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南方金銀器的發現及特征.pdf
4页1994年第4期第24卷(第85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R NALOF NORTHWESTUN IVER SIT YSo eialS ciene e sEdition冲.419 94Vol.24唐代南方金银器的发现及特征冉万 里[摘 要】本文通过对典 型的唐代 南方全银器的概述,归纳出南方金银 器器物群,进而概括出南方全银 器的塞本特征:其兴起年代大约在“安史之乱”前后;器物以四 至六曲为主,多置宽大喇叭形圈足;图案主要是 阔叶折枝“一”字形扁团花等 与对鸟组成器物风格 华丽,完全 摆脱了波斯 萨姗 金银器的影响,实现了追型、装饰 等的民族化关键词金银器南方特 征造 型花纹装饰 手法关于唐代南方金 银器,史籍有明确 记载据_《新唐书·地 理志》云,当时 全国上贡 金银 器的地方有五 处:淮南道扬州、江南西道宣 州、剑南道绵州、岭南道桂州、贵州这五处在地域上 全属南方 地区,而以长江中下游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主另据《旧唐书·李德裕传》记载,唐 敬宗初即位,“诏浙 西道造银盈 子妆具二十件进内”,说明浙江 西道也是南方 金银 器的一个 重要 制造地依据文献记载,结合考 古发现对唐代南方金银器 进行考察是完全 可行的。
1.唐代南方金银 器的发现:至目前为 止,考古发现的唐代金银 器中,可以肯定属南方器物的是几批带有数文的进奉器 物,下面 一 一列举:(l )双凤纹 裴肃银盘:盘底契文为“浙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 柱 国赐紫金鱼袋臣裴肃进’ ,¿2 )卧鹿团花纹六 曲三 足银盘:盘 底数 文为“朝议大夫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守 宣州刺史兼 御 史 中垂 充 宣款 池等州都团练 观察处 置 采石军等使彭 城 县 开 国 男 赐紫金 鱼袋臣刘赞进’ ,À3 )双鱼 宝相莲瓣纹李勉 银盘:盘 底鉴文为“朝议大夫使持节都洪州诸军事守洪州刺史兼御史中垂充江南西 道观察处 置都团练守捉及莫摇等使赐紫金 鱼袋臣李勉进奉’ ,»4 )鸳鸯缓带纹李杆银 盘:盘底圈足 内契文 为“桂管臣李杆进’ ,¼5 )染金双狮纹菱形 圈足银 盒:盒外底契文为“进奉延庆节金花陆寸方合壹具重贰拾两 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臣李进’ ,½6 )夔 金镂空鸿雁:、路 纹银 笼子:笼子底部边缘契“桂管臣李杆进’ ,¾7 )流 金鸳鸯团花纹 双耳 圈足银 盆:盆 外底 契“浙 西”二字¿94上述带有契 文 的金银器,大多数是任职南方的官吏为纳官进爵而进 奉的。
从堑文 中的地名来看,与文献中所载的上 贡中心 基本吻合这 些器物的出土,为唐代南方 金银 器提 供了标准器物,现将其特征 归纳如下:( 1)器物 多 采用四、五、六等分 划分口、腹2 )装饰手 法采 用多重结构的散 点式,严整 有序,讲究对 称3 )器物底部以双凤纹、卧鹿纹、摩揭 纹、双鱼纹、鸳鸯与阔 叶折枝 花组 成 圆形团花腹 壁或口沿装饰小簇花、“一”字形扁团花凤纹、鸳鸯多为对 鸟状,或飞翔,或嬉 戏特别是凤尾最有特征,由阔 叶折枝花组 成,已趋抽象化器物口缘、足缘饰简化 的 仰莲瓣 或鸿雁纹缠枝西蕃莲叶也是重要纹饰 4)器物腹壁纹饰内外雷同,犹如“渗透”5 )银盒一般置宽大喇叭形圈足,直腹,子母 扣,盒 盖高隆这几点特征是判断唐代南方金银器的重要线索依据这一线索,基本可以肯定 在江苏镇江甘露寺À、陕西 耀县柳林背阴村,、浙江长兴 下萃桥,、西北 工业大 学 校园气西 安东 郊新筑江苏丹徒(今镇江)丁卯桥陕西蓝田杨家沟西安交通大学校 园货、西 安市 太乙路西 安城内建国路@、浙江临安水邱 氏墓,、陕西 咸阳陕西 扶风法 门寺摊、西安 市和平门外唐长安城平康坊等地发现的唐代金银器 属南方 器物。
