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动回路的设计与应用实例.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1534986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6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1616章章 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及应用实例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及应用实例 气动回路一般气动回路非时序逻辑系统时序逻辑系统气动回路的设计方法试凑法 逻辑法分组供气法逻辑运算法 图解法信号—动作线图法卡诺图法1 气动非时序逻辑系统设计气动非时序逻辑系统设计 表16-1是逻辑代数的几种基本运算,表16-2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卡诺图法气动非时序逻辑系统的设计逻辑代数法逻辑代数变量16.1.1 16.1.1 逻辑代数法设计逻辑代数法设计 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及简化规律0 01 1输出有气输出无气气缸前进气缸后退2 3 4 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称为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的表写有两种方法:积和法、和积法 (1)积和法 积和法是将真值表中s=1的变量组中的各变量先求积,再求所有s=1的积式的和在s=1的积和式中,变量为“1”,则取该变量的本身;变量为“0”,则取该变量的非 (2)和积法 和积法是将真值表中s=0变量组中的各变量先求和,再求所有s=0和式的积在s=0和积式中,变量为“1”,则取该变量的本身;变量为“0”,则取该变量的非。

      5 6 16.2 16.2 气动时序逻辑系统设计气动时序逻辑系统设计 16.2.1 16.2.1 概述概述 气动时序逻辑系统是实现自动化广泛采用的一种控制方法,常见的行程程序控制就属于时序逻辑系统问题其控制框图如图16-1所示7 1. 符号规定 为了准确表达和描述气动程序动作、信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用规定的符号和数字表示 (1) 符号规定 1)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气缸,用下标“1”、“0”表示气缸活塞杆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2)A气缸的主控阀也用A表示 3)主控阀两侧的气控信号称为执行信号用A1*、A0*表示,如A1*表示控制缸A伸出时的执行信号,A0*表示控制缸A收回时的执行信号 4)用带下标的小写字母a1、a0、b1、b0等分别表示与动作A1、A0、B1、B0等相对应的行程阀及其输出信号8 5)行程阀的输出信号称为原始信号 图16-2 气缸、行程阀、信号的符号及程序动作、相位、信号示意图9 (2) 列出工作程序 根据以上的符号规定,可以用程序式来表示行程程序气缸的动作顺序。

      如气缸的动作顺序为:A缸伸出——B缸伸出——B缸退回——A缸退回,用程序式表示则为: 其中,q表示手动启动信号,a1、a0 、b0、b1分别为气缸到位后由行程阀发出的原始信号上述程序可以简化为:[A1 B1 B0 A0]10 2. 行程程序的相位与状态 (1)相位与状态 程序式[A1B1 B0 A0]中有四个动作,这四个动作将整个程序分为四段,每一段称为一个相位 状态是指行程程序在气缸不同动作时行程阀输出信号的组合 (2)程序、信号、状态表11 3. 程序的校核及校正(1) 程序的校核 判断行程程序是否标准,只需判断其程序、信号、相位状态表中的信号组合是否有重复项,有重复项则是非标准程序,无重复项则是标准程序 例16­2 校核程序[A1 B1 C1 A0 C0 B0] 解:列程序、信号、相位状态表,如表16­5所示12 例16­3校核程序[A1 B1 B0 A0] 解:列程序、信号、相位状态表,如表16­6所示 从表16­6可见,2相位的B1动作和4相位的A0动作由同一个信号组合a1 b0控制,信号组合有重复项,该程序为非标准程序。

      13 1)记忆元件插入的位置应在信号组合两个重复点之间,以消除重复的组合信号 2)记忆元件插入的方案不是唯一的,应使插入的记忆元件尽量少 3)记忆元件应按“X1X0”、“X1Y1X0Y0”、“X1Y1Z1X0Y0Z0”的顺序插入,以防止因插入记忆元件产生新的重复信号组合2)程序的校正 程序校正应遵循以下原则:14 例16­4 校正程序[A1 B1 B0 A0 ] 解:程序、信号、相位状态表,如表16­6所示可见,该程序为非标准程序,校正后的新程序为[A1 B1 X1 B0 A0 X0 ]校正后的程序、信号、相位状态表,如表16­7所示 可见,校正后信号组合无重复项,该程序为标准程序15 下图所示为信号—动作线图法设计步骤 气动行程程序标准程序非标准程序无障碍标准程序有障碍标准程序4. 气动行程程序系统的分类及设计步骤、方法气动行程程序的设计方法信号—动作线图法扩大卡诺图法图16-316 信号信号——动作线图设计法动作线图设计法 1 绘制X—D线图 (1)画X—D线图方格图 图16-4 X-D线图17 (2)画动作线(D线) 动作线是指按程序动作从起点到终点的横线。

