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尔德林.pptx
9页荷尔德林 生平及作品介绍,教育学院 王佳一,生平,荷尔德林是一位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杜宾根大学神学院毕业当过家庭教师,爱上了主人的妻子小说《希波琳》(1797~1799)是以她为模特儿创作的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馆馆员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作品有诗歌《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人》、《为祖国而死》等 父亲是当地修道院总管,在他出生后的第3年去世,母亲是牧师之女,1774年改嫁1788年进图宾根大学神学院,他曾阅读柏拉图、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研究卢梭、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与谢林、黑格尔结为朋友 他最喜爱的作家是卢梭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激发了他和同学们的热情,曾组织诗社,写诗歌颂人权 1796年初他到法兰克福银行家贡塔尔德家当教师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内,与女主人苏赛特·贡塔 尔德之间发生了爱情完成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 小说和诗中 的狄奥提马, 就是女主人 苏赛特1798年,与贡塔尔德发生争吵,被迫离开法兰克福,住在附近的洪堡,试图创办期刊《伊杜娜》(日耳曼神话中的青春女神),并创作悲剧《恩沛多克勒斯之死》。
1798年2月12日,荷尔德林给他的兄弟写信:“我们生活的时代不是诗人氛围在写这封信的六个月之前,荷尔德林还曾在给他的朋友纽佛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给予自己的唯一乐趣在于,偶尔在纸上写下发自一个热情的灵魂的几行字;但你知道,这种乐趣是转瞬即逝的在我的职业里,人们获得的结果在本质上都太隐秘了,让人难以感受到它的力量1801年初荷尔德林去瑞士的豪普特维尔,第 3次做家庭教师,不久回到尼尔廷根在这期间创作了一些挽歌和赞歌同年去法国的波尔多,又做家庭教师1802年回到斯图加特,精神失常1843年 6月 7日逝世 荷尔德林也是中国诗人海子、郭建江十分推崇的一位诗人 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诗人在他生前以及19世纪未被重视,死后几乎被遗忘了近一百年,到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他作品的价值重新被认识 并在欧洲建立了声誉荷尔德林的作品表达了自己使祖国摆脱专制主义的理想,他对古希腊的不倦的追求是对德国现状的批评他主张对一代新人进行教育,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他的作品多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主义的内涵,同时又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作品欣赏,《致大自然》 当我还在你的面纱旁游戏, 还像花儿依傍在你身旁, 还倾听你每一声心跳, 它将我温柔颤抖的心环绕, 当我还像你一样满怀信仰和渴望, 站在你的图像前, 为我的泪寻找一个场所, 为我的爱寻找一个世界; 当我的心还向着太阳, 以为阳光听得见它的跃动, 它把星星称作兄弟, 把春天当作神的旋律; 当小树林里气息浮动, 你的灵魂,你欢乐的灵魂, 在寂静的心之波里摇荡, 那时金色的日子将我怀抱作品欣赏,·《在我的童年时代》 在我的童年时代, 一位神常常救我 脱离人们的叫骂和鞭笞, 于是我安心而友好地 跟林中的花儿嬉游 天空的微风 也来跟我嬉戏 就象草木向你 伸出温柔的手臂, 你使草木的心 感到高兴 父亲赫利俄斯!你也曾使我 心里高兴,而且, 神圣的路娜!我做过你的宠儿, 象恩底弥翁一样哦,一切忠实的 亲切的神袛! 但愿你们知道, 我的心多么喜爱你们! 虽然那时我还没称呼 你们的名字,你们也从未 叫过我的名字,象人们相识时 彼此称名那样 可是,我对你们的认识 比我向来对世人的认识更深 我理解灏气的静寂, 我从不理解世人的语言 沙沙的森林的和音 陶冶过我, 我在花间 学会了爱 我在神袛的怀抱里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