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春记忆中的“马祥兴”.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916217
  • 上传时间:2020-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9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春记忆中的“马祥兴”突然想起“马祥兴”,或者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马祥兴”,在我的记忆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烙刻在我味觉之上的南京城的标记我与“马祥兴”结缘于上个―咝己八十年代末1987年,我借调到南京市文联工作,办公地点在鼓楼的高楼门66号那时正是文学兴盛之时我分在作家协会,除了采编外还参与办公室的常务工作南京是江苏省文化中心,各区县甚至省内外各地常有作者来宁,参加会议或者活动,也有自己前来谈稿学习的文联没有食堂,接待任务就只能在附近一般的饭店解决马祥兴”是不二的选择主要是近,从高楼门小巷走出去一拐就到了鼓楼广场,西北处是中山北路,路口就是“马祥兴饭店”这是一座有着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窗子细长,窗与窗之间有凸出的柱,细细的柱头在楼顶突出好像有三层,在当时显得很气派一楼是便餐,堂食的多是砂锅牛肉、面条、包子等等,也可以买上带走因为年轻,又参与办公室工作,因此常常参与操办宴请之事;也因为也写作,师长们怜爱,也常常有机会参加宴请我们的宴请比较正规些,在饭店二楼,那时候还不兴什么包间,就是大堂大桌,圆圆的一桌,宾主围坐,长者们相互寒喧,把酒言欢,礼敬有加我则乖乖陪坐,听着老师们谈文论道,受益匪浅。

      酒宴上,我最喜欢一道菜,每次,熟悉的师长都替我点到开始不觉得,后来意识到是为我点的,心中很是感动马祥兴”是一家清真饭店,但是印象中,我们没吃过羊肉,多是牛肉和鱼鸭水产有一道松鼠鳜鱼,说是镇店名菜每次上桌时,一只金黄的“小松鼠”趴卧在盘中,滚热的糖醋汁浇上去,发出吱吱的声Ⅱ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个惟妙惟肖的松鼠头仔细看,是取鱼头下面带胸鳍的那一部分,两条鳍成了松鼠的耳朵,两只黑黑的小眼睛是花椒籽粘上去的开始我不明白,鱼肉为什么会一块块凸起却并不散开吃的时候细细看,原来鱼皮在下面,这松鼠身子是反过来的鱼肉!鲜嫩酸甜的这道菜,我并不喜欢吃从小跟着母亲吃鱼,海鱼居多,多数是红烧炖煮这样酸甜口的实在是打破了我对鱼类吃法的常规但我非常佩服做鱼的人,要怎样的手巧加之技艺娴熟,才能把细嫩的鱼肉翻卷过来而鱼皮不破不损听了我的小心思有老师热情地告诉我,说这是一道江南名菜,更是这家百年老店的镇店名菜之一金陵“马祥兴”字号,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十足百余年走过时光流年,历尽世事沧桑马祥兴”的创始人叫马思发,祖籍河南孟县因家乡遭灾,逃荒来到南京,在花神庙落脚为了养家糊口,就摆了个小小饭摊,维持生计主顾主要是进城卖柴的农民,和后来驻扎在花神庙的太平军。

      就像如今有些地方的早点摊一样,也没有什么店招因为马思发是回民,南京人惯称“回国”,所以食客们就给这个摊子起了个号,唤作“马回回饭摊”小饭摊在马思发的儿子马盛祥的手中正式取名“马祥兴”祥”取自马盛祥之名,“兴”则寓生意兴隆之意此时饭摊已迁至雨花台左近一回民聚居地“回回营”,市口好得多了,生意开始兴旺起来主顾中流传着顺口溜:“要吃饭里面坐,小毛驴拴对过大米饭香又白,牛肉煨得金黄色这颇能让人想见小户生意初做出些名堂时的勤勉、热闹、红火的气象这时的“马祥兴”大概就是如今的苍蝇馆子了马祥兴”真正扬名是在民国之后此时当家掌柜是马盛祥的次子马德铭,店址也迁到中华门外的米行大街(今雨花路),开始经营整桌的筵席筵席自然不单单是价廉物美、吃饱吃够,而是要求好求味注意菜肴质量,讲究用料鲜活,强调原汁原味成了“马祥兴”新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更多当地人的口味,也利于食材原料的就地取材,菜肴品种由原来的牛羊肉转向本地风味的鸡、鸭、鱼、虾、蛋,渐渐形成形成清淡适口、雅静鲜美的特色,也逐渐引来很多的文人骚客以及达官贵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古城一时成为新贵云集之地,社交酬酢日多,也就更需有宴请吃席的去处而这时,“马祥兴”已小有名气,马德铭和大厨们挖空心思,变着法子在菜肴上花样翻新,几经试验,终成名噪金陵的“马祥兴”四大名菜。

