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房及设备资产.ppt
39页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第十一章廠房及設備資產,11-1,廠房及設備資產之意義與特徵,營業用資產,有形營業用資產,無形營業用資產,廠房及設備,(固定資產),天然資源,可個別認定者,不可個別認定者,永久性資產,折舊性資產,土地,房屋、機器、設備等,森林、礦藏等,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等,商譽,P287,11-1,廠房及設備資產之意義與特徵,廠房及設備資產,(,property,plant and equipment,),即一般俗稱的,固定資產,(,fixed assets,),又稱,廠房設備,(,plant assets,)或,資本資產,(,capital assets,),係指具有實體存在,並目前已供營業(或營運)上使用,其實體不會因使用而發生變化或顯著損秏者,如土地、建築物、機器、設備等廠方及設備資產必須具有下特徵:,有實體存在,實際已供營運使用,非以投資或出售為目的,耐用年限長,具有可衡量之經濟效益,P287,11-2-1 按取得物(廠房設備成本之內容)衡量成本,廠房及設備資產之成本衡量方式,1.按取得物之內容衡量,2.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土地及土地改良,建築物,各種設備,P288,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現金購入:,聯合購入:,賒欠購入:,現金購入,係指以,現金,購置固定資產。
其資產成本為所支付的購價及必要之附加成本常使用的分攤方法為,公平市價法,此乃將聯點成本,按各資產之公平市價比例攤給各資產若購價中附有現金折扣,則不論是否取得該折扣,均應按扣除現金折扣後之淨額入帳而未享取得之現金折扣,則視為延期付息之財務費用或其他損失P289,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分期付款購入:,延期付款購入:,受贈取得:,若資產的購入方式是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者,購總價中含有,利息費用,性質之部分,不得列為,資產成本,延期付款購入,(,deferred payments,),係指以發行票據或公司債的方式購入資產其購入資產之成本,購以公平利率(即市場利率)將票據或公司債之面額折現,以現折現值列示,而面額與折現值之差額,以折價科目列示,分以,利息法,轉出利息費用無償取得之設備資產,乃依,公平市價,入帳P292,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自建資產:,資產抵換:,係指企業利用自己人力及設備建造之產其成本之決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及建造期間應資本化之借款利息但若自建成本比外購價格為高者,則以,外購價格,為資產成本。
又稱為,資產交換,,係指以舊資產作價而換入新資產之交易,屬非貨幣性交易的型態其會計處理依是否,具商業實質,而有不同P295,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所謂“具商業實質”,是指符合下列第1或第2條件之一,並同時符合第3條件者:,1.,換入資產之現金流量型態(如風險、時間點及金額)不同2.,因換入交易會影響企業營運所產生之使用價值P295,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3.,第1或第2條件之差異金額對於所交換資產之公平價值係屬重大影響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具商業實質與不具商業實質之交換,其會計處理原則,如下所示:,1具商業實質:,乃將新舊資產交換視為買賣關係處理其資產成本之認列,以公平市價入帳,並承認交換損益2.不具商業實質:,乃將新資產視為舊資產帳面價值之延續,不承認交換損益P295,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換入資產成本(新資產),=,換入資產之公平市價,2),交換損益,=,舊資產公平市價,-,舊資產帳面價值,新資產),=,舊資產帳面價值,+,所付現金(或,-,所收現金),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茲舉例說明之。
P296,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設甲公司以機器一部交換乙公司機器一部,其相關資料如下:,甲公司,乙公司,成本,$60,000,$40,000,累計折舊,37,000,26,000,公平市價,20,000,15,000,現金收付,5,000(收),5,000(付),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1.設為具商業實質情況,P296,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先求甲、乙公司的交換損益,甲公司:公平市價,帳面價值,=$20,000,($60,000$37,000),=,$3,000(交換損失),乙公司:公平市價,帳面價值,=$15,000,($40,000$26,000),=,$1,000(交換利益),(2)現金收付情況:,甲公司:,因為其機器公平市價,乙公司機器公平市價,所以收現,$5,000($20,000$15,000),乙公司:,因為其機器公平市價 甲公司機器公平市價,所以付現,$5,000($15,000$20,000),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P296,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3)由於兩機器是屬具商業實質情況,機器成本以公平市價入帳,並承認損益。
