、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课题背景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当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问题、家庭经济负担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必将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需要把握住养老金融市场的巨大机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养老金融理财产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抢占市场二、课题意义与目的虽然我国养老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但是目前的养老金融产业还属于新兴阶段,现有的养老金融服务和产品形式简单、收益率较低、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对商业银行现有养老金融产品进行分析,并结合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提出拓展方向,对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建设银行当前养老金融产品的研究,分析其在当前发展的优劣势,再参考国内外优秀商业银行的经验,提供完善建议,从而提升建设银行在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增加盈利机会。
2)通过建设银行的研究案例,可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现有经营体系的创新,有助于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3)结合我国经济体制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点,将养老与金融相结合,健全养老体系,为我国养老金融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路径,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负担三、国内外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探寻如何完善养老体系,拓展养老事业要实现健康老龄化,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将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国内关于养老金融产品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企业的年金发放杨燕绥在《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年金企业体制,多层次的诠释了我国年金体制的变迁郑秉文、张笑丽在《中国引入“养老金融”的政策基础及其概念界定与内容分析》中将指出,养老金融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一环以及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推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和相关金融领域的发展与融合、旨在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特定概念我国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产品起步较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结构失衡等问题,但发展迅速,而且我国的当前国情与一系列相关政策也说明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值得期待。
晏秋生(2004)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参与养老保险之后获取收益,也有助于自身的结构升级张澜天(2017)在《创新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对策研究 》中指出,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创业养老金融业务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杨伟刚(2016)认为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融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积极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开发储蓄类、职业年金类、证券类、保险类等养老金融产品,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张建国(2013)在《发挥银行优势服务养老事业》中提出,商业银行配合政府相关政策,主动发挥商业银行在养老产业的融资优势,尝试设立专业化的养老金管理结构,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引导提高全体民众对主动养老的认知,为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作出贡献从国际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进行了比较长期的养老金融建设,在理论上具有相对完善的体系,如强制性的养老保障制度、以房养老及401(k)计f划等,Diamond P.A认为强制性的养老保障制度,不仅有现实性的经济意义,影响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规划,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Curtis Carol认为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准确了解消费者需求,丰富产品,占据市场份额。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国内外现状与课题研究意义等内容进行简单归纳,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与资料后,对养老金融的含义与特点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在介绍了建设银行的养老金融产品的基本情况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建设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的后续发展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根据前文得出的结论,并结合国内外优秀商业银行的经验,提出合理的科学的拓展策略养老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提出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策略和应采取的措施五、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抓住人口老龄化的机遇,结合我国国情,对养老金融理财产品进行创新2、如何利用商业银行来拓展养老金融产品,完善养老体系,减轻负担六、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建设银行现有养老金融产品的了解不够,分析不够严谨,逻辑顺序不够清晰解决办法是大量阅读文献,搜索更多的信息,梳理逻辑并进一步分析思考七、论文的章节结构安排 首先,对养老金融的概念及类型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在养老金融行业中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现状其次,介绍建设银行现有养老金融产品,并对后续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设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的拓展策略。
框架结构: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基本理论 1.1养老金融的概念 1.2 国内外养老金融的发展现状2 建设银行养老金融产品分析 2.1 建设银行现有的养老金融产品种类与特点2.2 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的种类与特点2.3 建设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的SWOT分析 3 建设银行养老金融产品未来的发展策略 3.1改善养老金融内部体系 3.2加快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3.3完善养老金融考核体系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八、毕业论文进度安排序号起止日期任务提交阶段成果备注12018.11-2019.02收集资料、选题、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22019.02-2019.04完成论文初稿论文初稿32019.04-2019.04修改完善论文,定稿论文定稿42019.04-2019.05准备答辩答辩讲稿九、主要参考文献[1] 杨燕绥.企业年金的理论与实践[F].清华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2014(01):109-112[2] 郑秉文、张笑丽. 中国引入“养老金融”的政策基础及其概念界定与内容分析[F].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6[3] 晏秋生.企业年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F].金融与经济,2004(12) [4] 杨伟刚.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浅析 [J].甘肃金融,2016(01)[5] 张建国.发挥银行优势服务养老事业[J].中国金融,2013(07)[6] 张澜天.创新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对策研究[F].渤海大学,2017[7] 张震.我国企业年金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基于银行视角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3(11)[8] Ashok Thomas, Luca Spataro. The effect of pension funds on markets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16(1)十、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