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美国阳光地带.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59018926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5.3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美国人口流动与阳光地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经济持续繁荣期随着新经济的勃兴,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 高,全国人均收入在10年中增长了 1/5以上,人们平均的富裕程度显著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特 别是美国阳光地带的经济发展也显得尤为突出而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口重心也在向西部与 南部转移1 1990—2000年美国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的变化,集中体现了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人口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 科学技术的载体,其流动不只是简单的人口转移,而是以社会生产和消费市场为核心的经济 重心的大转移人口流动,也会导致社会文化生活的大碰撞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上的进 步、新产品的增加、新思维模式的形成都加剧了社会生活主体一人的优化与融合人口流动 是社会进步的催化美国1990—2000人口变化图图1美国1990—2000年人口变化图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美国共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601个,过去10年这些城市中有18个 人口增长了 1倍以上它们全部位于南部和西部,其中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市增幅达337% 在大城市中,位于西部的菲尼克斯、拉斯维加斯、圣迪戈等,以及位于南部的休斯敦、达拉斯、 圣安东尼奥等,增势都很强劲。

      如菲尼克斯2000年人口比1990年增长了 34%,与1970年相 比,增幅更高达1 26倍反观东北部和中西部,虽然有纽约、芝加哥等一些大中城市在90年代人口有恢复性增长,但颓势不改的为数也不少1990年2000年间,美国5万人以上城市 中,有107个人口绝对减少,其中2/3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而减幅较大者则基本上都位于东北 部和中西部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2000年人口即比1990年减少8%,与1970年相比,减幅更 达到37%类似的还有波士顿、费城等与前几十年相比,美国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毫无疑问 已大幅度西移了1970年芝加哥的人口比洛杉矶多56万,至2000年反而少80万;1970年菲 尼克斯、圣迪戈两市人口合计比底特律少23万,而2000年已超出160万之多1970年美国 有56个25万人以上城市,其中24个(或43%)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到2000年此类城市增至 66个,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却只有21个(或31%)[1所有这些都说明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 的城市地理面貌确有很明显的改变,它反映的是美国人口和经济分布总体格局的巨大变化从美国1990——2000年人口变化图上看,初步判断大都市区增长地区多位于美国南部 和中西部。

      经GIS空间分析可以得到,大都市区人口增长超过20%的地区有83个占大都市 区总数的26%2大都市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美国1990—2000人口增长图图2美国1990—2000年人口增长图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20%的相对密集的分布在美国的南部和西部特别是沿大西 洋与墨西哥湾的大都市区增长的尤为显著从70年代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出现 的新趋势,美国南部和西部经济开始起飞这里建立了石油化工和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部 门,发展了旅游业,加之这里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石油等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人口 在1990年到2000年期间,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5个州全部位于西部而在1990年和2000 年,南部的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北科罗莱纳州和德克萨斯州也被列为增长最快的州之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萨诸塞州的人口在1990年与2000年期间持续出现负增长而南 部和西部地域辽阔,过去开发程度较低,近几十年新兴工业包括高科技产业得到大发展,吸引 了大量相关人员的流入;加上南部和西部许多地区气候温暖,属于阳光地带,生活费用相 对低廉,对退休人员也很有吸引力这些因素造成南部和西部的人口包括城市人口发展速变 年来一直大大超过东北部和中西部,进入90年代这一态势仍继续保持。

      3大都市区人口衰退地区美国1990—2000人口衰退图图3美国1990—2000年人口衰退图衰落的大都市区则大部分位于美国北部环五大湖地区其中东北部和中西部是老工业区, 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大量外流;北部财团、甚 至外国资本到那里建厂的逐渐增多,工农业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基 地的逐渐萎缩,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厂房、设备陈旧,资源不足,交通拥塞,税收增 多,地价昂贵,生活费用高涨,财政困难等1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人源源不断地从东部和中 西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阳光地带”与“冷冻地带”之间的差距由此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的不平衡拉 动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迁往美国南部和西部至2010年,该地区的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 口的一半4 2010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分布与北部相比,美国南部的城市人口占的比重要大于北部当然这与美国北部许多城市去工业 化与郊区化不无关系二战以来,美国城市人口以空前的速度向郊区转移,到70年代郊区人口已经分别超过 了中心城和乡村人口,这是继1920年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另一次历史性的变化美国 不仅在人口方面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而且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也在日益向郊区转移。

      同时 美国北部的退休人员也选择向气候条件较好、房价较为低廉的经济阳光地带城市迁移[215 1990—2000美国大都市区经济增长格局美国1990—2000经济变化图比例尺:1; 21000000图5美国1990—2000年经济变化图5.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这里有着比北部更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原面积比北部亦更加广阔,蕴藏有丰 富的资源,石油主要分布于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 马州、西部的加利福尼业等州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原料,使这一地带采油业和化学工业 发展迅速以石油化工和炼油厂密切结合的布局形成了较集中的基地,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 ——休斯敦一一博蒙特地区(得克萨斯州),就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工的4O%,休斯敦(得克 萨斯首府)则享有“世界石油之都”的称号,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学、基本化学 工业中心,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进口的原油,并生产占全国一半 以上的人造橡胶和2/3二的乙烯内陆的达拉斯一一沃斯堡(得克萨斯州)被称为美国的“石 油首府”,国际石油博览会常在这里举行新原料、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也带动了其它工业 部门的发展如飞机制造,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一些轻工业。

      5.2技术发展科学技术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同样影响了美国 工业布局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子、空间工业(包括飞机、导弹、人造卫星)、核工业、半 导体工业等多是与知识、技术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求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加之许多产品均 属“轻薄短小”型(飞机、汽车等零部件轻型、精尖化)省能源、资源和空间、劳力等,核 电技术和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又可使工业摆脱能源地域限制,科技为工业向“阳光地带” 扩展铺平了道路【35.3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上述新兴工业布局的因素,除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洁净的环境和现代 化高速的交通,“阳光地带”不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而且工业较分散,一些工业污染较 轻,交通发达,快速;这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厂房设备陈旧、资源不足、交通拥塞、污染严 重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吸引新兴工业布局的一个有利条件,符合高精尖工业“临空型”格 局的要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