      动作线的起点用“Ο”表示,动作线的终点是在该动作的结束处,用“×”表示 (3)画信号线(X线) 信号线是指按程序顺序其信号从起点到终点的横线信号线的起点是在该信号所控制动作的开始处开始,用“Ο”表示,信号线的终点是在产生该控制信号的动作的对立动作开始处结束,用“×”表示 (1)利用X—D线图确定障碍信号 (2)区间号的方法直观法快速判断Ⅰ型障碍法 这是一种不用画X-D线图,直接从给定程序就可快速判别障碍信18 按照上述方法将主控信号排除障碍信号后填入X-D线图“双控执行信号表达式”一栏,另外应考虑程序启动信号q共同成为第一个动作的执行信号 应该注意的是,标准程序可以直接做X—D线图,并用“逻辑与”排除障碍;非标准程序则必须先进行程序的校核与校正,插入记忆元件后,才可以做X—D线图,并用“逻辑与”排除障碍脉冲信号法逻辑回路法机械法顺序与法排除Ⅰ型障碍信号的方法3.Ⅰ型障碍信号的排除19 绘制气动控制系统逻辑原理图绘制气动控制系统逻辑原理图 1)逻辑控制回路主要是用“或”、“与”、“非”、“记忆”等逻辑符号来表示。

      2)行程发信装置主要是行程阀,也包括启动阀、复位阀等在各个控制信号上加上小方框表示各种原始信号而画在小方框上方的符号表示阀的操纵方式. 3)执行元件(如气缸)的操纵由主控阀的输出表示主控阀常采用双气控阀,可以用逻辑元件中的记忆符号表示20 具体步骤如下: 1)把系统中每个执行元件的两种状态与主控阀相连后,自上而下一个个画在图的右侧 2)把发信器(如行程阀)大致对应其所控制的执行元件,一个个画在图的左侧 3)在图上要反映出执行信号的逻辑表达式与逻辑符号之间的关系,并画出操作必须增加的阀(如启动阀) 图16­5所示为程序[A1 B1 B0 A0 ]的气动控制系统逻辑原理图图16­521 16.2.4 16.2.4 绘制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原理图绘制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原理图 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原理图绘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气阀、逻辑元件或射流元件来实现 2.回路原理图上行程阀等的供气及进出口连接位置,应按回路初始静止位置的状态连接。

      3.控制回路的连接一般用虚线表示,对较复杂的气控系统为防止连线过乱,建议用细实线代替虚线 4.“与”、“或”、“非”、“记忆”等逻辑关系的连接,可按第十四章有关内容选用 5.绘制回路原理图时,应在图上写明工作程序对操作要求的说明 6.气控回路绘制时,习惯将系统全部执行元件都水平或垂直排列,执行元件下面画出相应的主控阀及控制阀,行程阀直观地画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缩回对应的位置上22 图16­6所示为程序[A1 B1 B0 A0 ]的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原理图图16­6 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原理图23 16.3 16.3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是气动系统总体设计的一部分 16.3.1 16.3.1 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 设计前一定要弄清楚主机对气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和操作力的要求:主机的动作顺序、动作时间、运动速度及其可调范围、运动的平稳性、定位精度、操作力及联锁和自动化程度等 2)工作环境条件:温度、防尘、防爆、防腐蚀要求及工作场地的空间等情况必须调查清楚。

      3)系统和机、电、液控制相配合的情况,及对气动系统的要求24 2 设计气控回路 1)列出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 2)对程序进行校核及校正,写出校正后的程序 3)作X­D线图,写出执行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4)画出系统的逻辑原理图 5)画出系统的气动回路原理图 25 3 选择设计执行元件 选择设计执行元件包括确定气缸或气马达的类型、安装方式、具体的结构尺寸、行程、密封形式、耗气量等设计中要优先考虑选用标准规格的气缸 .26 4 选择控制元件 1)确定控制元件的类型 2)确定控制元件的通径 控制元件的通流能力原则上可参阅表16-9 5 气动辅件分水滤气器油雾器消声器27 6 确定管道直径、计算压力损失 (1)确定管道直径: 根据下式计算管道内径: (16­1) 式中 q——管道内压缩空气的流量 m3/s v——管道内压缩空气的流速 m/s。

