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技术教育:非洲孔子学院发展新方向.docx
10页职业技术教育非洲孔子学院发展新方向 摘 要: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与非洲各国在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迅速扩大非洲各国对单纯的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需求正逐渐向基于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转变非洲孔子学院进行职业技术特色办学的探索符合中非合作的新形势和社会需求将职业教育正式纳入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蓝图和教学序列,将引导各孔子学院加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教材编写以及实施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进而探索和实践出一条具有非洲区域特色的孔子学院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非洲;孔子学院;区域特色;新方向:G640 文献标志码:A :2096-000X(2019)17-0023-03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ino-African cooperation has been witnessing a rapid development in multiple areas like economy and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FOCAC, Belt and Road promotion and the strategic bond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With the help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frican countries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Besides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local people need more skills and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their employment. The introduction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programmers are welcomed, which meets the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in African countr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will diversify the courses, curriculums and human resources, contributing to the int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Africa.Key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frica; Confucius institute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uture trend一、中國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教育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不断加强,其主要形式包括:援建职业教育机构、派遣培训师资、开展对非培训以及援助教育相关物资等。
[1]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2018年北京峰会的“八大行动”中,中国政府均强调要为非洲国家职业教育提供指导、培训,帮助非洲国家培养紧缺人才由此可以判断,帮助非州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学院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非营利性机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4年诞生于韩国从2005年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肯尼亚成立以来,经过14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截止到2018年年底已经在非洲43国总计设立了59所孔子学院整体而言,非洲孔子学院本土化趋势明显,具有发展快、体量大、一院多点及融入度高等特点;在直接提供汉语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支持各个所在国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汉语教育体系因而,非洲地区被视为“全球孔子学院办学成效最好的地区”[2]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在中非人文交流、教育合作及公共外交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平台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在目前非洲经济开始升级转型和中非经贸合作继续深化的现实需求推动下,非洲地区各国孔子学院可以发挥其平台和窗口作用,主动适应中非战略合作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以满足各国对汉语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探索职业技术的特色化办学之路。
非洲地区孔子学院不仅可以为非洲各国培养和储备懂汉语的职业技术人才,对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服务所在国社会经济发展来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职业技术教育对非洲孔院具有战略意义(一)拓展孔子学院内涵和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孔子学院最初的创立,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法语联盟、英国文化委员会及歌德学院等欧洲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为了进一步满足目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与各国高校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的宗旨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孔子学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之路,尤其是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速度、办学规模和办学成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目前,非洲地区已有14个国家把汉语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汉语在更多非洲国家中成为高校学历教育的组成部分和中、小学毕业考试的必考科目,如在喀麦隆,自2014年6月起初中毕业生开始参加喀麦隆中等教育部组织的汉语会考科目考试[3]2017年当年非洲孔子学院在册学员数达到150,000人,平均各孔子学院注册学员数达到3000多人根据调查,目前全年注册学员数达到或者接近10,000人的非洲孔子学院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开始面临着较大的管理压力。
综合分析预测,非洲各国汉语语言教学规模及办学规模从整体上讲将逐渐趋向稳定,当然不包括成立比较晚或者刚刚成立的部分孔子学院因为,在非洲新成立的孔子学院一般普遍存在一个快速发展期那么,对于非洲地区大部分已经发展成熟的孔子学院必将面临下一步的后续发展问题,也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非洲的客观条件使孔子学院不可能一直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孔子学院需要契合中非合作的大局,服务于非洲人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怎样结合非洲国家本土需求,开拓特色化发展道路将是孔子学院下一步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况且,单独的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很大程度上走了法语联盟等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老路,也容易受到猜忌和误读[4];走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之路才是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超越纯粹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推广,发挥在民间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方面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非洲孔子学院自身的发展及资源体系建设概言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符合非洲孔子学院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和内涵建设的要求,而且能满足非洲各国当前的社会现实需要二)中非合作新形势下孔子学院功能与时俱进的重要进路近年来,把汉语推广、文化传播与促进当地发展相结合的思路逐渐成为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特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正如许琳在非洲孔子学院联席会上指出:“与北美或者欧洲的孔子学院相比,在非洲大学的孔子学院,特别是中学孔子课堂中,应该植入一些职业技术培训课,让这些小孩子在学了汉语的同时,学到谋生本领,特别是在中资企业去工作必须具备的一些技能[5]这个由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是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的特色,也是其他地区的孔子学院所没有的按照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7年)》数据,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达3200多家,经营投资遍及非洲52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南非一个国家就有中资企业300多家,其中大中、中资企140多家据喀麦隆学者史蒂芬·恩广扎调研,2015年中国在南非创造的就业岗位超出2.6万个,其中当地就业率达到90%四达时代集团在非洲3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各个分公司当地员工比例均达到了95%左右非洲中资企業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商机,而且工作薪酬一般都远远高于当地水平,这也是众多非洲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汉语的主要动机因此,可以说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汉语和中国文化推广相结合才可使得语言及文化传播更具生命力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样也能营造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甚至比普通常见文化活动更能吸引当地民众,具有更持久的吸引力和带来更强的汉语学习工具型动机及融入型动机。
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人文交流的综合平台,具有整合双方资源的基础和能力非洲孔子学院走职业技术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是中非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共同需要,也是中非合作新形势赋予孔院的新职能三、非洲孔院着力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依据(一)是切实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精神的重要途径据金融时报,现在非洲每十个人当中有六个为25岁以下青年预计到2050年,非洲的青年人数将达到4亿5200万人,将比2015年翻了一番[6]这些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高于以往几代人,是非洲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另据国际劳工组织 《2013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技术性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7]尽管非洲地区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相对提高,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非洲国家普遍需要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可以得出,帮助非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青年职业技术人才是帮助解决非洲国家就业问题和改善民生的首要步骤,对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学院扎根当地,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援助,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惠及民生,与语言和文化相比,在很程度上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普适性,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汉语推广相结合会更有传播力和吸引力。
因而,孔子学院的功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可以得到更多的开发和拓展,在中非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二)是服务中资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非洲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所在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为中资企业、机构培养了一批懂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本土人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被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接受,孔子学院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愈来愈多孔子学院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语言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也会增强汉语学习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中资企业给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了各国的汉语学习需求中资企业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懂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本土人才,还需要各类懂技术的大量“一带一路”建设者而只懂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的需求是相对有限的,中资企业需要大批懂汉语且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尽管目前个别企业有针对本土员工的语言和技术培训项目,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孔子学院应该主动开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多样化课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汉语人才[8]孔子学院设在当地大学,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品牌效应,并且拥有中外双方合作院校的教育和培训资源,甚或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优质资源。
因而,基本具备了开办“汉语+职业技术”专业的客观条件相信在双方院校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孔子学院教育的升级发展四、非洲孔院职业技术教育转向的初步探索从近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把汉语及中国文化推广与孔子学院学员需要的职业技能相结合,从而提供适应当地就业市场需要的复合式课程正逐渐成为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的一个明显趋势国内媒体方面也多次报道非洲孔子学院的“汉语+”课程尝试受到学员们的普遍欢迎不仅如此,专业化、特色化的孔子学院数目也开始增多,如职业教育孔子学院、中医孔子学院等目前,非洲地区孔子学院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下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汉语教学与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如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