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鉴赏第九节19世纪法国油画资料.ppt
58页19世纪法国绘画流派,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绘画和十九世纪绘画是二十世纪前世界美术史上并立的三大绘画高峰与前两个绘画高峰相比,十九世纪绘画艺术体现了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流派纷呈,风格迥异,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等阶段,成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绘画诸流派的历史源头19世纪欧洲油画,一、 新古典主义油画 二、 浪漫主义油画 三、 现实主义油画 四、 巴比松画派 五、 印象主义油画 六、新印象主义油画 七、后印象主义油画 八、19世界法国以外的油画,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达维特《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达维特《马拉之死》,安格尔《大宫女》,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安格尔《泉》,主要代表 藉里柯(G6ricault,179l一1824) 短促的一生与马紧密相连,他自幼崇拜驯马演员,画马的作品多达千幅,最后还因坠马受伤而死于33岁的盛年都是捕捉动物神情的力作不过,借里柯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的画笔凝聚着时代感情1812年,他第一幅参加沙龙的作品以一位挥刀驰骋的指挥官表现出战火纷飞的年代,荣立金奖两年之后,他又展出,与前者形成鲜明对照,绝好地体现了拿破仑的溃不成军。
1816年发表的,更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艾普松赛马 席里柯,席里柯从小就喜欢骑马,也喜欢画马,这一郊外赛马的激烈场面不仅反映了席里柯对赛马比赛的极大兴趣和当时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激奋豪放的个性特征及在色彩表现上受英国风景画家的强烈影响这种在构图、动势、色彩、光景及环境、气氛上的新的探索打破了传统古典规范平和宁静的画风,对法国的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美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席里柯是一个热情洋溢、富于幻想的画家,1821年,他根据在英国艾普松郊外参加赛马会的真实感受创作了《艾普松赛马》梅杜萨之筏 席里柯,1816年,“梅杜萨”号军舰由于指挥者无能,触礁沉没,军官乘救生艇逃命,并对试图登艇的士兵开枪义愤填膺的借里柯当即创作了巨幅油画,该画取金字塔式的构图,右下角是已被浸泡得变色的尸体,左面是抱着儿子遗体,衰弱得无法动弹的老水手,第三组人是坚持了14天的幸存者,他们发现了海平面上的一点帆影;正在把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到高处去挥舞衣衫画家废寝忘食地工作,在几个月中只到海边去了一下——为了观察乌云密布的天空这位写实主义的伟大先驱扎了真正的木筏放在画室里,并请来肝炎病人作模特儿,把在惊涛骇浪中漂流的苦难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长久地置身画前,会有海浪击身的逼真感当这幅巨作在英国首次展出时,便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自由领导人民 德拉克罗瓦,反映1830年革命 的 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之一画家以奔放的 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 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 子参加的革命运动 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 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 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 主义特征她健康、 有力、坚决、美丽而 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但丁的舟 德拉克洛瓦,“但丁的舟” 是德拉克洛瓦的第一幅受到观众注意的作品,这幅作品在沙龙中的展出不仅惊震了巴黎艺术界,同时也使德拉克洛瓦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这幅画包括了他今后风格一切特点的萌芽由于它确立了某种新的东西,以致引起人们议论纷纷深暗的调子——主要的表现因素,取代了明亮的调子,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情节,而且主要是为了满足色彩上的需要但丁的舟”就像是相互对立的和用色彩表现出来的亮调子和暗调子的一个和弦画中的形体塑造效果是由死人的痉挛而僵硬的裸体构成的。
前景那个向仰的死者的脸部在绘画上很完美,僵死的颜色加了一些红色的变化,而对比性的笔触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浑圆的感觉德拉克洛瓦 的其他作品,希阿岛的屠杀,抽前冲锋的阿拉伯骑兵,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西方19世纪的美术思潮最早起源于法国,其中心也是法国,后波及欧洲各国法国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于30~70年代间,曾掀起过一场强大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1848年革命后,首次用“写实主义”这个词来自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画家G.库尔贝,最早的理论家为尚弗勒里,其第一份宣言发表于1855年库尔贝等所提倡的写实主义既反对僵化了的新古典主义,也反对那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义它认为现实生活本身便是最适当的题材来源,无须进行粉饰它坚持表现当代生活,并往往以社会低层人物为作品的主人公和满怀同情地描绘他们的处境,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这种美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原因在法国,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继1830年革命以后,又掀起了规模更大、波及全欧的1848年革命这场革命遭到残酷的镇压,“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被践踏,使人们不再抱任何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迫切要求对现实作客观的认识。
具有批判性质的写实主义,便是这种思想意识在艺术上的反映现实主义,1819年6月10日,库尔贝诞生在法国东部弗朗什—孔太山区一个葡萄园主的家庭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他的许多自画像,如《叼烟斗的库尔贝》、 《带黑狗的库尔贝》和大型寓意画《画室》中的库尔贝,都具有这样的气质在古代大师中,他最欣赏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技巧,专心地临摹过不少收藏在卢佛宫的委拉斯贵支的作品 由于革命思想家普鲁东和诗人波特莱尔的影响,库尔贝在1848年就积极投身法国社会的革命运动1855年木板枷画展的反传统精神,使他赢得了一大批激进的青年画家的拥戴..1872年,库尔贝又投身伟大的巴黎公社运动,担任公社委员和美术家联合会主席,巴黎公社失败后,库尔贝被捕入狱,在狱中所画的《戴贝雷帽系红领带的库尔贝》,表现了他这个时期的革命风貌1873年,经友人保释,库尔贝出狱,随即流亡瑞士,1877年12月31日在瑞士的洛桑逝世库尔贝,石工,1849年完成的《石工》,是库尔贝的重要代表作这场景是库尔贝在途中亲见的 一幕,石工艰苦的劳活使他震惊了。
