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绳之趣教学设计.doc
8页《绳之趣》教学设计镇江实验学校 杨爱华 一、教学内容:绳之趣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教学重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教学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三、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1、师生问好2、创设跳绳王国情景,引导学生以旅游者进入角色二)旅游第一站------“过关”1、师导入2、学生活动:自由组合两人一组用脚玩“石头剪子布”3、集合评价三)旅游第二站------“踩蛇尾”1、师导入:提要求,讲解活动要领——手甩脚踩2、学生活动:把跳绳当作“蛇”, 两人一组踩蛇尾要求:积极投入,注意安全3、集合评价四)旅游第三站------“抓尾巴”1、师导入2、学生活动:用跳绳绑在腰上,留着两头当尾巴,一人要保护自己的“尾巴”,一人要想方设法去抓别人的“尾巴”要求:①反应快,迅速,灵敏;②注意安全3、集合评价五)旅游第四站------“拼图”1、师导入,提出要求2、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各队团结合作用跳绳拼图。
要求:每一条跳绳都要用上,认真、合作3、师参与学生活动,评价指导学生在自己小组组成的图形里有序地跑、跳活动4、交流促进指导学生活动:各小队交流参观其他小队的拼图并在自己喜欢的图案上玩游戏4、集合评价六)旅游结束------跳放松舞1、歌曲《小白船》要求:带着欢快、喜悦的心情跟着老师一起放松2、谈收获3、整体评价,颁奖4、师生再见四、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绳之趣》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教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思维,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本课的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在教学中,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运用“跳绳王国”的故事情境,贯穿了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采用设疑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激励法、分层教学法、导学、导练,引导学生"玩一玩,练一练,创一创,评一评"。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快乐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设学生自我学习空间,给予学生自我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提高自身思维、判断能力,开发自己的大脑通过合作学习,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学会友好合作,并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练习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健康的成长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的方式,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本课运用故事的情境模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玩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活动,自我展示在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基础上,我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拼图空间,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实施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通过想象进行各种创编练习。
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自我风采展示,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有了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我知道在今后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将有着更多、更好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让学生们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健康地成长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 内容:1、多种方法投准;2、“采桃”比赛 课的程序:导入“猴子运动会”--模仿猴子动作入场---“搬运桃子”比赛---击倒垫子---投地圈---投进垫子围成的圈--打果子--“采桃”比赛--发奖--小猴洗澡 设计理念: (在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了“创新教学,教学创新”的思路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这节课中我也把“创新教学”作为主题,当然这句话的表述有点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说,创新是一种能力,是无法教的,只能慢慢地培养下面具体说说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目标: 三年级教材中,本课的主要内容为“投准”采用了二年级学过的“肩上屈肘”的方法,但投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情况,投掷物有小有大,有轻有重;目的物也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
并不是“肩上屈肘”一种方法,都能完成所以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将主要内容定为“多种方法投准”,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为生活服务协调能力对投准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选择了需要全身协调用力的“采桃比赛”作为补充教材准备活动为模仿猴子走、跳、爬动作专项为“击倒垫子”选择“小猴洗澡”为放松活动所有内容围绕主要内容设计同时,也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活泼好动,随意注意占优势,所以为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计划,创设了“猴子运动会”的情境制作了猴子头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情境教学为主线,将6项活动串联起来,在“多种方法投准”教学中,共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投准目标:1、投地圈;2、投进学生用垫子围成的圈内;3、投2米多高的果子以提高学生投准不同目标的能力同时捡球时安排了爬行练习,一方面可以减缓学生的速度,防止相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薄弱的上肢力量及腰背肌肉力量让学生脱鞋赤脚爬行也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1)赤脚爬行、保健效果更佳国外有“手是大脑的分店、脚是人的第二心脏”之说法。
2)为了安全,不使踩伤手3)保持地面卫生,不至于踩脏地板一节课的几分钟爬行效果是有限的,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爬的兴趣,同时考虑到学生急于捡球而忘了爬行教师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告诉学生“动作不重复”、“投准的”学生可以爬行进入捡球,使学生将爬行与成功联系起来 在“打果子比赛”时,“挥臂过肩”是一个重点,但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将要领写在球上,让学生自学讨论,然后与前面几种动作对比,自己得出结论:“挥臂过肩更容易击落果子” 为最大限度减少时间浪费,在练习时,主要采用集体练习的方法,以增加练习次数,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课的密度,更好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场地设计与组织: 由于初次上课,教师与学生相互间缺少了解与配合默契,所以在练习队形上没有进行大的调动从一开始的“运动员入场”到最后的“猴子洗澡”基本上都在同一圆内进行,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我采用了椭圆开场地设计,男生排在两顶边,女生排在两侧边同时,在分组练习时,也进行了调整,男生力量大的学生排在中间,女生力量小的学生排在中间在练习时还允许学生前后移动,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队伍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椭圆的边线也作为“采桃比赛”的出发线,这样设计也较好地解决了女生移动距离过短的矛盾(由于体育馆的场地有限),在“采桃比赛”时,男生移动距离较长,女生距离较短,也同样出于男女生之间差异的考虑,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宜的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