除此而外,西安 市城建局送交的三件金银 器也属唐代南方 器物气这些 金银 器是考察唐代南方金银 器的 基本 材料2.唐代南方金银 器特征: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南方 金银器来看,其特征 是 明显的通过 对 其制造年代、种类、造型、纹饰等几个 方面 进行概括,可以勾勒出唐代南方金银 器的基 本轮廓鉴于金银 器具有工艺美术品的性质,分型定式存在 一定 困难,本文 在论述 其特征时 采取综 合叙 述1 )从制造时间来看,目前发现的唐代南方金银器 中有 的刻有制造年代,这 是考察其制造时 间的重要依据(见表 一)表一品品名名时间间进奉人人出土地 点点双双鲤宝相莲瓣纹银盘盘上元元年至大历二年(760一7 67年) ) )李勉勉陕西西 安安卧卧鹿团花纹六曲三足银盘盘贞元三年至十二年(787一79 6年) ) )刘赞赞辽宁(今内蒙)昭盟盟双双凤纹银盘盘贞元十五年至十八年(79 9一80 2年) ) )裴肃肃陕西西安安棺棺撑撑长庆四年(824年)太和三年(829年) ) ) ) )江苏镇江江五五曲折 枝团花纹银碟碟大 中三年至五年(849一85 1年) ) )敬晦晦陕西 蓝田田凤凤衔缓带纹五曲银盒盒咸通七年(866年)十一月十五日日田嗣营营陕西蓝田田茶茶托托大中四年(86。
年)八月月月陕西西安安婆婆金双狮 纹菱弧形银盒盒咸通十五年(574年) ) )李又又陕西扶风法门寺寺从表中所列南方金银 器的制造时间来看,最早在上 元年间(760年)以后,说 明南方 金银器的大量制造并兴盛与唐代中后期经济重 心南移有密切关系,这 也可以从史籍 的记载 中得到 反映据《册府元龟·帝王部·纳贡献 门》贞元十二年注云:“兴元 初,克 复京师后.9 5府藏空虚,诸道之进奉,以资经费,复时有宣索其后,⋯⋯进奉不息韦皋剑南有日进,李兼江西有月进,杜亚扬州,刘赞宣州,王伟、李铸浙西皆竞为进奉,以固恩泽⋯ ⋯天下 贡 赋根本,既出江淮,时江淮人甚 困,而聚敛不息在文献记载的进奉器物中就包括 金银器,这又可以从 金银 器契文中得到证明 2)从 器 物种类 而言,唐代南方 金银器 中常见器 形有 盘、杯、碗、碟、注子、盒、盆、羽筋、罐、鹤、锅、棺掉 等也有 一些罕见 器形如姿金龟 负“论 语玉烛”银 筹筒、酒令旗、茶托、渣 斗、三足壶等这 些常见器 形与罕见器形共同组 成 了唐代南方 金银器种类上的特征 3)从器 物造型来看,南方金银 器器口除圆形外,多用四、五、六等分,使得 器物大量出现菱弧形、四出腰形、海棠形、椭圆形、五曲葵形、六曲葵形、菱花形等。
其中以海棠形、四出腰 形、五曲葵形较为常见,这种造型本身就是一种美观的形象,即使器物素面无纹饰也显 得落落大方器物的圈足多为宽大喇叭形,主 要见于高足银杯、银盒、银碗、银鹰、茶托,以丁 卯桥 出土的圈足器为代表,如凤纹菱弧形大银盒、五曲高足银杯等均属此类仿生形态 器物 的大 量 出现是重 要的南 方金银器特征之 一,如 内蒙喀喇沁旗 出土 的双鱼壶、丁卯桥出土 的鉴金蝴蝶形银盒 及荷 叶形 悬鱼银 器盖、蓝田出土的 鹦鹉葡萄 纹云头 形银盒、西安城建局送交的荷叶形 银盒等,这类器物的大量出现,反映 出唐代南方 金银器在制造中注 重器 物生动、世俗化卷叶形三 足在南方金银器中也大量使用,耀县出 土的春秋人物三 足壶是其典型代表有些器物的三 足虽已佚,但其底部呈鼎足状的痕迹证明其曾有三足,如 内蒙喀喇沁旗出土的卧鹿团花纹六曲三足银盘等即为其代表.南方器物中的注子一般置管状流,体形瘦高,曲赘,长颈总之,唐代南方 金银 器 以四、五、六等分划分器物口、腹,大量使用海棠形等形式,置宽大 喇叭形 高 圈足,同时大量出现仿生形态器物等等,为其主要造型特征.(4 )从 纹饰来看,唐代南方 金银 器的纹饰分为两大类:第一大 类以蓝田、耀 县、西北工业 大 学、西安 北郊 坑底寨、内蒙喀喇沁旗、扶风法 门寺等地 出土的器物 纹饰为代表,主要是团花、折枝团花、折枝扁团花、折枝花、簇花类纹饰。