      2) 计算压力损失——总的压力损失, ——沿程压力损失之和——局部压力损失之和——允许压力损失28 29 7 选择空压机 选择空压机的依据是:空压机的供气压力和供气(1)计算空压机的供气量 § q——空压机的供气量 ——利用系数K1­——漏损系数, K1K2——备用系数, K2——一台设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用气量n——用气设备台数(2)计算空压机的供气压力 ps——空压机的供气压力,Pa p ——系统压力,Pa链接:16.3.2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举例30 本例介绍的气控机械手模拟人手的部分动作,按预先给定的程序、轨迹和工艺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完成工件的上料或卸料为了完成这些动作,系统共有四个气缸,可在三个坐标内工作,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6-11所示图16-11 气控机械手结构示意图16.4 16.4 气压传动系统实例气压传动系统实例气动控制机械手31 上面的程序可以简写为: 立柱下降—伸臂—夹紧工件—缩臂—立柱左回转—立柱上升—放开工件—立柱右回转 即为:[C0 B1 A0 B0 D1 C1 A1 D0]。

      1) 经校核该程序为标准程序 2) 作X—D线图,如图16­12a所示 3) 绘逻辑原理图,如图16­12b所示 4) 绘气动回路原理图,如图16­12c所示§图16­12a32 (图16­12 X­D线图法设计气动回路图16-12b16-12c33 图16-13b所示为钻孔机的动作循环表16.4.2 16.4.2 钻孔机气动系统钻孔机气动系统 图16-13a所示是一种气动钻削头的钻孔专用机, 其结构包括:回转工作台、两套夹具、两个气动钻削头、两个液体阻尼器 图16-13 钻孔机及其气动控制系统34 图16-14所示为钻孔机的气动控制回路,其工作过程如下:图16-14 钻孔机的气动控制回路35 16.3.2 16.3.2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举例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举例例16-5设计某厂鼓风炉钟罩式加料装置气动系统 解:(1)明确工作要求 1. 工作要求;加料机构如图16-7所示ZA、ZB分别为鼓风炉上、下两个料钟:顶料钟、底料钟WA、WB分别为顶、底料钟的配重,料钟平时处于关闭状态。

      A、B分别为操纵顶、底料钟的气缸该料钟具有手动与自动加料两种方式自动加料:加料时,吊车把物料运来,顶钟ZA开启、卸料于两钟之间,然后延时发讯,使顶钟关闭;之后底钟开启、卸料到炉内,再延时关闭底钟,循环结束 2. 运动要求:料钟开、闭一次的时间t =6 s,缸行程s=600mm,行程末端平缓些 3. 动力要求:顶部料钟打开的推FA=5.10×103N;底部料钟打开的作用力FB=2.4×104N 4. 工作环境:环境温度30—40℃,灰尘较多36 §图16-7 鼓风炉加料装置气动机构示意图37 (2)设计气控回路 设操纵顶料钟的气缸为A,气缸活塞杆外伸为A1、气缸活塞杆缩回为A0;操纵底料钟的气缸为B,气缸活塞杆外伸为B1、气缸活塞杆缩回为B0则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为: 延时 延时 加料吊车放罐压下阀——顶钟开——顶钟闭——底钟开——底钟闭 即工作程序为:[A1 A0 B0 B1]38 2.对程序进行校核及校正,写出校正后的程序 程序校核见表16­11,校正后的程序为:[A1 X1 A0 B0 X0 B1]39 3. 作X­D线图,写出执行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X­D线图见图16­8。

      40 4. 画出系统的逻辑原理图 系统的逻辑原理图见图16­9但信号a1、b0应延时图16­9逻辑原理图41 5 画出系统的气动回路原理图42 (3)选择、设计执行元件——气缸设计 1.确定类型: 根据题目要求,并考虑到气缸的受力,可采用两个单作用、缓冲型、中间摆轴式气缸 2.气缸内径计算: 系统压力p,气缸活塞杆平均速度 =600/6=100mm/s,效率 则顶部料钟气缸内径为: = (m) = 142(mm ) 若考虑 ~ , 底部料钟气缸内径为: =() 因炉体总体布置限制,底部料钟气缸的操作力为拉力,同时考虑缸径较大,前面系数取故底部料钟气缸内径为: = = (m) = 318(mm) 43 查《机械设计手册》取标准缸径 =160mm, =320mm,活塞杆直径dA=80mm, =80mm,缸行程均为s=600mm。