      松鼠鳜鱼是其一,其余三道分别是:“美人肝”“凤尾虾”“蛋烧卖”印象中极少吃到“美人肝”,也不喜欢吃说是这道菜用的是不上台面的鸭胰脏一鸭一胰,一味菜怎么也得四五十只鸭的胰脏才行而且鸭要肥嫩鲜活,还特别讲究爆炒的火候这道菜上桌常用翠绿的盘子,爆炒过的胰脏是淡红色的,再用葱白衬托着,很是漂亮可我尝过的那次,总觉得还是有些鸭骚气,再不动箬马祥兴”家我最爱吃的那道菜,也是取材鸭子,叫料烧鸭这道菜是用烤鸭肉切成丝,辅以西芹、笋片爆炒,淋上糖醋香油汁口味酸甜,口感嫩滑,又不失清爽时隔20余寒暑,想起来,记忆犹新,怕是那里面藏着师友们的关爱吧几位领导老师,都是谦逊勤勉之人选择“马祥兴”只是因为就近,而且八十年代,“马祥兴”在南京的餐饮业中不是高大上,价格也非常亲民我们在二楼堂食,点的多数都是普通菜肴,宾主意在谈诗论文,醉翁之意不在吃食上所以,让我印象深刻的席间菜肴也就那么两道倒是楼下,还保留着早年饭摊的一些痕迹,简单的方桌条凳附近市民喜欢到这里简餐:有砂锅牛肉,不贵,一小罐,炖得烂烂的,很香浓;还有牛肉面牛肉包子,即可堂食也能打包带走我有高堂老母在家,心中时时牵念那时薪酬微薄,要和母亲二人俭省过生活好在文联作协的老师们知道我的家境,因此我组稿采写的任务也多,稿酬和补贴颇为丰厚。

      但凡兜里有钱,我常常跑到这里,买上牛肉包子给母亲带回去每次母亲都埋怨我多花钱,但看到老人家吃得香甜,心中都是无比的欣慰此刻回想起那一幕,依旧是温暖无比这也是我在今后岁月中,吃遍大江南北,依旧不忘“马祥兴”的主要原因它那些菜肴的味道,不仅镌刻了那个时代的记忆,也留有我和母?H之间的母女深情后来工作调离,结婚生子,忙于教育工作,与“马祥兴”再无交集2003年,突然听说“马祥兴”因为市政改造,拆迁停业了旧年旧时的记忆,铺天盖地地漫卷而来而当我抽时间赶到那里时,“马祥兴”只剩下淡绿色的断壁残垣一股说不出的怅然不舍充溢心田回眸处,高楼林立,不远的高楼门也已是人去楼空――市文联已经搬迁到成贤街我青春的记忆在这块土地上竟然是无处寄放了2006~04月23日,“马祥兴”菜馆在鼓楼区云南北路重新开张营业但我却是在两年后才有机会,与家人在一个假日里光临新店站在金碧辉煌的新店门口,陌生之感油然而生我记忆中那细长的窗,尖尖的柱头不见了塔式的门廓高大,方窗轩亮,看上去庄重而高贵心中突然有了距离感好在一楼大厅还有小巧的方桌成排,保持着简餐的处所,这才使我找回些旧年的感受店里多了一道长廊,设置了老店历史、伊斯兰文化回顾、历史文人往来等文化内容,渲染了回族文化风情。

      我们在楼上落座,环顾四周,精致巧妙的设计与装潢令人耳目一新墙上有半圆尖顶的拱形线条,廊柱上也都是穹隆造型,更兼彩色琉璃的装饰画和灯具,处处都有伊斯兰文化元素,使得这里既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又有雅致的江南风韵我坐在那里,慢慢寻找记忆的重合点,直到家人点的菜肴一样样上来:松鼠鱼、蛋烧卖、凤尾虾、美人肝……是的,料烧鸭还是那个口味,美人肝在我口中依旧有着腥气一切都还是旧时的味道,只是旧日席上之人,不知道都去了哪里餐后下楼,没作停留慈母已仙逝,我无需再牵念岁月的长河中,人们熙熙攘攘,从此岸来,到彼岸去他们的身影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可总还会有些什么留下来,或百年,千年,一如我身后的“马祥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