其分錄如下:,甲公司,乙公司,機器(新),15,000,機器(新),20,000,現金,5,000,累計折舊,26,000,累計折舊,37,000,機器(舊),40,000,資產交換損失,3,000,現金,5,000,機器(舊),60,000,資產交換利益,1,000,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2.,設為不具商業實質情況,P296,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1),先求甲、乙公司的帳面價值甲公司:,=$60,000,$37,000,=,$23,000,乙公司:,=$40,000,$26,000,=,$14,000,(2)現金收付情況:,甲公司:,因為其機器公平市價,乙公司機器公平市價,所以收現,$5,000($20,000$15,000),乙公司:,因為其機器公平市價 甲公司機器公平市價,所以付現,$5,000($15,000$20,000),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資產抵換:,P297,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3),甲公司,乙公司,機器(新),18,000,機器(新),19,000,現金,5,000,累計折舊,26,000,累計折舊,37,000,機器(舊),40,000,機器(舊),60,000,現金,5,000,甲公司:,=,舊資產帳面價值所收現金,=$23,000,$5,000,=,$18,000,乙公司:,=,舊資產帳面價值所付現金,=$14,000,$5,000,=,$19,000,其分錄如下:,11-2-2 按取得方式衡量成本,廠房設備之資產減損,P298,11-2,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所謂,資產減損,,係指資產之帳面價值超過其,可回收金額,之部分,用以反應企業資產負債之實際情形,但,存貨(採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與金融商品(按公平價值入帳)並不適用,。
上述可回收金額,是指資產之淨公平價值與使用價值取高者資產減損後之折舊提列為:,折舊=(減損後之帳面價值,減損後殘值),剩餘年限,11-3-1 折舊之意義與性質,在會計上,基於成本與收益之配合原則,將廠房及設備之成本,以有系統而合理之方法,加以分攤至各受益期間之一種程序,,稱為,折舊,(,depreciation,)主要有兩類因素:,物質因素(physical causes),功能因素(functional causes),P299,11-3,折 舊,11-3-2 計算折舊之因素,成本(cost),估計殘值(residual value or scrap value),估計耐用年限(service life),P299,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折舊方法,成本分攤法,特殊折舊法,以時間為基礎,以服務量為基礎,固定折舊法,遞減折舊法,(加速折舊法),工作時間法,生產數量法,盤存法,報廢法,重置法,直線法,使用年限合計法,倍數餘額遞減法,定率遞減法,P300,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成本分攤法(cost allocation method):,(1),直線法:,每期折舊額=,成本-估計殘值,估計使用年限,=,C-S,n,C:,表示設備成本,S:,表示估計殘值,n:,表示個計耐用年限,以時間為基礎:,P300,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成本分攤法(cost allocation method):,以時間為基礎:,(2),遞減折舊法(decreasing change method):,第i期折舊=(C-S),n i+1,1+2+3+n,=(C S),n i+1,n(n+1)/2,(A),使用年限合計法(sum-of-the-years-digits,簡稱SYD):,P301,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成本分攤法(cost allocation method):,以時間為基礎:,(2),遞減折舊法(decreasing change method):,每期折舊額=每期期初帳面價值,折舊率,(B),定率遞減法(fixed-percentage-on-declining-base method):,折舊率:r=1-,C,S,n,(若S=0,則以S=1取代),P301,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成本分攤法(cost allocation method):,以時間為基礎:,(2),遞減折舊法(decreasing change method):,每期折舊額=每期期初帳面價值,折舊率,(C),倍數餘額減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簡稱為DDB):,折舊率:r=,n,2,P302,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成本分攤法(cost allocation method):,以服務量為基礎:,(1),工作時間法(service hours method):,每期折舊額=單位時間折舊額,當期工作時間,單位時間折舊額=,成本-估計殘值,估計總工作時間,(2),生產數量法(unit-of-output method):,每期折舊額=單位數量折舊額,當期總生產量,單位數量折舊額=,成本-估計殘值,估計總生產量,P303,11-3,折 舊,11-3-3 折舊方法,特殊折舊法:,每期折舊額=期初帳面價值-期末帳面價值,折舊=舊資產成本-舊資產之殘值,折舊=新資產成本-舊資產殘值,盤存法(inventory method):,報廢法(retirement method):,重置法(replacement method):,P310,11-3,折 舊,11-3-4 不滿一年之折舊計算,以月為計算單位,:,(實務上多採用),以年為計算單位:,(1),每月之,15日,以前買入者,計算全月折舊。
2),每月,16日,以後買入者,當月不提折舊1),6月30日,以前購入者,計算全年折舊2),7月1日,以後購入者,當年不提折舊P304,11-3,折 舊,11-3-4 不滿一年之折舊計算,茲就不滿一年之折舊計算,綜合說明如下:,1.,以直線法計算,2.,以工作時間法及生產數量法計算3.,以特殊折舊法計算,4.,以加速折舊法計算,P304,11-3,折 舊,11-3-5 折舊之分錄,累計折舊法,:,直接沖銷法:,折舊,xx,累計折舊機器設備,xx,折舊,xx,機器設備,xx,P306,11-3,折 舊,11-3-6 折舊之變動與更正,會計原則變動:,在會計上,有一名詞稱為,會計變動,,係指凡是從一種原來符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處理,改變為另外一種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處理,稱之會計變動包括下列兩種型態:,會計原則變動時,應計算其累積影響數,即至變動年度之期初止,採用舊方法與新方法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