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名画中的肖像介绍模板课件.ppt

11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3099801
  • 上传时间:2022-03-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0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肖像画基本概念 描绘特定人物形象的绘画称为肖像画根据不同的创作要求,分为头像、全身像、半身像和群像等 肖像画的基本特征在于肖似:首先要能画得符合对象的容貌特征,做到形似,然后再深入表现对象的特有神情,达到神似,形神兼备 肖像画发展简述 古希腊时期,画家阿佩莱斯已画过许多贵族的肖像,被推为欧洲肖像画之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三宝之一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蒙娜丽莎的微笑创作于1504年画中的蒙娜丽莎成为美学的、哲学的象征性形象,早已成为超现实主义画家模仿的对象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保持浓厚的兴趣不同的观赏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三宝之一。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蒙娜丽莎的微笑创作于1504年画中的蒙娜丽莎成为美学的、哲学的象征性形象,早已成为超现实主义画家模仿的对象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保持浓厚的兴趣不同的观赏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油画 达芬奇的这幅素描自画像,大约创作于1513年,高33.3厘米,宽21.3厘米,现藏于意大利都灵图书馆 达分奇不仅是画家、建筑家、还是科学家,他把科学知识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对世界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也是他的最后一幅作品从这幅自画像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巨匠晚年时的思考力、气质,以及他那深邃充满智慧的目光他的鼻梁和嘴角显示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意志力 自画像素描 达分奇(14521519 )以下是梵高的自画像1886年自画像1887年自画像1888年自画像1889年自画像1890年自画像文森特梵高 凡.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牧师家庭,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投身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已经摆脱印象派的影响在阿尔,凡高想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时常发作,有一次竟在恍惚中将自己的耳朵割去,割耳后的自画像,将他痛苦、抑郁、悲凉的心境刻画得人木三分,令我们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他一生虽短暂,却留下800幅油画和800幅素描,对现代艺术影响巨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