画上那个老工人形象非常感人他跪着一条腿,在低头砸石块,对照身后那个 年轻石工,他的劳动量似乎是超负荷的再从艺术形式处理上看,画家以两个背朝 着观众的石工姿势来展现,目的是要加强生活形象的偶然性,决非人为化,可是画 面的构图显得不大平衡观众只能注意到人物的动势当这幅画在沙龙展出时,官方的舆论与批评有如疾风暴雨说他爱低级、爱庸 俗,说这种艺术乃是对艺术的玷污 此画不幸于1945年时被毁了原作有160×259厘米,原藏德累斯顿 国立画廊库尔贝《画室》,杜米埃《三等车厢》,——米勒,——米勒,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柯罗《清晨、跳舞的仙女们》,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印象主义 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①指 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画派;②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 印象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 性意义印象主义流派出现于1874年 印象主义是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的,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反对当时已经落入俗套、只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寻找创作源泉、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它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G.库尔贝的写实作风的影响和推动下,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 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一反欧洲几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传 统习惯,摒弃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主张到 室外,在阳光下,根据眼睛的视察和直接感受作画,表现 物体在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在绘画表现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印象主义还从小荷兰画派、西班牙的D.委 拉斯贵支、英国画家J.M.W.泰纳、J.康斯特布尔的作品中吸收了营养日本浮世绘、中国绘画对印象主义画家 的探索和创新都起过促进作用马奈1832年1月23日生于巴黎, 父亲是司法部官员,门第高贵,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希望他献身公职,但他却醉心绘画1850年,他进入古典派画家库退尔的画室学习但却不盲从老师的方法他从委拉斯贵支、哈尔斯、戈雅和拉斐尔等前代大师的作品中汲取了较多的营养 马奈的作品之所以受到青年们的赏识,主要是他选材和表现风格自由,不受空间透视的束缚,以及有外光的新鲜感,打破了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棕褐色调到后期,他又改用彩色笔触和彩色线条作画马奈,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法国画家,印象主义的代表1840年11月14日生于巴黎,1926年12月5日卒于吉维尼 莫奈的少年时代在勒阿弗尔度过最初,受教于有革新精神的画家E.布丹1859年来到巴黎,在蒙马尔特区与许多艺术家结识。
1860年服兵役到阿尔及利亚,1862年因健康不佳提前退役他积极参加了一群青年艺术家在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的定期会晤,是 这群画家(后来成为印象派社团)中的中心人物1870 年莫奈访问伦敦,从J.M.W.泰纳的外光表现技巧中得到 启示从英国归来后,在勒阿弗尔港创作风景画《日出· 印象》 莫奈在创造新风格的绘画作品时,借鉴了东方绘画 的技巧他是一位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热心收集者他和 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对东方绘画单纯精练的语言、平 面处理法和以少胜多的技巧赞叹不已莫奈,《日出·印象》,《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 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 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 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 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 “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 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莫奈《睡莲》,德加《舞蹈教室》,——雷诺阿,雷诺阿《阳光中的裸女》,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修拉《大碗豆的星期天下午》,知识要点3,知 识 要 点,后印象主义 Post-Impressionisme,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存在于19世纪80~90年代,不含有风格的意义。
又译作“印象 派之后”,曾译成“后期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社团,也不是一个派别,他们没 有像印象主义那样定期举行过展览,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他们被冠以“后印象主义”的称号,仅仅是后人为了把他们和印象主义区别开来所使用的一个名称 后印象主义艺术家对20世纪西方的艺术有直接的影响塞尚重理念,注重结构,注意画面的建筑美孕育着立体主义的因素凡高、高更注意感情,强调色调的美和艺术表现的象征意义,对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 很大如果要寻找20世纪抽象主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话,塞尚给几何形的抽象派以启发,高更和凡高则被抽 象主义中直抒感情的一派所推崇由于塞尚强调主观创 造性,否定模仿自然,被0世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 代绘画之父”塞尚《玩纸牌的人》,塞尚《圣维克图瓦山》,凡高,V.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荷兰画家主要活跃于法国,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与P.高更、P.塞尚齐名,通被人们称作后印象主义凡高1853年 3月30日出生于 荷兰的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欧韦自身死凡高早期接触社会下层,对劳动阶层的生活有所体验,曾经想当农村画家,表现农民和城市的生活。
1885年,他创作《食土豆者》,是以贫苦的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为作此画,他绘制了约50幅农民头像凡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1888年,由于奥的帮助,他的3幅油画和数幅素描,才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1890年,他在布鲁塞尔20人展览会上的一幅作品《红色的葡萄园》被人收购,这是他在世时唯一售出的作品凡高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剧意识。