第二大类以丁卯桥出土的器物纹 饰 为代表,主要是 缠枝花类纹饰这 两大类纹饰共同体现着唐代南方 金银器 的纹饰特征.第一类纹饰:团花 图案多见于器物的中心部位,以阔叶状为其主要特征团花图案的组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由阔叶折枝花组成,如西北工业大学 出土的簇花婆金 银碗的碗底团花图案、蓝田出土的折枝团花纹银海碗盖中心 团花图案;一种由双凤、鸳鸯、鸿雁、卧鹿等动物及禽类纹饰与阔叶折枝花组成,如西 安北郊坑底寨出土的双凤纹裴肃银盘盘底图案、扶风 法 门寺 出土的 奕金鸳鸯团花 纹双耳 圈足银 盆 内底纹饰等团花 图案中的双凤、鸳鸯等禽类纹饰均以成 双成对呈首尾相对飞翔状为其主要特征,且双凤纹的凤尾最有特征,由阔叶析枝状 纹组成,江苏镇江甘露寺出土的金棺 银撑上所饰边陵频嘉尾部也是 阔叶折枝状纹,这是判断唐代南方金 银器的重要依据之一折枝花图案多出现于器物腹壁,一种为花头下 缩,夹于左 右 叶片之中;一种为十字形,此 种纹饰主要见于西安新筑发现 的银盘、丁卯桥出土的半球形银 器盖、扶 风法门寺出土的鉴金十字形折枝花小银碟等器物纹饰折枝团花 是折枝花与团花图案之间的过渡形式,一类形似折枝花,但其根部已经消失,花 头开始下 缩,如耀县 出土的鸿雁折枝花四曲银 碗的折枝花即属此类;另一类则已完全趋向于 团花形,如蓝田出土的鹦鹉团花 纹银盘上所饰折枝团花就 属此类。
折枝扁团花则以“一”字9 6形 为其主要特 征,内蒙喀 喇沁旗 出土的银盘上所 饰折枝“一”字扁团花即其代表小簇 花一般为多头式.花头 下缩,夹于左右阔 叶之间,一种形似折 枝花.枝、茎 明显.稍 留根部.以西 安市太乙路 出土的摩揭纹长 形金杯 腹壁所饰小簇花、西北 工业大学 出土 的双鸿 小簇 花银碗腹壁所饰小簇花 为代表;一种形似团花,花 头包围于阔 叶之中.以西安北郊坑底寨 出土的双凤纹 裴肃银盘上 所 饰团花式簇花为典型代表第二类 纹饰:缠枝 花 鸟纹主 要见于丁卯桥出土 的银盒 盒盖及盘 沿部 分,纹饰主要是 缠枝西蕃莲,疏 密相 间,其间双莺 纹、成双成 对的 鹦鹉呈首尾相对飞翔状,莺鸟、鹦 鹉均 曳长尾,如丁卯桥出土的凤纹菱弧形大银盒、鹦鹉 纹银盒 的盒盖纹饰 即其典型代表除上述 两大 类纹饰外,唐代南方 金银器 上所饰摩揭纹,大 多数也成双成 对 出现,且多数作 嬉戏 火焰宝珠状,完全类似鱼的 形象蝴蝶 纹已趋 蛾虫形.以丁卯 桥 出土的 残盒盖上所饰蝶纹为代表在 器物 的口缘或圈足缘饰仰莲瓣纹、椭圆形朵云纹、破式海棠纹、鸿雁纹等,也是唐代南方金银器纹饰特征 之一双鱼纹、卧鹿纹、蹲狮纹、龙纹 等也 在唐于七 南方金银器的纹饰中占有重 要地位。
卷草纹 虽然也经常使用,但已不占重要地 位5 )从装饰手法而 言,唐代南方 金银器主要 采用 多重结构的散 点装饰手 法和满地 装两种手法.前者主要见于盘、碗、碟、渣斗、长形 杯等器物,后者 则主 要见于丁卯桥 出土的银盒另外,唐代南方金银器 在装饰手法 上还常使用一种特殊工 艺,这 种工艺的一般特 征为器物腹壁内外纹饰雷 同,犹如“渗透”,有人认为这 种 工艺是 吸收 印染工艺的结 果协.目前考 古发现的此类 工艺的代表 器物有 扶风法 门寺 出土 的鉴 金鸳鸯团花纹双耳圈 足银 盆、蓝田杨家沟出土的鸳鸯缓带纹李杆银盘、折枝团花纹 银海碗 盖等总之,唐代南方金银 器的特征 主要表现 为器物种类丰富,造型美 观,花纹装饰华丽繁褥,工艺装饰手法多样等方 面¹ 李长庆:《西安北郊发现唐代 金花银盘》.《文物》1963年第一 期.º喀喇沁旗文化馆:《辽宁昭盟喀喇沁旗发现唐代鉴金银器》,《考古》1977年第5期» 保全:《西安出土唐代李勉奉进银器》,《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¼ 樊维岳:《陕西 蓝田发现一批唐代金银 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l期.» ¾¿ 陕西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 门寺塔 唐代地宫发掘简报》,《文物》1 988年第1 0期。
À江苏省文物工作队镇江分队等:《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发掘记》,《考古》1961年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