      或者查表16­8,按时的作用力大小,查气缸直径,可得到样结果 3.选择气缸:气缸型号为:顶部料钟气缸A:QGBⅡ160×600MT4 , 底部料钟气缸B:QGBⅡ320×600MT4 4.验算气缸力的大小: 顶部料钟气缸: 底部料钟气缸: >24000 (N)>5100(N)44 5.耗气量计算:取气缸的容积效率 气缸B的供气端是有杆腔45 (4) 选择控制元件 根据系统对控制元件工作压力及流量的要求,选定下列各阀行程阀、逻辑阀、手动换向阀、延时阀等均为控制气路上的阀,所以可选通径较小的阀,此处通径选为6mm 1.主控换向阀: 缸A主控换向阀:系统要求压力 , =2.23×10 -3m3/s,查表16-9,故通径为15mm,主控换向阀A型号为:23Q2-L15-G1。

      § 缸B主控换向阀:系统要求压力 , =8.37× 10-3 m3/s,查表16-9,故通径为25mm,主控换向阀B型号为:23Q2-L25-G1 2.减压阀:根据系统要求的压力、流量,同时考虑A、B缸不会同时工作的特点,减压阀可按流量、压力最大的缸(B缸)选取,选择气动三联件型号为:Q3LJW-C25-F1 3.行程阀: a0、a1、b0、b1均为二位三通常闭杠杆滚轮式行程阀型号为:23JC3-L646 4. 逻辑阀:S选为二位五通双气控阀,型号为:25ZQ2-6G1 5. 手动换向阀:q选为二位三通按钮式换向阀,型号为:Q23JR1-L6 6. 延时阀:型号为:K23Y-L6-T (5)选择辅助元件: 辅助元件的选择要与减压阀相适应前面已选气动三联件,所以只选择消声器的型号 消声器型号为:FXS-L25 (6)确定管道直径、计算压力损失 1.确定管道直径:可按各管径与气动元件通径一致的原则初定各段管径,参见图16-7c oe段,管径取d=25mm;47 yo段,考虑到有两台鼓风炉同时工作,流量为供给两台鼓风炉流量之和,所以 可得 =252+252,取标准管径 D=40mm。

      如图16-7c所示,因A缸的管路较B缸细,压力损失较大,所以验算供气管从y处到A缸进气口x处的压力损失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即 48 (1)沿程压力损失: 式中 ——沿程阻力系数,值由雷诺数和管壁相对粗糙度确定; —— 管道的长度,m; d —— 管道直径,m; v ——气体的运动速度,m/s; ——气体的密度,kg/m3,在基准状态下, = 温度30℃、压力时,查得运动粘度: =1.66×10-5m2/s,气体的密度为:49 50 51 52 流经元、辅件的压力损失: 查表16-10得流经分水滤气器的压力损失 ;流经油雾器的压力损失 ;流经截止阀式换向阀的压力损失 则流经元、辅件的局部压力损失为 =0.02+0.015+0.015=0.05 (MPa)。

      总的局部压力损失: ( MPa ) (3)总的压力损失 ( MPa ) 取安全系数Kp,则 ( MPa ) ( MPa )53 54 参见公式(12-1) (16-8) § —— 一台用气设备上的气缸总用气量,m3/s; n —— 用气设备的台数,本题目左右有两台炉子有两组同样的气缸 ,n = 2; m ——一台设备上用气执行元件的个数,本题目一台炉子上有A、B两个气缸,m = 2; a ——气缸在一个周期内单程作用次数,a =1; ——一台设备中某一气缸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用气量,m3/s; t ——某一气缸一个单行程的时间,s;本题目tA=tB=6s T ——某设备的一次工作循环时间,s;本题目T=2tA+2tB=24s。

      55 若考虑左右两台鼓风炉的气缸都由一台空压机供气,则气缸的理论用气量: =2[(1×11.04×10-3×6+1×4.14×10-2×6)/24] =2.622×10-2 (m3/s) 取设备利用率φ,漏损系数K1,备用系数K2则空压机的理论用气量为: =0.95×1.2×1.3×2.622×10-2 =3.885×10-2 m3(m3/min)(m3/h) 如无气源系统而需单独供气时,可按供气≥、流量 (m3/h)查有关手册选用4S型空压机,其额定排气压力为、额定排气量为3/h56 元件的规格型号列于表16-12返回305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